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3_2024学年5月江苏宿迁泗阳县初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两校联考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2023_2024学年5月江苏宿迁泗阳县初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两校联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5月江苏宿迁泗阳县初一月考语文试卷两校联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大爷八十多岁了,仍然血气方刚,在社区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他总要管一管。
. . . .
B.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 . . .
C. 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D. 同学会上,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
. .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话剧《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别人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如《陋室
.
铭》
C.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岱宗,指泰山。阴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
3.关于《海底两万里》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凡尔纳是《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 阿龙纳斯最终决定离开“诺第留斯号”的关键原因是遭遇北冰洋大风暴,天气异常恶劣,阿龙纳斯预感到
生命危险。
C. “诺第留斯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船长等人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
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D. 《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结构巧
妙,能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二、基础知识综合
4.经典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pì(
)如,《叶圣陶先生二三
事》中,先生在日常交往中诲( )人不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驿路梨花》里,众人默默修qì(
)
.
小木屋,让我们感受到雷锋精神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读着《紫藤萝瀑布》,我们好像看到宗璞伫(
)立在
.
繁密的紫藤萝瀑布前,正感受着无止境的生命长河。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作为新时
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发扬和继承这份中华美德。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书而行吧!
【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pì
如
诲
人不倦
修qì
仁
立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典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中华美德”是偏正短语)
. . . .
B.“让我们感受到雷锋精神平凡而伟大的力量”(“雷锋精神”是主谓短语)
C.“先生在日常交往中诲人不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得”是动态助词)
.
D.“正感受着无止境的生命长河”(“着”是结构助词)
.
【小题3】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三、名句名篇默写
5.默写古诗文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
》)
(2)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刘禹锡《陋室铭》)
(3)斯是陋室,
(4)《望岳》中写出了诗人敢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是:
(5)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用“
,
。
,
”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
,
(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写出了作者更加坚定心中信念的诗句是:
。
四、综合性学习
6.“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七年级正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
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猜“孝”义】《说文解字》中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请你结合此句,说
说“孝”的本义是什么?
本义:
(2)【扬“孝”心】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试卷中的主题除外)
(3)【践“孝”行】通过参与这次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写出三条)
五、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习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此诗为作者流放吴中幽居沧浪亭时所作。
【小题1】作者笔下炎炎夏日午休的环境具有
的特点,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
【小题2】末句写黄莺的鸣声与整首诗所营造的氛围是否矛盾?请做简要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
8.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①,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
②
③
④
刿 ,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 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 ,辞也。诗曰:‘言念君
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有删改)
①栗而理:坚实而有纹理。②刿:割伤,刺伤。③情:真诚。④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亭亭净植(______)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
.
.
③折而不挠(______)
④瑕适并见(______)
.
.
【小题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
