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80分 试题满分:100分 书写:5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万里长城是我国gǔ dài( )劳动人民xiū jiàn( )的,凝结着中华民族的wěi dà( )zhì huì( ),被誉为“shì jiè( )七大奇迹”之一。
    【答案】 ①. 古代 ②. 修建 ③. 伟大 ④. 智慧 ⑤. 世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读一读拼音,然后结合语境,写出词语,写完之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修、建、智、慧”笔画较复杂,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和结构,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2. 选择括号内的正确读音,画“√”。
    秋风劲(jìn jìng)吹,河水不断上涨(zhǎng zhàng)。小马和妈妈一起过河。它湿乎乎的身子紧紧地挨(āi ái)着妈妈,惊恐的小模(mú mó)样,看着直让人心疼。
    【答案】jìng zhǎng āi m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
    劲:jìn,力气,精神;情绪jìng,坚强有力。
    劲吹:jìng,[风]猛烈地刮。
    涨:zhǎng释义1.水位上升。2.增长;提高。zhàng释义1.膨胀;体积增大。2.弥漫;充满。3.头部充血。4.增多;超过。
    上涨:zhǎng,指价格、水位等)升高
    挨:āi,靠近;紧接着。ái,遭受;忍受。
    挨着:āi,靠着,紧接着。
    模:mú,模子。mó,法式;规范;标准。
    模样:mú,人的面容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3. 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1)微风吹过,湖面上水波(荡漾 飘荡)。
    (2)妹妹爱说爱笑,爱唱爱跳,是个(灵活 活泼)的孩子。
    【答案】(1)飘荡
    (2)灵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1)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飘荡:指在空中随风摆动或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阅读题目中的句子可知,句子描述的是微风吹过水面,水面上的波纹一起一伏地向四周漂开去,这里应该选择“荡漾”来形容水波起伏地动着,故该项应划去“飘荡”。
    (2)灵活:敏捷、不呆板。
    活泼:富有生气和活力。
    阅读题目中的句子可知,句子描述的是妹妹的性格,结合句中“爱说爱笑,爱唱爱跳”的说法可知,这里应该选择“活泼”来形容妹妹很有活力,故该项应划去“灵活”。
    4.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内。(4分)
    4. 下列成语中,比喻仿效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本领的是( )
    A. 滥竽充数B. 邯郸学步C. 自相矛盾D. 画蛇添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解析。
    A.滥竽充数:原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B.邯郸学步: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邯郸。有个燕国人到邯郸学习走路的姿势,结果没学到,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路姿势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这个成语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C.自相矛盾:形容言行不一致,相互抵触。
    D.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故选B。
    5. 踏青、扫墓、吃青团……是传统节日里的习俗。和这个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是( )
    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A.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意思是: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描写的是重阳节。
    B.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句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描写的是春节。
    C.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句意思是: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写的是大林寺桃花。
    D.出自唐代杜牧《清明》,诗句意思是:清明时这天,细雨纷纷飘洒着,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像丢了魂魄一样向前赶路。描写的是清明节。
    结合所给语境,踏青、扫墓、吃青团是清明节的习俗;
    故选D。
    6. 小明主动改正错误,下列名言中,不适宜用来夸奖小明的是( )
    A.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B.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言的运用。
    A.意思是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B.指有过错却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C.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此句重点在于批评有过错却不改正的情况,不适合用来夸奖小明。
    故选C。
    7. 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能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正是( )
    A.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八字成语。
    A.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受到好的影响,自己也会变得优秀,符合语境。
    C.强调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更真实可靠。
    D.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故选B。
    8. 根据提示,按照要求作答。
    情境提示: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学校正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1)写一个通知,请全体同学参加诗词诵读大会。
    时间:7月15日上午9点 地点:学校操场 署名;少先队大队委
    (2)请你转述老师说的话。
    老师说:“诗词大会上,我要给同学们拍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上合适的动作或神态,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们班的诗朗诵获得一等奖啦!”小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亮亮的日记中有两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帮他改正。
    通过这次诗词大塞,我增强了许多知识,越来越爱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1)例文:
    通知
    7月15日上午9点,请全体同学到学校操场集合,参加诗词诵读大会。
    少先队大队委
    7月10日 (2)老师说,诗词大会上,他(她)要给同学们拍照片。
    (3)高兴得蹦起来 (4)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写通知。
    写通知的格式如下:
    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针对 “全体同学”可以不写称呼。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本文写7月15日上午9点,请全体同学到学校操场集合,参加诗词诵读大会。
