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3_2024学年广东江门新会区江门市新会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973463/0-17208405162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广东江门新会区江门市新会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973463/0-17208405163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广东江门新会区江门市新会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973463/0-17208405164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广东江门新会区江门市新会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2023~2024学年广东江门新会区江门市新会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金雅美学思想评论集》。该书作者包括90多位
学者和各界人士,他们以我国当代人生论美学的代表学者金雅为聚焦点,对其思想成果、理论创构、话语命
题、学术道路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生动的展示。
金雅将美学研究定位在引领人类的“人文精神前行”的坐标上,定位在“共同推进人类美学发展”的目标
上,定位在不断升华民族美学精神的追求上,必将带来中国当代美学新的通变、新的革命。20世纪80年代,具
有哲学特点的美学风靡全国,成为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为什么呢?从中国文化传统看,我们一
直有泛艺术、泛审美的诗性传统,艺术和审美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重要理想寄托。艺术和美学作为载体,可以
寄寓种种人生问题,包括生命价值、情感体认、人生选择、自我个性、人格塑造等,可以熔铸关于时代、社
会、个体的丰富深刻的意蕴。中国近现代美学家对真率、生动、热情、完整、创造、自由、和谐等艺术化生命
品格的倡扬,对机械、冰冷、庸俗、实利、雷同、分裂等种种异化的生命情状的反思批判,浸润着人们的心
灵,使人们能够返回精神的家园。金雅主张中国美学最终要走向人,落到人的生命涵育上,贯通于主体的生
命、生活、生存实践中,这就是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使生命重归于深情、高尚、生动与诗意,使
生命复归于它的本真、从容与和谐”。金雅以深沉、诗意、富有辨识度的语言,呈示了其美学不同于西方理论
美学纯粹思辨样态的一种民族气韵和当代风范。金雅在美学上的努力既是一种学术的建构和学理的建设,也是
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摘编自孙伟科、张明明《激活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美学——评<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
材料二: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美学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范畴体系,集中表达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
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不是“美”,不是“艺术”,而是“道”。“道”的特征是“自然”,与之相对的是
具有“人为”特征的“技”。“道”与“技”、“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差异,与西方美学模仿与被模仿之
间的区别完全不同。前者是境界上的区别,后者则是实体上的区别。
中国美学描述审美对象的范畴是“象”。“象”不同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美的概念,它不是指某种具
有特殊形式的事物,而是指事物的一种特殊的显现样子。“象”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意象”“意境”,“意
象”“意境”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根据王夫之等人的认识,在审美活动中,“意象”“意境”是审美主体
与对象遭遇时所自然生成的情态,是事物向审美主体直接呈现的样子,同时也是事物最真实的样子。
中国美学描述审美经验的范畴是“兴”,后来发展为“感兴”。“兴”不同于西方美学中的“直觉”概
念,它不是指主体一种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是指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它既不同于主体用概念来
理解事物,也不同于主体由欲念来对事物采取实践行为。中国美学常常把“感兴”状态称为主体的本然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主体只是听凭自己的感受来同事物打交道,让事物在不受概念和目的局限的感觉中自由地显
现。因此可以说,如果作为审美对象的“象”是事物的本来样子的话,那么作为审美经验的“兴”则是主体的
本来样子。
中国美学还有一个特殊的范畴,既可以用来描述审美对象,也可以用来描述审美主体,那就是“气”。
“气”是中国哲学中一个独特的范畴,它既可以指有形物质的一种基本元素,也可以指无形精神的一种可感形
式,总之是某种介于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东西,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可以借此进行沟通和交
流。中国古典美学的理想,就是试图以“气”为中介,冲破僵硬的物质外壳,达到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
更深层次上的交往与理解。
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不是发现形式美的规律或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问题,而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审美境
界中,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处于自由的交往之中,这里没有任何外在的限制,而生成自然的条
理和节奏,用儒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用道家的话来说,是“以天合天”的境
