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知道这是哪里的聚落吗?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①城市人口密集。 ②社会经济活动频繁。 ③对周围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城市居民的居住相对拥挤。⑤多高层建筑。 ⑥交通线密集。
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又称农村。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①居住地相对分散。②乡村的房屋一般不是很高,但经济实用。③乡村的外围分布大片农田。④许多乡村民居体现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
① 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它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人口增加,物产丰富,逐渐演变为城镇。用地规模也随之扩大,建筑密度增大。
② 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人口进一步增加,经济进一步发展,城镇扩展为城市。城市道路系统质量和等级提高,越来越密和复杂;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建筑密度增大,并向高层发展。
③ 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是居民失去了耕地后,由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进入工厂上班或从事城市中的服务行业等,如从事商业、金融、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各种非农业生产行业工作。二是城市的扩大,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里的工厂、商店、企业等从事非农业的生产。
④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丰富,水源充足,经济基础好,聚落往往易演变成大城市。
对比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
寒冷地区的气候,风劲、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寒风;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利于保持屋内暖和;高耸的屋顶,不易积雪。
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湿热地区雨水多,所以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墙体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
读图,想一想,北非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窗户较小,房屋多采用石材和泥土修建,墙体较厚实,平顶。这与北非气候干旱,光照强,气温高有关。
世界文化遗产指人类文明史和地球发展史上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共有的具有特殊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文化产品。 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至2018年7月3日,共有5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处,世界自然遗产1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1986年,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的矮楼,少有高层建筑。
丽江是我国云南西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城市。1997年丽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西递、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
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 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埃及与苏丹交界处的尼罗河西岸,是古埃及规模宏伟的岩窟建筑,已有3 000多年历史。在修建阿斯旺水坝时,埃及政府为了保护文化免遭水淹,决定搬迁神庙。迁建工程耗时18年,终于在1980年完成。人们先用钢板把神庙围起来,把里面的河水抽干,再用电割的方法把石体建筑切割成块,运送到离原址不远、地势较高的地方重新装嵌,使古老的神庙矗立在波光粼粼的纳赛尔水库旁。
材料一: 千多年前,客家人为逃避战乱,从中原南迁,进入福建深山密林,依山就势,以当地特有的泥土、细沙、木材和楠竹等为建筑材料,采用特殊工艺建造而成,是中国特色鲜明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土楼可抵御外来侵袭和野兽的威胁,并具有通风采光、防潮保温、隔音隔热、防震防火等功能。它是南北建筑文化的大融合,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材料二:随着历史的变迁,土楼发生了变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请你简要描述土楼的建筑特色。2. “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历经沧桑,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3. 假如你是一名文物专家,你会为“土楼”的保护和利用做些什么?
1. 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有人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
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的人数
破坏古建筑风貌,损坏古建筑
太多的游客对敦煌石窟古建筑的保护不利
2.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不同观点。你赞成下列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尽可能地保存传统聚落蕴涵的历史信息,最低限度地干预文物建筑,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
民居与地理环境联系和特点
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 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 C.聚落就是指原始部落 D.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2.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B.人们居住的房屋都不高而且宽敞 C.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D.聚落内多农田景观
3.文化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见证了人类的文明,下列哪项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A.为增加历史见证,在景区亭子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为招徕游客,敦煌博物院降价出售门票C.修建阿斯旺水坝,搬迁拉美西斯二世神庙D.在景区设置饮食、烧烤摊点,给游客提供方便
4.读某地景观分布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①②③三处属于________聚落。(2)三处聚落的选址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湘教版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a href="/dl/tb_c463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图片课件ppt</a>,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密集高大,分散低矮,不发达,非农业活动,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乡村聚落,以非农业生产为主,以农业生产为主,服务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获奖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聚落的形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课堂练习,点击图片可放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获奖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聚落,城市聚落,乡村聚落,①聚落的形式,城市人口密集,乡村人口稀疏,人口差异,交通差异,城市居住环境紧张,乡村居住环境宽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