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我会根据拼音写词语, 积累填空,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我会根据拼音写词语。
    语文课本真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走进祖父的园子,你会看到wēnɡ wēnɡ( )飞着的蜜蜂,还可以看到绿色的mà zha( );坐进书房,你会认识shén jī mià suàn( )的诸葛亮,还有shuāi jiā( )时眼疾手快的小嘎子;走进自己的影院,你会欣赏到jùn mǎ bēn chí( )的荷兰牧场,还可以畅游zònɡ hénɡ jiā cuò( )的威尼斯河道;穿越时空,你会有童年的新发现……
    【答案】 ①. 嗡嗡 ②. 蚂蚱 ③. 神机妙算 ④. 摔跤 ⑤. 骏马奔驰 ⑥. 纵横交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蚂蚱、骏马奔驰”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2. 汉字多有趣!下面的字你认识吗?正确的选项是( )
    A. 网、拿、雨、人B. 册、拿、水、北
    C. 网、秉、雨、北D. 册、秉、水、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的了解,汉字的演变。
    网:在甲骨文字形中,左右两边是插在地上的木棍,中央是交错的网。隶变后楷书写作“网”。
    秉:甲骨文像手拿一把禾稻之形。金文中禾在右边,手在左边。小篆承接金文,手满把攥住禾稻。隶变后楷书写作“秉”。
    雨: “雨”是象形字。甲骨文上面一横表示天,下垂的六条短线表示下落的雨滴。金文的线条有断有续。隶变后楷书写作“雨”。
    北:甲骨文像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金文和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一致。隶变后楷书写作“北”。
    3. 下列不同年龄段,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A. 古稀 期颐 花甲 而立 不惑 弱冠
    B. 期颐 古稀 花甲 不惑 而立 弱冠
    C. 期颐 花甲 古稀 不惑 弱冠 而立
    D. 古稀 花甲 期颐 而立 不惑 弱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男子20岁称弱冠;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不惑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花甲之年:指60岁。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古代人活到70岁,是指古稀。
    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
    因此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B。
    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操( )自如 抓耳( )腮 恍然大( )
    天衣无( ) 随心所( ) 美妙( )伦
    全神( )注 若有所( ) 不动( )色
    运( )自如
    (1)以上词语中含人体部位的词语是( ),请你仿写一个:( )。
    (2)与“心不在焉”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的词语是( )。
    【答案】 ①. 纵 ②. 挠 ③. 悟 ④. 缝 ⑤. 欲 ⑥. 绝 ⑦. 贯 ⑧. 思 ⑨. 声 ⑩. 用 ⑪. 抓耳挠腮 ⑫. 咬牙切齿 ⑬. 全神贯注 ⑭. 美妙绝伦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补全词语以及仿写词语。
    操纵自如: 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抓耳挠腮: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
    恍然大悟: 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天衣无缝:事物(多系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随心所欲: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美妙绝伦: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思考着什么。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运用自如: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1)含人体部位的词语是“抓耳挠腮”,这样的词语还有:口是心非、胸有成竹等。
    (2)心不在焉:指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故反义词为“全神贯注”。美妙绝伦: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
    5. 积累填空。
    (1)诗中有志,王昌龄的“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战士誓死守卫疆土的决心;诗中有景,翁卷的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烟雨迷蒙的美景;诗中有情,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
    (2)我发现,《三国演义》与“三”很有缘,它里面有___________、蜀、吴三个国家,还有“三气周瑜”“三顾_____________”“桃园三____________”等故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从这句话得知:一个人如果知道同情别人,就说明他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
    (4)父母多次提醒小刚要随手关灯,但他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歇后语)
    【答案】 ①. 黄沙百战穿金甲 ②. 子规声里雨如烟 ③. 报得三春晖 ④. 魏 ⑤. 茅庐 ⑥. 结义 ⑦. 恻隐之心 ⑧. 仁之端也 ⑨. 外甥打灯笼 ⑩. 照旧(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积累与默写,课文内容理解。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原诗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三国演义》与“三”有缘,它里面有魏、蜀、吴三个国家,还有“三气周瑜”“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
    (3)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
    (4)外甥打灯笼一一照旧(舅)是一句民间的歇后语,“照旧”是它的要表达意思,说明事情还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一切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
    6.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刷子李技艺高超。 刷子李刷墙时身上没有一个粉点。(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画横线部分,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照样子写一写。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 ②. 因为刷子李技艺高超,所以刷墙时身上没有一个粉点。 ③. 鸟儿 ④. 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空 ⑤. 花儿 ⑥. 一张开开心心的笑脸 ⑦. 今天大家都很忙。妈妈忙得没停过脚步,爸爸忙得连喝水的工夫也没有,我忙得气喘吁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合并句子、仿写句子
