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物理]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物理]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页
    [物理]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页
    [物理]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答案】D
    【解析】解:A、扫地时灰尘飞舞,不是分子在运动,故A错误;
    B、海绵能够被压缩,故B错误;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C错误;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一直在膨胀和演化中。
    故选:D。
    2.(2分)绚丽多彩的极光现象是太阳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与大气分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下列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现象的是( )
    A.原子核B.电子C.质子D.中子
    【答案】D
    【解析】解:
    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看到的极光,因α粒子(氦的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所以中子不是带电粒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分)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 )
    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
    【答案】C
    【解析】解:
    由图知乙、丙相互排斥、丙一定带同种电荷,则乙一定也带正电、乙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
    故选:C。
    4.(2分)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固态时的密度一定比液态时的大
    B.水由0℃加热到4℃时密度变大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后密度不变
    D.把一块橡皮泥均分为两块后,每块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B
    【解析】解:A、同种物质,但冰(固态)的密度比水(液态)的密度小;
    B、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变小,故B正确;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把一块橡皮泥均分为两块后、体积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5.(2分)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一个瓶子最多能盛1kg的水,则可用该瓶子盛1kg的液体是( )
    A.酒精B.汽油C.植物油D.水银
    【答案】D
    【解析】解:瓶子容积不变,能装1kg的水,
    若要装下其它液体,根据ρ=得,ρ液>ρ水,题中只有水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故选:D。
    6.(2分)分别用不同物质a、b、c做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物质的密度是1kg/m3
    B.若三个实心体体积相同,由a物质做的实心体的质量最小
    C.若三个实心体质量相同,由a物质做的实心体的体积最大
    D.若用三种材料做成三个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球,在空心部分灌满水后,a物质做的球总重力最大
    【答案】D
    【解析】解:图象的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
    A、由图象可知b=2m3时,mb=2×103kg,
    则b物质的密度为:ρb===1×102kg/m3,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由a物质做的实心体的质量最大,由c物质做的实心体的质量最小。
    C、由图象可知,由a物质做的实心体的体积最小。
    D、由B项解答结合密度公式可知,a、ba>ρb>ρc,
    由题知,三个球的质量相等a=mb=mc,
    由公式V=可知a实<Vb实<Vc实;
    因为三个空心球的体积相等,所以由V空=V球﹣V实可知,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的关系是:Va空>Vb空>Vc空,
    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由m=ρV可知,所以a物质做的球总重力最大。
    故选:D。
    7.(2分)“估测”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下列相关物理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一只鸡的质量接近1.5×106毫克
    B.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50dm3
    C.空气的密度约1.29g/cm3
    D.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0.5N
    【答案】C
    【解析】解:
    A、一只鸡的质量接近1.5kg=7.5×106mg,故A符合实际;
    B、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6.0×103kg/m3),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0.05m3=50dm4,故B符合实际;
    C、空气的密度约1.29kg/m3,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7.05kg,故D符合实际。
    故选:C。
    8.(2分)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下列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
    A.捏紧刹车装置B.轮胎上刻有花纹
    C.给车轴加润滑油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答案】A
    【解析】解:A、捏紧刹车装置,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轮胎上刻有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给车轴加润滑油,故C不符合题意;
    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分)放学时小刚同学手提书包走出教室,手对书包施加了一个提力,同时书包对小刚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答案】C
    【解析】解: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提书包,同时书包给手一个竖直向下的力,方向相反,即这两个力的大小相同,故C正确。
    故选:C。
    10.(2分)下列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
    A.图甲中,穿着旱冰鞋的小玲用手推墙后,她由静止开始向后退
    B.图乙中,小明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他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
    C.图丙中,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两个小车都向后退
    D.图丁中,分别在 A、B、C 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在 A 处更容易将门推动
    【答案】D
    【解析】解:
    A、穿旱冰鞋的女孩小玲用手推墙,她自己也会后退,手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明坐在小船上,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乙车向右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别在A、B,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D。
    11.(2分)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是由于足球的形变造成的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答案】C
