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1章机械运动(章末检测)(原卷版+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18/0-17207845508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1章机械运动(章末检测)(原卷版+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18/0-17207845509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1章机械运动(章末检测)(原卷版+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18/0-17207845509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原卷版+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1章机械运动(章末检测)(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1章机械运动(章末检测)(原卷版+解析),共25页。
第1章 机械运动(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分/题,共42分):1.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脚的长度约10 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 mC.步行的速度约15 m/s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 s2.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 日晷 B. 沙漏 C. 电子手表 D. 铯原子钟3.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分别大约是( )A.8mm、0.5s B.80μm、5sC.80μm、0.5s D.8mm、5s4.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 mm B. cm C. m D. km5.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6.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北斗导航地球同步卫星。这里所说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A.太阳 B.火星 C.月亮 D.地球8.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9.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A. 一定运动更快 B. 一定运动得更远C. 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 可能运动更慢10.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11.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12.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13.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A.25km B.50km C.75km D.100km14.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2(a)、(b)所示,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 )A.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 B.乙比甲早1秒经过P点C.甲比乙早2秒经过P点 D.乙比甲早2秒经过P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5.如图所示,小融在马路边用手机先后拍了两张街景照片,若以大卡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大的是_____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16.赤峰至喀左的高铁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运营,标志着赤峰进入高铁时代。赤峰至喀左高铁线路全长为157km,C8228次列车上午11:09从赤峰站出发,12:12到达喀左站,列车在赤峰至喀左段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 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小明乘坐高铁去旅行,当列车开动时,他觉得站台向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小明是以_______为照物进行判断的。17.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 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8.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km/h.19.一辆小汽车于20:45驶入一高速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21:15驶出终点,全程40km,则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______h,平均速度为______km/h。20.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21.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9,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_;甲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c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8cm/s,则甲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cm/s。22.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1)五桥全长约10.33______(填单位);(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23.测量平均速度某同学跑八百米,使用电子表计时,刚开始起跑时示数如图甲,跑到400m处示数如图乙,跑完800m时示数如图丙。(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3)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______后400m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4.小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25.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______(选填“小”或“大”)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2)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实验中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四、综合应用题(26题6分,27题7分,28题8分,29题8分,共29分)26.初2023级的小琼从重庆主城坐校车去双福育才中学,在高速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小琼抬头发现如图所示的路牌。求:(1)若校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小琼从路牌处行驶到双福北还需多少s?(2)若到达双福北收费站之后汽车以l0m/s的平均速度行驶5min到达学校门口,则汽车从路牌处到学校一共行驶了多少km?26.随着合川至长寿段“合长高速”建成并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开放通车,标志着重庆进入“大三环”时代,全长约420km的重庆三环高速将重庆21个都市区全线连通。如图为漂亮壮观的三环江津长江大桥,它全长880m,设计最大时速120km/h。(1)小杨以105km/h的速度自驾行驶完三环高速一圈至少需要约多少小时?(2)若某一车队以3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三环江津长江大桥,需要40s,则车队的长是多少米?28.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求:(1)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29.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继续向前匀速直线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v声=340m/s)(1)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所用时间;(2)汽车的行驶速度。第1章 机械运动(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分/题,共42分):1.