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79018/0-1721026662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79018/0-17210266625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79018/0-17210266626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79018/0-172102666272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79018/0-172102666275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79018/0-172102666279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79018/0-172102666282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79018/0-172102666285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课文课件ppt
展开知识点1 探究燃烧的条件
1.(跨学科·物理)(2023湖南湘潭中考)古代用“木燧”(钻木 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
解析 “木燧”中的“木”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A正确;钻 木头时,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 程,B正确;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可燃 物的着火点,C错误;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 物,D正确。
2.(教材变式)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将其中一根火柴头 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倾斜向下,如图所示。小明发现第一 根火柴不能持续燃烧,第二根火柴更容易持续燃烧。该实验 现象说明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解析 火柴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温度上升得慢,不容易达到 其着火点,因此不容易持续燃烧;火柴头向下倾斜时,火焰不 断加热火柴梗,温度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使其继续燃烧, 该现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3.(2024山西运城期末)火折子堪称古代“打火机”。简易的 火折子是将纸卷装入竹筒中,点燃后再吹灭(带有火星),盖上 竹筒盖保存。需要点火时打开竹筒盖,吹气,使纸卷复燃, “吹气”的作用是 ( )A.提供其他可燃物B.降低纸卷的着火点C.使纸卷接触更多空气D.增强纸卷的导热性
解析 “吹气”可以使带火星的纸卷接触更多的空气,使纸 卷复燃。
4.【数字化实验】(2024山东潍坊潍城期末)(双选)蜡烛(足 量)在如图甲所示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集气瓶内 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蜡烛刚进入集气瓶内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B.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增大C.集气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解析 由图乙可知,反应前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0%, 则蜡烛刚进入集气瓶内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由质量守恒 定律可知,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由图乙可 知,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
5.(2024江西南昌期末)下图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 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 ℃、240 ℃。回答下列问 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1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填字母)。A.可燃物B.氧气(或空气)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实验2中,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4)热水的作用是 。(5)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
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或实验1中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实验2中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解析 (2)实验1中,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 接触,燃烧;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白磷燃 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热水的作用是使水中的白磷与氧气 隔绝,同时提供能量。(5)实验1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 的白磷不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实验1中热水中 的白磷不燃烧,实验2中热水中的白磷燃烧,也能证明可燃物 燃烧需要氧气。
6.(2024山东潍坊期末)下列关于灭火的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C.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
知识点2 认识灭火的原理
解析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是因为水汽化时吸收热量,使温度 降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知识点3 促进燃烧的方法
7.(2024上海奉贤期末)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 )A.将固体燃料粉碎B.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C.提供足量的氧气D.降低燃料的着火点
解析 将固体燃料粉碎,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 使燃料充分燃烧;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 的接触面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供足量的氧气,能使燃料 充分燃烧;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 的改变而改变。
8.(2022浙江温州中考改编)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 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 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解析 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增大了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 积,使木材充分燃烧。
知识点4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9.(课标新增·安全警示标志)(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如 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 )
A.禁止吸烟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烟火D.禁止放易燃物
解析 题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烟火。
10.(2024湖南邵阳期末)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 发生爆炸的是 ( )A.O2 B.N2 C.H2 D.CO2
解析 H2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O2、N2、CO2都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 生爆炸。
11.(课标新增·安全防护措施)天然气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使 人们的财产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强化安全意识,提升 安全素养。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清理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试验B.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解析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清理沼气池 前,不能进行灯火试验,以防发生爆炸;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 断电源,不能直接用水浇灭;燃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以防 发生爆炸。
12.(2022辽宁沈阳皇姑期末改编)亮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 装置模拟面粉爆炸实验。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为:在一 右侧开口的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 料盖盖住金属筒;用打气筒迅速压入大量空气。不久,发现塑 料盖被弹起,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充分接触
(1)实验说明“面粉爆炸”是因为发生剧烈燃烧,且又发生在 。(2)实验也说明影响面粉燃烧速率的因素为 。
(3)在汽车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坑道等场所,为防止爆 炸事故发生,应该严禁 。
解析 (2)实验说明影响面粉燃烧速率的因素为面粉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13.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C.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D.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进行灭火
解析 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有多种,如利用太阳能等;燃烧需 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 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进行灭火。
14.(2023山东济南中考,5,★☆☆)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 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解析 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 通造成火势蔓延。
15.(课标新增·安全防护措施)(2023山东枣庄中考,18,★☆☆) 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是 ( )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
解析 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 在水面上继续燃烧,不符合安全要求。
16.(2024山东济南市中期末,10,★☆☆)下列有关燃烧、灭火 和爆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B.煤矿的矿井里一定要严禁烟火C.建筑物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引起的
解析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 能燃烧;煤矿矿井的空气中常含有可燃性气体和粉尘,遇到明 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里一定要严禁烟火;建筑 物内起火,如果立即开窗,会加速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爆炸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引起的,如自行车车胎爆炸,无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
17.(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 件”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B.实验二验证了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C.实验三验证了只要物质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可以燃烧D.实验一中的现象可以证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初中化学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你知道吗,现象解释,有限空间,急速膨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图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火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新知导入,新知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一些常见的燃烧反应,下列物质都能燃烧吗,小石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图文课件ppt,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缺一不可,只需其一,火三角,火灾中如何自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