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3节运动的快慢(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原卷版+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15/0-17207845399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3节运动的快慢(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原卷版+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15/0-17207845400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3节运动的快慢(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原卷版+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15/0-17207845400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综合训练题
展开双基过关
知识点一、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运动的路程越短,运动越慢。如田径赛跑时,观众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2)路程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越慢。如百米赛跑时,裁判判定运动员的快慢。
(3)时间和路程均不同时,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运动越快;比值越小,运动越慢。
2.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3)公式:
①定义式:,即(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②变形式:,即;,即。
(4)单位:
①国际单位: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
②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
③单位换算:1m/s=3.6km/h。
,。
(5)公式是速度的定义式,其大小与s、t无关,说“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都是错误的”。
基础自测:
1.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
A. 一定运动更快B. 一定运动得更远
C. 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 可能运动更慢
2.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D. 只有②③正确
3.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人运动快,他采用的是“ 的方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人运动得快,这是用“ 的方法”.
4.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A.一B.二C.三D.四
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
①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相同的。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③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通过任意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
(3)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以用公式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时间和路程无关。因此,不能说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通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快慢的描述——平均速度:
①意义: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②计算公式:,公式中的“s”是指通过的路程,“t”是指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即是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
基础自测
5.在贵港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华同学跑出了25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 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 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7.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 小时。
8.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 (填“大”或“小”)。
考点突破
考点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方法:四种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长的运动慢,时间短的运动快;
(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短的运动快,路程长的运动快;
(3)路程和时间均不同时,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值大的运动快,比值小的运动慢;
(4)若速度已知,单位不同,应先换算单位,再进行比较。
例1.下列运动物体的速度最快的为(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0.8m/s B. 猎狗的奔速度为60km/h
C. 海鸥的飞行速度为1200m/min D. 汽车的速度为70km/h
例2.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
A.4h内通过160kmB.10s内通过了100m
C.1h内通过1.2×106cmD.1min内通过1000m
例3.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
考点2.速度的计算
(一)图像
方法:解答图象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自的最小格表示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明确图像的斜率,横、总截距及面积的含义;
(5)正确选取关键点进行计算,并比较。
例4.(2022·四川自贡)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例5.(2022·湖南常德)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 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 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 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交通标志牌
方法:交通标志牌有两种:一种是显示从标志牌开始,到某地有多远的距离;另一种显示该路段的速度不超过某一值,一般单位为km或km/h。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为用这一段路程除以最大速度,即为通过这段路程的最短时间。有时告诉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可以计算出通过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再与最大速度比较,就能确定是否超速。
例6.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minB.不应超过6min
C.不应短于10minD.不应短于6min
例7.莱芜划归济南后,为济南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为莱芜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两地交流更加频繁。某次,小明和他爸爸开车驶向济南,小明看到路边的树木飞驰向后运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当车经过A点路标时,时间是11时45分;当车经过B点路标时,时间是12时15分。则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km/h。
(三)过桥(隧道)问题
方法: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涉及车长、桥长等问题。
公式:
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例8. 如图所示是成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 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km/h= 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 s通过隧道。
例9.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80m长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的。
(四)通过图片及表格信息进行解题
方法:从图片和表格中获取路程和时间,根据题设条件进行解题。
例10.(2022·广东广州)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 )。
A. 步长约为2mB. 每分钟步行15km
C. 平均速度为4km/hD. 步行3km用时15min
例11.(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张吉怀高速铁路预计2021年底通车,让怀化人们去往张家界又多了一种出行方式。张吉怀高速铁路总长246km,设计最高速度为350km/h。假设通车后,小君和她家人从怀化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旅游,若该次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7.5km/h。求:
(1)小君和她家人经过多少分钟到达张家界;
(2)下表为目前怀化站到北京西站的K268次列车运行时刻表(部分),请比较,小君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比坐K268次列车去张家界节省多少分钟。
赛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时长
里程/km
1
成都东
﹣﹣
08:08
﹣﹣
0
2
青北江东
08:22
08:25
3分钟
32
…
7
汉中
10:45
10:48
3分钟
416
8
西安北
12:01
12:10
9分钟
658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3
13.8
13.7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怀化
始发站
09:08
吉首
10:38
10:44
张家界
12:29
12:40
……
……
……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双基过关
知识点一、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运动的路程越短,运动越慢。如田径赛跑时,观众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2)路程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越慢。如百米赛跑时,裁判判定运动员的快慢。
(3)时间和路程均不同时,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运动越快;比值越小,运动越慢。
2.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3)公式:
①定义式:,即(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②变形式:,即;,即。
(4)单位:
①国际单位: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
②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
③单位换算:1m/s=3.6km/h。
,。
(5)公式是速度的定义式,其大小与s、t无关,说“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都是错误的”。
基础自测:
1.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
A. 一定运动更快B. 一定运动得更远
C. 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 可能运动更慢
【答案】A
【解析】
【详解】已知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由速度公式可知,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速度更大,则一定运动更快,当速度恒定时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D. 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D
【解析】
【详解】货车的速度
v=72km/h=20m/s
①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
s1=100m-20m=80m
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
t1==4s
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货车通过大桥的路程
s2=100m+20m=120m
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t2==6s
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D。
3.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人运动快,他采用的是“ 的方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人运动得快,这是用“ 的方法”.