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脚的长度约10 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 mC.步行的速度约15 m/s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 s【答案】B【解析】AB、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左右,中学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cm=0.5m左右,脚的长度接近步幅的一半,在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EQ \F(1,3.6) 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2.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 日晷 B. 沙漏 C. 电子手表 D. 铯原子钟【答案】D【解析】ABCD.日晷 、沙漏属于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比较粗略。电子手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工具。原子钟精准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分别大约是( )A.8mm、0.5s B.80μm、5sC.80μm、0.5s D.8mm、5s【答案】C【解析】一张纸的厚度为0.08mm,即为80μm;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所以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0.5s。故选C。4.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 mm B. cm C. m D. km【答案】B【解析】【详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不大于18cm,而如果为6.25mm,即0.625cm,不符合实际,则6.25cm更符合实际。故选B。5.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答案】B【解析】一辆普通大客车的长度约为10m,则小红的速度v= EQ \F(s,t) =EQ \F(10m,1s)=10m/s=36km/h,则最接近于B选项。6.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B.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刻度尺测出的长度不一定是硬币的直径,且B未与零刻线对齐,故AB错误; 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硬币直径的大小,故C正确;D.图中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水平桌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北斗导航地球同步卫星。这里所说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A.太阳 B.火星 C.月亮 D.地球【答案】D【解析】【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北斗导航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周期与地球同步,因此,以地球上的某一点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即这里所说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地球来说的。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此题要注意理解“同步”的含义。8.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答案】B【解析】A. 加油过程中,受油机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所以A错误;B. 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所以B正确;C. 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所以C错误;D. 参照物是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B。9.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A. 一定运动更快 B. 一定运动得更远C. 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 可能运动更慢【答案】A【解析】已知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由速度公式可知,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速度更大,则一定运动更快,当速度恒定时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AC.由图象可知,0~t1时刻内,甲队龙舟的平均速度小于乙队龙舟的平均速度,由v=EQ \F(s,t)的变形式s=vt可知,甲队龙舟所走的距离小于乙队龙舟走过的距离,所以,t1时刻甲队不可能超过乙队,故AC错误;BD.由图象可知,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两对运动的快慢相同,故B错误、D正确。11.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答案】B【解析】以流水为参照物,木桶相当于静止,甲、乙两船的速度都为30km/h。甲、乙两船离木桶的距离:s=vt=30km/h×1h=30km,故选B。12.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答案】D【解析】货车的速度v=72km/h=20m/s①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1=100m-20m=80m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t1==4s故①错误,②正确;③④货车通过大桥的路程s2=100m+20m=120m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2==6s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13.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A.25km B.50km C.75km D.100km【答案】C【解析】由图知道,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分别是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由于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即则由知道,解得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75km,故C正确。故选C。14.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2(a)、(b)所示,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 )A.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 B.乙比甲早1秒经过P点C.甲比乙早2秒经过P点 D.乙比甲早2秒经过P点【答案】A【详解】根据s-t图像可知,甲车通过PQ两点时间为3s,乙车通过PQ两点的时间为5s。由于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乙通过Q点时,乙共走3s+3s=6s所以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5.如图所示,小融在马路边用手机先后拍了两张街景照片,若以大卡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大的是_____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答案】 左 小轿车【解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当选择大卡车为参照物时,原来小轿车和大卡车在对齐,后来小轿车的位置偏左了,所以小轿车以大卡车为参照物时是向左运动的。[2]两图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三者通过的距离,发现大卡车通过的距离最短,小轿车通过的距离最长,由可知,小轿车运动速度最快,大卡车的速度最慢。16.赤峰至喀左的高铁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运营,标志着赤峰进入高铁时代。赤峰至喀左高铁线路全长为157km,C8228次列车上午11:09从赤峰站出发,12:12到达喀左站,列车在赤峰至喀左段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 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小明乘坐高铁去旅行,当列车开动时,他觉得站台向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小明是以_______为照物进行判断的。【答案】 (1). 150km/h (2). 