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专题突破)(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43/0-17207847168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专题突破)(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43/0-1720784716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专题突破)(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1343/0-17207847169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原卷版+解析)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同步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与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透镜:
1.分类
(1)凸透镜: 的透镜;
(2)凹透镜: 的透镜。
2.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3.焦点和焦距
(1)焦点:跟主光轴 过凸透镜后的会聚点。
(2)焦距:焦点 的距离。
4.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后会聚于凸透镜的 。
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凹透镜后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凹透镜的 。
(2)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
凹透镜: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其通过凹透镜折射后
。
(3)凸透镜:过凸透镜 光线传播方向 。
凹透镜:过凹透镜 光线传播方向 。
二、生活中的透镜:
1.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成 像。
(2)投影仪:成 像。
(3)放大镜:成 像。
2.实像和虚像
(1)实像:由 会聚而成,能成在光屏上;
(2)虚像:由实际光线的 相交而成,不能成在光屏上。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时,成 ,。应用:照相机。
2.时,成 ,。应用:测焦距。
3.时,成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
4.时,不成像。
5.时,成 ,应用:放大镜。
四、眼睛与眼镜:
1.眼睛的结构和视物原理
(1)结构:晶状体——凸透镜;睫状体——可改变晶状体的形状;视网膜——光屏,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将视网膜产生的信号传输给大脑。
(2)视物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 实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输给电脑,产生视觉。
2.近视眼
(1)成因: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前后径 ,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2)矫正:佩戴合适的 。
3.远视眼
(1)成因: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前后径 ,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2)矫正:佩戴合适的 。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1)物镜:成 像,相当于 。
(2)目镜:成 像,相当于 。
2.望远镜
(1)物镜:成 像,相当于 。
(2)目镜:成 像,相当于 。
3.探索宇宙
专题突破
专题一.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判别
(一)解读:
要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看外观,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也可以隔着擦镜纸摸一摸。
(2)看虚像,用凸透镜靠近物体看,物体会变大(放大镜效果),用凹透镜看会变小。
(3)聚光性,在阳光下可以通过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呈现一个很亮的小光点,移动凹透镜则看不到。
(4)看实像,在蜡烛与白纸中间放透镜,使蜡烛、透镜、白纸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透它镜,在白纸上有倒立实像的是凸透镜,若看不到像,则是凹透镜。
(二)典例突破
例1.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纸纸片遮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A、只剩下下半部分像”或“B、可看到完整的像,但稍暗些”)
专题二、与透镜相关的综合作图
(一)专题解读:
1.与透镜相关的作图是本章的重点,中考一般要求进行与“三条特殊光线”相关的作图,或将透镜与面镜综合,按要求作图。
2.与光学相关的作图主要是根据已知光线(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结合光学元件完成光路,解题所运用的主要知识是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折射定律、反射定律。
(二)典例突破:
例2.(2022·广东佛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AB为遮光板,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请画出光路图。
例3.(2022·广东江门·一模)如图所示,光线a是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S’为像点。请画出:(1)发光点S的位置。(2)光线a的入射光线。(3)光线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专题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一)专题解读:
1.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照相机、摄像机、摄像头、投影仪和电据放映机等,对成限规律的考查通常以这些仪要作为载体,要求运用成限规律对这些仪器的我很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分析,有时也会要求析实验中的成像。
2.物体位于凸透镜前特殊点和区间成像规律及应用举例
(二)典例突破:
例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小聪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心中存在困惑的问题:
(1)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_____;
(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例5.(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在一次物理实验探究课上,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安装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目的是______。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标,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当蜡烛在如图乙所标位置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工作的。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该物理老师的眼镜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5)学生发现蜡烛燃烧产生的异味令人难受,经讨论大家认为可利用LED灯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其好处是______。
专题四.眼疾及其矫正
(一)专题解读:
1.眼疾是中考重点关注的考点。分析眼疾的类型,给出矫正眼疾的方法是考查的热点,选择题、填空题是常见的命题形式。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造成的。由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这样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凹透镜发散一次后再进入眼睛就能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未会聚成一点就已到达视网膜而造成的。为了使物体的像能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必须适当增强眼睛对光的偏折作用,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这样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凸透镜会聚一次后再进入眼睛就能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二)典例突破
例7.(2022·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_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例8.(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当堂检测:
1.(2022·浙江绍兴·中考真题)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
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
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2.(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3.(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
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
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4.(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新冠病毒仍在,防疫意识不减。照相机记录下了各地医护人员辛劳抗疫的工作画面。照相机的镜头是 _____透镜,当镜头靠近医护人员时,所成像的大小会变 _____。
5.(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不正确的学习姿势,会导致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此视力缺陷需佩戴合适的______透镜,健康用眼的正确做法是______(填写一条即可)。
6.(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7.(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做光学相关实验。
