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素养综合检测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素养综合检测课件,共35页。
满分:100分 限时: 45分钟1.(2023辽宁铁岭中考)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操作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D解析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依次是加混凝剂沉淀,在过滤池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投药消毒除去细菌、微生物,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蒸馏操作。2.(2023辽宁丹东中考)小明做家务时,用食醋除去了热水壶内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4 C.+6 D.-2B解析 在化合物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3.(情境素材·医学著作)(2024山西太原期中)《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荷叶性平,味苦,有清暑化湿的功效。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是荷叶药用价值的主要成分。以下关于荷叶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4种元素组成C.其中含有氧气 D.由43个原子构成B解析 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荷叶碱中不含氧气;荷叶碱是由荷叶碱分子构成的,1个荷叶碱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4.(情境素材·时事热点)(2023山东聊城中考改编)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B.过滤不能降低黄河水的硬度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D解析 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过滤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黄河水的硬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5.(模型法)如图所示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冰水混合物 B.空气C.液氧 D.红磷B解析 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③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不可能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液氧与红磷都属于单质。6.(情境素材·传统工艺)(2024河北张家口张北期中)“食以水为先”。如图所示为明代净水池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池中小砂石的作用是过滤B.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C.丙池的水为纯净物D.将丙池中的水煮沸可降低其硬度C解析 甲池中小砂石可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与水分离,起到过滤作用;木炭具有吸附性,乙池中净水是利用木炭包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丙池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为混合物;将丙池中的水煮沸可降低其硬度。7.(2024陕西咸阳乾县期末)图1是电解水的装置,图2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1 图2BA.a应接电源正极B.气体M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8 min时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是2∶1解析 相同时间内,生成气体N的体积较少,气体N为氧气,即甲试管中生成氧气,a应接电源正极;气体M为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8 min时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是2∶1。8.(2023四川南充中考)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下列关于奥司他韦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gC.奥司他韦中含有氮分子D.奥司他韦由50个原子构成A解析 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可知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28+14×2+16×4=31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奥司他韦是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的,不含其他分子;由奥司他韦的化学式可知,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9.(课标新增·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2023山东东营中考)空间站中每滴水都弥足珍贵,空间站核心舱里的废水处理系统把航天员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经特殊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A.银离子消毒,此过程发生化学变化B.途径①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水分子发生了变化C.催化改变了反应条件,能使反应生成更多的氧气D.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每滴水都弥足珍贵解析 银离子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途径①为水的净化,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是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发生了变化;催化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每滴水都弥足珍贵。10.(2023湖北荆州中考)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3∶4B.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gC.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D.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1 g钙元素D解析 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10∶3∶1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题述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3%;服用2片题述钙片,可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2×1.25 g× =1 g。二、填空题(共32分)11.(2023湖南邵阳中考改编)(10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氢元素: ;(2)镁离子: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4)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HMg2+N2 CO2 解析 (1)元素符号的书写要遵循“一大二小”的原则,氢元素表示为H。(2)在表示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表示为Mg2+。(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表示为N2。(4)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Cl。(5)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二氧化碳分子。解题指导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12.(模型法)(2024吉林长春四十五中期末)(8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1)1800年,尼科尔森(英)用伏打电堆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①该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 。②以下实验中能够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是 (填字母)。A.过氧化氢分解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将水煮沸蒸发 D.电解水1∶2BD(2)下图为利用膜技术净化水的部分过程。 ①图中净化水的原理与 (填“过滤”或“蒸发”)类似。②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过滤混合物解析 (1)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②题图中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中仍然含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13.