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你渴望( )qīng诉,世界却装聋作哑,没有人听得见你声嘶力竭的呐喊。当你疲惫不堪,麻烦与困境却纷至沓来,仿佛将你置入无边的孤独旷野。这个时候,多少人憧憬拥有飞鸟般的翅膀,只为逃离眼前,为烦恼的心魂寻求个暂能安息的荫庇。而有的人原本就长着强有力的翅膀,因凡心未泯而坠落人间折断了翅膀,例如我就是。他们扇动折断的翅旁,奋力飞起,却又 dīe( )落下来。但翅膀定会痊愈,我仍会振翅高飞。
1.给加点字注音。
憧( )憬 坠( )落
2.根据拼音写汉字。
qīng( )诉 dīe( )落
【答案】1.①chōng ②zhuì
2.①倾 ②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憧憬,chōng jǐng: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坠落,zhuì luò,意思是掉落,下落;衰落;没落。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倾诉,qīng sù ,(动)把心里的话完全诉说出来。
跌落,diē luò,意思是指从高处掉下。谓价格、产量、声誉等下降。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革命先辈们在维护祖国和平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B.希望有一天,你们可以以自己无所不为的勇气,去实现自己远大的人生理想。
C.老一辈革命先烈伟大成就的背后,是妇孺皆知的汗水与努力,他们值得我们敬仰。
D.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科研工作者们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在学习上不断奋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A.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使用正确;
B.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与本句感情色彩不符;
C.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形容事情非常普遍,人所共知。此处形容那些杰出人物的名字广为人知,使用正确;
D.锲而不舍: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正确;
故选B。
4.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使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木兰身骑战马,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逢入京使》中写诗人只能通过书信向远方亲人报平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竹里馆》中,体现出作者王维与自然对话、与明月为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朔气传金柝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4)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5)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5.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断,完成下列小题
太阳很毒,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
(1)本文记叙的是小说主人公出来拉车的情景,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找出本文的景物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1)①《骆驼祥子》 ②老舍(或者舒庆春)
(2)太阳很毒,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突出祥子拉车环境恶劣,以及拉车的痛苦和艰辛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结合材料“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等内容可知,选段出自老舍的《骆驼祥子》,选段描述的是祥子烈日下拉车的情景。文中的“他”是祥子。《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
“太阳很毒,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一句运用环境描写,细致描绘出夏天炎热的天气状况,表现出祥子拉车的艰辛不易。
综合性学习。(8分)
6.请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四个小题。
(1)学校报社准备采访青春榜样徐梦桃,请作为校报记者的你根据链接资料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链接资料】
从初登温哥华冬奥会,到站上北京冬奥最高领奖台,徐梦桃用了12年的时间,圆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回顾自己的体育生涯,她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还磨炼了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实现了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
(2)在采访完青春榜样后,七(1)班一位同学写了一段话鞭策自己,请你帮他选出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首过往,我看到了曾经那些敢闯、敢拼、敢干的青年人,因坚定心中的爱国信念,做出了一番彪炳史册的佳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困境面前,青年人勇担责任,挺身而出,无私奉献自我,不断在时代的挑战中突破自我、淬炼成钢,向人民和时代展现别样的青春风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一段热烈而张扬的岁月,每个青年人都在自己的青春里书写着鸿鹄之志,挥洒着壮志豪情,怀揣着梦想“横冲直撞”“无所畏惧”,在新时代的洪流中“敢为人先”。
A.青年因“奋斗”而彰显青春本色 青年因“信仰”而绽放青春之花 青年因“奉献”而展现青春之我
B.青年因“信仰”而绽放青春之花 青年因“奋斗”而彰显青春本色 青年因“奉献”而展现青春之我
C.青年因“信仰”而绽放青春之花 青年因“奉献”而展现青春之我 青年因“奋斗”而彰显青春本色
(3)为了让青春的榜样不断地激励同学们奋发图强,校团委统一安排各班开展以“我为青春添风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两种形式供同学们参考,请你再补充两种形式。
形式一:制作青春的榜样名人卡片
形式二:举办让青春激情飞扬的演讲比赛
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四: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您坚持了这么多年,一定遇到过许多困难,每当遇到困难时,您是如何克服的呢?②我们之中也有很多像您一样勇敢追梦的人,您有什么话想给大家说吗?
(2)C
(3)①青春的誓言手抄报 ②寻找伟人青春的足迹远足活动等等。
【解析】
(1)本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采访时可结合徐梦桃在冬奥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询问她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也可以让她给中学生一些建议,或者分享一些她在训练时遇到挫折时的心里想法等等。注意要言之有物,称呼有礼貌,语言简洁准确。
示例:您已经拥有举世瞩目的荣誉了,本可以功成身退,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坚持参加冬奥会?
您认为竞技体育中的哪些精神最有益于当代中学生应对学习上的困难?
您能把您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分享一些吗?
