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课文朗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上 习作例文(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上《习作五:围绕中心意思写》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上19《只有一个地球》课件+课文朗读 课件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上20《青山不老》课件+课文朗读 课件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上21《三黑和土地》课件+课文朗读 课件 0 次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上18《古诗三首》课件+课文朗读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上18《古诗三首》课件+课文朗读,文件包含18《古诗三首浪淘沙》pptx、18《古诗三首江南春》pptx、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pptx、171古诗三首浪淘沙mp3、172古诗三首江南春mp3、173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mp3、壶口瀑布mp4、王安石mp4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8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读一首好诗,就是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在前两次课中,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游历?这些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书湖阴先生壁诗题让你想起了哪些诗?苏轼《题西林壁》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举一反三: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联系学过的诗,说说诗题的意思。书湖阴先生壁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qítà请正确流利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请默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意。②〔苔〕青苔。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④〔排闼〕推开门。闼,小门。注释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干净整齐想象一下,只有茅檐干净、花木整齐吗?地面、墙角、廊下……屋内的摆设……诗的语言—— 精妙凝练。诗人抓住最有特点的景物,激发读者想象,展现出干净整洁的茅屋院落之景。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茅屋的廊檐因为经常打扫而干干净净,没有苔藓的痕迹;院里自己栽种的花木已经成畦成块,整齐美观。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干净整齐物中有景景中见人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词中的对仗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它是把同类或对立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数词同类名词动词名词颜色词动词《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诗词中的对仗绝句[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请默读古诗,结合插图和注释,想象画面。一条小溪曲折生姿,刚好环绕护卫着绿油油的田地;院外两座大山像要推开庭院的小门,将满山的青翠送入院来。王安石晚年的一些写景小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法被人称为“王荆公体”。黄庭坚说“荆公之诗,暮年方妙。”又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本诗后两句更是历来被人称赏的名句。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从修辞、用字等方面赏析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从“护”这个字感受到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就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从“护”字读出了水对田的一片深情,一份喜欢,正是因为有水的精心呵护,才会有田里的绿意盎然。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从“送”这个字中读出两座大山对湖阴先生的浓浓深情。如果不是充满深情,怎么会那么热情地将青山苍翠之景送给他呢? 两座山就像湖阴先生的老朋友,顾不上敲门,情急心切,将自己心爱的礼物送来了。王安石晚年的一些写景小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法被人称为“王荆公体”。黄庭坚说“荆公之诗,暮年方妙。”又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本诗后两句更是历来被人称赏的名句。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从修辞、用字等方面赏析诗人将山水拟人化,静景动写,“护田“写出水的柔情,“送青”写出山的殷勤。山水对主人亲切有情,仿佛也在赞赏主人的高雅品行。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为什么将这首诗写在湖阴先生茅屋的墙壁上?对庭院田园之景的喜爱对湖阴先生高雅品性的赞赏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有______才有“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为宰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与苏轼政见不同,但互相欣赏,二人都有士大夫的气节。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熙宁元年(1068年)有意励精图治的宋神宗将王安石从江宁知府任上召入京师,委任为参知政事,后又擢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从此,王安石在朝内主持了六七年的熙宁新政,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但新法的施行举步维艰,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保守派官僚和大地主阶级的阻挠,在与日俱增的反对声浪下,宋神宗亦动摇犹疑,这迫使王安石于熙宁七年卸去相职,而出任江宁知府。次年虽被复召回京,但变法派的内讧,同僚的背叛,33岁的儿子英年病逝,都使王安石极度苦闷和孤立,不得不于熙宁九年再度求去,从此退居江宁,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在城东和钟山间构筑了“半山园 ”,虽仍然心系苍生国事,对变法的失败愤激不平 ,但也常常寄情道书禅理,徜徉山水,以求得心理的恬静平衡。《书湖阴先生壁》就写在退居江宁时期。湖阴先生是王安石在江宁时一位隐居不仕的邻居。王安石还曾写过《元丰行示得逢 》《招杨得逢 》等诗,二人意气相洽,交往甚密。
读一首好诗,就是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在前两次课中,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游历?这些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书湖阴先生壁诗题让你想起了哪些诗?苏轼《题西林壁》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举一反三: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联系学过的诗,说说诗题的意思。书湖阴先生壁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qítà请正确流利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请默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意。②〔苔〕青苔。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④〔排闼〕推开门。闼,小门。注释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干净整齐想象一下,只有茅檐干净、花木整齐吗?地面、墙角、廊下……屋内的摆设……诗的语言—— 精妙凝练。诗人抓住最有特点的景物,激发读者想象,展现出干净整洁的茅屋院落之景。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茅屋的廊檐因为经常打扫而干干净净,没有苔藓的痕迹;院里自己栽种的花木已经成畦成块,整齐美观。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干净整齐物中有景景中见人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词中的对仗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它是把同类或对立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数词同类名词动词名词颜色词动词《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诗词中的对仗绝句[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请默读古诗,结合插图和注释,想象画面。一条小溪曲折生姿,刚好环绕护卫着绿油油的田地;院外两座大山像要推开庭院的小门,将满山的青翠送入院来。王安石晚年的一些写景小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法被人称为“王荆公体”。黄庭坚说“荆公之诗,暮年方妙。”又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本诗后两句更是历来被人称赏的名句。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从修辞、用字等方面赏析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从“护”这个字感受到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就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从“护”字读出了水对田的一片深情,一份喜欢,正是因为有水的精心呵护,才会有田里的绿意盎然。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从“送”这个字中读出两座大山对湖阴先生的浓浓深情。如果不是充满深情,怎么会那么热情地将青山苍翠之景送给他呢? 两座山就像湖阴先生的老朋友,顾不上敲门,情急心切,将自己心爱的礼物送来了。王安石晚年的一些写景小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法被人称为“王荆公体”。黄庭坚说“荆公之诗,暮年方妙。”又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本诗后两句更是历来被人称赏的名句。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从修辞、用字等方面赏析诗人将山水拟人化,静景动写,“护田“写出水的柔情,“送青”写出山的殷勤。山水对主人亲切有情,仿佛也在赞赏主人的高雅品行。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为什么将这首诗写在湖阴先生茅屋的墙壁上?对庭院田园之景的喜爱对湖阴先生高雅品性的赞赏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有______才有“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为宰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与苏轼政见不同,但互相欣赏,二人都有士大夫的气节。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熙宁元年(1068年)有意励精图治的宋神宗将王安石从江宁知府任上召入京师,委任为参知政事,后又擢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从此,王安石在朝内主持了六七年的熙宁新政,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但新法的施行举步维艰,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保守派官僚和大地主阶级的阻挠,在与日俱增的反对声浪下,宋神宗亦动摇犹疑,这迫使王安石于熙宁七年卸去相职,而出任江宁知府。次年虽被复召回京,但变法派的内讧,同僚的背叛,33岁的儿子英年病逝,都使王安石极度苦闷和孤立,不得不于熙宁九年再度求去,从此退居江宁,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在城东和钟山间构筑了“半山园 ”,虽仍然心系苍生国事,对变法的失败愤激不平 ,但也常常寄情道书禅理,徜徉山水,以求得心理的恬静平衡。《书湖阴先生壁》就写在退居江宁时期。湖阴先生是王安石在江宁时一位隐居不仕的邻居。王安石还曾写过《元丰行示得逢 》《招杨得逢 》等诗,二人意气相洽,交往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