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教学课件ppt,共38页。
在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请大家回忆一下印象最深的爱情诗句。例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名句凝结着人类崇 高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 静女》,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 煌 。
目录· 关于《诗经》 ·整体把握· 内容分析·拓展延伸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 为政》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 ·季氏》
人而不为《周南》、 《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关于《诗经》 一一地位《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六艺”之一:诗、书、礼、易、乐、春秋
关于《诗经》1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春秋到西周约五百 年间的诗歌305篇,另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 诗歌的源头,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2、《诗经》原来称为《诗 》 或 《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 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3、《诗经》按其音乐/体例可分为 风 雅 颂 三部分,按其表 现手法可分为 赋 比 兴 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4、《诗经》的句式,以 四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大量使用叠音词、双声词、叠韵词,使诗歌更富于形象美和 音韵美。5、“四书”指《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6 、“五经”指《诗》、《书》 、《礼》 、 《易》、 《春秋》。7、“六艺”指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也有解释为六经:《诗》、《书》 、《礼》、 《易》、 《春秋》、《乐经》。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民间歌谣,地方民乐。 “十五国风”(160)雅—宫廷乐曲,贵族之歌。“二雅”(105)(大雅-诸侯朝会31、小雅-贵族宴享74)颂—宗庙祭祀,祖先之曲。 “三颂”(周、鲁、商)(40)按内容分,《诗经》分为:祭祀诗、颂赞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
按表现手法赋、比、兴·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直接铺陈叙述(铺排排比),是 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例:《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荐,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类比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例:《诗经 ·卫风 ·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蛴,齿如瓠犀。·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起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例:《国风 ·周南 ·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一、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压迫二、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四、反映劳动生活五 、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 揭露他们的残暴
文化背景考虑到诗歌中呈现出的文化元素和风格,作者可能生活在古代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对诗歌创作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作者介绍匿名作者这首诗是一首古代诗歌,作者并没有明确留下姓名,我们只能通过诗歌本身来推测可能的作 者身份和背景。
时代背景诗歌创作于古代,当时社会风气保守,女性地位较低,女 性美德备受推崇。在这样的背景下,《静女》这首诗歌可 能旨在表达对女性美德的赞美。触发事件作者可能见到了一位美丽、娴静的姑娘,被她的气质和美德 所打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解题: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静女,闲雅的女子。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篇的题目。
梳理读音静女《诗经·邯(bèi)风》静女其姝(shū), 俟(si)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xiàn), 搔首踟(chí)蹰(chú)。静女其娈(luán), 贻(yí)我彤(tóng)管。彤管有炜(wěi), 说(yuè)怿(yì)女(rǔ)美。自牧归(kuì)荑(tí), 洵(xún) 美且异。匪(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yí)。
平稳舒缓的节奏整首诗歌采用平稳、舒缓的 节奏,传达出静谧、宁静的 氛围。6 押韵与反复诗歌中运用押韵和反复的修 辞手法,增强了韵律感,使 诗歌更具音乐美。
诵读要领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 “二二”节拍。如: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 怿/女美。反复诵读,要求达到流畅、无文字障碍。
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诗歌是以谁的口吻来叙 述的?
一对青年男女相会的情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即男子的口吻。
课文注释【静女】娴静的女子。静:娴静。【揶】(bèi) 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其姝】(shū) 姝,美丽。其,程度副词,很。 【俟】(si) 等待,等候。【城隅】(yú) 城角。一说是城边的角楼。
【娈】(luán) 面目姣好。【贻】(yí) 赠送。【炜】色红而光亮【说、怿】通“悦”,喜悦;怿,喜悦
【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归】同“馈”,赠送【匪】同“非”表判断
第一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0
文雅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边的角落等我。 却隐藏起来不出现,弄得我抓挠头发犹豫徘徊。
文本探究这一章交代了什么信息?主要描写什么?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1)“搔首踟蹰” “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描写。“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凸显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2)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 富的想像空间。
第 一 音第 — 早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文雅的姑娘多么美丽,送我一枝红色管箫。红色管箫颜色亮丽,我对红色管箫很喜爱。
文本探究这一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顶 真 :前一句的结尾词语紧接着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词语的那种 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蝉联”。表达作用: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
文本探究“说怿女美”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少女怎 样的感情?“说怿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之物,又指赠物的人。“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 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
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从郊外采来茅草送给我,茅草确实美丽又稀奇。 不是你这茅草长得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给我的。
文本探究“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美且异”?爱屋及乌,凸现单纯的爱恋之情。借助“彤管”“荑”抒发情感。表面是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 是借此来表达对姑娘的赞美喜爱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只言片语,却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人物的感情变化:“我”从 “搔首踟蹰”,焦虑异常到“说怿女美”,爱不释手。刻画了一个天真 活泼、聪明可爱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 他们之间纯真健康的爱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 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 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女主人公形象静女形象诗歌中的“静女”意象,代表了一种宁静、美好的女 性形象,体现了女性柔美、娴静的气质。
恬静的情感:诗歌开头部分表达的情感较为恬静, 描绘出静女的柔美、娴静 气质。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整首诗歌 情感表达内敛含蓄,没有直接表 白,而是通过意象、比喻等手法 ,委婉地传达诗人的情感。
情感升华:随着诗歌的展开,情感逐渐升华,表达对静女的 赞美之情,展现诗人对静女美 好品质的钦佩。通过对《静女》的节奏与韵律、 意象与比喻以及情感表达与变化 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这首诗歌的内涵与魅力。
精确表达诗中运用简练的语言,精确地表达出静女的形象和情感,每个字都恰到好处,无冗余之言。
含蓄内敛简练的语言同时也体现了含蓄内敛的艺术风格,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
爱情与婚姻:诗歌中透露出作者对“静女”的倾慕之情,以及对于 美好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向往,使得诗歌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女性美德:诗歌主题聚焦于女性美德,通过对“静女”的描绘,展现了女性贞静、娴雅的品质。
在对《静女》的背景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将更容易理解诗 歌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欣赏这首古代诗歌的魅力。
主题概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劝学教学ppt课件,共4页。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三 公输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教学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师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