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共16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一定有电子转移C.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kJ·mol-1B.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SO2和0.5molO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2SO3(g) ΔH=-158.4kJ·mol-1C.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则稀氨水与稀盐酸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D.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1mol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13.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HCl(g)分解成H(g)、Cl(g)时吸收的431kJ能量属于反应热B.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是相同的C.H2(g)+Cl2(g)=2HCl(g)+183kJD.2mol气态氢原子的能量高于1mol氢气的能量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肼()的燃烧热为622,则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500℃,30MPa下,将2mol (g)和6mol (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g)放热77.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HF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则HF和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D.在101kPa时,9g葡萄糖()固体完全氧化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140kJ热量,则该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5.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烷(C2H6)气体时生成1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表示乙烯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H6(g) + O2(g) = 2CO2(g) + 3H2O(l) ΔH = +2b kJ·mol-1B.C2H6(g) + O2(g) = 2CO2(g) + 3H2O(l) ΔH = -2b kJ·mol-1C.2C2H6(g) + 7O2(g) = 4CO2(g) + 6H2O(l) ΔH = -4b kJ·mol-1D.C2H6(g) + O2(g) = 2CO2(g) + 3H2O(g) ΔH = -2b kJ·mol-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热时,可用铜制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B.等质量的同种煤粉和煤块完全燃烧,煤粉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C(s,石墨) 、C(s,金刚石) ,若,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甲烷的燃烧热为,则 7.反应 A + B→C + Q(Q>0)分两步进行 ①A + B→X - Q(Q>0);②X→C + Q(Q>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 B.C. D.8.下列有关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碱溶液混合后,应先冷却再测温B.向内筒中加入稀碱时,应当缓慢而匀速地加入C.玻璃棒搅拌器若用铜丝代替,则测定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偏大D.任何酸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 (l)时放出的热量都是57.3kJ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B.所有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伴能量的变化B.X(s)=Y(s)是放热反应,则X比Y稳定C.等量的硫蒸气和固态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D.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1.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和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H4(g)+2Cl2(g)=N2(g)+4HCl(g) ΔH,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g)+Cl(g)=HCl(g) ΔH= +432 kJ ·mol-1B.断裂 lmolH-Cl键吸收能量比断裂 1mol N≡N键多 514kJC.上述反应中,ΔH=-431 kJ·mol-1D.上述反应中,断裂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只形成极性键1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可以表示氢气的燃烧热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kJ/molD.已知2C(s)+2O2(g)=2CO2(g) ΔH1 ;2C(s)+O2(g)=2CO(g) ΔH2;则Δ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