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专题强化训练二 压强浮力计算专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专题强化训练二 压强浮力计算专题(附答案),共29页。
专题强化训练二:压强浮力计算专题技巧归纳、浮力计算四大方法总结:1.示数差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4.F浮=G排 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专题强化试题精选 一、单选题1.(2022春·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5N B.4N C.1N D.3N2.(2022春·广东潮州·八年级统考期中)用弹簧测力计去拉住重为20N的金属块,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那么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及自由放置在水中时的浮沉情况是( )A.20N;下沉 B.8N;下沉C.4N;悬浮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不考虑液面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NB.圆柱体的高度为8cmC.圆柱体的重力是6ND.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Pa4.(2022春·重庆·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细线固定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A在水中静止,已知木块A重6N、边长为10cm,容器底面积为200cm2,现剪断细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剪断细线前,细线对A的拉力为4NB.物体A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物体所受浮力不变C.物体A漂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200PaD.物体A漂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了200Pa5.(2022春·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乙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8N、2.7N和1.2N,实验中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密度为3.8×103kg/m³B.物体A的质量为0.35kgC.图乙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1.0ND.图丙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为1.5N6.(2022秋·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图甲所示,一个金属块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匀速下降,直至金属块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水的密度为,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500N B.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最大为3450NC.金属块的体积为 D.金属块的密度为7.(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如图,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其上表面与细线相连,底部贴有压力传感器(不计压力传感器的质量和体积),连接电脑后可显示传感器所受压力的大小。图乙是某次将圆柱体从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匀速放入容器底部然后松开细绳,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已知薄壁柱形容器的重力为5N,底面积为200cm2,圆柱体没入水中时底部始终与水平面相平,且容器中没有水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s时,圆柱体底部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100PaB.圆柱体移动的速度为10cm/sC.2s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20cmD.3s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000Pa二、填空题8.(2022秋·四川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100cm2,盛有0.3m深的水。将质量为6kg、底面积为 50cm2的实心金属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水未溢出,待水静止后,此时的水深是1.4 m,B上表面露出水面高度为0.2 m。则容器中水的质量是______ kg,B的密度是_______kg/m3。()9.(2022春·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中)盘秤上放一只盛有足量水的大烧杯(水未加满),盘秤的示数为10牛顿,现将一个5牛顿的木块用细绳吊在弹簧秤下,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弹簧秤的示数是3.5牛时,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盘秤的示数是___________N。10.(2023春·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玻璃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g。(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11.(2022春·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放在水平桌面上上的量筒中装有100mL水,当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金属块完全浸入量筒里的水中后,量筒的水面上升到150mL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为3.5N,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cm3,所受浮力为_________N,在图乙中画出小金属块完全浸入量筒里的水中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_,求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N。12.(2022春·福建厦门·八年级厦门市第三中学校考期中)将一根长为20cm,底面积为2cm2的圆柱形蜡烛放入水中,静止时,有体积露出水面,可知该蜡烛的密度为 ___________g/cm3,如图所示。