自己乘坐的列车【解析】[1]列车上午11:09从赤峰站出发,12:12到达喀左站,行驶1h3min合1.05h,则列车在赤峰至喀左段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小明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站台离列车员越来越远,站台向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17.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 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答案】80.4;静止【解析】解:由图知,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5min=EQ \F(1,12)h,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为v=EQ \F(s,t)= EQ \F(6.7km, EQ \F(1,12)h) 80.4km/h;18.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km/h.【答案】2.00;60【解析】由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所以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2.00cm;由题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所以两站间实际距离为2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v===60km/h。【考点定位】速度与物体运动;长度的测量19.一辆小汽车于20:45驶入一高速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21:15驶出终点,全程40km,则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______h,平均速度为______km/h。【答案】0.5 80 【详解】[1]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2] 平均速度 20.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答案】大于 0.25 【解析】[1]由图象可知,OA段通过的路程sOA=2.5m,tOA=5s,OA段的速度vOA==0.5m/sBC段通过的路程sBC=4m-2.5m=1.5mtBC=10s,BC段的速度vBC==0.15m/s所以vOA>vBC[2]0-10s内的路程是2.5m,平均速度21.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9,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_;甲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c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8cm/s,则甲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cm/s。【答案】 3︰1 7.2【解析】[1]根据题意由速度的公式可得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之比是3︰1。[2]根据题意,设全程为s,则前路程和后路程分别所用时间为,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2.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1)五桥全长约10.33______(填单位);(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答案】 (1). 千米 (2). 运动 (3). 6000【解析】【详解】(1)[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五桥全长约10.33千米。(2)[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相对于江面航行的船的位置发生改变,桥上路灯是运动的。(3)[3]汽车通过的路程s=vt=72km/h×=6km=6000m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23.测量平均速度某同学跑八百米,使用电子表计时,刚开始起跑时示数如图甲,跑到400m处示数如图乙,跑完800m时示数如图丙。(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3)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______后400m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 5m/s 大于 【详解】(1)[1]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知道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然后路程除以时间,即可得到平均速度的大小,所以该实验的原理是。(2)[2]他前400m跑的路程是,跑到400m处示数如图乙,从图乙可以看到,这时间根据可知,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5m/s。(3)[3]跑完800m时示数如图丙,可知这时的示数是2min52s,跑到400m处示数是1min20s,那么后400m需要的时间后400m需要的时间是92s,根据可知,他后400m的平均速度他后400m的平均速度约是4.3m/s,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5m/s,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400m的平均速度。24.小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答案】(1)小;(2)4.00 1 3;(3)大;(4)变速【解析】(1)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速度较慢,运动时间较长,便于计时;由图知,前半程通过的距离为sAB=10.00cm−6.00cm=4.00cm,用时2s;后半程通过的距离为6cm−1cm=5cm,用时tBC=1s;全程通过的距离为10cm−1cm=9cm,用时3s;整个路程平均速度是:v===0.03m/s;(2)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知,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3)由图可得 小车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1===0.0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2===0.05m/s,故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变速运动.25.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______(选填“小”或“大”)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2)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实验中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答案】 小 0.2 小【解析】分析 (1)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2)由图示求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解:(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2)由图示可知,s1=120cm,s2是全程的一半,则s2=s12=120cm2=60cm=0.6m,由图示秒表可知,上半段的运动时间t=3s,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AB=s2t=0.6m3s=0.2m/s;过了B点后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st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故答案为:(1)小;(2)0.2;小。四、综合应用题(26题6分,27题7分,28题8分,29题8分,共29分)26.初2023级的小琼从重庆主城坐校车去双福育才中学,在高速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小琼抬头发现如图所示的路牌。求:(1)若校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小琼从路牌处行驶到双福北还需多少s?(2)若到达双福北收费站之后汽车以l0m/s的平均速度行驶5min到达学校门口,则汽车从路牌处到学校一共行驶了多少km?【答案】(1)900s;(2)21km【解析】解:(1)由图知,到达双福北的距离是18km,校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到达双福北的时间是(2)到达双福北收费站之后汽车以l0m/s的平均速度行驶5min到达学校门口,行驶的路程是s1=v1t1=10m/s×5min=10m/s×300s=3000m=3km汽车从路牌处到学校一共行驶了s总=s+s1=18km+3km=21km答:(1)若校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小琼从路牌处行驶到双福北还需900s;(2)若到达双福北收费站之后汽车以l0m/s的平均速度行驶5min到达学校门口,则汽车从路牌处到学校一共行驶了21km。