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986328/0-17211904768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986328/0-17211904769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986328/0-17211904769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986328/0-172119047698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986328/0-172119047715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986328/0-172119047722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986328/0-172119047726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986328/0-172119047730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时课件+练习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 (2019)2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2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练习,课标定位,素养阐释,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归纳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二、月—地检验 1.检验目的:检验使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地球对树上苹果的引力是否为同一种性质的力。2.检验方法:
3.结论:地面物体受地球的引力、月球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3.引力常量: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通过实验推算出引力常量G的值,现在通常取G=6.67×10-11 N·m2/kg2。
【思考讨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时,用到了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2)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 )(3)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月球受力平衡。( )(4)牛顿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
2.如图所示,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说明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引力作用。那么,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与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是不是同种性质的力?提示:是同种性质的力。
3.如图所示,行星所做的匀速圆周运动与我们平常生活中见到的匀速圆周运动是否符合同样的动力学规律?如果是,分析行星的受力情况。提示:都遵守牛顿第二定律F= ,行星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太阳对它的引力提供。
4.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吗?提示:不是。当两物体无限接近时,不能再视为质点,不能简单地套用公式计算万有引力。
问题引领如图所示,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探讨:(1)为什么行星会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2)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是什么关系?提示:(1)因为行星受太阳的引力。(2)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
2.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特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大小与太阳的质量和行星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方向。
我们在已有的观测结果(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理论(牛顿运动定律)引导下进行推测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不但适用于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力,而且对其他天体之间的作用力也适用。
画龙点睛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效果是向心力,使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典型例题【例题1】 (多选)下图是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情境,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实验得出的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等推导出来的
解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它的大小与行星和太阳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A正确,B错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规律推导出来的,C错误,D正确。
模型建构 在公式F=G 的推导过程中,我们要建构两个物理模型:(1)由于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的轨迹的两个焦点靠得很近,行星的运动轨迹非常接近圆,所以将行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2)由于天体间的距离很远,研究天体间的引力时将天体看成质点,即天体的质量集中在球心上。
【变式训练1】 (多选)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地球比木星离太阳近,所以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一定比对木星的引力大B.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在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所受引力变小
D.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可近似看成圆形轨道,其向心力来源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答案:BD解析:由F= 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m、r有关,对同一行星,r越大,F越小,B正确。对不同行星,r越小,F不一定越大,还要由行星的质量决定,A错误。公式中G为比例系数,是一常量,与F、r、m太、m均无关,C错误。通常的研究中,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可近似看成圆形轨道,向心力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D正确。
问题引领如图甲所示,两个距离很近的人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不是很大呢?如图乙所示,设想将一个小球放到地球的中心,小球受到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少呢?
提示:两个距离很近的人不能看作质点,不能根据万有引力公式求他们间的万有引力。物体放到地球的中心,万有引力公式已不适用,地球的各部分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对称的,物体受的万有引力是零。
(1)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可用公式计算,其中r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2)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可用公式计算,r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例题2】 对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和m2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当有第3个物体放入m1、m2之间时,m1和m2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D.m1和m2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答案:A
解析: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始终等大反向,A正确,D错误。当物体间距离趋于零时,物体就不能看成质点,因此万有引力表达式不再适用,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会变得无穷大,B错误。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只与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物体间的距离r有关,与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C错误。误区警示 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物体之间,但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只适用于两个质点之间,当物体间距r→0时,物体不能视为质点,故不能得出r→0时,物体间万有引力F→∞的结果。
解析:两球质量分布均匀,可认为质量集中于球心,由万有引力公式可知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应为G ,故选D。
问题引领(1)设两名同学的质量均为50 kg,估算这两名同学相距100 m时他们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5.965×1024 kg,地球半径为6 371 km,估算其中一位同学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3)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则其中一位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大?比较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大小并作出解释。
提示:(1)1.67×10-11 N(2)490.11 N(3)490 N。万有引力比重力略大,原因是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可分解为重力和物体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归纳提升1.地球表面处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除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点的物体,都围绕地轴做圆周运动,这就需要一个垂直于地轴的向心力。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F'提供向心力,另一个分力为重力G重,如图所示。
典型例题【例题3】 (多选)如图所示,P、Q是质量均为m的两个质点,分别置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所受的地球引力大小相等 B.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C.P、Q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D.P、Q两质点的重力大小相等
科学思维 1.物体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很小,一般情况下,认为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即mg=G 。2.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地球上空,重力加速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下面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B.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只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无关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D.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成反比答案:A
解析: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大小相等,A正确,C错误。根据F=G 知,F与m1、m2均有关,且与r2成反比,B、D错误。
2.(月—地检验)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
解析: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则应满足G =ma,即加速度a与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由题中数据知,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2020·全国卷1)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B.0.4C.2.0D.2.5答案:B
4.(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一位航天员在地球上的质量为65 k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航天员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2)航天员在地球上可跳1.5 m高,假设起跳速度不变,他在火星上可跳多高?答案:(1)288.9 N (2)3.375 m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2 万有引力定律说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匀速圆周,答案A,二次方,引力常量,卡文迪什,答案D,答案AD,答案B,答案C,答案A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2 万有引力定律背景图课件ppt,共55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2 万有引力定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匀速圆周运动,同一种力,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连线上,二次方,卡文迪什,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