现将一块质量为8g的铁块粘在蜡烛下端后一起放入装有足量水的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使蜡烛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点燃蜡烛,若蜡烛燃烧时油不流下,且每秒烧去的蜡烛长度为0.05cm,已知ρ铁=8×103kg/m3,则从点燃蜡烛开始计时,___________s后蜡烛恰好熄灭。13.(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柱状容器,高10cm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细线绷直,长4cm,木块上表面在水下5cm,已知容器底面积是木块底面积的4倍,如图乙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浮在水面上,且有4cm高度露出水面,木块与水的密度之比是______,剪断细线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是______。三、计算题14.(2022春·重庆綦江·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小明放学路上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想要知道鹅卵石的密度,但他只有弹簧测力计。于是先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测量,静止后示数为5N;再将鹅卵石缓慢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求:(1)鹅卵石所受浮力;(2)鹅卵石的体积;(3)鹅卵石的密度。15.(2022春·湖北黄冈·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10-3m2,高30cm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5×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10-5m3;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物块的质量;(3)物块的密度。16.(2022秋·北京·八年级校考期末)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拉着物体A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的质量0.4kg,体积5×10-4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2)物体A的重力;(3)将细绳剪断后,请判断出物体A静止在水中时的状态,并写出分析原因;(4)将细绳剪断后,物体A静止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17.(2017春·河北张家口·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实心正方体,体积1.2×10-3m3,重10N。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30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物体受到的浮力;(3)绳子的拉力;(4)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18.(2022春·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中)水平放置的薄底圆柱形容器高度为0.2米,内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质量为0.18千克的实心木块放入水中,待静止后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a)所示;若把A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且此时水面与容器口相平,如图(b)所示。①求在图(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②求A物体的质量mA;③若A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1,当把A物体拴在木块下方(不触底)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2,请判断F1和F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9.(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为进行浮力相关实验,小涛将力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底面积为40cm2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通过轻质细线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量细线拉力的大小。重3N底面积100cm2的薄壁柱形溢水杯B放在水平升降台上,装有23cm深的水,如图甲所示。从某时刻开始让升降台上升使A逐渐浸入水中,力传感器所测力的大小与升降台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升降台上升高度为8cm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为500Pa。不计细线的伸缩,A始终保持竖直,且不吸水。完成下列问题:(1)求A的质量;(2)求图乙中F1的大小;(3)当A浸没入水中后剪断细线,升降台和A都静止时,求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强。20.(2022春·山东青岛·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重0.05kg、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内盛有2kg的水,现用弹簧测力计将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物块A从容器底部缓慢竖直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A下表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求:(1)物块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物块A的密度;(3)物块A出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4)当弹簧测力计提升物块A,使其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1.(2022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底面积为25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边长为5cm的正方体B放在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上,并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静止时正方体A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甲所示;将正方体B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静止时正方体A有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取1×103kg/m3,g取10N/kg。