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 高一 生物必修一 课件ppt+知识点+习题+解析全套资料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精练,共11页。
1.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甘油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K+的过程
2.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据图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离子种类
A.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B.Mg2+进入细胞的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C.Na+排到细胞外需要大量的能量 D.不同细胞内外的不同离子浓度差相差很大
3.下列对胞吞和胞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变形虫通过胞吞摄取水中的食物粒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
B.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以胞吞的方式进行的
C.胞吞和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
D.胞吞和胞吐不需要消耗能量
4.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被人体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形成的小囊泡可与细胞内溶酶体融合
B.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巨噬细胞吞噬病毒不具有选择性
D.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巨噬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可与之结合
5.下列与胞吞和胞吐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对大分子的胞吞没有选择性
B.胞吞和胞吐过程涉及细胞膜成分的更新
C.胞吞和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
D.能进行胞吞和胞吐的生物可以是细胞生物,不可以是病毒
6.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图1 图2
A.图1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图2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乙
C.去除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对物质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D.甲、乙两种物质均为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7.如图中甲、乙分别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A.离子的运输都是通过甲方式进行的
B.甲、乙两图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C.婴儿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图乙表示
D.甲、乙两图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8.如图为细胞膜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a~e代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分子以b和c两种方式通过细胞膜
B.图中A在运输物质时,需要与运输的物质结合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物质A的种类,也与磷脂分子有关
D.葡萄糖不能通过b方式进入细胞
9.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10.如图表示细胞膜运输物质的速率与物质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图可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
B.温度不会对该物质的运输速率产生影响
C.图中P点之后限制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是能量
D.根细胞吸收Mg2+速率随O2浓度的变化也能用图中曲线表示
11.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的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该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图2中,甲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乙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苯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图2中的 (填“甲”或“乙”)。
(3)甘油、胆固醇等都能很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 有关。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 。
(5)神经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特点是 。
【能力提升】
1.植物根系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Mg2+和K+时都会伴随着ATP的水解,向某植物根系土壤中加入某种药物后,根系细胞对Mg2+的吸收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对K+的吸收速率显著下降。下列关于该种植物根系细胞吸收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系细胞细胞膜上运输Mg2+和K+的是同种转运蛋白
B.根系细胞吸收K+和Mg2+的方式相同
C.K+的吸收速率下降是由于药物抑制能量供应
D.根系细胞吸收Mg2+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Mg2+的浓度差
2.I-和氨基酸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研究人员发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I-和氨基酸浓度均比血液中高出几十倍。如图表示I-和氨基酸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I-,通过协助扩散吸收氨基酸
B.图示运输方式能降低细胞膜两侧I-和氨基酸的浓度差
C.载体①和②的结构不同,但发挥作用时都会消耗能量
D.I-和氨基酸是小分子物质,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
3.如图是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关系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③⑤只能表示自由扩散 B.②④⑥最大速率的限制因素相同
C.水的转运可以是⑤,也可以是⑥ D.葡萄糖的转运可以是②,也可以是⑥
4.图甲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 。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 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磷脂分子排列为疏水尾部相对的连续两层,对水分子有屏障作用,但水分子仍能跨膜转运。试从细胞膜成分及结构特点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3)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但酒精除在小肠中被吸收外,还能在胃中被吸收,这是因为酒精能够以 的转运方式进入细胞,所以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易醉。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O2进入线粒体膜的方式符合图 (填“乙”或“丙”)所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4)图甲中膜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进细胞中。据此推测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 ,符合
图 (填“乙”或“丙”)所示的物质运输曲线,但这个过程中没有ATP提供能量,可能原因是 。
【分析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
5.(多选题)液泡是植物细胞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Ca2+进入液泡的过程如图所示: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Ca2+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CAX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载体蛋白CAX不具有特异性,既能运输H+也能运输Ca2+
B.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C.若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过CAX的运输速率会变慢
D.Ca2+通过CAX的运输与H+进入液泡所消耗的能量来源相同
6.囊性纤维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 决定的,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通过 作用向膜外扩散的速度 ,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下图中K+进入细胞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通过分析,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转运至细胞外,属于 主动转运。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所需能量来源于 。与协助扩散相比,主动运输具有的特点是 。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课时练习答案
【基础练习】
1.D 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有小分子的CO2、O2和一些脂溶性物质如甘油,A、C错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蔗糖通过扩散经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错误;丽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D正确。
2.D 细胞内的K+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的K+浓度,说明K+通过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A正确;细胞内的Mg2+浓度高于细胞外的Mg2+浓度,说明Mg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主动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B正确;细胞内Na+的浓度远低于细胞外,说明Na+通过主动运输排到细胞外,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题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的内外离子情况,无法具体分析不同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情况,D错误。