(2)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根据“曾经那些敢闯、敢拼、敢 干的青年人,因坚定心中的爱国信念,做出了一番彪炳史册的佳绩”可知,青年人凭借坚定的信念做出了丰功伟绩,因此对应“青年因‘信仰’而绽放青春之花”;根据“在困境面前……向人民和时代展现别样的青春风采”可知,青年人勇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因此对应“青年因‘奉献’而展现青春之我”;根据“青春是一段热烈而张扬的岁月……在新时代的洪流中‘敢为人先’”可知,青年人敢于拼搏与奋斗,因此对应“青年因‘奋斗’而彰显青春本色”。
故选C。
(3)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围绕“我为青春添风采”的主题,设计两种形式。
示例:“青春奋进”诗歌朗诵;阅读名著,体会名家的青春风采。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共13分)
阅读《46个闪亮的名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他是个怪人。
②他很少说话,上学经常迟到,脾气还特别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个学期的学费总要拖很久才能缴。
③他成绩不好,又不大合群,因此,同学和老师都不太喜欢他。
④再后来,他与我成了同桌。可不到一周,我们就被调开了。
⑤他喜欢把书推得乱七八糟,有时还会闯进我的领地。有一次,我怒了,指着他的脑袋问他:“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呢?你爸爸是怎么教你的?”
⑥因为这句话,他忽然跳起来踹了我一脚。此时年少气盛,我怎忍得住?我们大打了一架之后,彻底成冤家仇人了。
⑦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忽然莫名其妙地跳起来打我。
⑧初二上学期,他继续欠缴学费。班主任问他具体什么原因,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他不说话,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⑨没人理他,他也没有朋友。就连上体育课时,他通常都是一个人躲在教室里睡大觉。因为没人愿意和他做同桌,所以他被调到教室的角落里一个人坐。很快,我们便把他遗忘了。
⑩初二时票选班委会,大家选出来的班长是个女生,她不仅为人善良、学习勤奋,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因此人缘极好。
⑪一次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班长拿着一张绿色的信纸来找班里的每个人签名。她说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想把大家的字迹都留在一起,这样比较有意义,而且,只要谁签字,她就免费请谁喝一瓶可乐。所有人都乐坏了,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签。
⑫最后,46个人拿着46瓶可乐回到教室,有说有笑,把角落里的他反衬得更加孤独与落寞。
⑬再后来,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起初我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后来一问,大家都这么认为。
⑭他不仅把整个班里的卫生都承包下来,还天天顶着大太阳去操场上提水给同学喝。最离谱的是开秋季运动会时,他陪跑、送糖水不说,还喊“加油”两个字喊得比谁都热血沸腾。
⑮没人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但他的行为的确像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在努力汇聚的同时,也已把周围的心灵全然濡湿。
⑯很多人觉得感动,对他伸出援助之手。有人帮他补习,有人给他买早餐,甚至有人提议在新学期秘密募捐,帮他把学费的问题给解决掉。
⑰期末考试过后,他虽然成绩只是中等,但仍旧被选为年度进步最大的优秀学生,上台发言。
⑱那是我第一次见他流泪。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绿色的信纸,小心翼翼地摊开:“我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弟弟,很辛苦。那天我来得很早,打算收拾完书本然后退学,没想到,竟收到了这封信。真的很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之前我还一直担心你们会看不起我……没有你们给我凑的学费,我可能已经是个苦命的煤炭工了……”
⑲所有人都看清楚了。那张绿色的信纸上,有46种不同的笔迹和46个熟悉的名字。
⑳没人说话,也没人转头去看班长。我们都在那一刻突然长大了。
7.文章以“他是个怪人”一句开头有什么作用?