求:(1)图甲中,正方体A排开水的重力;(2)图乙中,正方体A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3)正方体B的重力;(4)B放入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22.(2022秋·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8cm深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圆柱形物体A底面积为60cm2,将它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将物体A浸没在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静止,且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深度为18cm,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2。已知F1与F2之比为3∶1,不计绳重,g取10N/kg。求:(1)物体A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3)物体A的密度。23.(2022春·八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200g、体积为400cm3的实心长方体物块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体积的浸入容器内的水中。以上操作过程中,容器内的水没有溢出。已知ρ水=1.0×103kg/m3,求:(1)长方体物块A受到的浮力;(2)细线对长方体物块A的拉力;(3)剪断细线,长方体物块A在容器中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24.(2022·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10-2m2的圆柱形轻质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适量水,质量为600g、体积为150cm3的金属球B与质量为900g的物体A用细绳系在一起后放在容器中,静止后他们悬浮在水中,用剪刀将细绳剪断,金属球与物体A分离,金属球B下沉,物体A上浮。求:(g取10N/kg)(1)剪断细绳前,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是多大?(2)剪断细绳后,金属球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多大?(3)剪断细绳两物体分开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减少了多少?25.(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甲的重力为4N,乙的重力为6N。甲的高度为20cm,乙的高度为10cm,甲、乙的横截面积均为40cm2.现将甲、乙两物体用重力可忽略的细线串接起来放入容器的水中,此时容器中的水深h0=50cm,甲有一部分浮出水面,(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面产生的压强;(2)细线对乙物体的拉力大小;(3)甲浮出水面部分的高度。26.(2022春·重庆·八年级重庆八中校考开学考试)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圆柱形溢水杯,如图所示,它的重为3N、底面积为300cm2、溢水口距杯底20cm,内装水的深为18cm,将一体积为1000cm3、密度为0.9g/cm3的正方体木块缓慢放入水中,有的体积浸入水中,不计溢水杯厚度,求:(1)木块的质量为多少g;(2)木块放入前,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为多少N;(3)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Pa。参考答案:1.D【详解】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由称重法测浮力可知,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4N-1N=3N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B【详解】又题意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将金属块自由放置在水中时则金属块将下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C.由图像可知,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是故C错误;A.由图像可知,当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故A错误;B.由图可知,在4cm时,浮力开始变化,圆柱体开始接触水面;8cm后,浮力不在变化,说明圆柱体刚好浸入水中,所以,圆柱体的高度为故B错误;D.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处水的深度因此,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故D正确。故选D。4.D【详解】A.正方体木块A边长为10cm,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木块A重6N,则细线对A的拉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A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排开液体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浮力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A漂浮时,受到浮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则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为200cm2,则水面下降的高度则水对容器底部变化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A漂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仍等于容器、水、木块的重力之和,保持不变,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A【详解】ABC.对于甲图,可得对于乙图,可得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带入甲、乙图对应的方程式,可得解得由于物体完全浸没,因此物体体积为1×10-4m3。将体积代入解得因此物体的质量为物体的密度为图乙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故A正确,BC错误;D.由于不知道液体的体积、深度和底面积,因此无法求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故D错误。故选A。6.D【详解】A.由乙图知,0至t1时刻拉力不变,即石料未浸入水中,所以此时的拉力等于重力,即石料的重力为G=3950N,故A错误;B.由乙图知,在t2至t3时刻拉力不再减小,即石料已全部浸没水中,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最大为故B错误;C.根据得排开水的体积即石料的体积为故C错误;D.