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展开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1—14小题为化学;15—26小题为物理)第II卷(非选择题:第一部分物理,27—38小题;第二部分化学,39—44小题)。全卷共1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Ba-137
第I卷 (选择题1-26小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1-14每小题2分,15-26每小题3分,共计6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下列哪种物质的制备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A. 苛性钠B. 纯碱C. 硫酸D. 硝酸
2. 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节放烟花B. 端午赛龙舟C. 中秋赏明月D. 重阳插茱萸
3.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A. KOHB. O2C. NaClD. CO2
4.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取用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
5.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 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6. 四氯乙烯(化学式C2Cl4)是一种衣物干洗剂。下列有关四氯乙烯说法正确的是
A. 四氯乙烯中含有单质碳
B. 四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
C. 四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质量比为1∶2
D. 四氯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氯原子构成
7.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8.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9.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Al3+ ③ ④
A. ①表示2个氢原子
B. 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10.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 分类观:H2O和Al2O3均是氧化物
C. 守恒观: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 转化观: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
11.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方案是
A. AB. BC. CD. D
12. 木块在NaNO3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Na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 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 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 1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13. 工业生产HNO3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为化合反应
B. 转化①过程中,NO被氧化成NO2
C 转化②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O2+H2O=HNO3+NO
14. 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1)。在t1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t3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 t2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3所示
C. t2~t3期间压强不变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已经反应完全
D. t3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第二部分化学(39—44小题,共32分)
四、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0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5. 化学作为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在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认识物质。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人体健康。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某同学的早餐食谱为:馒头、鸡蛋、稀饭、西兰花,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3)粮食增产。常用的化肥有CO(NH2)2、K2SO4、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4)材料创造。国产C919大飞机使用的材料有合金、塑料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16. 2023年,我国实现了“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
(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2)“电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______(填“大”或“小”)。
(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17.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在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装置标号)。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填标号)。
A. 能与水反应B. 能与空气反应C. 密度与空气接近
18. 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化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颜料赋予陶瓷精彩。一种用焙烧黄铁矿产生的红渣块(主要成分为Fe2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和常见的酸)为原料制备颜料铵铁蓝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Zn+2FeCl3=ZnCl2+2FeCl2
②Fe+2FeCl3=3FeCl2
③Cu+2FeCl3=CuCl2+2FeCl2
(1)为加快“酸浸”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任写一种)。
(2)“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滤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4)“适量的金属”最佳的选择是_____(填标号)。
A. ZnB. FeC. Cu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9. 已知草酸钙(CaC2O4)加热易分解。某实验小组对其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草酸钙加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提出问题】非金属氧化物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CO2
猜想三:CO和CO2
猜想四:H2O
【提出质疑】
(1)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结论】
(3)猜想______成立,则草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反思】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5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0.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Na2SO4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0gNa2SO4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加入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
(1)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g。
(2)该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简明计算过程)?
眉山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1—14小题为化学;15—26小题为物理)第II卷(非选择题:第一部分物理,27—38小题;第二部分化学,39—44小题)。全卷共1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Ba-137
第I卷 (选择题1-26小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1-14每小题2分,15-26每小题3分,共计6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下列哪种物质的制备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A. 苛性钠B. 纯碱C. 硫酸D. 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B、纯碱是碳酸钠俗称,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符合题意;
C、硫酸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D、硝酸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节放烟花B. 端午赛龙舟C. 中秋赏明月D. 重阳插茱萸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春节放烟花,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端午赛龙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中秋赏明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重阳插茱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是
A. KOHB. O2C. NaClD. C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KOH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A正确;
B、O2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B错误;
C、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石蕊变色,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CO2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D错误。
故选A。
4.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取用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药匙取用粗盐,瓶塞要倒放,防止污染药品,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加快固体溶解速率,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且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图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 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达到灭火目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利用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的原理达到灭火目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是氧气不足造成的,需要调大灶具进风口,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达到灭火目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四氯乙烯(化学式C2Cl4)是一种衣物干洗剂。下列有关四氯乙烯说法正确的是
A. 四氯乙烯中含有单质碳
B. 四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
C. 四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质量比为1∶2
D. 四氯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氯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四氯乙烯由四氯乙烯分子构成,每个四氯乙烯分子中含2个碳原子,不含碳单质,不符合题意;
B、四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符合题意;
C、四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D、四氯乙烯由四氯乙烯分子构成,每个四氯乙烯分子中含2个碳原子、4个氯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是因为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故A项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向冰箱中放入活性炭能除去异味,故B项正确;
C、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厨余垃圾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不易察觉的缓慢氧化,生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故C项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因为食醋显酸性,pH<7,食醋能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故D项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铁生锈的条件、活性炭的吸附性、缓慢氧化以及酸的性质等,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8.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物质由三种分子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C、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Al3+ ③ ④
A. ①表示2个氢原子
B. ②表示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
C. 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①表示 2 个氢原子,故A符合题意;
B、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②表示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
C、③质子数=原子序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③表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C不符合题意;
D、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为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 分类观:H2O和Al2O3均是氧化物
C. 守恒观: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 转化观: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较少数量的元素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物质,故A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H2O和Al2O3均是氧化物,故B正确;