    (1)本题考查陈述句改转述句。
    陈述句改转述句可以利用口诀: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我他;五改之后读又读。“我”是提示语中第一人诸葛亮,“我”改“他”;“你”是提示语中第二人鲁肃,原句中要写明。
    根据方法,原句改为: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
    (2)本题考查合并句子。
    这是一个因果关联词的句子。所以用关联词语:因为 所以,合并后为:因为刷子李技艺高超,所以刷子李刷墙时身上没有一个粉点。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时要注意仿照“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水”的句式和修辞来写,从自然界选取一种事物,如鸟儿、花儿等,结合其特点写出其快乐所在即可。
    例如:如果你是大树,那快乐就是一泓清澈清澈的泉水;如果你是虫儿,那快乐就是一叶碧绿碧绿的树叶。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三个“热得”并列,读起来琅琅上口,形式整齐,更有气势,增强了热的表达效果。写鸡狗蝉的动作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天气的热。
    为了突出大家都很忙,用三个“忙得”可以具体的写出来大家都在忙碌的场景。例如:今天大家都很忙。妈妈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爸爸忙得连喝水的功夫也没有,我忙得上气不接下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孔君平诣②其父,父不在,乃③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④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①惠:同“慧”。②诣:拜访。③乃:就,于是。④示:给……看。
    7.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全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作答)这句话描写的。
    8. 下列加点字与“此是君家果”中的“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果然如此B. 硕果累累
    C. 前因后果D. 果敢
    9. 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指以示儿/曰B. 为/设果,果/有杨梅
    C.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 父/不在,乃/呼儿出
    10. 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 ①. 世说新语·言语 ②.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8. B 9. C
    10. 杨氏之子是一个思维敏捷,机智聪明孩子。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了解。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读文可知杨氏之子甚聪惠,文章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写的。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此是君家果,意思是这是你家的水果。果:水果。A.果然如此,意思是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果:果然、果真。B.硕果累累,意思是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果:果实。C.前因后果,意思是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因:起因。果:结果。D.果敢,意思是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果:果断。
    因此选择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节奏。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孔雀是夫子家禽”是“未闻”的内容,所以要在“未闻”后断开。“孔雀是夫子家禽”中孔雀是主语,后面断开,“夫子家”与“禽”之间要断开,不然家禽连在一起会引起人们的误解,是夫子家的禽鸟,并非夫子的家禽(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因此选择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孩子。从“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个非常聪明、有智慧、懂礼貌的孩子;也可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大度和冷静,不会因为孔君平用杨梅辱其姓氏而感到不悦。
    【点睛】参考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让母亲坐在石头上休息,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走不得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段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
    (有删改)
    11. 给文章加一个标题,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12. 文章跟《景阳冈》一样,都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李逵的绰号是________________。
    13. 请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排序: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怒杀小虎 B.掘土葬母 C.不见母亲 D.再除两虎
    14. 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武松和李逵同为打虎英雄,你更喜欢谁?请结合课文和本文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李逵杀虎
    12. ①. 水浒传 ②. 施耐庵 ③. 黑旋风
    13. C A D B
    14. 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也为下文吊睛白额虎的出现埋下伏笔。
    15. 我更喜欢武松。因为李逵是凭着刀和自己的蛮力杀死了老虎。武松更为机智,面对凶猛的老虎,用了三个“一闪”先消耗掉老虎的体力,再进行搏斗。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
    文段描写了李逵打虎来写,因此标题可以取为“李逵打虎或李逵杀虎”。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水浒传》,《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李逵是《水浒传》中主要人物,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祖籍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又叫李铁牛;肤色黝黑,性格暴烈,心粗胆大,绰号“黑旋风”。阅读时要注意积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根据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李逵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李逵先发现母亲不见去寻找母亲,才发现了母亲被老虎叼走;
    “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从这里可以得知他杀了小虎;
    “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从这里可以得知李逵再除两虎;
