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第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第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第3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第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第5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第6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第7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共22页。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2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基础过关全练1.(2023辽宁铁岭中考)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 国智慧。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体现了碳单质 具有的性质是 (     )A.质软    B.导电性C.可燃性    D.常温稳定性D解析 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 泼,所以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变色。2.(跨学科·语文)明代诗人于谦在其诗中写道“凿开混沌得 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 沉。”诗中所写的“乌金”的主要成分是 (     )A.金  B.二氧化锰  C.碳  D.氧化铜C解析 “乌金”能燃烧,放出热量,且颜色是黑色,可知其主 要成分是碳。3.(2023重庆潼南一模)氧化亚铜可作杀菌剂、着色剂和染色 剂等,制备Cu2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H2O  Cu2O+H2↑,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Cu    B.H2O    C.Cu2O    D.H2 B解析 在题述反应中H2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4.(教材变式)如图所示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A解析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木炭将氧化 铜还原为铜,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结束后,不能 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因为铜在较高温度下会与氧气反 应生成氧化铜。能力提升全练5.(2023湖南长沙中考,6,★☆☆)在生活生产中碳单质的应用 广泛。下列有关含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C.金刚石用作电极D.石墨用作钻探机钻头A解析 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不 能用作电极;石墨质软,不能用作钻探机钻头。6.(2023安徽安庆大观期末,17,★☆☆)“中国高铁,世界第 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的不锈钢中加入了金属镍以 增强性能,工业上采用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  2Ni+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CO2B.NiO是一种氧化物C.碳过量时,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D.此反应说明碳具有氧化性D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的 化学式为CO2;NiO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 素,属于氧化物;碳过量时,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能 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一氧化碳;题述反应中碳夺 取了氧化镍中的氧,具有还原性。7.(创新装置)(2023陕西宝鸡模拟B卷,8,★☆☆)下图是探究 物质的变化与木炭还原性的综合实验装置。把绕成螺旋状 的铜丝一端固定在橡皮塞上,先加热铜丝,待表面变黑后再将 其插入试管中的木炭粉中,打开弹簧夹后加热。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CA.铜丝加热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物质B.铜丝表面及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C.试管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D.反应结束后应先夹紧弹簧夹再熄灭酒精灯解析 铜丝加热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氧 化铜;铜丝表面由黑色变回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 炭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木炭 具有还原性;题述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不生成水,试管略向下倾 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反应结束后应先夹 紧弹簧夹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澄清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 管炸裂。8.(数字化实验)(2023江苏无锡新城中学期末,19,★★☆)将一 定质量炭粉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如图1),一段时间后炭粉消 失。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同温下,容器内压强与气 体分子数成正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     ) 图1 图2CA.AB段炭粉开始燃烧B.反应生成的CO2导致CD段压强增大C.E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D.燃烧放出的热量减少导致DE段压强下降解析 AB段电热丝放热,使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此时炭粉没有燃烧。CD段炭粉燃烧放热,使气体迅速膨胀, 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消耗氧分子 和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1∶1,压强基本不变;生成一 氧化碳的过程中,消耗氧分子和生成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 为1∶2,压强增大;由图2可知,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后容器内 压强为原来的1.4倍,即反应后的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的混合物。燃烧结束后,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9.(创新装置)(2024上海杨浦期末,29,★☆☆)兴趣小组的同学 在进行炭粉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实验中可能会产生 有毒的一氧化碳且易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若未及时撤出导 管,澄清石灰水会倒吸,于是改进实验装置如下: (1)接通电源前,打开旋塞,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2)关闭旋塞,接通电源,陶瓷加热棒温度可升高至700 ℃以 上,该过程将电能转化为       。(3)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待冷却后打开旋塞,往U形玻 璃管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热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反应后固体的颜色,若固体为红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若固体中有黑色物质,说明炭粉或氧化铜有剩余(4)判断炭粉与氧化铜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最简单的方法是                                                                  。解析    (1)装置内含有空气,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排尽 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3)待冷却后打开旋 塞,滴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4)氧化铜和炭粉都是黑色粉末,如果反应后固体为红 色且没有黑色粉末,说明炭粉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素养探究全练10.(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 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他联想到单 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实验验证】(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 红,该红色物质为           。(2)刚开始预热时,B中立即有气泡产生,但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3)C中出现                的现象,说明有CO 气体生成,证明该同学的判断是正确的。铜(或Cu)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逸出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实验反思】(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反应产生CO。②原因二: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 学反应,产生了CO。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5)此实验装置存在缺陷,应该如何改进?                                 。(填具体措施) 在末端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解析    (1)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 为铜。(4)原因一: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一氧化 碳;原因二: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