【答案】(1)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2)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解析】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控制时间不变比较路程长短,控制路程不变比较时间多少.
解答:解: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人运动快,他采用的是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
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人运动得快,这是用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方法.
故答案为: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点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就是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也就是控制一个变量,时间一定比路程或路程一定比较时间.
4.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A.一B.二C.三D.四
【答案】A
【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
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
①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相同的。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③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通过任意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
(3)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以用公式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时间和路程无关。因此,不能说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通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快慢的描述——平均速度:
①意义: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②计算公式:,公式中的“s”是指通过的路程,“t”是指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即是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
基础自测
5.在贵港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华同学跑出了25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答案】 (1). 8 (2). 自己
【解析】
【详解】[1]他跑步的平均速度
[2]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为他加油的同学相对于自己的位置发生改变。
6.(2020·湖北省黄石市)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 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 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由图可知,0~3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3~5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0~5s,乙的平均速度
v乙=
故A正确,B错误;
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速度
v甲==3m/s
4s时,甲运动的距离
s甲1=v甲t1=3m/s×4s=12m
4s时,乙运动的距离
s乙=15m
4s时,乙在甲前方
Δs=s乙-s甲1=15m-12m=3m
故C错误;
D.5s时,甲的速度是3m/s,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7.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 小时。
【答案】马(或自己);20
【解析】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
根据v=eq \f(s,t)可得所用的时间:t=eq \f(s,v)=eq \f(360km,18km/h)=20h。
8.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 (填“大”或“小”)。
【答案】168.7;小
【解析】
(1)由可运行时刻表知,列车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所用时间:t=12:01-08:08=3h53min≈3.9h,路程s=658km,
则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
v=eq \f(s,t)=eq \f(658km,3.9h)≈168.7km/h;
(2)雨燕速度:
48m/s=48×3.6km/h=172.8km/h>168.7km/h,
故雨燕的速度大,高速列车速度小。
考点突破
考点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方法:四种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长的运动慢,时间短的运动快;
(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短的运动快,路程长的运动快;
(3)路程和时间均不同时,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值大的运动快,比值小的运动慢;
(4)若速度已知,单位不同,应先换算单位,再进行比较。
例1.下列运动物体的速度最快的为(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0.8m/s B. 猎狗的奔速度为60km/h
C. 海鸥的飞行速度为1200m/min D. 汽车的速度为70km/h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4个选项中的时间单位或路程单位统一,然后分别计算出速度的大小然后即可比较出其大小。
解答: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0.8m/s;
B、猎狗的奔速度为60km/h=6m/s=16.67m/s;
C.海鸥的飞行速度为1200m/min=1200m=20m/s;
D.汽车的速度为70km/h=70m/s≈19.4m/s;
由此可见,海鸥的速度最大。
故选C
例2.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
A.4h内通过160kmB.10s内通过了100m
C.1h内通过1.2×106cmD.1min内通过1000m
【答案】D
【解析】分析:将4个选项中的时间单位或路程单位统一,然后分别计算出速度的大小然后即可比较出其大小.
解:A、物体运动的速度
B、物体运动的速度
C、1h=3600s,1.2×106cm=1.2×104m,物体运动的速度
D、1min=60s,物体运动的速度
综上所述,D选项的速度最大.
故选:D.
例3.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丙;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进行】
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路程,路程大、运动得快;
二是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时间少、运动得快.
解答:解:三同学跑的路程都是100m,丙用的时间最少,丙跑的最快,是第一名.
采用的方法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时间少的跑的快.
