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时作业
展开1.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2.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3.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
(一)作者介绍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近几年来,他于五十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二)相关链接
在舒伯特的室內乐作品中,《鱒魚》钢琴五重奏是最具亲和力的曲子。此曲共分五个乐章,以第四乐章最为著名,属于重奏的变奏部分,第四变奏色调突然阴暗、紧张,预示不祥事物闯入愉快、美好的生活。第五变奏带有惋惜和叹息的情绪。最末一段小快板,完整地再现主题旋律活泼、轻快,仿佛又看见那可爱的鳟鱼“像箭一般在穿游”。曲中充满着优美的旋律,令人倍感亲切。
(三)整体感知
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大意。
(四)文本细研
1、人民大会堂的艺术效果体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雄伟气概?
2、作者将故宫比作音乐,是如何比较的?这样的比较好处在哪里?
3、除了将故宫比作音乐,作者还将它比作什么?找出关键句。
4、作者在谈到颐和园的长廊时,做了一个“大胆”的“荒谬绝伦的设想”,说说这个设想的具体内容,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它与文章的主题有何关系?
答案
(三)整体感知
第一段(1):提出了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指出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尤为重要。
第二段(2-7):以音乐、舞蹈和绘画为例,说明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第三段(8-16):以建筑实例说明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并且指出了当前城市建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文本细研
1、人民大会堂的艺术效果体现在那几十根柱子。
因为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但恰恰是在这种统一性的重复使这座建筑具有了雄伟的气概。
2、前三殿是音乐的“主题”,后三殿则是“变奏”,而每一座大殿的构件则是“乐句”和“乐段”,至于东西两侧则是重复而有变化的“伴奏”。
这样就形象地将一个庞大的明清建筑群进行了分析解剖,让人感觉到它的妙处。
3、作者还将故宫比作画卷,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美的立体画卷。
关键句: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
4、“大胆”的“荒谬绝伦的设想”就是把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都做成不同样的,千变万化地排列起来。
作者是用这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千变万化应该实在千篇一律的前提下,没有节制的变化只会是杂乱无章,没有任何美感。
大同小异就是大统一中的小变化,这正是作者所要阐明的文章主题,即艺术创造离不开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要在重复中寻求变化。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一 伐檀优秀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31《伐檀》习题原卷版docx、31《伐檀》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雨巷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雨巷随堂练习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荷塘月色测试题: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二 荷塘月色测试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 简答,文学类阅读-单文本,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