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黑龙省望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黑龙省望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险探究题,思考与感悟,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①考试时间90分钟。
②本套试题中计算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实验操作是成功与安全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5.如图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是( )
A.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B.两种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 D.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6.己知Q与R的相对分子质量分之比为,在反应中,当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7.电解水与分解过氧化氢都可产生氧气,要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水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8.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柠檬醛,使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柠檬醛中( )
A.只含碳、氢元素 B.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9.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是( )
A.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有杂质 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C.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10.关于单质碳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高温时单质碳跟二氧化碳不能反应 D.高温时碳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11.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化观: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守恒观:水加热生成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组成观:氧气和臭氧组成元素相同
D.微粒观: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12.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溶液与制取 ②用固体制取
③用金属和稀制取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氮气
14.将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固体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固体剩余物中氧化钙的质量是( )
A. B. C. D.
15.A、B、C三种物质各,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新物质D。若增加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2)标出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3)2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 (4)5个钾原子__________
1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
(3)
(4)
(5)
(6)
(7)
18.碳单质和化合物的种类时所有元素中最多的。据美国《science》期刊报道,近几年又陆续发现了等含碳元素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种。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断上升,会导致__________的加剧。
(3)如果要将完全吸收,理论上会消耗多少克氢氧化钙__________。
19.如图实验,将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放装石蕊的烧杯中。
(1)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反应结束后,气球已经完全鼓起,该同学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该同学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
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减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1.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乙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3)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是__________g。
22.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所得溶液分成两份。取一份加入木炭粉振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加热一段时间,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变化从实质上分析,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3.A是无色液体,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B和C两种气体,D为一种单质。根据如图所示关系,请完成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写出上述物质转变过程中①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
(3)B,D之间发生还可能得到另外一种气体产物,其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B,C两种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密度较小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
三、实险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24.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若选用A和C分别作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停止加热时,必须先__________,反应装置中缺少了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为)。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极易溶于水。现欲制取一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从中选择,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从中选择)。
(4)若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对B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采用向左推动右侧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装置气密好。
(5)F装置有多种用途: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端通入;
②若用F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已充满水),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
25.两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中连接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甲同学):依次连接A、B、C、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______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反应体现碳和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乙同学):利用甲同学连接的装置及其所用到的物质,探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4)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石灰水,请分析石灰水作用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思考与感悟(每空1分,共9分)
26.“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和分子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__________(填“水循环”、“氧循环”或“碳循环”),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
(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图一 图二
①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在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据此推断Y的化学式为(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填上数字),图一、图二中的转化1分别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和氧循环
D.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五、计算题(共10分)
27.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提炼出用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化学式:)而获得拉斯克医学奖,把植物青嵩推到世界面前,请回答:
(1)青蒿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蒿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青嵩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甲、乙、丙三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
若甲、乙、丙三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同学大理石有剩余,__________同学稀盐酸有剩余,__________同学所取的盐酸与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说明17题每小题1分)
16、(1) (2) (3) (4)
17、(1)2 2 3 (2)1 2 1 2 (3)1 3 2 3 (4)4 11 2 8
(5)2 1 2 1 (6)2 6 2 3 (7)2 5 4 2
18、(1)三 (2)温室效应 (3)
19、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试管内液面上升
20、有大量气泡产生 C
21、(1) (2) ②③ (3)分子
(4)164
22、溶液红色消失 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23、(1) (2)
(3)氧气不足量、点燃 (4)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24、(1)长颈漏斗 水槽 (2)撤导管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A E (4)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5)左 右
25、(1)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 石灰水变浑浊 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2) (3)还原性和 (4)B中: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防止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产物检验有干扰D中: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四、思考与感悟(每空1分,共9分)
26、(1)水循环 水分子 (2)化合 6 12 6 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
CD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五、计算题(共10分)
27、(1) (2) (3)
28、(1)乙 丙 甲
(2)由上表数据可得大理石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质量为 (1分)
设大理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1分)
100 44
X
(1分)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分)物质序号
甲
乙
丙
丁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
0
×
37
128
烧杯+盐酸
大理石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甲
乙
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A
C
C
D
A
C
C
C
B
A
D
C
BD
相关试卷
[化学]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五四学制):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五四学制),文件包含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