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9135/0-17210270955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9135/0-17210270956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9135/0-17210270956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9135/0-172102709570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9135/0-172102709573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9135/0-172102709576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9135/0-172102709579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79135/0-17210270958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课时课件
初中4 欧姆定律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4 欧姆定律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9页。
1.(跨学科·数学)(2024江苏苏州吴江期末)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小明对图像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 AB.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 A,则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2 VC.当乙两端电压为2.5 V时,其电阻值为10 Ω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 V,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0.4 A
解析 由图像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0.5 V时,通过甲的电流 为0.1 A,故A错误;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 A,则通过两电 阻的电流均为0.3 A,由图像可知此时U甲=1.5 V、U乙=0.5 V,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U=U甲+U乙=1.5 V+0.5 V=2 V,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5 V时,通过乙的电流为0.5 A,此时乙的阻值R乙= = =5 Ω,故C错误;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 V,则它们两端的电压均为
1 V,由图像可知,此时I甲'=0.2 A、I乙″=0.4 A,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I=I甲'+I乙″=0.2 A+0.4 A=0.6 A,故D错误。
2.(新课标·科学推理)(2024江苏南京建邺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1、S2,测得U甲∶U乙=3∶2;断开开关S1、S2,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S1,则I甲∶I乙为 ( ) A.1∶1 B.3∶2 C.2∶3 D.9∶4
解析 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1、S2时,两 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甲电压表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乙电压表 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 I= 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U1∶U2=U甲∶U乙=3∶2;断开开关S1、S2,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S1,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甲电流表测的是通过R2的电流,乙电流表测的是通过R1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I2∶I1=R1∶R2=3∶2。
3.(2023江苏昆山期末)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为滑动变阻器,L为小灯泡,灯丝电阻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大B.电压表V2示数变小,小灯泡变暗C.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D.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与L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 表V2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S,由 于电源电压不变,因此电压表V1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P向右移动时,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 变大,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示数变小;通过L的电流变小,L的亮度变暗;由U=IR可知,L两端的电压 变小,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
表V2示数变大,故A、B错误;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 比值是电路的总电阻,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两比值都变大,故C错误,D正确。
4.(教材变式·P102例题)已知电源电压为4.5 V,小灯泡上标有 “3 V 0.5 A”字样,为了使小灯泡能正常发光,需要在电路 中 (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 Ω的 保护电阻。
解析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L=3 V,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 串联一个电阻分压;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L=4.5 V-3 V=1.5 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I= 可得,串联电阻的阻值:R= = = =3 Ω。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 V,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 压表量程为0~3 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20 Ω 1 A”,定 值电阻R0的规格为“10 Ω 0.5 A”。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 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 。
解析 由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 测电路中的电流;滑片向右滑动时,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电路总电阻也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电流表的示数变 小。由U=IR可知,R0两端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 知,R两端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当电压表达到最大 示数3 V时,R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此时R0两端的电压U0=U-UR=6 V-3 V=3 V,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小=I0= = =0.3 A;R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R大= =
=10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R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R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 流I大=0.5 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 = =12 Ω,R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R小=R总-R0=12 Ω-10 Ω=2 Ω。故R接入电 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2~10 Ω,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3~ 0.5 A。
6.(新独家原创)利用电流表测电流时,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这样做是利用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的特点,电流表的接入对原电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知电流表的内部电阻值应该很 ;而利用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这样做是利用了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的特点,电压表的接入对干路总电流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知电压表的内部电阻值应该很 。
解析 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处处相等,所以电流表显示的电流值就等于被测电路的电流 值;因为I= ,U一定时,为了减小电流表对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影响,电流表的电阻应该很小。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要与 被测电路并联,这样做是利用了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 压相等的特点,电压表接入后,由于整个电路多了一条支路, 总电流应变大,但当电压表的内部电阻值很大时,对干路总电 流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7.(2023江苏丰县期末)研究表明,有些金属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物理学中利用这类金属制成了金属电阻温度计,用它可以测量很高的温度,其原理如图所示。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15 mA(不计其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为3 V,R'为滑动变阻器,测温探头Rt为金属电阻,在t≥0 ℃时其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数值关系为Rt=100 Ω+0.5t Ω/℃(单位为Ω)。
(1)把Rt放在温度为0 ℃处进行测量时,电流表恰好达到满量 程电流15 mA,则这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2)保持(1)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当把测温探头Rt放在某处时,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10 mA,则此时Rt的电阻 为多大?该处的温度为多少?