26.随着合川至长寿段“合长高速”建成并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开放通车,标志着重庆进入“大三环”时代,全长约420km的重庆三环高速将重庆21个都市区全线连通。如图为漂亮壮观的三环江津长江大桥,它全长880m,设计最大时速120km/h。(1)小杨以105km/h的速度自驾行驶完三环高速一圈至少需要约多少小时?(2)若某一车队以3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三环江津长江大桥,需要40s,则车队的长是多少米?【答案】(1)4;(2)320【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三环高速全长为s=420km,驾驶速度为v=105km/h,故由可得,行驶完三环高速一圈需要的时间为(2)设车队的长为l车,则车队完全通过大桥时,通过的距离为车队头刚行驶上大桥到车队尾完全离开大桥行驶的距离,即大桥的长度加车队的长度,由题意可知,车队的速度为 v车=30m/s,行驶的时间为t车=40s,故可知车队通过的距离为l=l车+l桥=v车t车=30m/s×40s=1200m解得车队的长为l车=l-l桥=1200m-880m=320m答:(1)小杨以105km/h的速度自驾行驶完三环高速一圈至少需要约4h;(2)车队的长是320m。28.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求:(1)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答案】(1)250s;(2)1.67m/s。【解析】【分析】(1)已知马路全长,可以得到一半路程的距离;已知速度和步行距离,利用公式t=得到需要的时间;(2)已知后半路程和速度,可以得到后半路程需要的时间;已知前后两段需要的时间,可以得到总时间;已知马路全长和行走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平均速度。【解答】已知:v1=1m/s v2=5m/s S=500m求:(1)t1=?(2)v=?解:(1)∵v=,∴在前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为t1===250s;(2)在后半段需要的时间为t2===50s,小彤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1.67m/s。答:(1)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为250s;(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约1.67m/s。【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速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其中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而是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29.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继续向前匀速直线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v声=340m/s)(1)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所用时间;(2)汽车的行驶速度。【答案】(1)4s;(2)10m/s。【解析】【分析】(1)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车距山崖距离的2倍减去车行驶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即为司机鸣笛到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的时间;(2)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40m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解答】解:(1)已知鸣笛处距离山崖s=700m,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的距离s1=40m,根据题意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s2=2s﹣s1=2×700m﹣40m=1360m,已知声音在15℃空气中的v2=340m/s,根据公式v=得:司机鸣笛到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的时间为:t===4s,(2)由于车行驶40m的时间为司机鸣笛到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的时间,则汽车行驶速度为:v1===10m/s。答:(1)司机鸣笛到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的时间是4s;(2)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0m/s。【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利用回声测距离,本题的难点是计算声音通过的距离,知道是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第1章 机械运动(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分/题,共42分):1.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脚的长度约10 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 mC.步行的速度约15 m/s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 s2.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 日晷 B. 沙漏 C. 电子手表 D. 铯原子钟3.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分别大约是( )A.8mm、0.5s B.80μm、5sC.80μm、0.5s D.8mm、5s4.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 mm B. cm C. m D. km5.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6.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北斗导航地球同步卫星。这里所说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A.太阳 B.火星 C.月亮 D.地球8.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9.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A. 一定运动更快 B. 一定运动得更远C. 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 可能运动更慢10.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11.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12.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13.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A.25km B.50km C.75km D.100km14.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2(a)、(b)所示,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 )A.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 B.乙比甲早1秒经过P点C.甲比乙早2秒经过P点 D.乙比甲早2秒经过P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5.如图所示,小融在马路边用手机先后拍了两张街景照片,若以大卡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大的是_____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16.赤峰至喀左的高铁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运营,标志着赤峰进入高铁时代。赤峰至喀左高铁线路全长为157km,C8228次列车上午11:09从赤峰站出发,12:12到达喀左站,列车在赤峰至喀左段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 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小明乘坐高铁去旅行,当列车开动时,他觉得站台向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小明是以_______为照物进行判断的。17.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 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8.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km/h.19.