(1)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和透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2)实验中,光屏上已经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 ______(填“指尖的像”或“完整烛焰的像”);
(3)在完成上一步实验后,某同学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了一个眼镜片,光屏上成的像不再清晰。保持其他元件不动,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又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那么后加入的镜片为 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4)将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移到80cm刻度线处,再将50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 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烛焰的像。物距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倒、正
大、小
虚、实
与物体在
像距
u>2f
倒
缩小
实
异侧
f< v <2f
照相机
u=2f
倒
等大
实
异侧
v=2f
测焦距
f< u <2f
倒
放大
实
异侧
v>2f
投影仪
u =f
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获得平行光
u <f
正
放大
虚
同侧
v> u
放大镜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清单
一、透镜:
1.分类
(1)凸透镜: 的透镜;
(2)凹透镜: 的透镜。
2.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3.焦点和焦距
(1)焦点:跟主光轴 过凸透镜后的会聚点。
(2)焦距:焦点 的距离。
4.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后会聚于凸透镜的 。
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凹透镜后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凹透镜的 。
(2)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
凹透镜: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其通过凹透镜折射后
。
(3)凸透镜:过凸透镜 光线传播方向 。
凹透镜:过凹透镜 光线传播方向 。
二、生活中的透镜:
1.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成 像。
(2)投影仪:成 像。
(3)放大镜:成 像。
2.实像和虚像
(1)实像:由 会聚而成,能成在光屏上;
(2)虚像:由实际光线的 相交而成,不能成在光屏上。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时,成 ,。应用:照相机。
2.时,成 ,。应用:测焦距。
3.时,成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
4.时,不成像。
5.时,成 ,应用:放大镜。
四、眼睛与眼镜:
1.眼睛的结构和视物原理
(1)结构:晶状体——凸透镜;睫状体——可改变晶状体的形状;视网膜——光屏,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将视网膜产生的信号传输给大脑。
(2)视物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 实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输给电脑,产生视觉。
2.近视眼
(1)成因: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前后径 ,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2)矫正:佩戴合适的 。
3.远视眼
(1)成因: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前后径 ,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2)矫正:佩戴合适的 。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1)物镜:成 像,相当于 。
(2)目镜:成 像,相当于 。
2.望远镜
(1)物镜:成 像,相当于 。
(2)目镜:成 像,相当于 。
3.探索宇宙
参考答案
一、1.(1)中间厚,边缘薄;(2)中间薄,边缘厚;2.(1)会聚;(2)发散;3.(1)平行的光线;(2)到光心;4.(1)焦点;虚焦点;(2)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3)光心的;不变;光心的;不变。
二、1.(1)倒立、缩小的实;(2)倒立、放大的实;(3)正立、放大的虚;2.(1)实际光线;(2)反向延长线。
三、1.倒立、缩小的实;2.倒立、等大的实;3.倒立、放大的实;5.正立、放大的虚。
四、1.(2)倒立、缩小的;2.(1)太强 太长 ;(2)凹透镜;3.(1)太弱 太短;(2)凸透镜。
五、1.(1)倒立、放大的实;投影仪;(2)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2.(1)倒立、缩小的实;照相机;(2)正立、放大的虚;放大镜。
专题突破
专题一.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判别
(一)解读:
要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看外观,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也可以隔着擦镜纸摸一摸。
(2)看虚像,用凸透镜靠近物体看,物体会变大(放大镜效果),用凹透镜看会变小。
(3)聚光性,在阳光下可以通过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呈现一个很亮的小光点,移动凹透镜则看不到。
(4)看实像,在蜡烛与白纸中间放透镜,使蜡烛、透镜、白纸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透它镜,在白纸上有倒立实像的是凸透镜,若看不到像,则是凹透镜。
(二)典例突破
例1.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纸纸片遮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A、只剩下下半部分像”或“B、可看到完整的像,但稍暗些”)
【答案】 A、B、C D、E、F B
【解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图中A、B、C符合这个特点,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图中D、E、F符合这个特点,是凹透镜。
[2]遮住凸透镜的一半,来自物体的光射向凸透镜的另一半,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专题二、与透镜相关的综合作图
(一)专题解读:
1.与透镜相关的作图是本章的重点,中考一般要求进行与“三条特殊光线”相关的作图,或将透镜与面镜综合,按要求作图。
2.与光学相关的作图主要是根据已知光线(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结合光学元件完成光路,解题所运用的主要知识是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折射定律、反射定律。
(二)典例突破:
例2.(2022·广东佛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AB为遮光板,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请画出光路图。
【答案】
【解析】如图,S′是光源S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则S与S′关于平面镜对称,SE为入射光线,S′F为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则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如图所示:
例3.(2022·广东江门·一模)如图所示,光线a是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S’为像点。请画出:(1)发光点S的位置。(2)光线a的入射光线。(3)光线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作出发光点S;
(2)连接发光点S与反射点的连线,即为光线a的入射光线;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据此作出光线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专题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一)专题解读:
1.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照相机、摄像机、摄像头、投影仪和电据放映机等,对成限规律的考查通常以这些仪要作为载体,要求运用成限规律对这些仪器的我很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分析,有时也会要求析实验中的成像。
2.物体位于凸透镜前特殊点和区间成像规律及应用举例
(二)典例突破:
例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小聪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心中存在困惑的问题:
(1)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_____;
(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答案】 10.0 光屏中央 例立 缩小 投影仪 近视眼
【解析】(1)[1]由图甲可知,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焦距是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2]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3][4]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物距
u=50.0cm-20.0 cm=30.0cm>2f
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为
u′=50.0cm-35.0cm=15.0cm
因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6]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即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即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例5.(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在一次物理实验探究课上,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安装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目的是______。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标,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当蜡烛在如图乙所标位置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工作的。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该物理老师的眼镜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5)学生发现蜡烛燃烧产生的异味令人难受,经讨论大家认为可利用LED灯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其好处是______。