界;用禅宗的话来说,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这是古代中国人理想的人生境界。一个有着高
远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反过来,正是在有意识地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人们能不断拓宽胸
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
(摘编自彭锋《什么是中国美学》)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80年代美学风靡全国,与我国具有以审美寄托理想的文化传统有关,人们借美学以思考人生、时
代、社会等问题。
B.金雅美学研究的语言深沉而有诗意,其美学研究成为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C.“道”与“技”存在“自然”与“人为”的境界的差异,与西方美学的模仿与被模仿之间实体上的区别是
截然相反的。
D.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借助作为中介的“气”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交往与理解。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重在评论金雅的研究定位与美学主张,材料二重在阐释中国美学的特点。
B.金雅的美学思想主张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重视对于人的生命的涵育。
C.“直觉”观与“感兴”观的重要区别在于审美对象能否独立于审美主体而存在。
D.魏晋南北朝的美学家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从中可见中国美学对“气”的重视。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朱光潜:“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自然美可以转化为艺术意义上的
丑。”
B.李泽厚:审美“是生理性的感情和官能,却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
C.蔡仪:“美的事物就是典型的事物,就是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显现者。”
D.叶朗:“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小题5】中国美学关于人的发展的主张有怎样的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观流星
林清玄
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治平元年,常州日禹时,天有大
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
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
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
铁,重亦如之。
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所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兴趣,并不是像有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判断正
确早在西方天文学家九百年之前,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流星陨落的相似经验。
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夜晚,就没有人留在屋内,
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聊天,或谈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孩子就
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追逐萤火虫。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文故
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他没有儿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年夏天夜里,我们都
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幕低垂才肯散去。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听到精彩的地方,我们甚至舍不
得离开去捉跳到身边的大蟋蟀。
有一天玉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我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里
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画出一条优美的长线,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声大
叫,玉豹伯说:“流星!流星!”然后我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床。
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们跑到的时候却完全不见流
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后
来找到一颗巨大的黑褐色石头,因为我们日日在河床游戏,几乎可以确定那颗新石头就是昨夜的流星,但是天
上的明星落到地上怎么会变成石头呢?是我们不敢肯定的谜题。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流星,在那之前,虽听大人说起过流星,知道天上的每个星星就对应着地上的一个人,
只要看见天上的流星陨落就知道地上死去了一个人。可是我常自问,地上时常有人去世,为什么流星是那么地
罕见呢?
还有人说,当你看见一颗流星落下的一刻,闭上眼睛专心许愿,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当时我们还是孩
子,心中没有什么大愿,看到奔射如箭的流星,张看之不暇,谁还顾得许愿呢?
后来我还在庭院里看过几次流星,但都远在天外,稍纵即逝,不像第一次的感受那么深刻,心中只是无端
的茫然,若是天空中的星星都对应着一个人,那一刻落下的又是谁呢?不管是谁,人世里不是行者就是过客,
流星落下不免令人感触殊深。
如果流星是一个人的陨落,那么浩渺的天空就对应着广阔的大地,人的群落就是星的聚散,这样想时,我
们的离恨别情便淡泊了许多——光灿的星落到地上只是一个无光的石头,还有什么是永远的光明呢?
