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2.4-2.5升华和凝华水循环(练习)(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2.4-2.5升华和凝华水循环(练习)(原卷版+解析)01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2.4-2.5升华和凝华水循环(练习)(原卷版+解析)02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2.4-2.5升华和凝华水循环(练习)(原卷版+解析)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B.雾绕山峦
    C.露珠晶莹D.霜打枝头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3.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
    A.熔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4.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循环和水资源,认识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固定的顺序循环进行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用水
    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5.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液态水放热升华B.液态水放热凝固
    C.液态氮吸热凝固D.液态氮放热凝华
    6.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下如所示关于物态变化描述“变多”、“变少”的过程中,吸热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形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①干冰吸热熔化成雨滴;②干冰迅速吸热升华;③冰升华成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④冰升华成的水蒸气遇冷化成雨滴;⑤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⑥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⑦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A.①B.②④C.②⑤⑥⑦D.②③⑦
    9.以下两个实验:知图甲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乙将碘锤放入热水学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实验中只出现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是( )
    A.甲B.乙C.甲乙均是D.甲乙均不是
    10.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是水循环过程中水常见的三种状态,某同学据此画出了水的三态变化图,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冰,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是冰,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C.乙是水,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D.丙是水蒸气,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1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12.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
    二、填空题
    13.物质从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_____热;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热。
    14.小明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内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的,寒冬,若将坐满了乘客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会 ___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的 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
    15.以下四种现象,需要吸热的是______;需要放热的是______。
    ①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②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
    ③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
    ④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
    ⑤皑皑的白雪在慢慢的消融
    16.如图甲所示,在东北严寒的冬季将一杯热水高高抛起,便可形成一幅奇妙的泼水成“雪”景象,泼水成“雪”需要用热水的主要原因是热水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极寒冷的空气能迅速成冰,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据说每一个东北小孩从小都被父母谆谆告诫:冬天千万别用舌头舔铁门!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乙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17.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1)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
    (2)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其_______(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8.(1)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流吸收热量而_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________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
    19.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形成雨的过程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一过程需________热。
    20.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为100℃,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是184.3℃。采用图(甲)加热方式,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下同);若采用图(乙)方式加热碘颗粒还可能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
    2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将发生______现象。小王认为图甲中的碘蒸气是先熔化后汽化形成的,你认为小王的猜想对吗?______,理由:______。小王在甲烧杯中放入干冰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二氧化碳/水蒸气)。
    三、实验题
    22.如图所示,在试管底部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将试管底端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底部的碘_______(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此同时橡皮塞及其附近的试管壁上出现了固态的碘,逐渐增多,试管中没有紫色小液滴或液体流动。这说明试管底部的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选填”熔化”或“升华”),在此过程中固态碘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3.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做了以下实验:甲组同学直接把密封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甲所示;而乙组同学则将密封的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加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支试管都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60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假设试管中气压不变)
    (1)水沸腾后用猛火继续加热,水温 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上升;
    (2)沸水中加热的固态碘 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原因是 _____;
    (3)酒精灯加热的固态碘 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若甲组同学判断实验中碘是升华而不是熔化,则他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24.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的实验时,由于碘蒸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他们选择用碘锤进行实验,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同学们设计了图的甲、乙两种方案。

    (1)两种方案都采用加热的方法,说明他们都猜想:碘在升华时是___________热的;
    (2)利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碘锤中都出现了紫色碘蒸气。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根据这个信息,同学们将甲、乙方案进行比较,认为乙方案合理。请分析说明乙方案比甲方案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
    (3)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同学们就离开了实验室。第二天再进实验室时,发现碘锤中的碘蒸气不见了,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①第一天实验后,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___________;
    ②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
    25.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盛有碘的烧杯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
    (1)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法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更合理。
    (2)如图乙中,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且出现碘蒸气,烧瓶底部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再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温度计示数变大,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26.碘锤装置是在密封的玻璃管内装入少量固态碘。
