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原卷版)第1页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原卷版)第2页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原卷版)第3页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解析版)第1页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解析版)第2页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专项1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文件包含选择专项1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选择专项1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元素,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二氧化碳前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放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除了金属的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能比较Fe和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二氧化锰反应,H2O2溶液和蒸馏水中分别加入MnO2,产生气泡的是,无明显变化的是蒸馏水,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有划痕的是铜片,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混合物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A、浓硫酸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除去了氨气,该选项不正确。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不能说明是否含有氢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C、碳酸钾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除去碳酸钾带入硝酸钾,该选项不正确。
    D、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将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硝酸钾析出,过滤得到硝酸钾,该选项正确。
    故选:D。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混合物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后将沉淀除去,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故A正确;
    B、CO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除去HCl的同时也除去了主要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固体NaOH与NH4NO3溶于水都形成无色溶液,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颜色,不能鉴别两种物质,故C错误;
    D、铝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说明活动性铝比铜、银都强,但无法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打气时长导管口都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该实验中,一支试管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不加二氧化锰,其它条件相同,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加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以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利用白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则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在点燃的氢气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说明生成了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能验证水的组成,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A、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钠,故设计不正确;
    B、氯化钙能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能得到氯化钙,但还需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故设计不正确;
    C、甲烷和氢气燃烧都生成水,则点燃后,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不管是否混有氢气,烧杯内壁都有水雾,故设计不正确;
    D、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但碘难溶于水,则能鉴别,故设计正确。
    故选:D。
    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A、要验证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要验证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同时还要验证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实验只验证了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将铁丝分别放入CuSO4、AgNO3溶液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Fe>Cu;Fe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金属活动性Fe>Ag;无法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U型管的液面变化左低右高,可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8.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铁生锈需要水
    B.验证CH4中是否含有H2
    C.比较锌铁铜的活动性
    D.干燥氨气
    【答案】C
    【解析】解:A、左侧蒸馏水中的铁钉不生锈,右侧干燥空气中的铁钉也不生锈,不能证明铁生锈需要水,故A错误;
    B、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有水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甲烷属于纯净物不含氢气,故B错误;
    C、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铁,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铁>铜,从而得出锌>铁>铜,故C正确;
    D、氨水与硫酸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水,故D错误;
    故选:C。
    9.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钡都被除去,故A错误;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都不与铜反应,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不可以除去一氧化碳,故B错误;
    C、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但不能得到铁,故C错误;
    D、鉴别氧化钙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水,比较温度变化,温度明显升高的是氧化钙,温度略微升高的是氢氧化钙,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创新小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解:A、白磷、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观察到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不能用于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中实验,观察到酚酞溶液从右到左依次变红,而浓氨水和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图中实验,除了有无二氧化锰外,其它条件均相同,观察到甲试管口带火星木条不复燃,乙试管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用于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A、碳酸盐和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验证样品中含有碳酸盐,故A正确;
    B、加热合金与其组成成分金属,根据熔化的快慢判断熔点的高低,故B正确;
    C、探究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加入的酸应该是相同的,故C错误;
    D、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将两者进行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故D正确。
    故选:C。
    12.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A、稀盐酸能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还能与铁反应,因此除铁锈时不能将铁钉浸入足量的稀盐酸,故A错误;
    B、氯化钡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钡沉淀,但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时会引入新的杂质——碳酸钾,故B错误;
    C、硫酸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而盐酸无此性质,因此可用硝酸钡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故C正确;
    D、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都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因此不能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A、NH4NO3和(NH4)2SO4均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均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羊毛纤维和蚕丝的主要成分均是蛋白质,灼烧后闻气味,均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盐酸能与适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A、明矾不能杀菌消毒,故选项不正确。
    B、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故选项不正确。
    C、加入氯化钡溶液,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氯化钡与稀盐酸不反应,故无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故选项正确。
    D、Na2CO3、NaOH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5.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解:A、图中实验,酸的种类不同、铁的形状不同,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除了溶剂的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铜、银均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无法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6.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A。
    17.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A、铁能和硝酸银、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最活泼,不能比较银和铜的活动性顺序,该选项不正确。
    B、氯化钠不能和硝酸钾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正确。
    C、为了把氧气耗尽,应该加入足量铜粉,该选项不正确。
    D、通过实验②(铁与水接触,生锈)③(铁与水隔绝,不能生锈),能够探究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A、加水溶解,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分离出碳酸钙,但无法分离出氧化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有水珠生成,但不能确定是甲烷,如氢气等气体燃烧也会生成水,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Na2CO3与适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加热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一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
    B、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该选项正确。
    C、硝酸钾溶液中析出固体,说明温度降低,进一步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该选项正确。
    D、干燥纸花不变色,湿润纸花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该选项正确。
    故选:A。
    20.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解:A、碘和高锰酸钾是不同的溶质,该选项不正确。
    B、酚酞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该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减小,进一步导致气球膨胀,该选项不正确。
    D、左边试管中的铁生锈(铁与氧气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不能生锈(铁与氧气隔绝),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不能验证是否需要水,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21.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A、左边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比右边慢,说明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故选项正确。
    B、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故选项正确。
    C、试管中的铁钉都不能生锈,不能探究铁生锈条件,故选项不正确。
    D、左边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比右边慢,说明铁不如锌活泼,故选项正确。
    故选:C。
    2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石蕊纸花变红色,可能是二氧化碳导致,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导致,不能判断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B、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是因为氧气耗尽,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正确。
    C、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故选项正确。
    D、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燃烧变缓慢,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高,故选项正确。
    故选:A。
    2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解:A、右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左边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该选项正确。
    B、水和酒精是不同的物质,不能比较分子运动的快慢,该选项不正确。
    C、左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接触,能够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隔绝,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该选项正确。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该选项正确。