我总觉得不管有多少天文学家,尽管人类登陆了月球,我们对天空的了解都还是浅薄无知的,重要的不是
我们知道了多少天空的事物,而是它给了我们什么样心灵的启示。
从很年幼的时候我就爱独自坐着看天空,并借着天空冥想,一直到现在,我出门时第一眼都要看看天色,
这或许是看天吃饭的农家子弟本性,然而这种本性也使我在大旱的时候想着渴望雨水的禾苗;在连日豪雨之际
思念着农田里还未收割、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在巨风狂吼之时忧心着那些出海捕鱼的渔夫。
天空的冥思是可以让我们更关切着生活的大地,这样站在地上仰望天际,就觉得天空和星月离我们不远,
也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心情。
我最担心的是,在我认识的都市儿童中,大部分失去了天空的敏感,有的甚至没有好好地看过天色,更不
要说是流星了。现在如果我看见流星,我想许的愿望是:“孩子们,抬头看看那一颗马上要失去的流星吧!”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夜观流星”总括全文内容,即记述与“夜观流星”有关的故事与内心感慨。
B.孩子们出于对流星的强烈好奇,寻一夜后“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
C.与儿时关注自然的缘由不同,长大后的“我”表现出对生计的关心和劳动者的牵挂。
D.文章最后作者的担心与希望,揭示出现代人只贪图物质享受,丧失精神追求的现状。
【小题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沈括《梦溪笔谈》的相关记载开篇,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可读性,也引出了“我”儿时第一次
看到流星的经历。
B.文中⑧⑨两段讲述关于流星的传说,为文章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也为下文的哲思张本,进一步丰富了
“流星”的意蕴。
C.“渴望雨水的禾苗”“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巨风狂吼”三处都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旨在突出天地
万物的神奇壮美。
D.作者善于从平凡琐事中取材,立意深远。语言清新隽永,情感自然真挚,呈现出一种质朴通达、宁静清欢
的独特审美旨趣。
【小题3】玉豹伯讲故事的那部分内容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小题4】本文中的“流星”早已超越天文学领域的基础概念,被赋予更深厚的内涵,请你结合全文探究“流
星”的多重意蕴。
二、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欲征伐,先用间谍,觇敌之众寡、虚实、动静,然后兴师,则大功可立,战无不胜。法曰:“无所不用
①
②
间也。”周 将韦叔裕,字孝宽,以德行守镇玉壁。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 者,皆为尽
力。亦有齐人得孝宽金货者,遥通书疏。故齐动静,朝廷皆知之。齐相斛律光,字明月,贤而有勇,孝宽深忌
之。参军曲严颇知卜筮,谓孝宽曰:“来年东朝③必大杀戮。”孝宽因令严作谣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
长安。”百升,斛也。又言:“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立。”令谍者多赍此文,遗之于邺。祖孝征与光有
.
隙,既闻更润色之。明月卒以此诛。周武帝闻光死,赦其境内,后大举兵,遂灭齐。
.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宋史》云:张齐贤知代州,契丹入寇,齐贤遣使期潘美以并师来会战,使为契丹所执。俄而美使至,
.
云:“师出至柏井得密诏,不许出战,已还州矣。”齐贤曰:“敌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乃夜发兵二百,
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西南三十里列成燃刍。契丹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至,骇而北走。齐贤先伏
. .
.
卒二千于土镫砦,掩击大破之。《通鉴·宋纪》云:韩世忠驻镇江,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图进
取。会遣魏良臣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出境,而上马令军中皆
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至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
对。金人闻世忠退,喜甚。达孛也引千骑过五阵东,伏兵四起,遂擒达孛也等。
(节选自《间书》)
【注】①周:指北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都城为长安。②齐:指北齐,因皇室姓氏为高氏,故
又称高齐,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都城为邺城。③东朝:指北齐,北齐位于北周东面。④魏良臣:南宋
大臣,属亲金派人物。
【小题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于是A引军至B大仪C勒五阵D设伏二十E余所F约G闻鼓H即起击。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隙”,指有嫌隙,与《鸿门宴》中“令将军与臣有郤”的“有郤”意思相同。
B.“寇”,意为“侵犯”,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寇”意思不同。
C.“刍”,指“草”。束刍,有“祭品”“成束的草”等义,文中指“捆草成束”。
D.“见”,意为“看见”,与《陈情表》中“慈父见背”的“见”意思不同。
【小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派间谍侦察敌情,是进攻敌人前的必做功课。通过间谍的侦察,可以探明敌人的兵员、力量、动静等情
况,这样做对取胜有所帮助。
B.韦孝宽通过派间谍进入北齐以及收买北齐人为间谍等手段,可随时掌握北齐的情况,为其后北周出兵灭亡
北齐,扫清了障碍。
C.宋朝张齐贤利用契丹只知道潘美率军前来而不知其已奉命撤军的认知,派出奇兵,大造声势,使契丹军队
自乱方寸,从而大败敌军。
D.宋朝韩世忠随机应变,让军中撤除柴灶,利用派往金国的使者魏良臣传递假情报,然后设伏兵大破金兵,
活捉其将领。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
(2)齐贤遣使期潘美以并师来会战,使为契丹所执。
【小题5】韦孝宽令人“作谣歌”,想传递什么信息?目的是什么?