    (1)小丽同学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如图甲。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玻璃管。下列生活实例与此实验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A.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B.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2)小勇同学认为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实验现象更明显。小丽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的外焰温度可以达到400℃以上。小丽认为,如果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并且______;
    (3)将甲图中的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玻璃管中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固态的碘,这个过程碘蒸汽需要______热量。
    27.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_过程,需要____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____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_____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____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对原因分析合理的是_____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四、综合题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___________,在冷冻室里发生___________,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选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2)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通过___________方法实现的,这一过程要___________热。
    (3)小明发现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总是结有厚厚的霜,铲掉这些霜后不久又有了,但其他同学家的电冰箱并没有这种现象,他通过网上查询得知需要更换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这些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打开冰箱门,室内温度将会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横线上写出引文涉及的相应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
    (2)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
    2.4-2.5升华和凝华 水循环
    一、单选题
    1.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B.雾绕山峦
    C.露珠晶莹D.霜打枝头
    【答案】D
    【解析】
    A.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绕山峦,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晶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打枝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3.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
    A.熔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用激光照射碳粉时,碳粉吸收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这个是升华过程,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循环和水资源,认识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固定的顺序循环进行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用水
    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答案】A
    【解析】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等物态变化,故A正确;
    B.水循环在海洋、陆地和天空等不同领域以固态、液态或气态形式存在。但不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故B错误;
    C.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故C错误;
    D.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但对环境会造成损害,故D错误。
    故选A。
    5.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液态水放热升华B.液态水放热凝固
    C.液态氮吸热凝固D.液态氮放热凝华
    【答案】B
    【解析】
    将液态氮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由于水温远高于液态氮的沸点,使液态氮剧烈汽化变成氮气,并从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水放热凝固变为冰,所以会在水面上产生固体,故B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管液化成了小水珠,需要放热;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热;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这是衣服上的冰升华成了水蒸气,需要吸热;
    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④,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如所示关于物态变化描述“变多”、“变少”的过程中,吸热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金属盘下的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②烧杯中冰变少,是冰的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乙醚液化,液化放热;
    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是碘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综上所述,吸热的有②④,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形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①干冰吸热熔化成雨滴;②干冰迅速吸热升华;③冰升华成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④冰升华成的水蒸气遇冷化成雨滴;⑤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⑥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⑦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A.①B.②④C.②⑤⑥⑦D.②③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迅速吸热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雨滴下落,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又吸热熔化成雨滴,这便是人工降雨。
    故选C。
    9.以下两个实验:知图甲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乙将碘锤放入热水学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实验中只出现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是( )
    A.甲B.乙C.甲乙均是D.甲乙均不是
    【答案】B
    【解析】
    乙中将装固态碘的试管放在热水中加热,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113.6℃,所以碘的温度最多只能达到水的沸点,碘不会熔化,但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所以看到的碘蒸气只能是升华的结果。甲中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由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高于碘的熔点、沸点,所以出现的碘蒸气可能是碘先熔化后汽化形成的。由此可知,只有乙的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是水循环过程中水常见的三种状态,某同学据此画出了水的三态变化图,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冰,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是冰,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C.乙是水,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D.丙是水蒸气,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答案】D
    【解析】
    由图知:乙到丙吸热,丙到甲放热,所以乙为固态,丙为气态,甲为液态。乙到丙是升华过程,需要吸热;丙到甲是液华过程,会放出热量;甲到乙是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答案】D
    【解析】
    甲内装的是冰水.乙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室温是20℃,故房间里的水蒸气遇0℃的冰水混合物的杯子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子外壁,即N侧有水珠;
    然而房间里的水蒸气遇-78.5℃的盛干冰的杯子会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杯子外壁,即Q侧.
    故选D.
    【点睛】
    水蒸气遇冷时,在0℃以上液化成小水珠,而在0℃以下,会凝华形成小冰晶或霜、冰花等.
    12.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A.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碘物质可能处于液体碘的最低温度为114 ℃,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气态,故B错误;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不会出现液态,而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即升华,故C错误;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时,点碘不会出现液体,而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即凝华,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物质从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_____热;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热。
    【答案】 固态 气态 吸 气态 固态 放
    【解析】
    [1][2][3][4][5][6]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
    14.小明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内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的,寒冬,若将坐满了乘客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会 ___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的 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
    【答案】 凝华 液化 内
    【解析】