    “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除了四虎之后,李逵葬母。
    故答案为C A D 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品析。
    “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这是环境描写。
    结合下文内容“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引出了下文的吊睛白额虎,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虽然两人同为打虎英雄,但打虎的方式不尽相同。李逵是凭着刀和自己的蛮力杀死了老虎,而武松凭借机智来消磨老虎,再进行搏斗。二者各有所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观点来答即可。
    16. 口语交际
    暑假旅游高峰期即将到来,你能向第一次来鄂伦春旗的叔叔阿姨们推荐一处景点吗?请你把这个地方介绍清楚,注意将推荐理由写充分(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推荐大家去乌力楞景区,景区位于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氏族部落”之意。指同一父系所传的子子孙孙。一个“乌力楞”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景区旨在重建鄂伦春文化的“原生环境”,充分挖掘展示鄂伦春独特的兽皮、桦皮、居住、饮食以及根植于狩猎文化的民族音乐舞蹈、宗教等衍生文化。乌力楞景区位于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氏族部落”之意。指同一父系所传的子子孙孙。一个“乌力楞”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景区旨在重建鄂伦春文化的“原生环境”,充分挖掘展示鄂伦春独特的兽皮、桦皮、居住、饮食以及根植于狩猎文化的民族音乐舞蹈、宗教等衍生文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口语交际,即语言表达能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本题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推荐一处鄂伦春旗的景点,选择一处自己熟悉或了解的景点,组织语言推荐介绍,介绍时说清楚推荐的理由。
    如:我推荐大家去鄂伦春乌力楞,它是积淀在鄂伦春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鄂伦春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这里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游览体验区得以诠释。
    17. 习作表达
    提到榜样人物,同学们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疫情期间英勇无畏的医护工作者,或者想到那些守卫边疆的忠诚战士,或者是那些杰出的科学家。其实榜样人物无处不在,留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人,你会发现榜样或许近在眼前!他(她)可能是我们的家人、老师、邻居、朋友、同学……请以“您(你)是我的榜样”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
    要求:①选取一件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②注意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③尝试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答案】例文:
    您是我的榜样
    邓亚萍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她是目前世界上夺取乒乓球冠军次数最多的女选手。小时候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而那时还不满十岁的邓亚萍却语出惊人:“我不会放弃,我要冲击,要练就最拿手的本领!”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十三岁的她就夺得全国冠军,十五岁获亚洲冠军,十六岁就在世锦赛上成为了女团,女双的双料冠军,并成为了连续八年排名世界第一的乒乓球运动员。她成功了!她的成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索。
    她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她那种绝不服输,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记得她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过这样一句话:我好像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越要向上爬,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可如果累了,想歇一歇,就可能滑落山谷,永远也不会到达顶峰了。这句话布不正是邓亚萍精神的写照吗?我细细品味着这句话,多形象的比喻啊!多朴实的哲理呀!在体育竞技中是这个道理,而把这句话应用到学习当中不也十分恰当吗?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付出努力,可如果停下来就会退步。这不禁又令我想到了自己。寒假中,数学作业太多了,我便动起了歪脑筋,偷偷撕掉了几页。正当我为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妈妈发现了。妈妈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起初,我还很不解,认为妈妈太小题大做了。可再了解了邓亚萍的事迹以后,我才理解了妈妈的苦心:一个人只有聪明的头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勇于拼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成功。
    邓亚萍阿姨,我向您保证:以后一定会学习您那种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精神,不再像以前一样容易屈服,成为和您一样,不被命运打垮的英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是命题作文,要求以“您(你)是我的榜样”为题写一个人,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准备写谁,可以是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学、老师,也可以是陌生人。再想一想这个人让你佩服或值得学习的原因。写的时候,想一想你准备通过几件事来写他(她),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后写,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注意在写作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描写和刻画,同时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开头:开门见山的说明自己的“榜样”是谁。
    中间: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他(她)为什么会成为你的榜样。
    结尾:总结全文,表明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相关试卷

    [语文][期末]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原卷版),共6页。

    [语文][期末]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2页。

    2021-2022学年重庆渝北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渝北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欣赏,习作乐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