    故选:B。
    2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U形管中左侧红墨水液面下降,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则集气瓶中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说明生石灰遇水放热,使集气瓶内温度升高,导致压强增大,故A正确;
    B、白磷达到着火点燃烧、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只能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没有探究燃烧需要氧气,故B错误;
    C、图示实验,左边试管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右边试管铜和硝酸亚铁不反应,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两组实验不能证明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错误;
    D、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缺少对比,不能验证铁生锈的条件,故D错误;
    故选:A。
    25.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A、图中实验,除了溶剂的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故选项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
    B、图中实验,除了水样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故选项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
    C、图中实验,左瓶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不能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右瓶中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故选项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D、图中实验,除了金属的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用于比较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
    故选:C。
    2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碘在汽油中的溶解能力比在水中强,说明碘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过程中,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含有氧元素,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酸的浓度不同,不能比较两种金属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溶液变红色,不能确定二氧化碳是否能和水反应,是因为没有对比实验,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2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A、图中实验,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但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均不同,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无法确定是否与水有关,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铜粉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装置中压强减小,冷却至室温,根据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可用来确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28.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实验。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解:A、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正确。
    B、海水从b口进入净化后不能得到纯净水,是因为不能除去某些溶于水的物质,该选项不正确。
    C、左边试管中的铁与水和氧气接触,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隔绝,不能生锈,能够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不能确定是否需要水,该选项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碳酸都不能使酚酞变色,不能确定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29.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解:A、甲中气体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乙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甲中气体是氢气;乙中气体是氧气,该选项不正确。
    B、甲中木条无明显变化,乙中木条熄灭。乙中氧气的含量比甲中的低,该选项正确。
    C、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该选项不正确。
    D、甲中溶液无明显现象;乙中溶液变为红色。氨分子运动到酚酞试液中,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30.设计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A、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通二氧化碳前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通二氧化碳后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A正确。
    B、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故B正确;
    C、铁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不能验证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故C错误。
    D、左边试管的红磷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中间试管的白磷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能燃烧;右边试管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左边试管与中间试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中间试管与右边试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D正确。
    故选:C。实验目的
    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比较Fe和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H2O2溶液和蒸馏水
    加入MnO2观察现象
    B
    鉴别铜片和黄铜片
    互相刻画,比较硬度
    C
    除去Cu粉中的少量Fe粉
    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H3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硫酸中
    B
    验证CH4中含有碳、氢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C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适量的Ca(NO3)2,过滤
    D
    除去KNO3固体中的少量NaCl
    将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H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颜色
    D
    验证Al、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分别向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丝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水的组成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
    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B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
    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D
    鉴别高锰酸钾和碘
    各取2小粒,分别加入5mL水,振荡、观察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目的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验证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钡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C
    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氧化钙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
    加水,比较温度变化




    A.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观察到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
    C.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观察到酚酞溶液从右到左依次变红
    D.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观察到甲试管口带火星木条不复燃,乙试管口带火星木条复燃
    实验目的
    A.验证样品中含有碳酸盐
    B.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C.探究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将铁钉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B
    除去K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
    C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分别加入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法
    A
    鉴别NH4NO3和(NH4)2SO4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
    灼烧后闻气味
    C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铁粉
    D
    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加入明矾,充分振荡,静置
    B
    除去CO中的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加入氯化钡溶液
    D
    除去NaOH中的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A.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B.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D.探究铁生锈需与水接触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
    B
    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
    相互刻画
    C
    稀释浓硫酸
    将酸滴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
    除去氧气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选项
    A
    B
    C
    D
    目的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通过实验②③,探究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方案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CaO和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B
    检验甲烷气体
    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C
    鉴别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证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证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
    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发生反应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C探究“CO2与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MnO2能加快H2O2分解速率
    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比较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比较
    实验设计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目的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需要接触O2”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选项
    A
    B
    C
    D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鉴别硬水和软水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
    比较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碘的溶解性是否与溶剂种类有关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海水从b口进入净化后可得纯净水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CO2能否和水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描述
    A.甲中气体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乙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甲中气体是氧气;乙中气体是氢气
    B.甲中木条无明显变化,乙中木条熄灭。乙中氧气的含量比甲中的低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D.甲中溶液无明显现象;乙中溶液变为红色。酚酞分子运动到浓氨水中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
    B.区分硬水和软水
    C.探究铁钉的锈蚀条件
    D.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相关试卷

    选择专项0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选择专项0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文件包含选择专项0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选择专项0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共3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专项17 工艺流程专题共2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实验专项17 工艺流程专题共2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文件包含实验专项17工艺流程专题共2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实验专项17工艺流程专题共2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专项16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共2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实验专项16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共2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含答案),文件包含实验专项16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共2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实验专项16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共20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