    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本文写少先队大队部和7月10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引述句改转述句。
    ①标点符号的改变:转述句改引述句,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人称的变化:转述句改引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三人称“他”或“她”要改为第一人称“我”;当转述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在改为引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二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本句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把“我”改为“她、他”。
    示例:老师说,诗词大会上,他(她)要给同学们拍照片。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要求填上合适的动作或神态,“获得一等奖”肯定很高兴,故可填:激动得跳起来。
    示例:“我们班的诗朗诵获得一等奖啦!”小丽激动得跳起来。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第一处:错别字,把“塞”改为“赛”。
    第二处,搭配不当,“增强”改成“增长”。
    9. 把古诗补充完整。
    (1)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绝句》)
    (2)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清明》)
    (3)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元日》)
    (4)__________________,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5)__________________。田中有株。兔走触株,__________________。(《守株待兔》)
    【答案】 ①. 沙暖睡鸳鸯 ②. 牧童遥指杏花村 ③. 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 绿阴不减来时路 ⑤. 宋人有耕者 ⑥. 折颈而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暖”“睡”“鸳”“鸯”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牧”“遥”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桃”“换”“符”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阴”“减”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耕”“折”“颈”的正确写法。
    10. 填写整本书阅读记录卡。
    寓言故事读起来轻松有趣,既发人深省又好玩。我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是《___________》,从中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掩耳盗铃 ②. 不要自欺欺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寓言故事。
    根据题干要求推荐寓言故事。可以选择中国的也可以选择外国的。如《狐狸与葡萄》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广为人知的寓言故事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自我认知和社会心理的寓言。这个寓言鼓励我们要有勇气面对挑战,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自我安慰。
    二、阅读(35分)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火烧云(节选)
    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②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③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1. 读选段③,“一模一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在选段中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一模一样。
    12. 选段描述了火烧云_____________(A.颜色 B.形状)的变化。火烧云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动物,表明它们出现先后顺序的词语是“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感受到火烧云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11. ①. 完全相同,没有两样 ②. 火烧云变成的大狮子 ③. 庙门前的石头狮子
    12. ①. B ②. 马 ③. 大狗 ④. 大狮子 ⑤. 忽然 ⑥. 接着 ⑦. 形状变化多而且快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以及关键信息的抓取。
    结合文段第③段中的“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火烧云变成的大狮子与庙门前的石头狮子外形、动作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此处的“一模一样”的意思是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语句以及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段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文段②“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文段③“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中火烧云有3种形状的变化,即变成了马、变成了狗、变成了狮子。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描述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故选B。
    结合文段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文段②“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文段③“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中分别用了“一会儿”“忽然”“接着”“一转眼”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体会到在短短的时间内火烧云就有3种形状的变化,即变成了马、变成了狗、变成了狮子。从而感受火烧云变化的形状之多、速度之快。
    阅读短,回答问题。
    “摔泥巴”的童年
    ①每当看到孩子们玩着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我就想起儿时摔泥巴的情景。
    ②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小山村里度过的。那时候,我和小伙伴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摔泥巴。放学后,我们几个小伙伴雀跃着冲向一块烂泥地。我们先在泥地里挖一些湿软的泥巴,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然后每人从中抓出一团儿,揉(róu)成一个球形,接着再把大拇指伸进泥球中央,不断转动,泥球逐渐被捏(niē)成一个平底盆的样子,最后把盆底摁(èn)得薄薄的,这样一个小泥盆就做好了。
    ③我们手捧泥盆,鼓起两腮,往盆里吹口气,高声问道:“泥盆漏不漏?”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喊着;“漏”“不漏”……大家喊的不同,玩法也不同。如果喊“漏”的人多,大家就把各自手中的泥盆举得高高的,盆口朝下使劲一摔,只听“啪”“啪”声响,泥星四射,那薄薄的盆底便被排出一个个窟窿(kū lng)。谁的泥盆窟窿最大,谁摔泥巴的本领就最强。如果喊“不漏”的人多,大家就会轻轻摔下手中的泥盆。谁的泥盆摔后没有漏,谁摔泥巴的本领就最强。在“啪啪啪”的摔泥巴声里,我们喊着、叫着、笑着、跳着……每个人的脸上、头上、衣服上都是泥点,活脱脱一群小泥人儿。回家后,经常会被家长骂一顿,我们大都一伸舌头,做个鬼脸就过关了。第二天又接着玩起来。玩摔泥巴的快乐,什么都不能比。
    ④几十年过去,我早已过了玩泥巴的年龄,但摔泥巴的童年时光始终是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13. 根据意思,填写选文中的词语。
