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二单元二 烛之武退秦师精品课时练习
展开1.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共其乏困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秦伯说,与郑人盟
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氾南(fán)佚之狐(yì)夜缒而出(zhuì)
B.阙秦(quē)朝济(chá)逢孙(páng)
C.戍之(shù)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
D.夫人之力(fú)共其乏困(gōng)贰于楚也(èr)
3.对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讨厌)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回国)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古义:再次,两次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外交使者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夫晋,何厌之有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6.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A.朝济而夕设版焉B.晋军函陵
C.夜缒而出D.既东封郑
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失其所与,不知D.吾其还也
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与秦国的联盟是脆弱的。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再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逼紧,层层深入,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9.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⑤
10.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办事的官员,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文中指秦穆公。
B.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其中以“公”级别最大。由此可见,齐桓公的位次高于晋侯。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用于古代诸侯或帝王对自己的谦称,他们有时也自称“孤”,谓自己不能得众;称“不毂”,即不善。
二、阅读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构怨于诸侯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君之所知也
C.敢以烦执事以其无礼于晋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夫晋,何厌之有厌:
(2)阙秦以利晋阙:
13.“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是 。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 烛之武退秦师
一、基础知识
1.C(A项,已:同“矣”,语气词,了;B项,共:同“供”,供给;D项,说:同“悦”,高兴。)
2.B(B项,“朝”应读zhā。)
3.A(厌:满足。)
4.A(贰:古义为从属二主,动词。)
5.B(例句和B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和D项是判断句,C项是宾语前置句。)
6.B(A项,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B项,军,名词作动词,驻扎;C项,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D项,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7.D(A项,其:代词,指代“行李”;B项,其:代词,指代“这件事”;C项,其:代词,自己的。D项,其: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8.C(并没有把城池“划过去”。)
9.B
10.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二、阅读练习
11.B(A项,于:介词,对于;介词,和、与。B项,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以:介词,拿,用;连词,因为。D项,为:动词,给予;动词,作为。)
12.(1)满足(2)侵损、削减
13.状语后置句
14.(1)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惠公)恩惠,他答应给您焦、瑕这两个地方。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合乎仁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用武之道的。
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一 国殇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一 国殇优秀课时训练</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将进酒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2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将进酒精品练习</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二 烛之武退秦师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二 烛之武退秦师精品精练</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回答,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