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练习题
展开A.考古发现必须与文献相结合B.金银器都出自于官营手工业
C.西汉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密切D.儒家思想影响百姓生活
2.青花瓷在元代迎来大发展,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蒙古人和穆斯林都喜爱白色、蓝色,青花瓷制作所需的钴料可以畅通地从波斯运到中国,其造型出现了西亚和东南亚居民喜用的大盘大罐。元青花瓷的发展( )
①得益于蒙古帝国版图辽阔和统治者的支持
②反映了元代雇佣劳动兴起和工场规模扩大
③是中国先进制瓷技术同域外文化交流产物
④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和国际市场扩大有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下图是“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影响“茶”字发音系统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殖民争霸的影响D.丝绸之路推动
4.《红楼梦》中有描写刘姥姥入大观园见到某种新式器械的文字,“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着,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新式器械在中国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A.蒙古帝国西征B.朝贡贸易的兴盛
C.海上丝路兴起D.世界市场的拓展
5.中国古代的丝绸、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这得益于( )
A.西汉出现的文景之治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D.唐太宗的开放政策
6.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包撒尼雅斯在其《希腊志》中提出,赛里斯人用作制作衣装的那些丝线,它并不是从树皮中提取的,而是另有其他来源。在他们国内生存有一种小动物与树上织网的蜘蛛相似,作出一种缠绕在它们足上的细丝。该记载表明( )
A.养蚕缫丝技术已传入欧洲B.海上丝绸之路已达地中海
C.西方对中国有了精确了解D.中西方存在经济文化交流
7.东非沿海地区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中国瓷片。图1、图2所示为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村的一处伊斯兰教墓园内的瓷器碎片(推测出产于明万历、天启年间的景德镇民窑),它们被镶嵌在墓柱之上。这些发现可用于印证( )
图1 曼布鲁伊墓柱残 图2 曼布鲁伊墓柱残
存青花瓷盘(凤纹) 青花瓷盘(鹿纹)
A.中非官方交往源远流长B.阿拉伯垄断印度洋贸易
C.瓷器在东非多用于祭祀D.丝路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8.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
A.是上传下达政令的行政之路B.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巨大冲击
C.有利于提升边疆治理的效能D.直接促进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9.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福田经变》(经变,是指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图画)局部图。壁画描绘了福田“广施七法”中的旷路做井、架设桥梁等画面。据此可知( )
A.佛教开始通过敦煌传入内地B.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C.民众的生活与商品关系密切D.儒商成为了商人主体
10.学者根据新疆丝路南道精绝古国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记录了丝绸之路开通后当地的显著变化:来自黄河流域的丝锦与轻薄柔软的丝绸,成了精绝王室贵族们的内衣、长袍;光可鉴人、图案变幻的铜镜,喜人的漆器,从过去人们心中的瑰宝成了日常生活品。这一变化说明( )
A.精绝古国成为了中外交流的中心
B.汉朝政府保障了边境地区的稳定
C.考古发现决定了丝绸之路的研究
D.丝路开通密切了区域经济的联系
11.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大量关于商路知识的“商书”。如《一统路程图记》《商程一览》《水陆路程》等,详细记载了由南北二京至各地、十三布政司至各地,以及各布政司之间的交通路线、所经站名、里程等内容。这表明当时( )
A.区域性商人群体产生B.对外贸易日益发达
C.全国性市场网络形成D.地理学知识的进步
12.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域外引入多种作物,根据下表可知,这些作物的传入( )
西汉时期引进作物统计表
A.推动了中西文化的全面交流B.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是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D.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13.“中山装没有采用开放式的敞领,而是采用关合式的立领,这种形式的设计一方面是源于中山装所借鉴的西式军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到了服装领型的选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山装的这种设计( )
A.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决裂B.带有反专制的意义
C.没有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D.具有中西合璧风格
14.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最早出现中国的丝绸是在中国的哪一时期( )
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
15.明朝中后期,中葡两国的贸易中,中国主要输出生丝、丝织品、黄金、水银、瓷器、朱砂、麝香等;葡萄牙输往中国的主要是白银、胡椒、苏木、檀香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朝廷严厉实行“海禁”政策
C.中国工艺制造水平领先世界
D.中国较早完成近代社会转型
16.明清之际,在上海、杭州、福建、陕西等地形成了不少宣讲天主教的“会”,如“仁会”“兴仁会”“善终会”“苦难会”“天神会”等组织,同时还形成了严密的会约,如王徵写的《仁会约》、韩霖写的《铎书》等均是从天主教教义出发而写成的会约。这一现象( )
A.开启了西学东渐之风B.影响了传统思想结构
C.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D.改变了基层治理方式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惟一来源。
——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
材料二 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
材料三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以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流通。中国与各方合作开展了3000多个务实项目,拉动近1万亿美元投资。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谈声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路兴盛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18.【茶马古道与治边政策】
材料一 通过以茶易马,即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供给,从某种意义上,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茶马治边政策。唐肃宗率先开了政府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则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置榷茶和买马司以管理茶马互市。明代厉行茶马治边政策,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材料二 茶马古道源于中国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繁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盛。公元7世纪,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并于唐初南下,在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宋元明清各朝政府在西南各地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且管理越来越严格细致。清末民初,茶商大增。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抗战大后方主要的国际通道。……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它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道路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和附线,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高、最险峻以及环境最为恶劣的古道,其全长近四千余公里,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代政府重视茶马交易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茶马古道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1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2
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3
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
物产名称
类别
原产地
胡瓜
蔬菜
印度西北部
胡豆
蔬菜
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胡蒜
蔬菜
欧洲南部和中亚
胡荽(香莱)
蔬菜
地中海沿岸、中亚
石榴
水果
伊朗、阿富汗地区
葡萄
水果
欧洲、西亚和北非
参考答案:
1.C2.B3.A4.D5.B6.D7.D8.C9.B10.D
11.C12.D13.D14.B15.C16.B
17.(1)条件:张骞通西域;中国丝织技术先进,丝绸影响扩大;罗马帝国对丝绸有强劲需求。
(2)原因: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陆上丝路的受阻;科技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重视海外贸易。
(3)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了平台,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促进沿途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发展;为全球共同发展开辟了空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18.(1)原因:政治上,通过控制茶马交易,以加强对广大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财政上,能大大增加政府收入;商贸上,茶马交易强烈互补性的客观需求。
(2)特点:历史悠久,绵延时间长;道路众多,覆盖面广;道路狭窄简陋,交通条件艰苦;是古代我国西南地区陆上交通及外贸的主要通道;受到官民双方的重视和保护。
影响:古代:推动了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交流;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近代:茶马古道是抗日战争中后期重要的国际外援通道,对取得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为新中国的西南地区基础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古道所蕴含的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