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为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界线②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量B.经济发展水平C.地形地势D.气温
2.下列描述,与丙地区不相符的是( )
A.温带水果的故乡,盛产苹果、梨、桃等
B.民居墙体厚,窗户小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甘蔗、油菜等
D.1月均温在0℃以下
3.下列诗句的描绘与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甲地区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乙地区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丙地区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丁地区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目最多的城市,图中示意北京中部分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地势可以推断出北京市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西南流向东北
C.自东南流向西北D.自南流向北
5.为保护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在遗产内部建酒店、宾馆,大力发展旅游业
②限制每天门票销售数量,避免游客过于集中
③采取封闭措施,完全禁止游客进入文化遗产
④进行保护性修缮,尽量不改变文化遗产原貌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北京地区虽然河流较多,但因为人口众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仍大量缺水,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是( )
A.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B.实施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
C.增强节水意识,减少本地动植物种类
D.防治水体污染,实施跨流域调水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和其它高原景象大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8.图中的山脉①是( )
A.秦岭B.昆仑山脉C.大兴安岭D.太行山脉
9.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长期的过垦过牧
②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③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2022年12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读“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起止点为( )
A.新、苏B.新、沪C.甘、沪D.青、苏
11.西气东输工程地跨我国( )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2.西气东输工程将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 )
A.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B.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C.增加出口,赚取外汇D.加重东部城市的污染
福建省和台湾省有着极其深厚的“五缘关系”,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两省“地缘相近”,是指( )
A.都被北回归线穿过B.都位于我国的西南沿海
C.都是四面环海的岛D.福建省是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
14.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降水多于东部B.河流有结冰期
C.河流多自西向东流D.城市多分布在西部
15.由于受相同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台湾省和福建省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其主要原因有( )
①季风气候显著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河流落差大
④降水量小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二、综合读图题
16.某地理活动小组,探究“坎儿井这一古老的引水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为坎儿井结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探究一: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
(1)新疆深居内陆,气候____,降水____,地表河流少;气温较高,____旺盛;沙漠戈壁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
探究二:坎儿井的开凿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
(2)利用____地带的地下水为水源;利用山坡的____自然引水。
探究三:当地使用暗渠输水的好处
(3)使用暗渠输水可以____(减少或增加)水的蒸发量,减少淡水资源的损耗。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坎儿井这一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说说你的感想。
17.暑假期间,抚顺市中学生李明跟团去拉萨旅游。旅行团先飞抵西宁,再沿青藏铁路到达拉萨。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青藏高原位于中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因为海拔高,被称为“____”。
(2)沿着青藏铁路,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游客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____;在甲处列车穿越了____山脉。
(3)青藏地区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____。(列举一样即可)
(4)结合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说明携带“防晒霜、氧气袋、羽绒服、遮阳帽…”等物品的理由。(任选一样说明即可)
18.一条气候分界线,决定了秦长城的走向。下图为环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的黄土高原区,东北、西面分别与____和____(省区名称)接壤。
(2)图中穿过环县中部的等降水量线是下面的哪一条?( )(单选)
A.200mmB.400mmC.600mmD.800mm
(3)以穿过环县的这条等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此界线以西,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此界线以东,则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
(4)通过读图可知,秦长城的走向为____走向。
19.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发展工农业的基础较好。读两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盛产水稻,是著名的“____”。
(2)两地区农业用地利用类型都以____为主,但具体类型不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____为主。
(3)两地区都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其种植水稻的共同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
(4)甲、乙两工业基地中,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填名称)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图中界线②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是由于两地区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A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B错误;地形地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的显著区别,C错误;气温不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显著差异,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图中丙地区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温带水果的故乡,盛产苹果、梨、桃等,故A与丙地描述相符。北方民居墙体、较厚、窗户小,故B与丙地描述相符。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甜菜等,甘蔗、油菜分布于南方地区,故C与丙地描述不相符。北方地区通常1月均温在0℃以下,故D与丙地描述相符。根据题意,故选C。
3.答案:C
解析:“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描述的是丁南方地区,A错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指的是甲西北地区,B错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指的丙北方地区,C正确。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指的是乙青藏地区,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北京的地势情况为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大多由西北流向东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在遗产内部建酒店、宾馆,大力发展旅游业会破坏文化遗产,①错误;限制每天门票销售数量,避免游客过于集中能够使遗产的游客承载力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利于其保护,②正确;采取封闭措施,完全禁止游客进入文化遗产过于绝对,不是可取的措施,③错误;进行保护性修缮,尽量不改变文化遗产原貌有利于保持遗产的原始特征,④正确。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不断下降,并引发了严重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A措施不可行;人工降雨受大气条件的控制,对降水量的增加有限,B措施不可行;增强节水意识,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但减少本地动植物种类,会破坏本地区的生态习惯和生态环境,C措施不可行;本地区水污染严重,应该积极防治水体污染,本地区天然降水较少,实施跨流域调水,有利于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D措施可行,D正确;故选D。
