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三上 教案
- 三上“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上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上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上《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人称问问小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与分享:紧扣关键词句理清写作思路,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 、动作所做的观察及猜想 ,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2.语言与思维:能运用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观察所得;能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有创意地表达。
3. 审美与创造:激发学生对万事万物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4. 自信与探奇:感受观察给生活带来的无尽美好,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智慧。
教学流程
任务一:形色化观察,当一回小画家,给翠鸟涂涂色
活动1:抓住颜色,感知翠鸟外形。
(1)品读文字找色彩。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的“我”坐在船舱里,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雨停了,一位特别的客人—— 翠鸟飞来了。
翠鸟到底长什么样? 到文字中找找。
(2)依据文字涂颜色。
拿起画笔,跟随作者的文字,给翠鸟涂颜色。
涂羽毛:浅绿、翠绿、墨绿,你会选择哪一种?什么感觉? 读好短语“ 羽毛是翠绿的”。
涂翅膀:翅膀都涂满吗? 原来文中写的是:翅膀带着一些蓝色 。作者不仅观察仔细,表达也很准确。
涂长嘴:一张红色的长嘴。
(3)感受顺序练朗读。
一涂色 , 就知道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 。 抓住羽毛、翅膀、长嘴,特别的关注,特别的喜爱。一起读好这一段。
活动 2:迁移训练,学习表达方法。
都说翠鸟美,这只鹦鹉可不服气了。
任务二:解读化观察,当一个猜想家,问问翠鸟的心事
活动 1:入境朗读,体会心情。
翠鸟站在船头,“我”盯着翠鸟,浮想联翩,疑问重重。“我”在想什么呢?谁来读?
老师把第3自然段改成了 四句话。作者的好奇都体现在这四问里,一起读。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活动 2:直接对话,四问翠鸟。
看着看着,我们禁不住想和可爱的翠鸟对话 。试着转换人称,用第二 人称问问小鸟 。
你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你静悄悄地停在船头有多久了呢? 你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难道你想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看来,就这么看着看着,就看到心里去了。多么有意思的观察。
活动 3:转变角色,再问翠鸟。
普普通通一只鸟,值得我们为它停留,和它对话?
看着看着,你忍不住会问: 翠鸟呀,你 ?翠鸟呀,你 ?
生命因为偶遇,因为别样的交流富有情趣。(补充 材料)难怪上海的自然导赏员黄洁玲会跟随鸟 、观察鸟,一走就是 10个年头,她感受到的是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难怪留守老人不再砍树砍竹 ,他们为鸟儿营造繁衍生息的环境,鸟儿与老人成为了伙伴;难怪作家巴金会如此喜爱鸟的天堂!
活动 4:长线观察,破解真相。
刚才大家跟随第 3 自然段进行猜想。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 翻到文末看看。
翠鸟只是为了搭船捕鱼 。选择“搭”是智慧,允许 “ 搭”是善良。
看来,要发现事情的真相,需要长线观察,根据最终的事实做出判断 。不等到最后,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所谓真相,就是找到事物最终的联系,依靠的则是长线观察。
任务三:全感化观察,玩一回配音秀,同步解说视频
活动 1:抓住动词,体会“捕鱼之快”。
(1)初读 ,整体感知:自由朗读第4 自然段 ,用一个词概括翠鸟捕鱼的画面。
(2)细读 ,梳理方法:要说动物界四大名捕 ,翠鸟当属其中之一 。它们捕鱼快准狠,从入水到出水,时间不会超过一秒,人称“捕鱼达人”。 作者是怎么写的?
点拨:从“冲 、飞 、衔 、站 、吞 ”这五个动词 ,你体会到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是否能感受到翠鸟 的心声?
“ 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当机立断 ,果断行动,具有力量感和速度感。“飞”,目标专一、精准定位 、速度迅捷,让一般的鸟类望尘莫及。“衔”,长嘴是最有力的武器,衔着鱼飞上飞下,自信悠闲。“站”,宣告胜利之态 。 翠鸟一般会先将鱼甩晕 , 将之收服后享用 。 “ 吞”,美食面前,无需掩饰,迫不及待,尽享美味。
一系列的动词 ,隐藏着“我 ”观察时的心情 ,有惊 奇、有惊叹。
生活中最常见的“捕鱼”的场景,在作者眼里幻化 出那么多丰富的瞬间。一系列的动词,把动态过程写得很清楚,让我们感受到翠鸟捕鱼之快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段文字。
(3)读着读着,你好像看到了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细致、专注、连续观察)
活动 2:观看视频,体会“捕鱼之快”。
翠鸟捕鱼时间很短 , 作者却能捕捉到这个瞬间,并把它的动作分解,就像纪录片中的慢镜头 ,让我们 能清楚地看到翠鸟的动作。想不想来欣赏一下?(播放 视频)
活动 3:对比阅读,体会“分连”的妙处。
文本 ①:我正想着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 ,不见了 。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文本 ②:我正想着,它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 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比较两个文本,你喜欢哪个? 为什么?
作家的本领就是会分连—— 先把动作分解开,再用另外一些词连起来 。我们在平时的创作中,也可以用先分再连的方法,把一个短时间的场面写出来。
活动 4:合作学习,为小狗啃骨头视频同步配音。
本单元 ,我们还会学习一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 狗》,先来看看小狗是怎么啃骨头的吧!(观看视频)
任务四:创想化观察:做一回编剧,为翠鸟专题片设计脚本
活动 1:总结观察的密钥。
相逢一只鸟,引发了这么多有趣的画面 。这一切都是因为文中的“我 ”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 回忆一 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向作者学到了什么呢?
(1)多样观察。
翠鸟的样子—— 细致观察;
观察天气和船夫—— 细致观察,用耳倾听;
观察翠鸟捕鱼—— 细致观察 、连续观察。
(2)带着发现美的眼睛,留心观察。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古希腊诗人赫拉克利特说:“ 自然喜欢躲藏起来。 ”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借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你一定会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活动 2:为翠鸟专题片设计脚本(作业)。
提供多文本资料清单 ,合作完成有温度的课后 作业。
学习单:
1.运用作者观察、描写翠鸟的方法来夸夸这只鹦鹉。
2.把鹦鹉的“美”生动地说出来。
3.可以参考句式,也可以 自 己创作。
句式: 这是一只多 么 的 啊! 它的 , 它 的 , 它 的 ,好似 。真是 !
学习单:
1.默读第 4 自 然段,圈 出表示动作的词。
2.做一做动作,品一品文字,每个动作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3.说说你的体会,和组员交流。
学习单:
1.观察视频中小狗啃骨头的动作,用笔记录相应动作。
2. 尝试用表示时间的词和准确的动词,为小狗啃骨头同步配音。
3.组内练习,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语气词。
4.全班交流。
合作学习单:
1.以课文为主要内容,借助老师提供的多文本资料清单 ,进一步了解翠鸟。
2.小组分工,从清单上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 ,设计有关翠鸟专题片的脚本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位使用问号最多的散文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搭船的鸟教案设计,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自读自悟,精读感悟,重点句段指导,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