【答案】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10 投影仪 近视 有利于健康(或环保或安全或LED灯亮度强等其它答案合理均视为正确)
【解析】(1)[1][2]实验时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方便实验。
(2)[3]由甲图可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此时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4]由乙图可知,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与此相同。
(4)[5]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使成像变远,对光有发散作用,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5)[6]利用LED灯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可以避免蜡烛燃烧产生有害气体危害健康,污染环境。LED灯作为光源也有亮度强,成像清晰稳定的优点。
专题四.眼疾及其矫正
(一)专题解读:
1.眼疾是中考重点关注的考点。分析眼疾的类型,给出矫正眼疾的方法是考查的热点,选择题、填空题是常见的命题形式。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造成的。由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这样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凹透镜发散一次后再进入眼睛就能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未会聚成一点就已到达视网膜而造成的。为了使物体的像能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必须适当增强眼睛对光的偏折作用,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这样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凸透镜会聚一次后再进入眼睛就能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二)典例突破
例7.(2022·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_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答案】 照相机 远 凸
【解析】[1]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晶状体太薄,导致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远视眼。
[3]远视眼是由于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应该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例8.(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答案】
【解析】图甲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虚线框内应该画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再经过晶状体会聚到视网膜上的a点。如下图所示:
当堂检测:
1.(2022·浙江绍兴·中考真题)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
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
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答案】D
【解析】A.因为像可以承接在墙上,所以墙上所成的像是实像,故A错误;
B.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错误;
C.蜡烛远离透镜,增大了光源和物体的距离,所成影子将变小,故C错误;
D.此时墙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当蜡烛不动,将透镜靠近蜡烛时,物距变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将在墙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2.(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B
【解析】用放大镜读报时,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
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
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A.生活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仪器的镜头都是凸透镜,故A正确;
B.光通过摄像机镜头后会发生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地球与核心舱的距离很远,远远的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所以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故C错误;
D.根据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向边大的规律可知,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大,故D错误。
故选D。
4.(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新冠病毒仍在,防疫意识不减。照相机记录下了各地医护人员辛劳抗疫的工作画面。照相机的镜头是 _____透镜,当镜头靠近医护人员时,所成像的大小会变 _____。
【答案】 凸 大
【解析】[1]照相机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原理,镜头是凸透镜。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镜头靠近医护人员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成像会变大。
5.(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不正确的学习姿势,会导致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此视力缺陷需佩戴合适的______透镜,健康用眼的正确做法是______(填写一条即可)。
【答案】 凹 不要在较暗的地方看书、看书不要离书本太近
【解析】[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射能力过强,使物体成像成在视网膜前导致的,这里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具有发散功能的透镜延迟光线的会聚,故要佩戴凹透镜。
[2]健康用眼的正确方法很多,例如: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不要过度观看手机或电视等。
6.(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过反射点做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延长反射光线,直至与凸透镜相交,反射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入凸透镜,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必然过焦点,故连接折射点和右侧焦点,并且带上向下的箭头,即为折射光线,故如图所示:
7.(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做光学相关实验。
(1)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和透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2)实验中,光屏上已经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 ______(填“指尖的像”或“完整烛焰的像”);
(3)在完成上一步实验后,某同学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了一个眼镜片,光屏上成的像不再清晰。保持其他元件不动,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又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那么后加入的镜片为 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4)将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移到80cm刻度线处,再将50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 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答案】 缩小 照相机 完整烛焰的像 近视 不能
【解析】(1)[1][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图中蜡烛距凸透镜3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3]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
(3)[4]在凸透镜左侧加一个镜片,光屏上的成像不再清晰。保持其他元件不动,向远离凸透镜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又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说明此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加入的镜片为近视眼镜镜片(凹透镜)。
(4)[5]若将50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此时研究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光屏上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物距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倒、正
大、小
虚、实
与物体在
像距
u>2f
倒
缩小
实
异侧
f< v <2f
照相机
u=2f
倒
等大
实
异侧
v=2f
测焦距
f< u <2f
倒
放大
实
异侧
v>2f
投影仪
u =f
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获得平行光
u <f
正
放大
虚
同侧
v> u
放大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巩固练习,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与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