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学案 课件
第13讲 氮及其氧化物 氨与铵盐 课件—202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13讲 氮及其氧化物 氨与铵盐 课件—202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强基固本,关键能力·核心突破,素养评价·真题演练,知识梳理,自主评价,考点一氮及其氧化物,考向2氮的氧化物,考点二氨和铵盐,考向1氨的性质,考向3氨的制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3讲 氮及其氧化物 氨与铵盐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氮的固定
(3)氨的实验室制法①一般方法
(4)用途: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 .
(1) 固氮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3) 氨水属于弱电解质。( )
3. 关于实验装置与试剂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新教材改编)下列关于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实验证明了氨极易溶于水B. 此实验利用了圆底烧瓶内外气压的不同C. 红色喷泉证明氨有碱性D. 圆底烧瓶干燥并且密封性好是此实验能做成功的关键之一
考向1 氮气与氮的循环
1. 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影响了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 (2023·福建泉州期中)科研人员提出在有机碳源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大气中的氮循环(如图所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倒在上面。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
归纳总结各种类型的喷泉实验(1)喷泉实验的原理: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的烧杯或锥形瓶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导管口形成喷泉。
(2)形成喷泉的类型(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
(3)喷泉实验的发散装置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其本质是形成压强差而引发液体上喷,以教材中的装置(发散源)可设计如图所示的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或冷敷、生成气体等)来形成喷泉。
考向2 铵盐与铵根离子的检验
3. (2023·河北唐山期中)下列有关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4. (2023·山西太原月考)下列关于氨的实验装置和操作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装置甲用于制备氨B. 装置乙用于干燥氨C. 装置丙用于收集氨D. 装置丁引发喷泉的操作为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
[解析] 实验室制备氨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共热,A不符合题意;无水氯化钙能与氨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应该用碱石灰,B不符合题意;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C不符合题意;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圆底烧瓶中,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D符合题意。
5.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加热仪器和胶皮管等略)进行有关氨制取的实验探究。
2. (2022·江苏卷·8,3分)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2讲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铵盐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2O3,N2O5,刺激性,氨的化学性质,碱石灰,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5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2讲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铵盐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2O3,N2O5,刺激性,氨的化学性质,碱石灰,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3讲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铵盐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氮及其氧化物,2化学性质,N2O4,N2O5,稀硝酸,浓硝酸,向上排空气,3氮氧化物的污染,汽油的不完全燃烧,考点2氨和铵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