8.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具体分析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9.第⑫段写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11.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7.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大家都不喜欢他,以及他的转变作铺垫。
8.具体介绍他的性格与上学时经常迟到、拖欠学费。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9.内向、孤独;与下文他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他的变化巨大,从而表现巧妙的关爱方式会改变一个人的主题。
10.全班46位同学在班长的带动之下,帮助一位因经济困难而准备辍学的单亲家庭的同学(他),从而使他放弃辍学念头,主动融入集体为同学服务,成为年度进步最大的优秀学生。
11.示例: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关爱他人是必要的,但也要讲究方法。(或:我发现善意的谎言,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结构上看,此句作为文章的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情节。从内容上看,开篇交代他是个“怪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为下文他的突然转变形成对比,从而为表现小说的主旨服务。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与作用分析。阅读第二段,主要是介绍他的性格以及总是拖欠学费。“他很少说话,上学经常迟到,脾气还特别大”,是紧承上段,介绍他“怪”的具体表现;而“他每个学期的学费总要拖很久才能缴”又是为下文第十八段的内容埋下伏笔,而且让读者明白了同学们冷落他的原因。所以此段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概括与作用分析。第十二段运用对比的写法,用其他人获得可乐的快乐与“把角落里的他反衬得更加孤独与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沉默寡言而有孤独的人。作者极力地表现他的这一性格,是为了与下文的他形成对比,一个性格如此内向孤独的人,突出就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关心其他同学,开始表现自己的特长,这一切都是因为班长那巧妙的帮助方式,这样就自然而然地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以“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形式表述。这篇小说涉及到的人物有:他、班长、全班同学,事件主要是他的转变。表述时要注意人物间的关系,表述的语句简洁。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与阅读启示的概括。根据上题的解决,我们了解文章的主要事件。在初二下学期之前,他在班里一直受到同学们的冷落,没有愿意与他同桌;是在新班长上任后,她以巧妙的方法暗中帮助他,让他感受到同学们的关爱,从而改变了自己对大家的态度。由此可见文章意在以他的转变,表现了关爱他人要讲究方法,或是真心的关爱可以改变一个人。
(二)(共13分)
阅读韩石山的《想起母亲就想哭》,完成下列小题。
想起母亲就想哭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
12.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13.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14.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
15.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6.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答案】12.①“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②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③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13.(1)“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2)“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14.通过写母亲见到“我”时的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
15.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③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④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16.这两段文字,都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都写出了“我”的年少无知、自傲自大,以及对父母良苦用心的不理解不认同,从而反衬出父母真挚而细腻的爱。
【解析】
【12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提示找到答题区间即可。①结合“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得出:“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②结合“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得出: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③结合“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概括得出: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13题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得出:“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14题详解】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结合加点字“笑笑、溢、叫、撞”等词语分析,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见到“我”时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和心疼。
【15题详解】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结合“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 得出: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结合“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得出:任劳任怨:结合“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得出:心地善良,思想淳朴;结合“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得出:关心和爱护孩子。然后综述为:母亲是一个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任劳任怨,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关心和爱护孩子的人。
【16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划线句。划线句属于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母亲做法的不认同,埋怨母亲。结合材料“心里暗笑他迂腐”,也是心理描写,写出了对父亲良苦用心的不理解。综述二者的相同点:都运用了心理描写,都写出了对长辈做法的不理解。结合文本主旨和朱自清《背影》主旨分析,这样的心理描写都是在衬托长辈对子女的爱。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共10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任敬臣七岁,问父英曰:“若何可以报母?”英曰:“扬名显亲可也。”乃刻志从学。汝南任处权见其文,惊曰:“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吾非古人,然见此儿,信不可及。”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授著作局正字。迁秘书郎。休沐①,阖门诵书。
——选自《新唐书·任敬臣传》(有删减)
【注】①休沐:休息沐浴。指官员例行休假。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但当涉猎( )
(2)即更刮目相待( )
(3)乃刻志从学( )
(4)信不可及( )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在项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就学B.乃刻志从学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D.去后乃至
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
【答案】17.(1)只,只是 (2)重新 (3)志向 (4)的确,确实
18.D
19.(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地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2)孔子称颜回有德行有才能,认为(自己)比不上颜回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句意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
(2)句意为: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重新。
(3)句意为:于是专心致志地学习。志:志向。
(4)句意为:确信自己比不上他。信:的确,确实。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连词,于是,就;
B.连词,于是,就;
C.连词,于是,就;
D.副词,才;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的词有:
(1)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
(2)贤:有德行有才能。以:认为。
参考译文:
【甲】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任敬臣七岁时,问父亲任英说:“怎样做才可以报答母亲之恩?”任英说:“扬名使父母显贵就行了。”于是专心致志地学习。汝南人任处权见到他的文章,吃惊地说:“孔子称赞颜回的贤德,认为自己不如他。我虽然不是古人,但见到这个小儿,确信自己比不上他。”十六岁时,刺史崔枢想推荐他应试秀才科,他自认为学业不够广博,就避开了。又过了三年完成学习,考中孝廉,授任著作局正字。(守丧期满)迁任秘书郎。休假时,闭门读书。
(二)(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1.全诗紧扣哪一个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为什么作者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
【答案】20.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1.闻《折杨柳》是一首曲子名,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故此曲多表达伤离惜别之情。作者远离故乡,听曲思乡,是游子思乡情感的自然流露。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及作者情感
“春夜洛城闻笛”,在春天的某个夜晚在洛城听到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思是: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写夜晚在洛城听到笛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诗人客居他乡,由笛声触发了思乡之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意蕴。
诗人客居他乡,由笛声触发了思乡之情。可见诗文围绕诗题中“闻”展开。
“折柳”指《折柳曲》,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诗人客居他乡,在夜晚听闻此曲,不禁触发了思乡之情;古代有“折柳寄情”的习俗,在离别时往往折柳相赠,“柳”是“留”的谐音,有留恋、思念之意,“折柳”可以理解为乐曲中听到折柳的情绪。
四、作文(48分)
22.请以“我的青春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章内容充实,立意新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答案】略
23.“喝彩”是动词,在字典里被解释为“大声叫好”。在生活中,“喝彩”可以表现为一句话、一阵掌声……总有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瞬间、一个地方让你忍不住为之喝彩,在你生命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请以“这一次,我为________喝彩”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选题目(2),请补全题目后作文;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书写漂亮酌情加2分。④思路清晰,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略情 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①
②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③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