3.C 胞吞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A错误;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属于胞吞,B错误;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易错分析 (1)胞吞是指细胞摄取物质,物质从细胞外跨膜运输到细胞内。
(2)胞吐是指细胞外排物质,物质从细胞内跨膜运输到细胞外。
4.C 巨噬细胞吞噬病毒后可由溶酶体做进一步处理,A正确;胞吞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巨噬细胞吞噬病毒需要识别,具有选择性,C错误;胞吞过程离不开生物膜上受体的识别作用,D正确。
5.A 胞吞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细胞对大分子的胞吞有选择性,A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胞吞和胞吐,D正确。
6.D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消耗能量,但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运输方式为图1所示协助扩散,A正确;图2中具有糖蛋白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乙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物质甲、乙的运输都需要转运蛋白,去除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对两种物质运输均有影响,C正确;根据图1不能判断甲物质是进入细胞还是排出细胞,不能判断甲物质是不是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D错误。
7.D 分析图甲:P点后,物质可逆浓度转运进细胞,则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分析图乙: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协助,属于协助扩散。根据以上分析,B错误;离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A错误;婴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蛋白质)的过程是胞吞,C错误;主动运输(甲)和协助扩散(乙)都需要转运蛋白协助,D正确。
8.B 大多数水分子通过c协助扩散通过细胞膜,少部分水分子以b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A正确;图中A是膜上蛋白质,其中c方式中的蛋白是通道蛋白,其在运输物质时不需要与运输的物质结合,B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物质A(蛋白质)的种类,也与磷脂分子有关,C正确;葡萄糖不能通过b方式(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正确。
9.B 细胞吸收K+和NO3−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横轴氧浓度代表供能多少,A、B两点在同一条曲线上,吸收相同的离子,所以载体相同,随着氧浓度升高,A点吸收量高于B点,说明影响A、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能量;B、C两点不在同一条曲线上,吸收的是不同的离子,但两点的氧浓度相同,代表能量相同,影响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数量,B正确。
10.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A错误;温度会影响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进而影响该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B错误;P点之前限制物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物质浓度,P点之后限制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是能量、转运蛋白的数量,C正确;根细胞吸收Mg2+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能量的产生与O2浓度有关,但O2浓度等于0时,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供能,故运输速率不为0,所以根细胞吸收Mg2+速率随O2浓度的变化不能用图中曲线表示,D错误。
11.答案 (1)主动运输 需要 (2)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甲 (3)脂质(或磷脂) (4)选择透过性 (5)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1)图1中I-逆浓度梯度进入甲状腺细胞,说明I-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2)图2中甲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乙表示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苯为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甲)。(3)甘油、胆固醇是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它们容易通过细胞膜与细胞膜中含有磷脂有关。(4)木糖和葡萄糖都是小分子物质,但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不能转运木糖,这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有关。(5)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能力提升】
1.B 据题分析,植物根系细胞吸收Mg2+和K+时都会伴随着ATP的水解(消耗能量),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又因某种药物加入后只影响K+的吸收,而不影响Mg2+的吸收,说明药物没有影响能量供应,影响的是K+的载体蛋白,根系细胞细胞膜上运输Mg2+和K+的不是同种转运蛋白,A、C错误,B正确;根系细胞吸收Mg2+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转运蛋白的数量和能量,D错误。
2.C 细胞吸收氨基酸和I-都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会增大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A、B错误;载体①和②运输的物质不同,结构不同,但发挥作用时都消耗能量,C正确;据题图可知,I-和氨基酸依赖载体蛋白通过脂双层,D错误。
3.D ①曲线中,物质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表示自由扩散。②曲线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物质运输速率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可能是受到转运蛋白数量的限制,表示协助扩散;也可能是受到载体蛋白数量、能量供应的影响,表示主动运输。③曲线中的能量变化不会影响运输速率,表示被动运输(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④曲线中,物质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可能是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影响,表示主动运输。⑤曲线中,物质运输速率和转运蛋白数量无关,表示自由扩散。⑥曲线中,物质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载体蛋白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可能是受到物质浓度的影响,表示协助扩散;也可能是受到能量供应的影响,表示主动运输。水的协助扩散依赖通道蛋白而不是载体蛋白,不可以是⑥,C错误;葡萄糖的转运方式可以是协助扩散(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也可以是主动运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正确。
4.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 转运蛋白 (2)水分子可以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行跨膜运输 (3)自由扩散 乙 (4)主动运输 丙 Na+顺浓度进入细胞的势能(或Na+的浓度梯度)为葡萄糖逆浓度运输提供了动力
解析 图乙表示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图丙表示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磷脂分子排列为疏水尾部相对的连续两层,对水分子有屏障作用,但由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水分子可以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再加上细胞膜中有转运水分子的水通道蛋白,因此水分子仍能跨膜转运。(3)酒精、甘油、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以及O2等气体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4)膜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进细胞中。据此推测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为钠离子顺浓度进入细胞的势能。
5.ABD 分析图中物质运输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Ca2+通过CAX的运输消耗的能量来自H+势能,H+进入液泡消耗的能量为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两者所消耗的能量不同,B、D错误;载体蛋白CAX具有特异性,在不同的结合部位结合H+和Ca2+,A错误;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后,进入液泡的H+减少,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差减小,为Ca2+通过CAX的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Ca2+通过CAX的运输速率会变慢,C正确。
6.答案 (1)CFTR蛋白 选择透过性 (2)渗透 加快 (3)原发性 Na+浓度梯度 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能量
解析 (3)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逆浓度梯度转运至细胞外,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Na+顺浓度梯度转运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但主动运输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而协助扩散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为吞噬细胞吞噬异物的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