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6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选择题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已知12g石墨或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Q1和Q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1ΔH3>ΔH2;故选:A。10.B解析:A.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小于零;应为,A错误;B.0.4gNaOH(s)为0.01mol,盐酸(HCl为0.01mol),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出大量的热,则反应放出热量大于0.573kJ,B正确;C.氨水为弱碱,电离吸热,则反应生成1mol时放出小于57.3kJ热量,C错误;D.硫酸溶解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导致放热增大且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D错误;故选B。11.C解析:依据盖斯定律:①×2 - ②×3 - ③可得目标方程式,故△H=2△H1 - 3△H2 - △H3,故答案选C。12.B解析:根据反应2SO2(g)+O2(g)2SO3(g)△H=-196.6kJ/mol可知,2molSO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196.6kJ,但将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时,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故2molSO2不可能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 kJ;故选B。二、非选择题13.S(s)+O2(g)=SO2(g) =-296kJ/mol解析:硫的摩尔质量为32g/mol,4g硫粉的物质的量为mol,mol硫粉在中完全燃烧生成气体,放出37kJ的热量,所以1mol硫粉在中完全燃烧生成气体,放出37kJ×8=296kJ的热量,所以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 =-296kJ/mol。14.(1)吸热(2)B(3) a B(4)+2=3++ (5)[(E1−E2)+△H+(E3−E4)] kJ∙mol−1(6)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2mol氮气反应不完全,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 946 解析:(1)制作冷敷袋可利用吸收周围的热量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故答案为:吸热。(2)A.浓硫酸和水混合会放出大量热,大不安全,故A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和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相对安全,故B符合题意;C.纯碱和水混合后热量变化很小,故C不符合题意;D.食盐和白醋混合后热量变化很小,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3)①图a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图b是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a表示;故答案为:a。②与足量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则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故答案为:。③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故A错误;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大于零,故B正确;C.该反应的,故C错误;D.该反应可表示液态水分解生成4g气态氢气和32g气态氧气时的热效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4)根据盖斯定律,反应2减去反应1的2倍得到+2=3++ ;故答案为:+2=3++ 。(5)根据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活化能减去生成物的活化能,则过程中的焓变为[(E1−E2)+△H+(E3−E4)] kJ∙mol−1;故答案为:[(E1−E2)+△H+(E3−E4)] kJ∙mol−1。(6)①在和下,工业合成氨,每生成就会放出热量,在该条件下,向某容器中加入、及合适的催化剂,充分反应后测得其放出的热量小于,原因可能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2mol氮气反应不完全,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根据每生成就会放出热量,则每生成就会放出热量,则,解得a=946;故答案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2mol氮气反应不完全,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946。②根据题意得到在和下转化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则与中更稳定的是;故答案为: ;。15.2VOSO4(s)V2O5(s)+SO3(g)+SO2(g) ΔH=(p-q-r)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总的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2SO3(g) ΔH=p减去过程a、过程b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得过程c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VOSO4(s)V2O5(s)+SO3(g)+SO2(g) ΔH=(p-q-r)kJ·mol-1。16.36×103 解析:(1)Q=c∙m∙∆t=4.18 J⋅g-1⋅C-1×200mL×1.00g/cm3×(28.1℃-18.1℃)= 8.36×103 J;(2) 200mL 0.200mol/L CuSO4溶液中n(CuSO4)= 200mL×0.200mol/L=0.04mol,3.90g锌粉的物质的量为0.06mol,锌过量,则反应的n(CuSO4)= 0.04mol,释放的热量为8.36×103 J,∆H=-8.36kJ÷0.04mol=-209kJ/mol。17.+131.3kJ/mol【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解答。解析:由已知:①2H2(g)+O2(g)=2H2O(g);△H2=-483.6kJ•mol-1;②2C(s)+O2(g)=2CO(g);△H3=-221.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C(s)+H2O(g)=CO(g)+H2(g);△H1==+131.3kJ/mol;故答案为+131.3kJ/mol。18. 、 22.4 40%【分析】(1)燃烧热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反应热,一般HH2O(l)、CCO2(g)、SSO2(g),中和热指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的反应热;(2)根据水的质量,利用燃烧热计算出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和氢气的体积,再根据一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以及燃烧热计算一氧化碳体积,从而计算CO的体积分数。解析:(1)A.反应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H1不能表示燃烧热;B.碳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CO2,而不是CO,故H2不能表示燃烧热;C.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水是气态,不是稳定的状态,应为液态水,故H3不能表示燃烧热;D.1mol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燃烧热概念,故H4能表示燃烧热;E.1molC6H12O6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液态水,符合燃烧热概念,故H5能表示燃烧热;F.NaOH(aq)HCl(aq)=NaCl(aq)H2O(l),符合中和热概念,故H6能表示中和热;G. 反应生成的水为2mol,故H7不能表示中和热;H.醋酸是弱酸所以不符合中和热概念,故H8不能表示中和热,本题答案为、 。(2)因为生成水的质量,所以,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能量为,,,则标准状况下,所以的体积分数为。本题答案为22.4、40 。19.(1)搅拌器(2) 防止热量散失 偏大(3) 不相等 相等(4)-56.8kJ/mol(5)ADF(6)0.75mol/L【分析】结合中和热的概念和中和热实验操作的要点保温,防止能量散失分析判断;中和热指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无关;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时吸热过程,以此解题。解析:(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搅拌器;(2)碎纸条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如果没有碎纸条,会有热量的流失,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会偏大,故答案为:防止热量散失;偏大;(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4)第2组温度差为5.1℃,除第二组,其余3次温度差分别为:3.4℃,3.5℃,3.3℃第2组数据明显有误,所以删掉,其余4次温度差平均值为,该反应中,氢氧化钠过量,按照盐酸的量计算水的量,水的物质的量为:,溶液的质量为:,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5)通过对比数据可知,该反应放出热量的计算值较小,则根据选项可以分析,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则在测量氢氧化钠温度时,会放热,从而起始温度会较高,计算出的热量较小,A正确;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温度变化,动作迟缓,不会影响反应热,B错误;C.本题需要的是温度差,故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没有影响,C错误;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其电离的时候要放热,故换成氨水后,测得的热量会变小,D正确;E.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则盐酸的试剂体积,大于量取的数值,放热较多,E错误;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实验时,会有热量流失,热量偏小,F正确;故选ADF;(6)V1=30mL时溶液温度最高、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V2=20mL,此时有n(HCl)=n(NaOH),即30×10-3×0.5mol/L=c(NaOH)×20×10-3L,c(NaOH)=0.75mol/L。20.(1)环形玻璃搅拌棒(2)(3)abc(4) 不相等 偏小解析:(1)根据简易量热计示意图可知,仪器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2、3、4的温度差分别为:29.5℃-26.1℃=3.4℃,32.3℃-27.2℃=5.1℃,29.2℃-25.9℃=3.3℃,29.8℃-26.3℃=3.5℃,第二组数据明显误差太大应舍去,故平均温差为,近似认为50mL 0.55mo/LNaOH溶液和50mL 0.25moI/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lg/cm3,已知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5010-3L0.25mol/L2=0.025mol,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则中和热;(3)由上述计算可知,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有偏低,则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有: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热量损失增大,导致结果偏低,符合题意;b.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导致所测硫酸温度偏高,即反应前温度偏高,则温差偏低;c.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增大热量的散失,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c。(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改用和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数值,即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偏小。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