【小题3】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小题4】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对“菊花”和“牡丹”的批判,突出“莲”的高洁品格。
B.乙文运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对“玉”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C.甲文与乙文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和“玉”,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D.乙文通过玉的不同特点类比了君子的仁,知,义,行,勇,情,辞等美德。
【小题5】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叙
述。
七、现代文阅读
9.阅读文章,完成习题。
紫藤花开的遥想
①人间四月天,庄园紫藤正值花期。紫藤花儿,浅浅的紫,淡淡的香,一串如流苏,如风铃,浅浅淡淡的
一串串,汇成轰轰烈烈的一片片。阳光从疏密有致的花穗间漏下,细细碎碎。一阵风来,花索荡漾,花香弥
散,漫步花下,熏熏然欲醉。
②在唐代,紫藤是皇宫,寺庙和贵族庭院的标配和专享。一来因紫藤茎骨峋柔韧,花枝垂美,如仙若梦,
肃穆典雅,与仙人居住的洞天之景高度契合,又因紫藤花开淡紫,是唐朝固定的高贵色彩,象征繁华和富贵。
③而眼前,熙熙攘攘的平民百姓,尽在郊外的庄园与紫藤亲密相拥。美女们与紫藤合影,在花间拍视频,
孩子们在紫藤花下打花伞,捉蝴蝶,尽情嬉戏,玩耍,好不热闹。
④同行的友人忆起一首有关紫藤的小诗。友人的女儿读小学四年级时,年轻的实习老师常带学生去学校的
紫藤长廊下读书、嬉戏,实习期满老师将要离开,孩子们纷纷给老师送明信片,小礼物,友人的女儿送老师的
是一首诗,“紫藤花开,老师一去不再来,此时凝涕……”小女孩说,紫藤的“藤”表达与老师离别后有些
“疼”的心绪。听罢,我讶于女孩儿小小年纪情感的丰富和敏锐。
⑤我读书时,就读的那所乡村中学里也有个紫藤园,两个羽毛球场那么大。园里的紫藤根繁叶茂,茎蔓绵
延,将偌大的紫藤架覆盖得密密匝匝,遮风遮阳遮细雨,那里简直成了我们的青春喜乐园,少女们有事无事就
喜爱与紫藤纠缠在一起。
⑥闲暇时,几人在盘虬的枝藤边紧挨着坐下,叽叽喳喳,窃窃私语。暮春时节,一串串硕大的花穗垂挂枝
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少女们隐在密实的叶间,真是有几分“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的意境。
⑦到了复习迎考阶段,少女们则捧着书本到紫藤架下静自坐,繁茂的紫藤叶儿宛如绿色的门帘,将嘈杂与
喧嚣隔离在外,唯有芬芳宁静与和谐安详,那时背下的英语单词里都弥漫着鸟语花香的味道。
⑧有时,少女们也会把紫藤花瓣夹在书本里,紫藤的香气是我们最好的醒脑剂。在教室里读书练习疲倦
了,打开花瓣书页,闻一闻,一股子清香,沁人心脾,周身清明。记得有一年暑假,我们几个女生悄悄溜进学
校,流连在紫藤园里乘凉、读书、看报、睡觉、做游戏,不觉已是夕阳西下。彼时的我们,内心充满“紫藤花
下渐黄昏”的诗意与美好,年少不更事的我们,常与紫藤交织,却从未想过紫藤会不会“疼”。
⑨如今隔着经年的记忆,再读白居易的诗句,竟对“春归留不得”的惘怅有了更深的理解。据说白居易的
情感之路也十分坎坷,他曾有个情投意合的初恋女友湘灵,然而这段恋情因门不当,户不对,遭到白母的百般
阻挠,最终白居易放弃了青梅竹马的爱情,成全了孝道。花下渐黄昏,人与春俱老,其中的隐痛和忧伤,在人
生的最后得以化解。
⑩成长是疼痛中的蜕变,每一次的经历,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蜕变过程,人与花俱是。有人说,朱宣
咸先生的画作《紫藤双燕》非常大气,运刀般用笔充满着力度,线条流畅而不轻浮,堪称艺术的最高境界。只
有经历过人生的起伏跌宕,才能真正懂得,以篆书用笔,以刻刀入画,最是能体现紫藤圆浑厚重,道劲沧桑和
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曾经我们的国家贫穷落后挨打,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经历疼痛
的成长,实现蜕变,如今的繁荣昌盛,便是紫藤粗壮卧龙般的枝干上开出的花。
【小题1】文章以“紫藤”为线索,主要叙写了哪些事件?
【小题2】赏析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暮春时节,一串串硕大的花穗垂挂枝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
【小题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说说文章在写作手法上与《紫藤萝瀑布》有何相似之处。
八、名著阅读
10.凡尔纳擅长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请仿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分析人物
形象。
托雷斯海峡(节选)
①“您说得对,教授先生。太平洋的潮水不会涨得很高。”尼摩船长回答道,“可是,在托雷斯海峡,大
潮和小潮相差1.5米。今天是一月四日,再过五天就是望月。到时候,这颗讨人喜欢的卫星不能把潮水涨得足
够高,不帮我这个忙——本人只寄希望于它,那才真的是怪呢!”
②说完,尼摩船长重新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舱里,大副也跟着他走了。至于我们的潜艇嘛,依然停在
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是被珊瑚用它们坚不可摧的“胶水”给粘住了。
③“先生,怎么啦?”船长走后,尼德·兰凑过来问道。
④“是的!尼德友,我们得耐心地等待九号的大潮。因为到了那一天,月亮应会殷勤地让我们重归大海。
⑤“就这么简单?”
⑥“是的,就这么简单。”
⑦“这位船长怎么就不下令把锚抛到海里,机器开足马力,使出浑身解数来脱离险境?”
⑧“既然潮水足够了!”康塞尔爽快地回答说。
⑨这位加拿大人瞟了康塞尔一眼,耸了耸肩,以一个海员的身份内行地说:
⑩“先生,请尽管相信我。我要对您说,这堆烂铁既不能在海面上,也不可能在海底下航行了,还不如作
为废铜烂铁称重量把它给卖了。所以,我觉得,到与尼摩船长不辞而别的时候了。”
⑪“尼德友,”我回答说,“对于这艘好样的‘诺第留斯号’潜艇,我并不像你这样失望。四天之后,我
们还能指望太平洋的潮水把我们带回大海。此外,如果英国或普罗旺斯海岸在望,那么逃跑的建议也许是可行
的,可我们现在是在巴布亚海域,情况就不同了。再说,如果’诺第留斯号’最终真的无法脱浅—在我看来,
这可是一件严重的事一再采取这个极端的办法也不迟。”
人物语言
人物形象
示例:康塞尔在听到“我”的解释后,不再设想其他脱险方法,
他的话也似乎只说了一半,从“既然”一词中可以感受到康塞尔
不耐烦的语气,体现他单纯直率的形象特点。
既然潮水足够了!
. .
到时候,这颗讨人喜欢的卫星不能把潮水
涨得足够高,不帮我这个忙——本人只寄
①
②
.
希望于它,那才真的是怪呢!
.
我要对您说,这堆烂铁既不能在海面上,
. .
也不可能在海底下航行了,还不如作为废
. .
. . .
铜烂铁称重量把它给卖了。
九、作文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人的一声呼唤,荡漾起爱的涟漪;老师的一声呼唤,点醒迷失方向的你;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你紧闭
的心扉。地球呼唤警醒,世界呼唤和平,时代呼唤合作,社会呼唤公平,人们呼唤理解。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呼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
规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宿迁泗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两校联考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两校联考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pdf、初三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