(科普阅读)(2024广东韶关新丰期中改编)(14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我国在火箭技术上飞速进步,离不开化学研究。火箭燃料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四氧化二氮)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肼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高能火箭燃料。肼的熔点为14 ℃,沸点为113.5 ℃;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曝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1)肼在常温(20 ℃)下为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2)从宏观角度上看,肼由 (填元素名称)组成;肼的化学性质是由 (填微粒名称)保持的;肼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3)写出上述信息中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液态氮元素和氢元素肼分子N、H 肼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曝露在空气中易发生分解(5)下列对火箭燃料燃烧时的助燃物质N2O4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字母)。A.N2O4和NO2的化学性质相同B.N2O4具有助燃性C.N2O4的性质是氧气、氮气化学性质的综合B解析 (1)肼的熔点为14 ℃,沸点为113.5 ℃,温度为20 ℃时,肼为液态。(3)在点燃的条件下,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5)四氧化二氮和二氧化氮的分子构成不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四氧化二氮可以作为火箭燃烧时的助燃物质,说明四氧化二氮具有助燃性;N2O4与氧气、氮气的分子构成不同,故N2O4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氮气不同。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14.(2024黑龙江绥化北林期末)(16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作用是 。(2)操作①的名称是 ,进行该操作时用到铁架台、玻加速悬浮杂质沉降过滤璃棒、烧杯、 等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操作①得到的液体C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破损b.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操作②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异味、色素,则应选用下面的装置 (填序号),该过程发生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漏斗引流acⅡ物理 装置Ⅰ 装置Ⅱ 装置Ⅲ(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任举一项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解析 (2)操作①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进行该操作时用到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漏斗等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经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四、计算题(共12分)15.(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2024黑龙江绥化明水期末)(12分)某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3)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4)某幼儿每日服用一定量该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若他每日摄入的该口服溶液含15 mg葡萄糖酸锌,则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精确到0.1)。4305∶28 9.3%27.9 mg解析 (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6+1×11+16×7)×2=430。(2)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7×2)=5∶28。(3)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9.3%。(4)若某幼儿每日摄入的题述口服溶液中含有15 mg葡萄糖酸锌,则该幼儿同时摄入的葡萄糖酸钙的质量为300 mg,则他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300 mg× ≈27.9 mg。
满分:100分 限时: 45分钟1.(2023辽宁铁岭中考)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操作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D解析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依次是加混凝剂沉淀,在过滤池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投药消毒除去细菌、微生物,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蒸馏操作。2.(2023辽宁丹东中考)小明做家务时,用食醋除去了热水壶内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4 C.+6 D.-2B解析 在化合物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3.(情境素材·医学著作)(2024山西太原期中)《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荷叶性平,味苦,有清暑化湿的功效。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是荷叶药用价值的主要成分。以下关于荷叶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4种元素组成C.其中含有氧气 D.由43个原子构成B解析 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荷叶碱中不含氧气;荷叶碱是由荷叶碱分子构成的,1个荷叶碱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4.(情境素材·时事热点)(2023山东聊城中考改编)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B.过滤不能降低黄河水的硬度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D解析 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过滤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黄河水的硬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5.(模型法)如图所示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冰水混合物 B.空气C.液氧 D.红磷B解析 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③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不可能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液氧与红磷都属于单质。6.(情境素材·传统工艺)(2024河北张家口张北期中)“食以水为先”。如图所示为明代净水池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池中小砂石的作用是过滤B.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C.丙池的水为纯净物D.将丙池中的水煮沸可降低其硬度C解析 甲池中小砂石可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与水分离,起到过滤作用;木炭具有吸附性,乙池中净水是利用木炭包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丙池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为混合物;将丙池中的水煮沸可降低其硬度。7.(2024陕西咸阳乾县期末)图1是电解水的装置,图2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1 图2BA.a应接电源正极B.气体M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8 min时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是2∶1解析 相同时间内,生成气体N的体积较少,气体N为氧气,即甲试管中生成氧气,a应接电源正极;气体M为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8 min时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是2∶1。8.(2023四川南充中考)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下列关于奥司他韦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gC.奥司他韦中含有氮分子D.奥司他韦由50个原子构成A解析 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可知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28+14×2+16×4=31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奥司他韦是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的,不含其他分子;由奥司他韦的化学式可知,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9.