C、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质量比是12:32=3:8,1g碳和1g氧气充分反应,碳过量,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g,故C错误;
D、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方案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将产生的热量散失出去,故A错误;
B、碳酸钙与氧化钙都能与盐酸反应,故B错误;
C、肥皂水可以用于鉴别软水和硬水,硬水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故C正确;
D、氧气验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故D错误;
故选:C。
12. 木块在NaNO3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Na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 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 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 1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过程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且由图可知,木块在三种烧杯种的排开液体不同,则说明实验过程中NaNO3溶液的密度增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35℃时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等质量的溶剂中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增加,则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15℃时溶质的质量最少,则1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D正确。
故选D。
13. 工业生产HNO3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为化合反应
B. 转化①过程中,NO被氧化成NO2
C. 转化②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O2+H2O=HNO3+NO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①为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特点,俗语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①为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转化①过程中,NO得到氧,被氧化成NO2,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应②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氮中氮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则转化②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应②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1)。在t1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t3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 t2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3所示
C. t2~t3期间压强不变原因是二氧化碳已经反应完全
D. t3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t1 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后,压强减小,所以注入的溶液应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压强减小,故A正确;
B、由A分析可知,t2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是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图3中的生成物中还缺少水分子,故B错误;
C、t2~t3期间压强不变,说明气体不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则可证明二氧化碳已经反应完全,故C正确;
D、由B分析可知,t2时溶液的溶质为碳酸钠,t2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故选B。
第二部分化学(39—44小题,共32分)
四、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0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5. 化学作为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在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认识物质。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人体健康。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某同学的早餐食谱为:馒头、鸡蛋、稀饭、西兰花,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3)粮食增产。常用的化肥有CO(NH2)2、K2SO4、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4)材料创造。国产C919大飞机使用的材料有合金、塑料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答案】(1)N2 (2)鸡蛋
(3)CO(NH2)2
(4)塑料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
【小问2详解】
馒头、稀饭中富含糖类,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西兰花中富含维生素,所以选择鸡蛋;
【小问3详解】
CO(NH2)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K2SO4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Ca(H2PO4)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小问4详解】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16. 2023年,我国实现了“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
(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2)“电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______(填“大”或“小”)。
(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答案】(1)电 (2)
(3)小 (4)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燃料电池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小问2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分子间有间隔,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小问4详解】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有: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氢气燃烧热值高;制取氢气的原料是水,原料来源丰富。
17.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在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装置标号)。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填标号)。
A. 能与水反应B. 能与空气反应C. 密度与空气接近
【答案】(1)集气瓶 (2)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2KClO32KCl+3O2↑
(3)B (4)A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M是集气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没有棉花,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选择B为发生装置;
【小问4详解】
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不能与空气反应,能溶于水,可能与水反应,故选A。
18. 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化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颜料赋予陶瓷精彩。一种用焙烧黄铁矿产生的红渣块(主要成分为Fe2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和常见的酸)为原料制备颜料铵铁蓝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Zn+2FeCl3=ZnCl2+2FeCl2
②Fe+2FeCl3=3FeCl2
③Cu+2FeCl3=CuCl2+2FeCl2
(1)为加快“酸浸”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任写一种)。
(2)“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滤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4)“适量的金属”最佳的选择是_____(填标号)。
A. ZnB. FeC. Cu
【答案】(1)粉碎(合理即可)
(2)
(3)SiO2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了加快“酸浸”的反应速率,可以粉碎红渣块,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还可以升高温度、搅拌、增大稀硫酸浓度等(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常见的酸,则“滤渣”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小问4详解】
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硫酸铁和硫酸,加入适量的金属还原,根据已知的信息,加入锌或铜均会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加入适量的金属应该为铁,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选:B。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9. 已知草酸钙(CaC2O4)加热易分解。某实验小组对其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草酸钙加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提出问题】非金属氧化物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CO2
猜想三:CO和CO2
猜想四:H2O
【提出质疑】
(1)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结论】
(3)猜想______成立,则草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反思】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水
(2)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3) ①. 三 ②. (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a、C、O,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水,故猜想四不成立,故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水;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非金属氧化物中有二氧化碳;
结论为非金属氧化物中有CO,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D中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小问3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非金属氧化物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猜想三成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a元素,则草酸钙加热分解生成的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钙,还生成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六、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5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0.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Na2SO4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0gNa2SO4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加入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
(1)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g。
(2)该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简明计算过程)?
【答案】(1)2.33
(2)
解:设该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1.42%
答:该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2%。
【解析】
【小问1详解】
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NaCl,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图象,加入60g BaCl2溶液时沉淀的质量已达最大值2.33g,所以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33g。
【小问2详解】
BaSO4的质量为2.33g,据此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该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详见答案。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食醋的pH>7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稀释浓H2SO4
将水倒入浓H2SO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除去CaCO3粉末中的CaO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D
验证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
实验现象
结论
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非金属氧化物中有______
D中观察到______
非金属氧化物中有CO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食醋的pH>7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稀释浓H2SO4
将水倒入浓H2SO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除去CaCO3粉末中的CaO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D
验证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
实验现象
结论
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非金属氧化物中有______
D中观察到______
非金属氧化物中有CO
[化学]四川省眉山市2024届中考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四川省眉山市2024届中考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眉山市2024届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2024届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