一辆小汽车于20:45驶入一高速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21:15驶出终点,全程40km,则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______h,平均速度为______km/h。20.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21.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9,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_;甲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c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8cm/s,则甲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cm/s。22.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1)五桥全长约10.33______(填单位);(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23.测量平均速度某同学跑八百米,使用电子表计时,刚开始起跑时示数如图甲,跑到400m处示数如图乙,跑完800m时示数如图丙。(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3)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______后400m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4.小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25.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______(选填“小”或“大”)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2)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实验中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四、综合应用题(26题6分,27题7分,28题8分,29题8分,共29分)26.初2023级的小琼从重庆主城坐校车去双福育才中学,在高速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小琼抬头发现如图所示的路牌。求:(1)若校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小琼从路牌处行驶到双福北还需多少s?(2)若到达双福北收费站之后汽车以l0m/s的平均速度行驶5min到达学校门口,则汽车从路牌处到学校一共行驶了多少km?26.随着合川至长寿段“合长高速”建成并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开放通车,标志着重庆进入“大三环”时代,全长约420km的重庆三环高速将重庆21个都市区全线连通。如图为漂亮壮观的三环江津长江大桥,它全长880m,设计最大时速120km/h。(1)小杨以105km/h的速度自驾行驶完三环高速一圈至少需要约多少小时?(2)若某一车队以3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三环江津长江大桥,需要40s,则车队的长是多少米?28.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求:(1)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29.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继续向前匀速直线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v声=340m/s)(1)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所用时间;(2)汽车的行驶速度。第1章 机械运动(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分/题,共42分):1.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脚的长度约10 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 mC.步行的速度约15 m/s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 s【答案】B【解析】AB、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左右,中学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cm=0.5m左右,脚的长度接近步幅的一半,在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EQ \F(1,3.6) 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2.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 日晷 B. 沙漏 C. 电子手表 D. 铯原子钟【答案】D【解析】ABCD.日晷 、沙漏属于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比较粗略。电子手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工具。原子钟精准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分别大约是( )A.8mm、0.5s B.80μm、5sC.80μm、0.5s D.8mm、5s【答案】C【解析】一张纸的厚度为0.08mm,即为80μm;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所以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0.5s。故选C。4.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 mm B. cm C. m D. km【答案】B【解析】【详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不大于18cm,而如果为6.25mm,即0.625cm,不符合实际,则6.25cm更符合实际。故选B。5.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答案】B【解析】一辆普通大客车的长度约为10m,则小红的速度v= EQ \F(s,t) =EQ \F(10m,1s)=10m/s=36km/h,则最接近于B选项。6.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B.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刻度尺测出的长度不一定是硬币的直径,且B未与零刻线对齐,故AB错误; 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硬币直径的大小,故C正确;D.图中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水平桌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北斗导航地球同步卫星。这里所说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A.太阳 B.火星 C.月亮 D.地球【答案】D【解析】【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北斗导航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周期与地球同步,因此,以地球上的某一点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即这里所说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地球来说的。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此题要注意理解“同步”的含义。8.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答案】B【解析】A. 加油过程中,受油机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所以A错误;B. 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所以B正确;C. 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所以C错误;D. 参照物是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B。9.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A. 一定运动更快 B. 一定运动得更远C. 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 可能运动更慢【答案】A【解析】已知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由速度公式可知,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速度更大,则一定运动更快,当速度恒定时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AC.