    [1]小明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内一段时间,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会使得铝罐周围的空气温度瞬间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罐外壁凝华形成霜。
    [2][3]寒冬,若将坐满了乘客的汽车门窗紧闭,由于车外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的内侧。
    15.以下四种现象,需要吸热的是______;需要放热的是______。
    ①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②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
    ③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
    ④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
    ⑤皑皑的白雪在慢慢的消融
    【答案】 ①⑤ ②③④
    【解析】
    [1][2]①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酒精汽化需要吸热;②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的过程放热;③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液化的过程放出热量;④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的过程放出热量;⑤皑皑的白雪在慢慢的消融,固态雪熔化成液态的水,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综上,需要吸热的是①⑤;需要放热的是②③④。
    16.如图甲所示,在东北严寒的冬季将一杯热水高高抛起,便可形成一幅奇妙的泼水成“雪”景象,泼水成“雪”需要用热水的主要原因是热水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极寒冷的空气能迅速成冰,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据说每一个东北小孩从小都被父母谆谆告诫:冬天千万别用舌头舔铁门!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乙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凝华 放出 凝固 放热
    【解析】
    [1][2]泼出去的热水立刻凝成冰,这是因为热水周围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环境时, 会迅速地放热降温凝华为小冰晶。
    [3][4]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到温度极低的铁门凝固成小冰晶,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17.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1)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
    (2)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其_______(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 升华 熔化 凝华 二氧化碳 液化
    【解析】
    (1)[1]图甲中,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低于碘的熔点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
    [2]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也可能升华。
    [3]当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放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则物态变化为凝华。
    (2)[4]干冰在热水中迅速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形成气泡,同时吸收热量。
    [5]二氧化碳气体使水面上方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
    18.(1)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流吸收热量而_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________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
    【答案】 升华 凝华 熔化 先升华后凝华 等于
    【解析】
    (1)[1][2][3]人工降雨是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会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为液态的水,形成降雨。
    (2)[4]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的内壁上造成的。
    [5]钨是晶体,凝固点与熔点相同,即它的凝固点为3410℃。
    19.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形成雨的过程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一过程需________热。
    【答案】 汽化 液化 凝华 凝华 熔化 吸
    【解析】
    【分析】
    [1][2][3][4]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汽化为水蒸气,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5][6]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熔化,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熔化的过程要吸热。
    20.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为100℃,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是184.3℃。采用图(甲)加热方式,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下同);若采用图(乙)方式加热碘颗粒还可能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
    【答案】 升华 熔化 凝华
    【解析】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碘的熔点约为113.7℃,所以如果用甲装置,可以保持碘的温度保持在100℃,不会熔化,故采用甲的方法,碘会吸热升华。
    [2]如果采用乙图的方法,直接加热碘颗粒时,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既能达到碘的熔点也能达到碘的沸点,所以碘会熔化也会升华。
    [3]试验时,在“碘锤”中会有碘蒸气,当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温度降低,碘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碘。
    2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将发生______现象。小王认为图甲中的碘蒸气是先熔化后汽化形成的,你认为小王的猜想对吗?______,理由:______。小王在甲烧杯中放入干冰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二氧化碳/水蒸气)。
    【答案】 升华 熔化 凝华 不对 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 二氧化碳
    【解析】
    [1]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升华成碘蒸气。因为图甲中,是用水浴法给碘锤加热,而碘的熔点为113.7摄氏度,高于水的沸点,那么碘锤中的碘颗粒不会发生熔化,只能直接升华成蒸气。
    [2]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升华成碘蒸气后,还有可能会发生熔化,变成液态碘。因为酒精灯的外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
    [3]甲、乙两装置中,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直接凝华成固态碘。
    [4][5]小王的猜想不对,因为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甲中的碘颗粒不会发生熔化。
    [6]将干冰放入甲烧杯中,干冰会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于是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水中气泡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
    22.如图所示,在试管底部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将试管底端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底部的碘_______(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此同时橡皮塞及其附近的试管壁上出现了固态的碘,逐渐增多,试管中没有紫色小液滴或液体流动。这说明试管底部的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选填”熔化”或“升华”),在此过程中固态碘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减少 升华 吸热
    【解析】
    [1][2][3]将试管底端放入热水中加热,加热过程中,碘会吸收热量升华为碘蒸气,碘蒸气遇到冷的橡皮塞或者试管壁凝华成碘,因此试管底部的碘减少,橡皮塞和其附近的试管壁出现固态的碘。
    23.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做了以下实验:甲组同学直接把密封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甲所示;而乙组同学则将密封的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加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支试管都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60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假设试管中气压不变)
    (1)水沸腾后用猛火继续加热,水温 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上升;
    (2)沸水中加热的固态碘 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原因是 _____;
    (3)酒精灯加热的固态碘 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若甲组同学判断实验中碘是升华而不是熔化,则他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答案】 不会 不可能 碘的熔点高于水的沸点 可能 见解析
    【解析】
    (1)[1]水沸腾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沸腾后用猛火加热,水温不会继续上升。
    (2)[2][3]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将固态碘的试管放在沸水中,碘的熔点高于水的沸点,碘不可能熔化。
    (3)[4][5]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600℃,将固态碘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当看到试管中有液态碘出现时,固态碘可能先熔化再汽化;当看到固体消失,出现紫色的气体,没有液体出现时,固态碘直接升华变成碘蒸气。
    24.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的实验时,由于碘蒸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他们选择用碘锤进行实验,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同学们设计了图的甲、乙两种方案。

    (1)两种方案都采用加热的方法,说明他们都猜想:碘在升华时是___________热的;
    (2)利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碘锤中都出现了紫色碘蒸气。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根据这个信息,同学们将甲、乙方案进行比较,认为乙方案合理。请分析说明乙方案比甲方案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