7.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特征,A正确;地形平坦,一望无际是内蒙古高原的特点,排除B;河网密布是南方地区的特点,排除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是西北地区的特点,排除D,故选A。
8.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的山脉①位于黄土高原的南部,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秦岭,呈东西走向,山脉以南是南方地区,以北是北方地区,A正确,排除BCD。故选A。
9.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易发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②③属于自然原因,不符合题意;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两者属于人为原因,①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上海简称沪,B正确;苏是江苏省的简称,甘是甘肃省的简称,青是青海省的简称,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穿越了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跨了我国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该工程没有穿过我国青藏地区。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
12.答案:B
解析:西气东输将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B正确,D错误;“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是为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A错误;西气东输目的不是出口和赚取外汇,C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台湾省和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两省“地缘相近”,是指福建省是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D正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四省区,福建没有被穿过,A错误。两省都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沿海,B错误。台湾省四面环海,福建省一面沿海,C错误。故选D。
14.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台湾岛主要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太平洋的水汽影响,东部降水多于西部,河流没有结冰期,A。B错误。台湾岛地形东高西低,东部为高山,西部是平原,所以河流多自东向西流,城市多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D正确,C错误。故选D。
1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台湾省和福建省都是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河流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故①③正确。根据题意选C。
16.答案:(1)干旱 稀少(或少) 蒸发
(2)山麓 坡度
(3)减少 干旱地区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用来减少水分蒸发
(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要注意顺应环境特征。做到人地和谐相处。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河流稀少;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植被稀少,沙漠戈壁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
(2)读图可知,坎儿井利用天山山麓的地下水为水源,地下暗渠保留一定坡度,利用坡度自然引水。
(3)暗渠输水可以减少地表对其产生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耗。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气候干旱地区可以减少地表径流来减少水分蒸发的损耗。
(4)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在一些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类可以适当改造环境,但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要注意顺应环境特征,做到人地协调相处,以免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17.答案:(1)一 世界屋脊
(2)牦牛 唐古拉
(3)青稞、小麦、豌豆
(4)氧气袋:海拔高,空气稀薄;羽绒服海拔高,空气寒冷;防晒霜、遮阳帽: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紫外线强烈。
解析:(1)结合所学,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结合所学,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游客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牦牛,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在甲处列车穿越了唐古拉山脉,是长江的发,源地。
(3)结合所学,青藏地区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这里气温高,土质肥沃,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
(4)结合所学,去青藏地区“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携带氧气袋”是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携带羽绒服”是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
18.答案:(1)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2)B
(3)畜牧业 种植业
(4)东北—西南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分析,环县东北为陕西省,西安为陕西省的行政中心;西面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2)根据图例可在图中找到秦长城的位置,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大致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选B。
(3)以穿过环县的这条等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此界线以西,年降水量小于400mm,以半干旱区为主,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此界线以东,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以半湿润区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
(4)图中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法,可以看出,秦长城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
19.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鱼米之乡
(2)耕地 水田
(3)雨热同期
(4)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解析:(1)东北地区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之间分布着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合的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盛产水稻,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2)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又都位于东部季风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土地利用类型都以耕地为主。具体而言,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耕地以水田为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
(3)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具体而言,东北地区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平原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都具有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
(4)由图可知,甲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乙为沪宁杭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中,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也叫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相比,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沪宁杭工业基地能源、矿产缺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