解析 (1)当t=0 ℃时,测温探头的电阻Rt=(100+0.5×0) Ω=100 Ω,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 = =200 Ω,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R总-Rt=200 Ω-100 Ω=100 Ω;(2)保持(1)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当把测温探头Rt放在某处时,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10 mA,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 = =300 Ω,则测温探头的电阻Rt'=R总'-R'=300 Ω-100 Ω=200 Ω,此时的温度t'=2×(Rt'-100 Ω)℃/Ω=2×(200 Ω-100 Ω)℃/Ω=200 ℃。
8.(跨学科·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10, )如图是测量货车质量的地磅示意图,货车的质量可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测出,R0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磅的量程与R0大小无关B.货车的质量变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测量货车的质量D.仅增大R0,称量同一货车质量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解析 由题知,货车的质量可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测出, 所以地磅的量程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对应;图中滑动变 阻器与R0串联,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表的示数I= ,则总电压不变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与R0的大小有关,所以 地磅的量程与R0大小有关,故A错误;货车的质量变大时,滑动 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 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将电流表换成电压 表,整条电路的电流几乎为零,不能测量货车的质量,故C错
误;仅增大R0,测量同一货车质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 阻值不变,整个电路的总阻值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 中的总电流变小,故电流表示数变小,故D正确。
9.(新考法·新实验)(2023江苏海安海陵中学月考,11, )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两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和0.1 A,电流表的内阻为0.2 Ω,下列有关待测电阻R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x的真实值为100 ΩB.Rx的测量值偏小C.要使Rx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减小电流表的内阻D.电压表的示数等于Rx两端的电压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得,Rx的测量值为R= = =100 Ω,Rx的真实值为Rx=R-R内=100 Ω-0.2 Ω=99.8 Ω,即Rx的测量值比真 实值大,故A、B错误;由于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为待测 电阻和电流表内阻之和,因此要使Rx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可减小电流表的内阻,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Rx与电流表串联 后与电压表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x的电流,电压表测Rx和电流 表两端的总电压,即电压表示数等于Rx和电流表两端的总电 压,故D错误。
10.(跨学科·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023江苏扬州中考,19, )小锋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来判断梅雨季节教室里相对湿度的变化。选用的器材有:3 V电源、湿度传感器(其电阻RS的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定值电阻R=2×103 Ω、一只电压表(量程为0~3 V)等。当相对湿度为40%时,RS=1×103 Ω,电压表示数为2 V,则电压表是并联在 的两端。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教室里相对湿度在 。
解析 当相对湿度为40%时,RS=1×103 Ω,总电阻为R总=RS+R= 1×103 Ω+2×103 Ω=3×103 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I= = =1×10-3 A;湿度传感器RS与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S=IRS=1×10-3 A×1×103 Ω=1 V,UR=IR=1×10-3 A×2×103 Ω=2 V,已知电压表示数为2 V,则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R的两 端;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根据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
的电阻之和可知,电阻RS的阻值变小,由于电阻RS的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则教室里的相对湿度变大。
11.(新考法·分析论证) (2023江苏盐城中考,26, )小红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所选器材有:干电池两节、电流表、电压表、正常工作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开关、“50 Ω 1.5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 端。闭合开 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是 V时,读 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 电阻约为 Ω(保留一位小数)。
(3)小红想测量小灯泡灯丝在常温时的电阻大小,于是设计方 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灯丝不发光,读出电流表和 电压表的示数,计算出电阻的大小,你认为小红的方案是否正 确? 。判断的依据是 。
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流的热效应,
灯丝的温度会升高,测出的不是常温下灯丝的电阻
解析 (1)本实验中,电压表应与灯泡并联,小灯泡正常工作 电压为2.5 V,则电压表选择0~3 V的量程,如图所示(答案不唯 一);(2)为了保护电路,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 处,所以把滑片移至最左端;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 阻,应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达到小灯泡的正常工作电压 2.5 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8 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的电阻:R= = ≈8.9 Ω;(3)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灯丝的温度会升高,测出的不是常温下灯丝的电阻,所以 小红的方案不正确。
12.(2024江苏连云港海州月考,28, )如图甲为湿度表的简化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0=5 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R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量程为“0~0.6 A”。闭合开关S,在保证两表安全的情况下:(1)相对湿度增加,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说明理由。(2)当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400 mA时,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3)当环境的相对湿度为6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解析 (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可知,当环境的 相对湿度增加时,R的阻值减小,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 阻之和,则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2)当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400 mA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 = =15 Ω,由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R=R总-R0=15 Ω-5 Ω=10 Ω。
(3)由图乙知当环境的相对湿度为60%时,湿敏电阻的阻值为7.5 Ω,此时电路的电流为I'= = =0.48 A,R0两端的电压为U0=I'R0=0.48 A×5 Ω=2.4 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
13.小明同学想测量某一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用到的器材有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x、开关 各1个,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过程中,为保护电路,开关要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选填“A”或“B”)端。(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原因可能 是 。(3)若在实验时电流表短接,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 也能测出Rx的阻值。具体操作: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 处,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将滑动变阻器调到 最小阻值处,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待测电阻Rx= (用 U1、U2、R0表示)。
Rx短路(或电压表短路、电压表断路)
解析 (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断开;闭合 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B端;(2)闭 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 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或电压表短路、电压表断 路),即原因可能是Rx短路(或电压表短路、电压表断路);(3)将 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小阻值处,此时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压 表测电源电压,为U2;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处,此时Rx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3 欧姆定律教学ppt课件,共41页。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4 欧姆定律的应用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本课内容,重点与难点,课后作业,欧姆定律,变换公式,UIR,测定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4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等奖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讨论1,讨论2,课后习题,2电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