金属块的质量为金属块的密度为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A.由图乙可知,当t=1s时,圆柱体刚好完全浸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10N,则圆柱体底部受到的压强为 故A错误;B.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F=10N跟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排开水的体积则圆柱体的高为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液面上升的高度所以圆柱体实际向下移动s=h-Δh=0.1m-0.05m=0.05m圆柱体下降的速度故B错误;C.由图可知,在2s时,物体到达容器底部,则容器中原来水的深度hˊ=vt=0.05m/s×2s=0.1m=10cm2s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h"=hˊ+Δh=10cm+5cm=15cm故C错误;D.水的体积V水=S容hˊ=200×10-4m2×0.1m=2×10-3m3水的重力G水=ρ水gV水=1.0×103kg/m3×10N/kg×2×10-3m3=20N物体刚到达容器底部时,水对传感器的压力F水=15N,第3s时,传感器受到的压力F压=20N,因为此时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以上压力之和,即F压=F水+F支所以第3s时物体受到的支持力F支=F压-F水=20N-15N=5N此时物体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重力而静止,则G物=F支+F浮=5N+10N=15N则第3s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ˊ压=G水+G物+G容=20N+15N+5N=4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8. 3 【详解】[1]容器中水的体积是由可得,容器中水的质量是[2]由题知,圆柱体放入水中后,露出水面0.2m,若圆柱体B漂浮,则圆柱体B受到浮力是根据可知,圆柱体B浸入水的深度是由于此时水深为1.4m>1.2m,所以,圆柱体B是处于漂浮状态,则圆柱体的高度是圆柱体的体积是圆柱体B的密度是9. 1.5 11.5【详解】[1]由题知,木块重力G=5N,弹簧秤的示数F示1=3.5N,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示1=5N-3.5N=1.5N[2]水对木块的浮力为1.5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木块对水向下的压力也是1.5N;此时盘秤的示数为烧杯和水的总重与木块对水的压力之和,即为F示2= 10N+1.5N=11.5N10.10【详解】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玻璃杯中时排开酒精的体积为因为是同一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相等,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为在水中排开水的质量为11. 50 0.5 4【详解】[1]物体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2]根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3]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且竖直向上浮力和拉力之和与重力相等,如图所示:[4]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2. 0.8 50【详解】[1]蜡烛漂浮在水面上,有露出水面,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即ρ水gV排=ρ蜡烛gV,所以蜡烛的密度为[2]根据密度公式知蜡块的质量为m蜡=ρ蜡V=ρ蜡Sh=0.8g/cm3×2cm2×20cm=32g蜡块和铁块的总质量为m=m蜡+m铁=32g+8g=40g=0.04kg蜡块和铁块的总重力为G=mg=0.04kg×10N/kg=0.4N由图知蜡烛与铁块整体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0.4N根据F浮=ρ水gV排知此时蜡烛排开水的体积为根据密度公式知铁块的体积为蜡烛没入水中的深度为蜡烛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l0﹣h水=0.2m﹣0.195m=0.005m设蜡烛的密度为ρ蜡,水的密度为ρ水,铁的密度为ρ铁,铁块受到浮力为F,蜡烛截面积为S,刚开始时蜡烛处于漂浮状态,受力平衡,分析可知:蜡烛重力+铁重力=蜡烛的浮力+铁块的浮力,则ρ蜡l0Sg+m铁g=ρ水(l0﹣h)Sg+F﹣﹣﹣﹣﹣﹣﹣﹣﹣﹣﹣﹣﹣﹣①蜡烛灭的时候,设蜡烛燃烧的长度为x,这时蜡烛的上表面刚刚在水面,蜡烛长度的重力加铁块的重力刚好等于蜡烛的浮力加铁的浮力,则ρ蜡(l0﹣x)Sg+m铁g=ρ水(l0﹣x)Sg+F﹣﹣﹣﹣﹣﹣﹣﹣﹣﹣﹣﹣﹣②联立①②可得因蜡烛每燃烧秒的长度为Δl=0.05cm=0.0005m则蜡烛燃烧的时间为13. 3:5 19:18【详解】[1]由题意知,长方体木块的体积为V=S木×0.1m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S木×(0.1m-0.04m)=S木×0.06m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 G=F浮据阿基米德原理有mg=ρ木Vg=ρ水gV排所以木块水的密度之比ρ木: ρ水=V木:V=(S木×0.06m):(S木×0.1m)=0.06:0.1=3:5[2]剪断细线前,水的深度h1=L1+h木+h水=4cm+10cm+5cm=19cm剪断前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水面下降的深度细线剪断后,水的深度h2=h1-∆h=19cm-1cm=18cm细线剪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14.(1)2N;(2)2×10-4m3;(3)2.5×103kg/m3【详解】解:(1)由题意知,鹅卵石的重力为鹅卵石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鹅卵石所受浮力为(2)鹅卵石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鹅卵石的体积,根据可得鹅卵石的体积为(3)由可得,鹅卵石的密度为答:(1)鹅卵石所受浮力为;(2)鹅卵石的体积为;(3)鹅卵石的密度为。15.(1)0.4N;(2)0.04kg;(3)0.8×103kg/m3【详解】解:(1)已知物体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4.0×10-5m,则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为G=F浮=0.4N物块的质量为(3)物块的密度为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为0.4N;(2)物块的质量为0.04kg;(3)物块的密度为0.8×103kg/m3。16.