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3_2024学年江苏镇江丹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2023~2024学年江苏镇江丹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东西方都重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古希腊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
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而美育之于数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亦功不唐捐。上
古时期,中国便已出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西周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制度,则对中国数千年文明产生
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
艺”等思想,更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孔子深知艺术审美的力量,虽
然“礼”与“德”已由德育内化为一种心理要求,但只有“成于乐”“游于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在此,
道德目标通过审美转化,成为自由人性的有机组成而发端内心,让枯燥严肃的理性染上灵动的色彩。孔子的美
育思想是后世文以载道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精神价值核心所在,被此后的儒家所继承。如战国孟子提出“充实
之谓美”;西汉《乐记》提出“乐者,伦理者也”;宋明理学经广泛吸收佛道理论之后,将美育理论本体化、
精致化、体系化,提倡洒落自得、浑然至乐的人生风范和人生境界,强调通过“乐”这一自由心境的体验,达
到真、善、美及知、情、意的统一。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美育不仅传授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情感,而且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
道德精神。事实上,道德和艺术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两大精神基石,中华人文精神亦由此带有泓邃的审美品格。
如钱穆所言:“文学必在道义中,而道义则求其艺术化。中国之人生乐处,即在是矣。岂非中国之文化特质
乎!”在中国,艺术与道德的有机结合,涵养出一种人格审美求善的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甚至不妨说,中华
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方式和渠道就是美育。纵观历代中国社会,无不将生活化、道德化的艺术作为人格培养的
基本手段。这种通过审美中介来实现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的转变,迥异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抽象“先验理性”
或“道德律令”的绝对服从,而是融合具体情境,一方面在艺术审美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又在道
德培养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极致。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密切,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开始发生变化,其理论形态呈现出中西交融的面
貌,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和精彩观点。如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首次全面论述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
重要地位,初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美育架构。蔡元培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借鉴康德、席勒美育思想
中的有益成分,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还推动美育列入国民教育计划,让中国现代美育走上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道路。朱光潜则拓展了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以当时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为依据,强调美育对
个体心灵的解放功能,突出了美育作为创新教育的特征和意义,并将美育落实到人的生命体验之中。刘海粟、
丰子恺、林风眠等人的艺术教育便属于这种美育观点的践行。如果说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人的美育思想
属于启蒙类型,那么,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奉行的美育思想则将美育的终极指向定位于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
综言之,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对传统的最大超越之处,是形成了以个体独立之“人”为本位的思维方式,重视
“人”的价值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从“人”的心理结构出发,讨论与美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摘编自吴为山《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
B.文章认为在几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美育作用大,是功不可没的。
C.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文学与道义是分离的,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D.近代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少了,西方的东西多了。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首句提出观点,表明东西方对于美育作用的重视,而后通过大量事例具体分析阐释了“美育对立德
树人的作用”。
B.第二段首先明确了中国传统美育的内涵,并运用引用论证,借用钱穆的论断阐述了文学与道义之间的关
系。
C.第二段末将中国传统的美育方式与康德的做法进行对比,进而导出中国美育的终极追求——“从心所欲不
逾矩”。
D.第三段先总说,后分说,介绍了所例举的杰出人物对中西方美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指出两种类型美育
思想的指向。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审美教育,始于上古时期,经过西周的发展,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时,审美教育的地位基本稳固。
B.中国传统美育不单纯是基于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还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
C.康德不是以审美中介实现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转变,而是要求对“先验理性”或“道德律令”绝对服从。