    (3)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同学们就离开了实验室。第二天再进实验室时,发现碘锤中的碘蒸气不见了,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①第一天实验后,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___________;
    ②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
    【答案】 吸 碘的熔点约113℃,乙方案中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锤中的碘蒸气是碘升华而成的;甲方案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高于碘的熔点,碘锤中的碘蒸气有可能是先熔化再汽化而成的 实验结束后,没有整理器材 凝华
    【解析】
    (1)[1]两种方案中对需要对碘进行加热,说明碘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
    (2)[2]通过资料可知: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乙方案中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可以确定碘不可能发生熔化,因此可以确定碘锤中的碘蒸气是碘升华而成的;甲方案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高于碘的熔点,所以碘锤中的碘蒸气有可能是先熔化再汽化而成的,所以乙方案比甲方案更合理。
    (3)[3]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同学们就离开了实验室,所以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实验结束后,没有整理器材。
    [4]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由气态变回固态,形成紫黑色的小颗粒,这是凝华现象。
    25.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盛有碘的烧杯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
    (1)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法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更合理。
    (2)如图乙中,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且出现碘蒸气,烧瓶底部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再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温度计示数变大,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答案】 乙 减少 不会 凝华 放出
    【解析】
    (1)[1]甲装置,试管内的碘很容易达到熔点,出现熔化现象,出现熔化过程之后,液态碘也容易出现汽化过程,就不是升华过程了,乙装置水温最高是100℃,碘不会出现熔化和汽化过程,只发生升华过程,所以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法中乙同学的更合理。
    (2)[2][3][4][5]如图乙中,实验不久,水升高温度时,碘发生升华,试管内逐渐出现碘蒸气,水温越高,出现的碘蒸气越多,即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碘蒸气,且水温最高是100℃,碘不会出现熔化和汽化过程,故烧瓶底部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再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碘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了固态,在此过程中对外放出热量,可以观察到烧瓶内温度计示数变大。
    26.碘锤装置是在密封的玻璃管内装入少量固态碘。
    (1)小丽同学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如图甲。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玻璃管。下列生活实例与此实验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A.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B.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2)小勇同学认为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实验现象更明显。小丽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的外焰温度可以达到400℃以上。小丽认为,如果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并且______;
    (3)将甲图中的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玻璃管中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固态的碘,这个过程碘蒸汽需要______热量。
    【答案】 升华 A 熔化 汽化 凝华 放出
    【解析】
    (1)[1][2]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所以,此过程的物态变化为升华,樟脑丸变小也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4]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当玻璃管温度达到碘的熔点113.5℃时,固态的碘就会熔化成液态碘,随着玻璃管的温度继续升高,液态碘又会汽化成碘蒸气,所以碘颗粒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发生熔化和汽化。
    (3)[5][6]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玻璃管中的碘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凝华成固态碘,所以此过程是放出热量。
    27.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_过程,需要____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____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_____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____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对原因分析合理的是_____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答案】 升华 吸 凝华 凝华 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 B
    【解析】
    (1)[1][2]当加热碘粉时,碘会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形成紫色的碘蒸气,这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3]同时又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些霜是由碘蒸汽直接变成的固体,是凝华过程。
    (2)[4][5]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蒸汽凝华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凝华形成的碘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3)[6]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柱凝华形成冰附着在冰柱上,使冰柱越来越粗,故B说法正确。
    四、综合题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___________,在冷冻室里发生___________,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选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2)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通过___________方法实现的,这一过程要___________热。
    (3)小明发现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总是结有厚厚的霜,铲掉这些霜后不久又有了,但其他同学家的电冰箱并没有这种现象,他通过网上查询得知需要更换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这些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打开冰箱门,室内温度将会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 液化 汽化 压缩体积 放 凝华 上升
    【解析】
    (1)[1][2]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液化,放出热量;在冷冻室里发生汽化,吸收热量,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
    (2)[3][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液化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的,液化过程放热。
    (3)[5]如若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不严密,外部空气进入冷冻室,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华成霜。
    (4)[6]关闭冰箱门时,制冷剂将冰箱内的热量“搬送”到外部,可使室内温度上升。打开冰箱门,内外的总能量不变,不应该影响室内温度,但由于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最终使室内温度有所上升。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横线上写出引文涉及的相应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
    (2)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
    【答案】 液化 凝华 熔化 升华 见解析
    【解析】
    (1)[1]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2]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3]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
    (2)[4]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由固态变成气体,是升华现象。
    (3)[5]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应该做到随手关水,一水多用,比如洗菜的水可以浇花等。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5 水循环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683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5 水循环练习题</a>,文件包含25水循环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25水循环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683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4 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24升华和凝华25水循环专题训练四大题型原卷版docx、24升华和凝华25水循环专题训练四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后复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2.4-2.5升华和凝华水循环(练习)(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