    【解析】解: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足球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
    C、木板的形变是由于足球产生的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因为受到重力对木板产生压力的结果。
    故选:C。
    12.(2分)某同学在测量液体密度时,对同种液体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测得的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与对应的液体体积V,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空烧杯的质量为15g
    ②所测液体的密度为1g/cm3
    ③所测液体的密度为0.85g/cm3
    ④所测液体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减小
    A.只有①和④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③和④D.只有①和③
    【答案】D
    【解析】解:设空杯的质量为m0,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V1=20cm4时,总质量为m1=32g,
    则m1=m6+m液=m0+ρV1,即32g=m2+ρ×20cm3﹣﹣﹣Ⅰ;
    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V2=60cm3时,总质量为m2=66g,
    则m2=m5+m液′=m0+ρV2,即66g=m7+ρ×60cm3﹣﹣﹣Ⅱ;
    联立ⅠⅡ解得:m0=15g,ρ=2.85g/cm3;故②错误,①③正确;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或体积无关,故④错误。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3.(4分)《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是指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现代物理学认为常见的物质是由 分子 构成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 扩散 现象;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总体积 间隙 ;用筷子搅拌药液后,筷子上会沾上药液,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引力 。
    【答案】分子;扩散;间隙;引力。
    【解析】解:现代物理学认为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芳香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
    酒精和水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用筷子搅拌药液后,筷子上会沾上药液。
    故答案为:分子;扩散;引力。
    14.(2分)如图所示是市场上一款常见的静电吸尘器,使用时,按照刷子上的箭头方向刷,由于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所以刷子可以吸引灰尘。若刷子与衣服摩擦后带上正电荷,则衣服将因为 得到电子 而带上负电荷。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得到电子。
    【解析】解: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刷子可以吸引灰尘,是因为刷子在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衣服因得到电子带上负电荷。
    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得到电子。
    15.(2分)某品牌国产手机发布了其首款折叠屏+5G手机,使用柔性LED显示屏可让手机折叠,搭配了双金属保护外壳的设计,使用了升级版的石墨散热技术。以上技术中运用了物质多种物理属性:金属外壳的 硬度 大、石墨的 导热性 好、柔性LED显示屏的韧性好、透光性强。
    【答案】硬度;导热性。
    【解析】解:根据“双金属保护外壳”设计,得到金属需要保护内部。另外根据“石墨散热技术”。
    故答案为:硬度;导热性。
    16.(2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所示,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这时铁块的质量 > (选填“>”、“=”或“<”)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用镊子取出5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向右移动游码 。
    【答案】>;用镊子取出5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向右移动游码。
    【解析】解:将铁块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铁块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指针偏右说明右边的砝码重,通过移动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上更小的砝码)。
    故答案为:>;用镊子取出5g砝码放回砝码盒。
    17.(2分)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kg ;已知g=9.8N/kg,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
    【答案】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k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解析】解: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6kg/m3,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kg;已知g=9.3N/kg;
    故答案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k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7N。
    18.(2分)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250 cm3,液体的密度是 0.8×103 kg/m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已知:m总1=400g,m瓶=150g,m总2=350g,ρ水=3.0g/cm3
    求:瓶子的容积V瓶和液体的密度ρ
    解:(1)水的质量:
    m水=m总6﹣m瓶=400g﹣150g=250g,
    瓶子的容积:
    ∴V瓶=V水===250cm6;
    (2)液体的质量:
    m=m总2﹣m瓶=350g﹣150g=200g,
    ∴ρ液====4.8g/cm3=5.8×103kg/m4。
    故答案为:250;0.8×108。
    19.(2分)如图甲所示,洒水壶有A、B两个把手,分别供提水、洒水时使用 力的作用点
    有关。洒水时,水从壶嘴沿水平方向喷出,运动轨迹却为曲线(如图乙所示) 重力
    的作用。
    【答案】力的作用点;重力。
    【解析】解:(1)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提水时用A把手,应该用B把手,力的作用效果就会不同;
    (2)洒水时,水从壶嘴沿水平方向喷出,这是水受到重力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点;重力。
    20.(2分)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的原理;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水 。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
    【解析】解:划桨手在向后划水时,浆给水一个作用力的同时水也会给浆一个作用力、人、桨一起前进,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
    21.(3分)如图小明将画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 这一特点。地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有引力,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引力的,质量为 120 kg,重为 200 N(g=10N/kg)。
    【答案】竖直向下;120;200.