故答案为:丙;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灵活运用.
考点2.速度的计算
(一)图像
方法:解答图象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自的最小格表示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明确图像的斜率,横、总截距及面积的含义;
(5)正确选取关键点进行计算,并比较。
例4.(2022·四川自贡)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答案】B。
【解析】A.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运动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可知,物体在前2内运动的路程为s1=5m,物体在最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s2=15m-5m=10m
因s1
D.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s=15m,故由可得,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例5.(2022·湖南常德)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 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 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 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可知,0 ~ 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交通标志牌
方法:交通标志牌有两种:一种是显示从标志牌开始,到某地有多远的距离;另一种显示该路段的速度不超过某一值,一般单位为km或km/h。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为用这一段路程除以最大速度,即为通过这段路程的最短时间。有时告诉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可以计算出通过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再与最大速度比较,就能确定是否超速。
例6.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minB.不应超过6min
C.不应短于10minD.不应短于6min
【答案】C
【解析】
由警示牌知,最大车速v=120km/h,s=20km,
由v=EQ \F(s,t)得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最短时间:
t=EQ \F(s,v)=EQ \F(20km,120km/h)=EQ \F(1, 6)h=EQ \F(1, 6)×60min=10min,不应短于10min。
例7.莱芜划归济南后,为济南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为莱芜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两地交流更加频繁。某次,小明和他爸爸开车驶向济南,小明看到路边的树木飞驰向后运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当车经过A点路标时,时间是11时45分;当车经过B点路标时,时间是12时15分。则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km/h。
【答案】车(或人) 90
【解析】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由于小明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所以路边的树木相对于汽车是向后运动,因此他是以汽车(或人)为参照物的;从A点行驶到B点所用时间:t=12︰15-11︰45=30min=0.5h 从A点行驶到B点的路程:s=78km-33km=45km 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45km,0.5h)=90km/h。
(三)过桥(隧道)问题
方法: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涉及车长、桥长等问题。
公式:
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例8. 如图所示是成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 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km/h= 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 s通过隧道。
【答案】0.585 1 35.1(35或35.0)
【解析】(1)由交通标志牌可知,隧道长s=585m=0.585km,车速不得超过60km/h=1km/min;
(2)最快速度v=60km/h,由v=EQ \F(s,t)得汽车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最短时间:
t=EQ \F(s,v)= EQ \F(0.585km, 1km/min)=0.585min=35.1s,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35.1s。
例9.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80m长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的。
【答案】20;运动
【解析】走过的总路程s=1120m+280m=1400m,则v=EQ \F(s,t)=EQ \F(1400m,70s)=20m/s;以高铁为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大桥是运动的。
(四)通过图片及表格信息进行解题
方法:从图片和表格中获取路程和时间,根据题设条件进行解题。
例10.(2022·广东广州)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 )。
A. 步长约为2mB. 每分钟步行15km
C. 平均速度为4km/hD. 步行3km用时15min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步行3km步数为4718步,则步长
故A不符合题意;
BCD.由图可知步行3km用是45min,则步行的速度
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例11.(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张吉怀高速铁路预计2021年底通车,让怀化人们去往张家界又多了一种出行方式。张吉怀高速铁路总长246km,设计最高速度为350km/h。假设通车后,小君和她家人从怀化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旅游,若该次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7.5km/h。求:
(1)小君和她家人经过多少分钟到达张家界;
(2)下表为目前怀化站到北京西站的K268次列车运行时刻表(部分),请比较,小君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比坐K268次列车去张家界节省多少分钟。
【答案】(1)48min;(2)153min
【详解】
解:(1)由 得,小君和她家人到达张家界所用的时间
(2)坐K268次列车去张家界用的时间
小君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比坐K268次列车去张家界节省的时间
答:(1)小君和她家人经过48分钟到达张家界;
(2)小君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比坐K268次列车去张家界节省153分钟。
赛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时长
里程/km
1
成都东
﹣﹣
08:08
﹣﹣
0
2
青北江东
08:22
08:25
3分钟
32
…
7
汉中
10:45
10:48
3分钟
416
8
西安北
12:01
12:10
9分钟
658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3
13.8
13.7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怀化
始发站
09:08
吉首
10:38
10:44
张家界
12:29
12:40
……
……
……
初中人教版第2节 密度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wl/tb_c7686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密度同步测试题</a>,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质量课时作业</a>,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质量的测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1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透镜课后测评</a>,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