D.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将美育的终极指向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较之启蒙类型的美育思想更具有社会意义。
【小题4】结合第一段内容,概括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
【小题5】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不断涌现出一部又一部精彩纷呈的电影作品,实现了票房、口碑双
丰收,请结合本文内容,从电影从业者的角度分析国产电影崛起的原因。
序号
电影名称
总票房
1
2
3
4
长津湖
57.75亿元
56.94亿元
54.13亿元
50.35亿元
战狼2
你好,李焕英
哪吒之魔童降世
5
流浪地球
46.88亿元
45.44亿元
45.23亿元
40.67亿元
40.28亿元
36.51亿元
6
满江红
7
唐人街探案3
长津湖之水门桥
流浪地球2
红海行动
8
9
10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
冬天已近在咫尺,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他越冬的抱负并不算高,只要在好客的布莱
克韦尔岛监狱待三个月——有饭吃,有床睡,还有志趣相投的伙伴。他诅咒那些以慈善名义对城镇穷苦人所设
的布施。从慈善机构的手里接受任何一点好处,钱固然不必付,但你必须遭受精神上的屈辱来作为回报。对索
比这样一位灵魂高傲的人来讲,是一种不可忍受的折磨。虽然法律铁面无私、照章办事,但至少不会过分地干
涉正人君子的私事。
索比离开长凳。在第六大街的拐角处,他捡起一块鹅卵石,向商店橱窗的玻璃砸去。人们从转弯处奔来,
领头的就是一位巡警。索比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两手插在裤袋里,对着黄铜纽扣微笑。
“肇事的家伙跑哪儿去了?”警官气急败坏地问道。
“你不以为这事与我有关吗?”索比说,多少带点嘲讽语气。
警察根本没把他看成作案对象,毁坏窗子的人绝对不会留在现场与法律的宠臣攀谈。警察看到半条街外有
个人正跑去赶一辆车,便挥舞着警棍追了上去。
索比心里十分憎恶,只得拖着脚步,走到了一个老远的地方。这儿,整夜都是最明亮的灯光,最轻松的心
情,最轻率的誓言和最轻快的歌剧。淑女们披着皮装,绅士们身着大衣,在这凛冽的严寒中欢天喜地地走来走
去。索比在剧院门前捞到了“扰乱治安”这根救命稻草——一个大模大样巡逻的警察。
索比在人行道上扯开那破锣似的嗓子,像醉鬼一样胡闹。
他又跳,又吼,又叫,使尽各种伎俩来搅扰这苍穹。
警察旋转着他的警棍,扭身用背对着索比,向市民解释说:“这是个耶鲁小子在庆祝胜利,他们同哈特福
德学院赛球,请人家吃了个大鹅蛋。声音是有点儿大,但不碍事。我们上峰有指示,让他们闹去吧。”
索比怏怏不乐地停止了白费力气的闹嚷。难道就永远没有警察对他下手吗?他扣好单薄的上衣,以便抵挡
刺骨的寒风。
索比看到雪茄烟店里有一位衣冠楚楚的人正对着火头点烟。那人进店时,把绸伞靠在门边。索比跨进店
门,拿起绸伞,漫不经心地退了出来。点烟人匆匆追了出来。
“我的伞,”他厉声道。
“呵,是吗?”索比冷笑说:“好哇,那你为什么不叫警察呢?拐角那儿就站着一个哩。”
“当然罗,”绸伞主人说,“那是,噢,你知道有时会出现这类误会……我……要是这伞是你的,我希望你
别见怪……我是今天早上在餐厅捡的……要是你认出是你的,那么……我希望你别……”
绸伞的前主人悻悻地退了开去。那位警察慌忙不迭地跑去搀扶一个身披夜礼服斗篷、头发金黄的高个子女
人穿过横街,以免两条街之外驶来的街车会碰着她。
索比往东走,咕咕哝哝地抱怨那些头戴钢盔、手执警棍的家伙。因为他一心只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则偏偏
把他当成永不出错的国王。
最后,索比来到了通往东区的一条街上,这儿的灯光暗淡,嘈杂声也若有若无。他顺着街道向麦迪逊广场
走去,即使他的家仅仅是公园里的一条长凳,但回家的本能还是把他带到了那儿。
可是,在一个异常幽静的转角处,索比停住了。这儿有一座古老的教堂,样子古雅,显得零乱,是带山墙
的建筑。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的玻璃窗映射出来,毫无疑问,是风琴师在练熟星期天的赞美诗。悦耳的乐声
飘进索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粘在了螺旋形的铁栏杆上。
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光辉、静穆;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屋檐下的燕雀在睡梦中几声啁啾——这会儿有
如乡村中教堂墓地的气氛。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拨动了伏在铁栏杆上的索比的心弦,因为当他生活中拥有母
爱、玫瑰、抱负、朋友以及纯洁无邪的思想和洁白的衣领时,他是非常熟悉赞美诗的。
索比的敏感心情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交融在一起,使他的灵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他立刻惊恐地醒
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这一切构成了他的
全部生活。
顷刻间,这种新的思想境界令他激动万分。一股迅急而强烈的冲动鼓舞着他去迎战坎坷的人生。他要把自
己拖出泥淖,他要征服那一度驾驭自己的恶魔。时间尚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再现当年的雄心壮志,并坚定
不移地去实现它。管风琴的庄重而甜美音调已经在他的内心深处引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去繁华的商业区
找事干。有个皮货进口商一度让他当司机,明天找到他,接下这份差事。他愿意做个煊赫一时的人物。他
要……
索比感到有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来,只见一位警察的宽脸盘。
“你在这儿干什么呀?”警察问道。
“没干什么,”索比说。
“那就跟我来,”警察说。
第二天早晨,警察局法庭的法官宣判道:“布莱克韦尔岛,三个月。”
1904年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索比对慈善机构深恶痛绝,他认为慈善布施是以牺牲人格尊严为代价的,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伪善。
B.索比常得过且过,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明晰的规划,但年轻就是资本,他也有可能成为煊赫一时的人物。
C.索比轻微的犯罪行为,既能满足他的要求又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后果,体现了底层人民苟活于世的狡黠。
D.索比的生活中也曾拥有家庭的温暖、纯真的友谊、懵懂的爱情、远大的志向,但当下他只有一条长凳。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黑色幽默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索比为达到自己入狱过冬的可笑目的,自导自演了一系列的滑稽剧情。
B.作者有意将索比放置于对比鲜明的环境之中,索比看得到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热闹都是他人的。
C.绸伞的前主人误认索比是绸伞的主人,作者着意描写其言语闪烁之态,折射出人物内心愧疚与不安。
D.小说语言看似轻松风趣,实则冷峻沉重,在无家可归的索比眼里布莱克韦尔岛监狱竟是好客的存在。
【小题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分析警察的典型性体现在哪里。
【小题4】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为“苦难与新生”,结合小说内容,从另一角度诠释“苦难”
“新生”的内涵。
二、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
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
.