    【解析】解:(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形状,物体无论在地球还是月球质量不变,质量为m==
    在地球上重1200N的物体被带到月球上后,重为G′=1200N×。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120
    22.(2分)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
    (2)若用这根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0﹣6 N。
    【答案】(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2)0﹣6。
    【解析】解:(1)由图可知拉力在一定范围内(F≤6N时)弹簧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
    (2)拉力超过一定范围(F>6N时),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后弹簧伸长量与拉力不再成正比。
    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23.(2分)小李分别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测量数据在m﹣V图象中描出甲、乙、丙三个点,如图可得出:甲的密度 等于 乙的密度,甲的密度 大于 丙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等于;大于。
    【解析】解:根据图像,甲、乙在同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乙的质量与体积的比相等;
    而丙在甲的右端,故甲丙质量相同,根据,丙的密度小于甲。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
    24.(2分)如图是固体密度阶梯的示意图,若有相同质量和体积的铁球、铜球、银球、铅球各一个,则这些小球中可能是实心的是 铁 球;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铅 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解:四个球的质量相等,即:m铁=m铜=m银=m铅;
    四个球的密度关系是:ρ铅>ρ银>ρ铜>ρ铁;
    由ρ=可得V=,如果四个球是实心时的体积关系是:V铁>V铜>V银>V铅;
    四个球的实际体积是相同的;
    所以,这些小球中可能是实心的是铁球。
    故答案为:铁;铅。
    三、解答题:(共49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共10小题,每题2分)
    25.(2分)用200N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推木箱,请在图中画出推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解:过手与木箱的接触点O画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200N的推力
    26.(2分)如图所示,“不倒翁”是很常见的一种小玩具,请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解:
    重心已标出,过“不倒翁”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如图所示:
    27.(2分)如图所示,请画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后的木块沿粗糙斜面向上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力。
    【答案】
    【解析】解:木块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斜面给木块的支持力FN,其方向垂直斜面向上,还有沿着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
    28.(5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其利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同时减小了自身质量。将一个体积为0.02m3的钢制零件替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减少122kg。(已知:ρ钢=7.9×103kg/m3)求:
    (1)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质量;
    (2)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
    【答案】(1)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质量为36kg;
    (2)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解析】解:(1)钢制零件的质量:
    m钢=ρ钢V=7.9×106kg/m3×0.02m5=158kg,
    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质量:
    m复合=m钢﹣Δm=158kg﹣122kg=36kg,
    (2)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
    =3.8×103kg/m4。
    答:(1)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质量为36kg;
    (2)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8×108kg/m3。
    29.(7分)有一个体积为60cm3的空心铁球,质量为395g,在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407g,ρ铁=7.9×103kg/m3,ρ水=1.0×103kg/m3。求:
    (1)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cm3?
    (2)注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kg/m3?
    (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其总质量为多少kg?
    【答案】(1)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3;
    (2)注入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其总质量为0.405kg。
    【解析】解:(1)ρ铁=7.9×108kg/m3=7.4g/cm3;
    由ρ=可得395g铁的体积:
    V铁===50cm3,
    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铁=60cm3﹣50cm3=10cm3;
    (2)注入液体的质量m液=407g﹣395g=12g,液体体积等于空心体积V液=10cm4,
    注入液体的密度为:
    ρ液===1.3g/cm3=1.4×103kg/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水的体积:V水=V空=10cm2,
    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水=1.0g/cm6×10cm3=10g,
    装满水的总质量为:
    m总′=m+m水=395g+10g=405g=0.405kg。
    答:(1)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7;
    (2)注入液体的密度为1.2×107kg/m3;
    (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其总质量为0.405kg。
    30.(5分)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明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和同学们在教室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②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弄清分度值;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⑥估计待测物体重力。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B 。
    A.⑥①④③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⑥④①③②⑤
    D.⑥②④③①⑤
    (2)如图甲所示是他第二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量计的分度值是 0.2 N。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4)由图像可得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
    【答案】(1)B;(2)0.2;(3)见解答;(4)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解析】解:(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估计待测物体重力,这样便于读数,这样可以避免弹簧;再调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再把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等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故选:B;
    (2)由图甲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找出对应的点后连线
    (4)由图乙知,物体的重力随质量的变化关系为一过原点的直线。
    故答案为:(1)B;(2)2.2;(4)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31.(7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所用棉布比木板表面粗糙)。
    (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 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匀速直线 运动,可以测出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
