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11.3 动能和势能(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286/0-17207844601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11.3 动能和势能(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286/0-17207844602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11.3 动能和势能(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286/0-17207844602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附答案)
初中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训练题,共27页。
考点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考点二、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单位是焦耳。
考点三、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单位是焦耳。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幅度。物体的弹性形变幅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技巧归纳:对动能和势能的理解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
的动能也越大。
4.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题型归纳】
题型一:动能及其影响因素
1.(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B.刚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小于乙球的动能
C.两球在各自刚落地的一瞬间,动能相等
D.两球在各自刚落地的一瞬间,动能不相等
2.(2022春·陕西渭南·八年级统考期末)4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在 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载人飞船的动能(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3.(2022春·河南商丘·八年级统考期末)疫情期间卫生部门利用洒水车进行路面消杀,当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喷洒药水时它的(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题型二:重力势能及其影响因素
4.(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关于势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势能一定比橡皮筋的势能大
B.甲物体比乙物体举得高,甲物体就一定比乙物体势能大
C.钟表上的发条被拧得越紧,势能就越大
D.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势能不变
5.(2022春·湖南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某次空中跳伞训练中,跳伞运动员正在匀速下落过程中,关于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6.(2022春·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C.质量相等,速度越大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
D.质量相等,举得越高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
题型三: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
7.(2022春·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进行撑杆跳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撑杆发生了塑性形变
B.在撑杆形变最大的时候,运动员的弹性势能最大
C.撑杆对运动员也施加了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D.脱离撑杆后,人在上升跃向横杆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人将处于静止状态
8.(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块,楔块与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与的力的作用下( )
A.弹簧1与弹簧2都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B.弹簧1被压缩,弹簧2被拉长,两弹簧的弹性势能都增大
C.正常工作过程弹簧的形变属弹性形变
D.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弹簧的弹性势能
9.(2022春·重庆长寿·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为拉弓射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拉弯的弓具有动能
B.射箭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射出的箭在空中运动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射箭时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题型四:动能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10.(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假设:
(1)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______有关;
(2)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______有关。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
(3)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是通过__________来表现的,使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分析论证:(4)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实践应用:(5)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______(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6)若本实验中水平面绝对光滑,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11.(2022春·北京·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a、b两球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球质量m>m,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1)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指 _____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通过观察 ___________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此处用到的物理学方法是 ___________;
(2)对比甲图和丙图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3)对比甲图和乙图,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___________,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4)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第一次为f1,第二次为f2,则f1_____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2.(2022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探究“物体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
(1)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_____(选填“小球A”或“木块B”)的动能;
(2)由图中的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看出高度h越高,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大,木块被撞得越远,这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___________,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4)在上述甲、乙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后最终在木板表面静止,木块两次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和,则两者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
题型五: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13.(2021春·八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某实验小组在用“模拟打桩”来“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已知物体质量的关系为 m1=m2<m3,使用的器材有沙子、木桩等。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的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三次实验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如图所示:
(1)本实验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
(2)为了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选择______两图实验进行分析;
(3)实验中为了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让质量相同的物体,从______(选填 “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放下。实验现象表明:当质量一定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______;
(4)对比 a、b、c 三次实验,具有的重力势能最大的是图______(选填“a”或“b”或“c”)中的物体。
