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一):长度的测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83049/0-17211132561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一):长度的测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83049/0-17211132561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一):长度的测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83049/0-17211132561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一):长度的测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展开A. 2.5μm=2.5μm×10-6m B. 2.5μm=2.5×10-5dm
C. 2.5μm=2.5×10-6cm D. 2.5μm= 2.5×10-9m
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2.42厘米 B. 2.428厘米 C. 2.43厘米 D. 2.47厘米
3.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小方桌的边长为0.970m,后来把该尺与标准尺校对,发现它的实际长度是1.003m,则小方桌的每边的实际长度是( )
A. 1.000m B. 0.973m C. 0.967m D. 1.030m
4.下图是某同学测量一物块长度的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物块的长度是1.44厘米
B. 该刻度尺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C. 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0.1毫米
D. 该刻度尺的单位是毫米
5.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6.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180微米=180微米×1/1000=0.18毫米
B. 1.5米=1.5×1000 =1500毫米
C. 0.8厘米3=0.8厘米3×1/1000 =0.8分米3
D.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7.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
A. 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 一样大
C. 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闻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关申诉理由正确的是( )
A. 起跳的点和皮卷尺上2cm刻度处对应
B. 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C. 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D. 跳的时候偏离正前方,直接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
9.对以下实验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B.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视线是斜视的,测得的长度比物体的真实长度要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比仰视读数要大
10.如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11.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四个测量数据中,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是__________;
A.0.00158千米 B.5.0米 C.7.26分米 D.32毫米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本书厚度为8.90厘米,这本书共有178页。则每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
(3)右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12.某人测量一物体长度为1.568米,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_________米,估计值是__________米。用刻度尺测出200页书(双面印刷)的厚度是8.5毫米,这本书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___微米。
13.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
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方法,测出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______。
14.如图,表示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回答:
(1)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cm;
(2)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2匝,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__;
(3)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__。
15.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取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L1
B.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
D.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
(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墙纸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可多选)
A.每次绕的松紧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C.墙纸厚度不均匀 D.读数时小数点点错
16.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为了减小误差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L/n
D.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
(2)如图,是他的某次实验,他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了17圈,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_毫米;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 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可多选)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17.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改正实验步骤后,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D
6.D
7.C
8.C
9.C
10.C
11.(1)A(2)0.10cm(3)2.30cm
;0.008;85
13.(πR2−r2)/d
14.(1)0.17(2)小(3)大
15.(1)A(2)(D2-D1)/2n (3)ABC
16.(1)BADC/BDAC (2)1.1 (3)ABC
17.(1)A;C (2)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3)d= L2/n (4)ACD
浙教版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五):科学探究: 这是一份浙教版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五):科学探究,共11页。
物质的转化 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四): 这是一份物质的转化 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四),共7页。
物质的分离 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三): 这是一份物质的分离 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冲刺”核心考点训练(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