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 (原卷版).docx
    • 解析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 (解析版).docx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 (原卷版)第1页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 (原卷版)第2页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 (原卷版)第3页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 (解析版)第1页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 (解析版)第2页
    2.3 《林黛玉进贾府》习题 (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23《林黛玉进贾府》习题原卷版docx、23《林黛玉进贾府》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zhì)造 紫檀(tán) 人烟阜(pù)盛
    B.台矶(jī) 两靥(yàn) 怯(què)弱
    C.绾(wǎn)珠钗 錾(zàn)银 璎(yīng)珞(luò)
    D.宸(chén)翰 美人觚(jiā) 纨(zhí)绔(kuà)
    【答案】:C
    【解析】:A项,“敕”读chì,“阜”读fù。 B项,“靥”读yè,“怯”读qiè。
    D项,“觚”读gū,“纨”读wán,“绔”读kù。
    2.下列词语或短语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皇帝) 不经之谈(荒诞)
    B.忖度(踱步) 万几宸翰之宝(书信)
    C.乖张(偏执、不驯服) 可怜辜负好韶光(时光)
    D.罥烟眉(淡淡的) 寄言纨绔与膏粱(优质的高粱)
    【答案】:C
    【解析】:A项,“敕”指奉皇帝之命,“经”指合常理。 B项,“度”指揣度、思量,“翰”指墨迹、书法。 D项,“罥”指缠绕,“膏粱”指肥肉精米,这里借指富贵子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C.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D.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答案】:A
    【解析】:B项,此处的“便宜”是方便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的“便宜”常指价钱低,或者不应得的利益。
    C项,此处的“风骚”指姿容俏丽,而现代汉语中的“风骚”常指举止轻佻。
    D项,此处的“形容”指形体和容貌,而现代汉语中的“形容”常指对事物或物质加以描述。
    4.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 怀中,心肝儿肉叫着 。当下侍立之人,无不 ,黛玉也 。
    ② 宝玉 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A.拽入 号啕大哭满面泪痕大哭起来哭个不住
    B.扯进 哭个不住号啕大哭满面泪痕大哭起来
    C.拉入 满面泪痕哭个不住掩面涕泣大哭起来
    D.搂入 大哭起来掩面涕泣哭个不住满面泪痕
    【答案】:D
    5.下列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对相关人物的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②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④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A.贾迎春 林黛玉 贾宝玉 王熙凤
    B.贾探春 王熙凤 贾宝玉 林黛玉
    C.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贾探春
    D.贾迎春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答案】:B
    二、阅读提高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课文中的几段文字,完成第1~5题。
    (A)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B)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上“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
    1.(A)段中,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这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答:
    2.(A)段中,王熙凤的先后几段话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中最能显示她这一特点的是哪句话?请简单说明理由。
    答:
    3.(A)段中,王熙凤的两“携”一“拭”是否对黛玉有真情?她做这些动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
    4.(B)段中,黛玉初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初见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对于二人初见时的反应,下面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这样写,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B.作者这样写,主要是想通过初会时的心灵感应,表现两人在感情上的默契,为后来两人的爱情埋伏笔。
    C.作者这样写,反映了初恋者可能产生的幻觉。
    D.黛玉一惊,宝玉一笑,一人存于中,一人发于外,这表现了两人因不同的地位、性格而产生的不同心理。
    【答案】:C
    【解析】:C项,此项的说法没有依据。
    5.黛玉刚入府时,贾母问及她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而在(B)段中,面对宝玉同样的问题,黛玉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请说说黛玉这前后两个回答,到底哪个回答是如实的。黛玉为什么要回答得前后矛盾?这前后矛盾的回答体现了什么?
    答:
    【答案】:
    1.这既表明了王熙凤的性格泼辣,又表明了贾母对王熙凤的亲近和宠爱。
    2.(1)这表现了王熙凤泼辣虚伪、察言观色和机变逢迎的性格;
    (2)最能显示她这一特点的话是“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句话是在迎合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黛玉、探春、迎春、惜春的心理。
    3.王熙凤两“携”黛玉的手,一次用帕“拭”泪,看似对黛玉有很深的感情,实际上只是逢场作戏之举。她做这些动作的目的是讨好贾母。
    5. ① 黛玉对贾母的回答是如实的;
    ② 因为黛玉发现贾母不喜欢女子读书,便觉得自己有不谦之嫌,所以后来回答同样的问题时,便选择了“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以免再次失口;
    ③ 这体现了黛玉寄人篱下时小心谨慎的态度。
    (二)课外阅读
    下面是《红楼梦》的其他选段,请在阅读后完成第1~4题。
    凤姐儿听说,便回身和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凑趣儿的,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个女请客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倒不理会;凤姐儿却听着是说刘姥姥,便笑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大奶奶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有丫鬟挨人递了茶,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这边坐。”众人听说,忙抬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了,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姐妹三人一桌,刘姥姥挨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掀还沉,哪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1.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述的内容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
    答:
    2.作者为什么写众人发笑以前“先还发怔”?
    答:
    3.看到刘姥姥的言行,众人皆笑,“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凤姐不笑的原因是什么?
    答:
    4.根据笑声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请任意选取两个人物的笑声,对他们的性格加以分析。
    答:
    【答案】:
    1.它与“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这句话相照应。
    2.因为这一“发怔”细节尤为传神,特别真实,这个看似无声的间歇时间,为后文写众人大笑做了铺垫。
    3.因为凤姐是这场戏的总导演,她需要撑住场面,让场面气氛更活跃,其目的就是哄贾母开心,讨好贾母。
    4.例如:史湘云性格率真,最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最先喷茶;林黛玉身体娇弱,所以一笑便“岔了气”;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一向在贾母面前恃宠撒娇,自然会“滚到贾母怀里”等。

    相关试卷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优秀课后测评,文件包含平凡的世界习题原卷版docx、平凡的世界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二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二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32《种树郭橐驼传》习题原卷版docx、32《种树郭橐驼传》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优秀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31《伐檀》习题原卷版docx、31《伐檀》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