14.(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B,所以vA> vB。
(2)[3]图中,小球的动能大小通过它对木盒做功的多少来反映,而做功的多少可由木盒被推开距离的远近来确定,(a )图的木盒被推动的距离较大,因此说明A球的动能最大。
(3)[4]分析比较a、b两图可知,两球的质量相同,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速度越大,撞击木盒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故结论为: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7. 重物 多 大 相同 甲、乙 乙、丙 见解析
【详解】(1)①[1]实验中,重物从高处落下撞击小桌,通过小桌下陷的深度判定重物重力势能的大小,探究的是重物的重力势能。
②[2][3]同一个重物的质量不变,从不同高度落下,高度越高,能够对外做功越多,小桌下陷的深度越大,说明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③[4]若要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应换用不同的重物,控制相同的高度,所以让它们从相同高度落下,观察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
(2)①[5]在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大小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故应选择甲、乙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②[6]在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应选择乙、丙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7]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木球从一定高度滚下推动木块向前移动,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判断动能的大小,应用的方法是转换法。
28. B 速度 没有控制速度相同 不能 在相同的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才能反映动能的大小
【详解】(1)[1]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中探究小球动能,而小球下落到水平面时因为具有动能才能撞击木块,因此实验探究的动能是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的大小;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实验表明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使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则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所以,这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3)[3]要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要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即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而乙丙两图没有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没有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所以小华的这一比较过程存在错误。
(4)[4]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动能大小,在相同的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才能反映动能的大小。因此本实验中的水平面图(甲、乙、丙)不能分别为三个不同的表面。
29. 运动 增大 发生
【详解】[1]火箭在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卫星是运动的。
[2]当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加,所以动能增大。
[3]卫星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30. 先减小后增大 A点
【详解】[1]从B到弹簧自然长度A时,是弹簧恢复原状的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从A到C的过程,小车由于惯性继续运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
[2]小车在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速度最大时,就是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时,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木块的动能,所以木块的动能达到最大值的位置在A点。
31. ② 相同
【详解】[1]由图2可知,小球的动能先变小后变大,而同一小球的质量不变,说明小球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当小球在上升时,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小球会做减速运动;当小球在下降时,小球在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下会做加速运动;由此可知,小球是先上升后下降;若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则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动能为0,由图2可知,小球的动能不为0,所以小球不可能是竖直向上运动,则小球是斜向上运动的,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其动能不为0,故②正确。
[2]小球依次向四个方向以相同的速度飞出,即小球飞出时的机械能相同,小球在空中飞行到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变,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0,因此动能也相同,即速度会相同。
32. 弹性 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详解】[1]被压弯的塑料把手,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热能。
[2]矿泉水以A方式放置时,与接触面间的是滑动摩擦,以B方式放置时,是滚动摩擦,用相同的力吹矿泉水,B方式放置时,更容易被吹动,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33. 弹性势 增大
【详解】[1]在撑杆起跳时,杆被压弯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了弹性势能。
[2]运动员跃过最高点后开始加速下落,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34. 增大 大于
【详解】[1]由图像可知,小球最终会静止在弹簧上,此时弹簧受到了小球向下的压力,且此时小球的高度为40cm,故弹簧的原长要大于40cm;由图像可知,小球最终会静止在40cm高的弹簧上,小球在这一位置受平衡力,即小球的重力和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相等,说明小球在0~t1过程中,受力不平衡,合力方向向下,向下做加速运动,小球质量不变,小球的动能增大。
[2]由图像可知,小球每次弹起的最大高度减小,说明小球运动时受到阻力的作用,在0~t1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小球的动能和内能,故在0~t1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变化量大于动能的变化量。
35. 硬度 变小 一只鞋底由橡胶制成 用冰壶刷擦冰
【详解】(1)[1]根据题干信息“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要坚硬,其次是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被撞裂了,也就是抗冲击强度大”可知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要求,主要依据其材料的硬度和抗冲击强度。
(2)[2]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冰面的过程中,冰壶的质量不变,因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故动能变小。
(3)[3][4]蹬起蹬器的那只脚的鞋底由橡胶制成,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而滑行的那只脚的鞋底由塑料制成,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用冰壶刷擦冰时可以使冰层表面熔化,从而使冰变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
36. 火星大气 B C A
【详解】(1)[1]着陆器伸出“小翅膀”后,给火星大气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火星大气给小翅膀一个向上的推力,所以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火星大气。
(2)[2]在找准着陆点后继续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经过高度20m后,维持恒定速度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火星车的质量不变,则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3]悬停时,火星车和着陆器平台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G和气体对它的升力F升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重力作用在质心上,升力作用在压心上,故力的示意图为:
(4)[4]根据题意可知,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自身的运动方向、质心和压心处于一条直线上,但与轴线不重合,故ABD错误,故C正确。
故选C。
(5)[5]已知降落伞下降过程所受气体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别为k1和k2,则
f=kv
降落伞达到最小速度时,其所受的气体阻力与着陆器重力大小相等,即f=G;则
G=kv
同一个降落伞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下降能达到的最小速度分别为v1和v2,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与地球上的重力之比为2∶5;则
故BCD错误,故A正确。
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10.1 浮力精练,共34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一课一练,共35页。
这是一份初中9.1 压强课后练习题,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