由图象可知,0~t1时刻内,甲队龙舟的平均速度小于乙队龙舟的平均速度,由v=EQ \F(s,t)的变形式s=vt可知,甲队龙舟所走的距离小于乙队龙舟走过的距离,所以,t1时刻甲队不可能超过乙队,故AC错误;BD.由图象可知,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两对运动的快慢相同,故B错误、D正确。11.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答案】B【解析】以流水为参照物,木桶相当于静止,甲、乙两船的速度都为30km/h。甲、乙两船离木桶的距离:s=vt=30km/h×1h=30km,故选B。12.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答案】D【解析】货车的速度v=72km/h=20m/s①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1=100m-20m=80m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t1==4s故①错误,②正确;③④货车通过大桥的路程s2=100m+20m=120m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2==6s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13.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A.25km B.50km C.75km D.100km【答案】C【解析】由图知道,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分别是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由于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即则由知道,解得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75km,故C正确。故选C。14.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2(a)、(b)所示,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 )A.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 B.乙比甲早1秒经过P点C.甲比乙早2秒经过P点 D.乙比甲早2秒经过P点【答案】A【详解】根据s-t图像可知,甲车通过PQ两点时间为3s,乙车通过PQ两点的时间为5s。由于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乙通过Q点时,乙共走3s+3s=6s所以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5.如图所示,小融在马路边用手机先后拍了两张街景照片,若以大卡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大的是_____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答案】 左 小轿车【解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当选择大卡车为参照物时,原来小轿车和大卡车在对齐,后来小轿车的位置偏左了,所以小轿车以大卡车为参照物时是向左运动的。[2]两图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三者通过的距离,发现大卡车通过的距离最短,小轿车通过的距离最长,由可知,小轿车运动速度最快,大卡车的速度最慢。16.赤峰至喀左的高铁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运营,标志着赤峰进入高铁时代。赤峰至喀左高铁线路全长为157km,C8228次列车上午11:09从赤峰站出发,12:12到达喀左站,列车在赤峰至喀左段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 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小明乘坐高铁去旅行,当列车开动时,他觉得站台向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小明是以_______为照物进行判断的。【答案】 (1). 150km/h (2). 自己乘坐的列车【解析】[1]列车上午11:09从赤峰站出发,12:12到达喀左站,行驶1h3min合1.05h,则列车在赤峰至喀左段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小明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站台离列车员越来越远,站台向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17.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 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答案】80.4;静止【解析】解:由图知,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5min=EQ \F(1,12)h,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为v=EQ \F(s,t)= EQ \F(6.7km, EQ \F(1,12)h) 80.4km/h;18.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km/h.【答案】2.00;60【解析】由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所以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2.00cm;由题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所以两站间实际距离为2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v===60km/h。【考点定位】速度与物体运动;长度的测量19.一辆小汽车于20:45驶入一高速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21:15驶出终点,全程40km,则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______h,平均速度为______km/h。【答案】0.5 80 【详解】[1]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2] 平均速度 20.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答案】大于 0.25 【解析】[1]由图象可知,OA段通过的路程sOA=2.5m,tOA=5s,OA段的速度vOA==0.5m/sBC段通过的路程sBC=4m-2.5m=1.5mtBC=10s,BC段的速度vBC==0.15m/s所以vOA>vBC[2]0-10s内的路程是2.5m,平均速度21.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9,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_;甲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c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8cm/s,则甲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cm/s。【答案】 3︰1 7.2【解析】[1]根据题意由速度的公式可得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之比是3︰1。[2]根据题意,设全程为s,则前路程和后路程分别所用时间为,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2.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1)五桥全长约10.33______(填单位);(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答案】 (1). 千米 (2). 运动 (3). 6000【解析】【详解】(1)[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五桥全长约10.33千米。(2)[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相对于江面航行的船的位置发生改变,桥上路灯是运动的。(3)[3]汽车通过的路程s=vt=72km/h×=6km=6000m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23.测量平均速度某同学跑八百米,使用电子表计时,刚开始起跑时示数如图甲,跑到400m处示数如图乙,跑完800m时示数如图丙。(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3)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______后400m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 5m/s 大于 【详解】(1)[1]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知道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然后路程除以时间,即可得到平均速度的大小,所以该实验的原理是。(2)[2]他前400m跑的路程是,跑到400m处示数如图乙,从图乙可以看到,这时间根据可知,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5m/s。