立为王!”张良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曰:“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
楚胜。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
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
.
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
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汉五年,汉王与淮阴侯韩信、建成候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
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
.
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
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使者至,告韩信、彭越。二人皆报
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
. . .
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6处。
使 人 言 汉 王 曰 齐 伪 诈 多 变 反 复 之 国 也 南 边 楚 不 为 假 王 以 镇 之 其 势 不 定 愿 为 假 王 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指打开、开启,与《促织》“窥父不在,窃发盆”中的“发”词义相同。
B.衣,破音异读为“yì”,由名词转为动词,“食我”中的“食”也是同种用法。
C.壁,指军营及围墙、防御建筑等设施,与“作壁上观”中“壁”的词义相同。
D.大司马,古代官名,掌管邦政,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属同一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破齐之后自立为王,刘邦得知后虽心中不悦,但是迫于形势也只能假意应允。
B.蒯通认为韩信是左右未来政治走向的关键因素,于是主动献策,向韩信言明利害。
C.对于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到达会师地点,刘邦深感忧虑,张良却认为是情理之中。
D.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向韩信、彭越做出承诺,二人也随即出兵,集结于垓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2)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小题5】韩信对刘邦的脾气秉性心知肚明,为什么还屡屡触怒刘邦?
三、古代诗歌阅读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材料二:
李白的少年时代,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大约在18岁时,他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20岁游成
都,蜀中侠士风概对李白也有影响。27岁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从此以安陆为中心,开始他的干谒与漫
游的生活。干谒失败之后,他西入长安求仕,结果是大失所望。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这是他
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但不久就为朝中权贵所谗毁,天宝三载以“蜴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安史乱
起,永王李璘奉玄宗普安郡制置诏,出兵东南。李白以为报国的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而此时肃宗
李亨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乾元二年(759),他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
流寓南方。上元三年(762)病逝,年62岁。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本诗从江上遨游写起,以木兰桨、沙桨舟、玉箫、金管、美酒等精美之物,描绘了一幅江上行乐图。
B.“仙人”两句用典,一述仙人子安驾鹤而去,一讲海边玩童有心捉鸥而不得,黄鹤、白鸥有象征义。
C.“屈平”两句运用对比,屈原因辞赋而名垂青史,楚王虽曾雄踞一方,但终将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
D.“兴酣”两句看似在盛赞屈原,实则是借屈原褒扬自己,即杜甫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小题2】郭沫若认为该诗是李白晚年长流夜郎、遇赦返回江夏时所作。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郭沫若论断的
合理性。
四、名篇名句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认为《离骚》兼有《国风》《小雅》的特点,做到了“
”“
”。
(2)《过秦论》中,贾谊以“ ”两句表明陈涉出身卑微。
,
(3)《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对李存勖的盛与衰进行对比,最终得出一个道理:
。”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
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
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
骸。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
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
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
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
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
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小题1】文中画横句的加点字的有无对该句的表意有怎样的影响?
【小题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近日,一段视频引起普遍关注。视频中,自媒体品牌“洁出表达力”创始人刘洁老师,在给某校国栋班授
课时读及帝国,有学生嘻嘻哈哈地提到了“大日本帝国”。刘老师当场对该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日本帝国
主义侵华屠杀的罪行教育学生,国仇家恨不能忘,崇洋媚外不能容。陈词慷慨,振聋发聩。
这段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热烈的讨论和高度的赞扬。但同时也有人“另辟蹊径”,指出“仇恨教育要不
得”,并拿刘老师Celine(法国顶级奢侈品牌)的腰带说事,内涵她崇洋媚外,言行不一。
请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揭示“另辟蹊径”者的逻辑谬误。
六、作文
8.微写作。
结合文言文阅读,揣摩《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对韩信的认识和评价,以司马迁的视角,用白话续写人物
短评,不超过150字。
9.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Ⅱ中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附:语言文字运用Ⅱ材料
近日,一段视频引起普遍关注。视频中,自媒体品牌“洁出表达力”创始人刘洁老师,在给某校国栋班授
课时读及帝国,有学生嘻嘻哈哈地提到了“大日本帝国”。刘老师当场对该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日本帝国
主义侵华屠杀的罪行教育学生,国仇家恨不能忘,崇洋媚外不能容。陈词慷慨,振聋发聩。
这段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热烈的讨论和高度的赞扬。但同时也有人“另辟蹊径”,指出“仇恨教育要不
得”,并拿刘老师Celine(法国顶级奢侈品牌)的腰带说事,内涵她崇洋媚外,言行不一。
[语文][期中]2023_2024学年江苏徐州沛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2023_2024学年江苏徐州沛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7页。
2023_2024学年江苏常州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顶级名校):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江苏常州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顶级名校),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