(课标新增·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2023山东东营中考)空间站中每滴水都弥足珍贵,空间站核心舱里的废水处理系统把航天员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经特殊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A.银离子消毒,此过程发生化学变化B.途径①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水分子发生了变化C.催化改变了反应条件,能使反应生成更多的氧气D.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每滴水都弥足珍贵解析 银离子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途径①为水的净化,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是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发生了变化;催化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每滴水都弥足珍贵。10.(2023湖北荆州中考)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3∶4B.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gC.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D.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1 g钙元素D解析 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10∶3∶1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题述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3%;服用2片题述钙片,可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2×1.25 g× =1 g。二、填空题(共32分)11.(2023湖南邵阳中考改编)(10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氢元素: ;(2)镁离子: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4)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HMg2+N2 CO2 解析 (1)元素符号的书写要遵循“一大二小”的原则,氢元素表示为H。(2)在表示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表示为Mg2+。(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表示为N2。(4)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Cl。(5)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二氧化碳分子。解题指导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12.(模型法)(2024吉林长春四十五中期末)(8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1)1800年,尼科尔森(英)用伏打电堆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①该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 。②以下实验中能够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是 (填字母)。A.过氧化氢分解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将水煮沸蒸发 D.电解水1∶2BD(2)下图为利用膜技术净化水的部分过程。 ①图中净化水的原理与 (填“过滤”或“蒸发”)类似。②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过滤混合物解析 (1)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②题图中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中仍然含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13.(科普阅读)(2024广东韶关新丰期中改编)(14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我国在火箭技术上飞速进步,离不开化学研究。火箭燃料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四氧化二氮)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肼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高能火箭燃料。肼的熔点为14 ℃,沸点为113.5 ℃;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曝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1)肼在常温(20 ℃)下为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2)从宏观角度上看,肼由 (填元素名称)组成;肼的化学性质是由 (填微粒名称)保持的;肼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3)写出上述信息中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液态氮元素和氢元素肼分子N、H 肼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曝露在空气中易发生分解(5)下列对火箭燃料燃烧时的助燃物质N2O4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字母)。A.N2O4和NO2的化学性质相同B.N2O4具有助燃性C.N2O4的性质是氧气、氮气化学性质的综合B解析 (1)肼的熔点为14 ℃,沸点为113.5 ℃,温度为20 ℃时,肼为液态。(3)在点燃的条件下,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5)四氧化二氮和二氧化氮的分子构成不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四氧化二氮可以作为火箭燃烧时的助燃物质,说明四氧化二氮具有助燃性;N2O4与氧气、氮气的分子构成不同,故N2O4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氮气不同。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14.(2024黑龙江绥化北林期末)(16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作用是 。(2)操作①的名称是 ,进行该操作时用到铁架台、玻加速悬浮杂质沉降过滤璃棒、烧杯、 等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操作①得到的液体C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破损b.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操作②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异味、色素,则应选用下面的装置 (填序号),该过程发生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漏斗引流acⅡ物理 装置Ⅰ 装置Ⅱ 装置Ⅲ(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任举一项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解析 (2)操作①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进行该操作时用到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漏斗等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经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四、计算题(共12分)15.(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2024黑龙江绥化明水期末)(12分)某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3)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4)某幼儿每日服用一定量该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若他每日摄入的该口服溶液含15 mg葡萄糖酸锌,则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精确到0.1)。4305∶28 9.3%27.9 mg解析 (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6+1×11+16×7)×2=430。(2)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7×2)=5∶28。(3)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9.3%。(4)若某幼儿每日摄入的题述口服溶液中含有15 mg葡萄糖酸锌,则该幼儿同时摄入的葡萄糖酸钙的质量为300 mg,则他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300 mg× ≈27.9 m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