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课件,共22页。
第2课时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知识点2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基础过关全练1.(2023辽宁营口中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酒精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D解析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2.(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质的排放很少,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不可再生③减少酸雨危害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C解析 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等为原材料制成的,属于可再生能源。3.(教材变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1)充分燃烧1 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B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大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①SO2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氧化得到SO3;②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反应。(3)丙醇(化学式为C3H8O)是一种清洁的液体燃料,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合解析 (1)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时,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更多,更易导致酸雨;天然气燃烧生成了少量的二氧化硫,所以该天然气中含硫元素;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时,二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差不多,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更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均有温室气体产生。(2)两个反应都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均属于化合反应。(3)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归纳总结 根据组成判断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煤和石油中一般含有碳、氢、硫、氮元素,燃烧时能产生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造成空气污染,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还会导致酸雨。(2)甲烷、乙醇中含有碳、氢元素,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会加剧温室效应;不充分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3)氢气中只含有氢元素,燃烧时生成物只有水,是无污染的燃料。知识点3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4.(2023云南中考)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潮汐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A解析 石油是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5.(2023湖南长沙中考)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目前在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 ( )A.氢气本身无毒B.氢气制取成本高和储存困难C.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D.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B解析 氢气目前未广泛应用的原因是大量制取和储运成本较高。6.(情境素材·时事热点)(2023四川乐山中考)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氢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我国氢能源的发展规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具体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煤炭生成“灰氢”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通过反应CH4+CO2 2CO+2H2制备的氢气属于 (选填“灰氢”“蓝氢”或“绿氢”)。(3)水分解生成“绿氢”时的另一种生成物为 ;写出一种用于制备“绿氢”的可再生能源: 。化学变化蓝氢 氧气太阳能(合理即可)解析 (1)煤炭生成“灰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则由题中反应制备的氢气属于“蓝氢”。能力提升全练7.(情境素材·航空航天)(2023广东广州中考,9,★☆☆)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B解析 煤油含有碳、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8.(课标新增·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35,★★☆)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A.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I2+SO2+2H2O 2HI+H2SO4B.理论上每生成2 g H2,同时生成32 g O2C.反应Ⅲ中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D.反应Ⅰ、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解析 由图示可知,反应Ⅰ是碘、水、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碘化氢和硫酸;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理论上每生成2 g氢气,同时生成16 g氧气;反应Ⅲ是硫酸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SO4 2SO2↑+2H2O+O2↑,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反应Ⅰ中硫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合价改变,反应Ⅱ中氢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合价改变,反应Ⅲ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9.(2023天津中考,20,★☆☆)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是 (填序号)。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缓解电能紧缺(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B(3)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缓解电能紧缺,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2)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素养探究全练10.(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2023贵州中考)2023年3月,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将光伏、风力发出的电用于电解水制氢。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宏观视角看,水由 组成;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 。(2)电解水过程可将电能转化为 能。(3)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 (选填“大”或“小”)。(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氢元素和氧元素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小无污染(合理即可)解析 (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原料丰富、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无污染等。
第2课时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知识点2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基础过关全练1.(2023辽宁营口中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酒精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D解析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2.(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质的排放很少,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不可再生③减少酸雨危害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C解析 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等为原材料制成的,属于可再生能源。3.(教材变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1)充分燃烧1 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B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大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①SO2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氧化得到SO3;②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反应。(3)丙醇(化学式为C3H8O)是一种清洁的液体燃料,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合解析 (1)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时,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更多,更易导致酸雨;天然气燃烧生成了少量的二氧化硫,所以该天然气中含硫元素;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时,二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差不多,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更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均有温室气体产生。(2)两个反应都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均属于化合反应。(3)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归纳总结 根据组成判断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煤和石油中一般含有碳、氢、硫、氮元素,燃烧时能产生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造成空气污染,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还会导致酸雨。(2)甲烷、乙醇中含有碳、氢元素,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会加剧温室效应;不充分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3)氢气中只含有氢元素,燃烧时生成物只有水,是无污染的燃料。知识点3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4.(2023云南中考)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潮汐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A解析 石油是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5.(2023湖南长沙中考)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目前在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 ( )A.氢气本身无毒B.氢气制取成本高和储存困难C.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D.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B解析 氢气目前未广泛应用的原因是大量制取和储运成本较高。6.(情境素材·时事热点)(2023四川乐山中考)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氢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我国氢能源的发展规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具体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煤炭生成“灰氢”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通过反应CH4+CO2 2CO+2H2制备的氢气属于 (选填“灰氢”“蓝氢”或“绿氢”)。(3)水分解生成“绿氢”时的另一种生成物为 ;写出一种用于制备“绿氢”的可再生能源: 。化学变化蓝氢 氧气太阳能(合理即可)解析 (1)煤炭生成“灰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则由题中反应制备的氢气属于“蓝氢”。能力提升全练7.(情境素材·航空航天)(2023广东广州中考,9,★☆☆)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B解析 煤油含有碳、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8.(课标新增·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35,★★☆)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A.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I2+SO2+2H2O 2HI+H2SO4B.理论上每生成2 g H2,同时生成32 g O2C.反应Ⅲ中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D.反应Ⅰ、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解析 由图示可知,反应Ⅰ是碘、水、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碘化氢和硫酸;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理论上每生成2 g氢气,同时生成16 g氧气;反应Ⅲ是硫酸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SO4 2SO2↑+2H2O+O2↑,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反应Ⅰ中硫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合价改变,反应Ⅱ中氢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合价改变,反应Ⅲ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9.(2023天津中考,20,★☆☆)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是 (填序号)。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缓解电能紧缺(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B(3)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缓解电能紧缺,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2)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素养探究全练10.(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2023贵州中考)2023年3月,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将光伏、风力发出的电用于电解水制氢。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宏观视角看,水由 组成;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 。(2)电解水过程可将电能转化为 能。(3)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 (选填“大”或“小”)。(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氢元素和氧元素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小无污染(合理即可)解析 (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原料丰富、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无污染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