(1)5N;(2)4N;(3)漂浮,浮力大于重力;(4)4N【详解】解:(1)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其排开水的体积V排=V=5×10-4m3物体A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10-4m3=5N(2)物体A的重力G=mg=0.4kg×10N/kg=4N(3)未剪断细线时即物体A浸没时,故剪断细线后,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4)剪断细线后,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此时它所受到的浮力F浮'=G=4N答:(1)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5N;(2)物体A的重力为4N;(3)将细绳剪断后,物体A静止在水中时漂浮,因为浮力大于重力;(4)将细绳剪断后,物体A静止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4N。17.(1)3×Pa;(2)8N;(3)2N;(4)漂浮【详解】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3m=3×103Pa(2)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物体此时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8×10-3m3=8N(3)绳子的拉力F拉=G-F浮=10N-8N=2N(4)当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所受浮力F浮′=ρ水gV=1.0×103kg/m3×10N/kg×1.2×10-3m3=12N>10N所以物体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3×103Pa;(2)物体此时所受的浮力为8N;(3)绳子的拉力为2N;(4)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漂浮在水面上。18.(1)2000Pa;(2)90g;(3)【详解】解:(1)在图(b)中,水面与容器口相平,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2)质量为0.18千克的实心木块放入水中,漂浮,其浮力与重力相等静止后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为可解得将A物体放在木块上,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AB漂浮,总浮力与AB总重力相等可解得A物体的质量为(3)若A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时,AB当作一整体,漂浮在水面,总浮力与AB总重力相等,水面与容器口相平;当把A物体拴在木块下方(不触底)时,AB也当作一整体,也将漂浮在水面,总浮力与AB总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即水面都与容器口相平,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即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因此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也相等,即答:(1)在图(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000Pa;(2)A物体的质量为90g;(3)。19.(1)1.2kg;(2)10N;(3)3400Pa【详解】解:(1)当升降台上升的高度小于5cm时,A对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由图乙可知,绳子的拉力F拉=12N,所以物体的重力为GA=F拉=12N物体A的质量为(2)当升降台上升8cm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为500Pa,由p=ρgh可知,此时物体A浸在水中的深度为A排开水的体积为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升降台上升高度为8cm时,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2N,所以绳子的拉力位F1=G-F浮=12N-2N=10N(3)当升降台上升5cm时,乙图像第一次出现拐点,说明物体开始浸入水中;当升降台上升8cm时,乙图像第二次出现拐点,说明溢水杯中的水溢满;在从5cm上升到8cm的过程中,升降台上升了3cm,A浸入水中5cm,说明液面上升了2cm至溢水口,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23cm+2cm=25cm此时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浸=V排=2×10-4m3当升降台从8cm上升至18cm的过程中,水溢出,升降台上升的距离等于物体浸入的深度,为h2=18cm-8cm=10cm该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2=SA×h2=40cm2×10cm=400cm3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剩=V-V排2=S容h0-V排2=100cm2×23cm-400cm3=1900cm3当升降台上升到18cm后,绳子的拉力不再变化,说明物体浸没不再排开液体,容器中最终剩余液体的体积为1900cm3,剩余水的重力为G剩水=ρ水gV剩=1.0×103kg/m3×10N/kg×1900×10-6m3=19N剪断细线后,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力为F=G剩水+G容+GA=19N+3N+12N=34N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强为答:(1)A的质量为1.2kg;(2)图乙中F1的大小10N;(3)当A浸没入水中后剪断细线,升降台和A都静止时,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强为3400Pa。20.(1)2N;(2)2.8×103kg/m3;(3)200Pa;(4)2150Pa【详解】解:(1)由图乙知,物块A在未露出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6N物块A露出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5.6N则物块A的重力G=F2=5.6N物块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1=5.6N-3.6N=2N(2)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F浮=ρ液gV排可得,物块A的体积由G=mg可得,物块A的质量则物块A的密度(3)从开始提到物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水面高度变化量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ρ水gΔh=1.0×103kg/m3×10N/kg×0.02m=200Pa(4)当弹簧测力计提升物块A,使其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物块A排开水的体积物块A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容器的重力G容=m容g=0.05kg×10N/kg=0.5N水的重力G水=m水g=2kg×10N/kg=20N物块A对水的压力等于物块A受到的浮力,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水+F浮=0.5N+20N+1N=21.5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答:(1)物块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2)物块A的密度为2.8×103kg/m3;(3)物块A出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200Pa;(4)当弹簧测力计提升物块A,使其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150Pa。