三、古代诗歌阅读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常征君①
杜 甫
白水青山空复春,征君晚节傍风尘。
楚妃①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③毒热新。
【注】①征君:汉魏以来,隐士谓之征君。②楚妃:一说指得宠之朝贵,一说指仕途中名位相轧、炫才嫉
妒者。③云安:时杜甫所在之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言春,“白水”“青山”写出此时春光的美好,但着一“空”字,意味深长。
B.颔联中“海鹤”句,以海鹤阶前向人而鸣,似乎有所乞求来写常征君,语意委婉。
C.“万事”句揭示了官场的人心险恶:有些官员为争夺些许利益而不顾及自己身份。
D.尾联中诗人将开州与云安对比,告诉友人:你的为官之地开州不像云安那样毒热。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常征君晚年出仕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四、名篇名句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语 “
,
,可乎?”告诫人们对事物做结论
前要注重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凭借猜测主观地作出判断。
(2)在《临安春雨初霁》中,“
艳生动的春光图。
,
”两句用清新隽永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绘出一幅明
(3)枫至秋而叶红,其色如醉,令文人墨客情思翩翩,因而成为古代诗词曲中常见意象。请举出两个借
“枫”传情达意的句子“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近几年,以“30分钟做一桌大餐”为招牌的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是消费者的“新宠”。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的消费者能够接受预制菜, A ,这是正常现象。一般说来,消费者
下馆子或到餐厅聚餐,通常都是冲着大厨的手艺,所以餐饮企业如果提供的是预制菜而非现制菜, B ,由消费
者自己决定是否继续就餐。反之,倘若企业有意遮遮掩掩,故意给消费者制造大厨现做、食材新鲜的误解,属
于没有履行告知义务,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①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预制菜不“预告”的现象时有发生。②餐饮企业不主动告知使用预制菜,除了考虑
自身的利润之外,或许可能还与担心一些消费者不能接受有关。③殊不知,这种行为无异“饮鸩止渴”。④真
相一旦被消费者发现,就会质疑商家的信誉,进而“用脚投票”,将商家拉入黑名单。⑤如果想要推广预制
菜,“预告”必须跟上。
【小题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
【小题2】文中最后一段有三句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
变原意。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炎风吹干了,蒙上一层汗结的盐霜,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
毕竟是清晨,人的兴致还没给太阳晒萎,烘懒,说话做事都很起劲。那几个新派到安南或中国租界当警察的法
国人,正围了那年轻善撒娇的犹太女人在闲聊。俾斯麦曾说过,法国公使大使的特点,就是一句外国话不会
讲。这几位警察并不懂德文,居然传情达意,引得犹太女人咯咯笑,比他们的外交官强多了。这女人的漂亮丈
. .
夫,在旁顾而乐之,因为他几天来,香烟、啤酒、柠檬水沾光了不少。红海已过,不怕热极引火,所以等一会
甲板上零星果皮、纸片、瓶塞之外,香烟头定又遍处皆是。法国人的思想是有名地清楚,他们的文章也明白干
净,但是他们的做事,A无不混乱、肮脏、喧哗,但看这船上的乱糟糟。这船,倚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
. .
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玷污了人气的一小方水面,B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
【小题1】如果去掉文中两个重叠形式“咯咯”“糟糟”,语意上各自会有何不同?
【小题2】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小题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AB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
中的顿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六、作文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存在即关系。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与世界建立着丰富多彩的关系。每个人都在造就着世界,世界也正造就
着每个人。每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世界也正在改变着每个人……
人与世界如此,国家与世界亦如此。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_2024学年广东江门蓬江区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广东江门蓬江区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小题,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