    A.形容高兴得像麻雀一样地跳跃。( )
    B.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14. 读第②自然段,把制作小泥盆的过程补充完整。
    15. 读第③自然段,想一想“我们”是如何通过摔泥巴比本领的,完成连线。
    喊“漏”的人多 轻轻一摔 窟窿最大,本领最大
    喊“不漏”的人多 使劲一摔 没有窟窿,本领最大
    16. 第③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文中语句概括)
    17. 读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从“争先恐后”“喊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跳着”等词可以体会到“我们”玩泥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①. 雀跃 ②. 争先恐后
    14. ①. 出一团儿,揉成一个球形 ②. 把盆底摁得薄薄的
    15. 16. 玩摔泥巴的快乐,什么都不能比
    17. ①. 叫着 ②. 笑着 ③. 非常快乐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放学后,我们几个小伙伴雀跃着冲向一块烂泥地。”可知放学后,我们几个小伙伴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着冲向一块烂泥地,因此“形容高兴得像麻雀一样地跳跃。”指的是雀跃;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喊着;‘漏’‘不漏’……”可知小伙伴儿们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地喊着。因此“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指的是争先恐后。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我们先在泥地里挖一些湿软的泥巴,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然后每人从中抓出一团儿,揉成一个球形,接着再把大拇指伸进泥球中央,不断转动,泥球逐渐被捏成一个平底盆的样子,最后把盆底摁得薄薄的,这样一个小泥盆就做好了。”,抓住关键词句“然后每人从中抓出一团儿,揉成一个球形”可知第二步:每人从中抓出一团儿,揉成一个球形;抓住关键词句“最后把盆底摁得薄薄的”可知最后把盆地摁得薄薄的,一个小泥盆就做好了。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如果喊‘漏’的人多,大家就把各自手中的泥盆举得高高的,盆口朝下使劲一摔,只听‘啪’‘啪’声响,泥星四射,那薄薄的盆底便被排出一个个窟窿。谁的泥盆窟窿最大,谁摔泥巴的本领就最强。”可知喊“漏”的人多,需要使劲一摔,谁的泥盆窟窿最大,谁摔泥巴的本领就最强;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如果喊‘不漏’的人多,大家就会轻轻摔下手中的泥盆。谁的泥盆摔后没有漏,谁摔泥巴的本领就最强。”可知如果喊“不漏”的人多,需要轻轻摔泥盆,谁的泥盆没有漏,谁摔泥巴的本领就最强。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玩摔泥巴的快乐,什么都不能比。”,联系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在‘啪啪啪’的摔泥巴声里,我们喊着、叫着、笑着、跳着……每个人的脸上、头上、衣服上都是泥点,活脱脱一群小泥人儿。回家后,经常会被家长骂一顿,我们大都一伸舌头,做个鬼脸就过关了。”可知描写了我和小伙伴儿们玩摔泥巴时的快乐,因此可以用句子“玩摔泥巴的快乐,什么都不能比。”来概括本段内容。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在‘啪啪啪’的摔泥巴声里,我们喊着、叫着、笑着、跳着……每个人的脸上、头上、衣服上都是泥点,活脱脱一群小泥人儿。”句子,抓住关键词“喊着”“叫着”“笑着”“跳着”可以看出我们玩泥巴时十分开心、高兴。
    三、习作(30分)
    18. 习作。
    根据提示,写一篇习作。
    提示:快来看呀,小鸟在海底呼呼大睡,鱼儿在陆地上健步如飞,蚂蚁驾驶飞机去旅行,老虎胆小如鼠不敢出家门……小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正经历着怎样的事呢?
    要求:(1)自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编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
    (2)把动物经历的事情写清楚;
    (3)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答案】例文:
    胆小的老虎
    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所有动物都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曾经威风凛凛的老虎,现在却胆小如鼠,不敢迈出家门一步。
    有一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动物运动会。小兔子、小猴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报名参加了各种比赛项目,可是老虎却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到老虎家门口,邀请老虎一起参加运动会。老虎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声音颤抖地说:“不,不,我害怕,外面太危险了。”小兔子无奈地摇摇头离开了。
    小猴子也来了,它在门外大声喊着:“老虎大哥,一起去运动会玩吧,可有趣啦!”老虎还是不敢开门,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森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只有老虎独自在家中,寂寞又害怕。
    直到有一天,一只小狐狸来到老虎家。它没有直接邀请老虎去参加运动会,而是给老虎讲了一个勇敢者的故事。老虎被故事中的主人公深深吸引,心中渐渐燃起了一丝勇气。
    小狐狸说:“老虎大哥,其实外面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情。”
    在小狐狸的鼓励下,老虎终于鼓起勇气走出了家门。当它看到大家欢乐的场景,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它开始尝试参与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和小兔子一起跳绳,和小猴子一起投篮。
    慢慢地,老虎不再胆小,它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勇气,成为了森林里真正的“王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个想象类的习作题目,给定了小动物失去原来主要特征的奇特设定。
    要求自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编写童话故事,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要把动物经历的事情写清楚,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写作思路:
    首先,确定选择的动物主角。比如可以选择“蚂蚁驾驶飞机去旅行”这个设定,以蚂蚁为主角展开故事。
    接着,构思故事的起因。比如蚂蚁为什么会驾驶飞机去旅行,可能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或者是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然后,设计故事的经过。在旅行过程中,蚂蚁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遇到恶劣天气、飞机故障等。它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克服这些困难。
    再构思故事的高潮部分。比如蚂蚁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成功解决了危机。
    最后,安排故事的结局。蚂蚁完成了旅行,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或者它在旅行中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刻画蚂蚁的形象,使故事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
    题号



    总分
    书写
    得分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挖一些湿软的泥巴,放在平整的地面。
    __
    将泥巴球捏成平底盆的样子。
    __

    相关试卷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