    (2)在这四次实验中,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图 丁 (选填“甲”“乙”“丙”或“丁”)所示实验。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大小 是否有关;比较 乙、丙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发现实验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实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夏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
    【答案】(1)水平;匀速直线;(2)丁;(3)压力大小;乙、丙;(4)错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解:(1)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由题意可知,甲、乙,并且丁的压力最小。
    (3)甲、乙两次实验,压力不同、乙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控制压力大小相等,乙、丙两实验符合题意;
    (4)甲、丁两次实验,压力大小不同,即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故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水平;匀速直线;(3)压力大小;乙、丙;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32.(5分)小军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
    (1)小军首先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体积的实心金属块进行探究:
    ①图1是测量其中一金属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该金属块质量为 52.4 g;
    ②图2是他用量筒测量①中金属块体积的情景,则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2.62 g/cm3;
    ③换用体积不同的金属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同种材料的不同金属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 正 (选填“正”或“反”)比;
    (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4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应是图4中的 丙 图(选填“乙”、“丙”或“丁”);
    (3)小武同学实验小组在测量金属块密度时,先测量金属块的质量为m;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总体积为V1;从量筒内取出金属块后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求得金属块的密度为,小武所测的金属块密度会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答案】(1)①52.4;②2.62;③正;(2)丙;(3)偏小。
    【解析】解:
    (1)①天平称量结果等于砝码与游码所在标尺显示质量之和,故质量为50g+2.4g=52.2g;
    ②根据量筒数据得到物体体积为20cm3,故密度为;
    ③根据图像,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函数关系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将容器质量扣除后,相当于整体函数进行向下平移而保持斜率不变。
    (3)取出金属块后会带出水,导致用V5﹣V2计算体积时,结果偏大可知。
    故答案为:(1)①52.4;②2.62;(2)丙。
    33.(4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175.6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矿石的体积是 70 cm3,
    (3)矿石的密度是 2.51×103 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解:
    (1)图中所示,游码的分度值是0.2g;
    (2)由图知,矿石从烧杯中取出后,而补充的水的体积又是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
    所以矿石的体积为:200ml﹣130ml=70ml=70cm3;
    矿石的密度ρ==≈4.51g/cm3=2.51×102kg/m3;
    在测量矿石体积的过程中,矿石从烧杯中取出,从而使补充的水量增加。质量不变,所以测得密度就会偏小。
    故答案为:(1)175.6;(2)708;偏小。
    34.(10分)在测盐水的密度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案,请根据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1)小明小组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调平,如图甲所示,小明操作中漏掉的操作是 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 ;补上该操作后,应将平衡螺线向 右 (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4.8g;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20mL;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 33.4 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1.07 g/cm3;
    (2)小红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及小桶测量盐水密度: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2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2N,再装满盐水时示数(如图丙所示) 3.4 N,则盐水的密度为 1.1 g/cm3。
    ②若把图示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该密度秤的“0”刻度线应标注在 1.2 N刻度线处,该密度秤分度值为 0.1 g/cm3。
    (3)小华小组利用电子秤测量盐水密度,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a),取密度为ρ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m1;
    ②如图(b),将合金块放入烧杯,加入适量盐水2;
    ③如图(c),取出合金块,并补盐水至标记处后测得总质量为m3;
    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 •ρ (用ρ、m1、m2、m3和表示);
    在小华的实验中,取出合金块时会带出部分水,此操作对密度的测量 无 (选填“有”或“无”)影响。
    【答案】(1)①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右;④33.4;⑤1.07;(2)①3.4;1.1;②1.2;0.1;(3)•ρ;无。
    【解析】解:(1)①如图甲,调节平衡螺母时,小明操作中漏掉的操作是将游码拨零,天平右端上翘,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④由图乙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2g;
    ⑤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m=54.3g﹣33.4g=21.4g,
    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20mL=20cm7,
    则盐水的密度为:
    ρ盐水'===8.07g/cm3;
    (2)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8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2N水=3.2N﹣1.3N=2N,根据密度公式结合G=mg可知
    V水====2×10﹣4m2=200cm3;
    再装满盐水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6N,因此示数是3.4N盐水=4.4N﹣1.5N=2.2N,其质量为m盐水===0.22kg=220g;
    因盐水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即V盐水=V水=200cm5,
    故盐水的密度为:
    ρ盐水''===1.4g/cm3;
    ②挂上小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刻度位置即为“密度秤”的零刻度,则“密度计”零刻度处即为1.7N处;
    密度秤”最大称量的密度则为弹簧测力计最大量程处,据此计算对应的密度值,G最大=5N;
    密度最大时液体的重力为G液′=G最大﹣G桶=5N﹣5.2N=3.6N;
    密度最大时液体的质量m液′===4.38kg=380g,
    小桶的容积不变,则V液′=V水=200cm3,
    密度最大时液体的密度为ρ液′===8.9g/cm3;
    由图可知:5.2N~5.8N之间有19个格,故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0.1g/cm5;
    (3)由ρ=知,合金块的体积为:V′=;
    合金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就是合金块的体积,即V盐水=V′=;
    合金块排开盐水的质量为:m盐水=m8﹣(m2﹣m1)=m4﹣m2+m1;
    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ρ;
    因为从烧杯中取走合金块带走的水,再加水到原标记时包含了带走的水。
    故答案为:(1)①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右;④33.4;(2)①3.4;②1.5;(3);无。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2
    3
    4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