21.(1)10N;(2)8N;(3)2N;(4)30Pa【详解】解:(1)已知图甲中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且完全浸没在水中,则正方体A的体积为A排开水的重力为(2)乙图中正方体A处于漂浮状态,则A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3)甲图中,将A、B看成一个整体,因为该整体处于漂浮状态,则A所受的浮力等于A、B的总重;图乙中A处于漂浮状态,则A受到的浮力等于A的自重。那么B的重力为(4)已知B的边长为5cm,则B的体积为B放入水中前后,排开水的体积减少量为水下降的高度为水对容器底部减少压强为答:(1)图甲中,正方体A排开水的重力为10N;(2)图乙中,正方体A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8N;(3)正方体B的重力为2N;(4)B放入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少了30Pa。22.(1)800Pa;(2)8N;(3)1.5×103kg/m3【详解】(1)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可得(2)物体A浸没后水的深度变化为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则物体的体积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3)未放入时拉力放入后拉力已知F1与F2之比为3∶1,所以解得答:(1)物体A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800Pa;(2)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8N;(3)物体A的密度为。23.(1)0.98N;(2)0.98N;(3)98Pa【详解】解:(1)长方体物块A的浸入容器内的水中,则物块A排开水的体积V排 × 物块A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 V排=1.0×103kg/m3×9.8N/kg×1×10-4 m3=0.98N即长方体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0.98N。(2)物块A的重力GA=mAg=0.2kg×9.8N/kg=1.96N物块A受力平衡,物块A的拉力F拉= GA− F浮=1.96N−0.98N=0.98N即细线对长方体物块A的拉力为0.98N。(3)物块A的密度 故剪断细线,长方体物块A在水中漂浮;此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 = 即物块A受到的浮力比原来增加1倍,则物块A排开水的体积比原来增加1倍,即ΔV排= V排=1×10-4 m3液面上升的高度 0.01m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Δp=ρ水gΔh=1.0×103kg/m3×9.8N/kg×0.01 m=98Pa即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了98Pa。答:(1)长方体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0.98N;(2)细线对长方体物块A的拉力为0.98N;(3)剪断细线,长方体物块A在容器中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为98Pa。24.(1)1.5×10-3m3;(2)4.5N;(3)225Pa【详解】解:(1)金属球B与物体A的重力分别为GB=mBg=0.6kg×10N/kg=6N,GA=mAg=0.9kg×10N/kg=9N剪断细绳前,两个物体悬浮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两个物体的总重力,所以有F浮=GB+GA=6N+9N=15N据阿基米德原理得(2)剪断细绳后,金属球B沉底,B受到的浮力FB浮=ρ水gV排1=ρ水gVB=1.0×103kg/m3×10N/kg×150×10-6m3=1.5NB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容器底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处于静止。而金属于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容器底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金属球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压=F支=GB-FB浮=6N-1.5N=4.5N(3)剪断细绳后,物体A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整个过程中减小的浮力∆F浮=F浮-F浮B-F浮A=F浮-F浮B-GA=15N-1.5N-9N=4.5N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水的深度变化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减少的压强答:(1)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是1.5×10-3m3;(2)金属球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5N;(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减少了225Pa。25.(1) ;(2) 2N;(2) 5cm【详解】(1)由题可知,容器中水的深度为50cm合0.5m,水对容器底面产生的压强为(2)乙物体的体积为乙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在液体中静止时受向下重力,向上的浮力和绳子拉力作用,则细线对乙物体的拉力为(3)以甲物体为研究对象,甲物理受到向下的重力,绳子对甲向下的拉力作用及向上的浮力作用,则甲所受浮力大小为则甲排开液体体积为则甲浸入液体的深度为甲浮出水面部分的高度答:(1)水对容器底面产生的压强;(2)细线对乙物体的拉力大小2N;(3)甲浮出水面部分的高度5cm;26.(1)900g;(2)54N;(3)2100Pa【详解】解:(1)木块的质量(2)木块放入前,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 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为(3) 假设放入木块后,水不溢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而溢水杯中,水面距离杯口2cm,所以木块放入水中后有水溢出,溢出的水的体积溢出的水的质量 没有放木块前水的重力等于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即放入木块后溢水杯内剩余水的重力为溢水杯放入木块后的总重力为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答:(1)木块的质量为900g;(2)木块放入前,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为54N;(3)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21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