(3)[3]跑完800m时示数如图丙,可知这时的示数是2min52s,跑到400m处示数是1min20s,那么后400m需要的时间后400m需要的时间是92s,根据可知,他后400m的平均速度他后400m的平均速度约是4.3m/s,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5m/s,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400m的平均速度。24.小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答案】(1)小;(2)4.00 1 3;(3)大;(4)变速【解析】(1)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速度较慢,运动时间较长,便于计时;由图知,前半程通过的距离为sAB=10.00cm−6.00cm=4.00cm,用时2s;后半程通过的距离为6cm−1cm=5cm,用时tBC=1s;全程通过的距离为10cm−1cm=9cm,用时3s;整个路程平均速度是:v===0.03m/s;(2)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知,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3)由图可得 小车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1===0.0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2===0.05m/s,故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变速运动.25.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______(选填“小”或“大”)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2)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实验中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答案】 小 0.2 小【解析】分析 (1)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2)由图示求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解:(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2)由图示可知,s1=120cm,s2是全程的一半,则s2=s12=120cm2=60cm=0.6m,由图示秒表可知,上半段的运动时间t=3s,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AB=s2t=0.6m3s=0.2m/s;过了B点后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st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故答案为:(1)小;(2)0.2;小。四、综合应用题(26题6分,27题7分,28题8分,29题8分,共29分)26.初2023级的小琼从重庆主城坐校车去双福育才中学,在高速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小琼抬头发现如图所示的路牌。求:(1)若校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小琼从路牌处行驶到双福北还需多少s?(2)若到达双福北收费站之后汽车以l0m/s的平均速度行驶5min到达学校门口,则汽车从路牌处到学校一共行驶了多少km?【答案】(1)900s;(2)21km【解析】解:(1)由图知,到达双福北的距离是18km,校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到达双福北的时间是(2)到达双福北收费站之后汽车以l0m/s的平均速度行驶5min到达学校门口,行驶的路程是s1=v1t1=10m/s×5min=10m/s×300s=3000m=3km汽车从路牌处到学校一共行驶了s总=s+s1=18km+3km=21km答:(1)若校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小琼从路牌处行驶到双福北还需900s;(2)若到达双福北收费站之后汽车以l0m/s的平均速度行驶5min到达学校门口,则汽车从路牌处到学校一共行驶了21km。26.随着合川至长寿段“合长高速”建成并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开放通车,标志着重庆进入“大三环”时代,全长约420km的重庆三环高速将重庆21个都市区全线连通。如图为漂亮壮观的三环江津长江大桥,它全长880m,设计最大时速120km/h。(1)小杨以105km/h的速度自驾行驶完三环高速一圈至少需要约多少小时?(2)若某一车队以3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三环江津长江大桥,需要40s,则车队的长是多少米?【答案】(1)4;(2)320【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三环高速全长为s=420km,驾驶速度为v=105km/h,故由可得,行驶完三环高速一圈需要的时间为(2)设车队的长为l车,则车队完全通过大桥时,通过的距离为车队头刚行驶上大桥到车队尾完全离开大桥行驶的距离,即大桥的长度加车队的长度,由题意可知,车队的速度为 v车=30m/s,行驶的时间为t车=40s,故可知车队通过的距离为l=l车+l桥=v车t车=30m/s×40s=1200m解得车队的长为l车=l-l桥=1200m-880m=320m答:(1)小杨以105km/h的速度自驾行驶完三环高速一圈至少需要约4h;(2)车队的长是320m。28.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求:(1)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答案】(1)250s;(2)1.67m/s。【解析】【分析】(1)已知马路全长,可以得到一半路程的距离;已知速度和步行距离,利用公式t=得到需要的时间;(2)已知后半路程和速度,可以得到后半路程需要的时间;已知前后两段需要的时间,可以得到总时间;已知马路全长和行走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平均速度。【解答】已知:v1=1m/s v2=5m/s S=500m求:(1)t1=?(2)v=?解:(1)∵v=,∴在前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为t1===250s;(2)在后半段需要的时间为t2===50s,小彤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1.67m/s。答:(1)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为250s;(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约1.67m/s。【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速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其中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而是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29.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继续向前匀速直线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v声=340m/s)(1)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所用时间;(2)汽车的行驶速度。【答案】(1)4s;(2)10m/s。【解析】【分析】(1)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车距山崖距离的2倍减去车行驶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即为司机鸣笛到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的时间;(2)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40m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解答】解:(1)已知鸣笛处距离山崖s=700m,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的距离s1=40m,根据题意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s2=2s﹣s1=2×700m﹣40m=1360m,已知声音在15℃空气中的v2=340m/s,根据公式v=得:司机鸣笛到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的时间为:t===4s,(2)由于车行驶40m的时间为司机鸣笛到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的时间,则汽车行驶速度为:v1===10m/s。答:(1)司机鸣笛到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的时间是4s;(2)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0m/s。【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利用回声测距离,本题的难点是计算声音通过的距离,知道是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