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八)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八)课件,共21页。
1.(2024安徽蚌埠期末改编)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盲人摸象 B.星火燎原C.积水成渊 D.绳锯木断类型一 跨学科·语文B解析 星火燎原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2.(2023山东滨州中考)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A解析 “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物质的燃烧、碳酸钙的高温分解,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变化有关。3.(2024江西吉安遂川期末)“茶乡遂川,茶香世界。”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1)“茶香世界”,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风炉中铜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3)“风能兴火”,风为燃烧提供所需的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质子数不同 氧气(或空气) (4)“火能熟水”说明燃烧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开,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放出过滤解析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铜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质子数不同。4.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烧制木炭的过程如图所示:(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炭”属于 。(2)木材放入窑中时要一层层呈“井”字形堆放,从燃烧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3)窑中木材燃烧到一定程度就封闭窑口使火焰熄灭,利用余热使木材继续炭化,其灭火原理是 。(4)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竹炭纤维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可燃物 使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燃烧更旺隔绝氧气(或空气)6∶10∶5解析 (4)根据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知其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类型二 跨学科·物理5.(2023福建中考)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C解析 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6.(2024青海西宁期末)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图A 图B(1)图A是我们常用的水银体温计,从微观角度解释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升高时, 。(2)图B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右边乒乓球会 (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石灰水,杠杆重新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下降解析 (1)我们常用的水银体温计,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汞柱上升。(2)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图B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瓶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左边乒乓球所受浮力增大而上升,因此右边乒乓球会下降;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7.如图是验证“温室效应”的装置,正常情况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 (填“A”或“B”)移动。如果观察到水柱向相反方向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温室效应”已给全球带来了很多的灾难,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预防和控制“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大事,对如何控制温室效应,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 。AB侧集气瓶漏气阳光照射的强度不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所以图中的水柱过一段时间后向A移动。8.某同学用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自制简易“爱迪生灯泡”。他将直径0.5毫米的铅笔芯两端接上导线,放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中(如图),连接电压为3伏的电源,闭合开关,铅笔芯发光并渐渐变亮,稍后渐渐变暗,断开电路,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铅笔芯明显变细。多次重复后,铅笔芯烧断掉落。请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铅笔芯发光时,温度升高,故逐渐变亮;随着温度的升高,一部分铅笔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铅笔芯变细,电阻变大,电功率减小,所以铅笔芯逐渐变暗;继续通电,铅笔芯越来越细,最后烧断。类型三 跨学科·生物9.(2024四川雅安期末)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其主要合成路线如图。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酶能加速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此过程中酶的作用是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化学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 。(3)植物光合作用将CO2转变成葡萄糖(C6H12O6)的化学方程式是 。催化作用 分子构成(或分子的种类)不同解析 (3)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1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14C呼气试验是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被检测者空腹口服一粒14C尿素胶囊,静坐20 min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剂中吹气,再将吹气完的样品交给医生做检测。 如果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其产生的尿素酶会催化尿素迅速水解成铵根离子和含14C的碳酸氢根,最终反应生成氨气(NH3)和含14C的二氧化碳,后者经肺呼出,收集呼气标本并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放射性元素14C,便可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等途径传染,其在水中也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14C是一种放射性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14C的核外电子数为 。(2)文中含有14C元素的物质有 (任写两种)。6 14C尿素胶囊、含14C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3)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是 。饭前、便后洗手(合理即可)解析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C的质子数为6,核外电子数也为6。(2)由题干信息可知,14C尿素胶囊、含14C的二氧化碳都含有14C元素。
1.(2024安徽蚌埠期末改编)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盲人摸象 B.星火燎原C.积水成渊 D.绳锯木断类型一 跨学科·语文B解析 星火燎原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2.(2023山东滨州中考)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A解析 “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物质的燃烧、碳酸钙的高温分解,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变化有关。3.(2024江西吉安遂川期末)“茶乡遂川,茶香世界。”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1)“茶香世界”,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风炉中铜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3)“风能兴火”,风为燃烧提供所需的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质子数不同 氧气(或空气) (4)“火能熟水”说明燃烧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开,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放出过滤解析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铜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质子数不同。4.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烧制木炭的过程如图所示:(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炭”属于 。(2)木材放入窑中时要一层层呈“井”字形堆放,从燃烧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3)窑中木材燃烧到一定程度就封闭窑口使火焰熄灭,利用余热使木材继续炭化,其灭火原理是 。(4)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竹炭纤维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可燃物 使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燃烧更旺隔绝氧气(或空气)6∶10∶5解析 (4)根据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知其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类型二 跨学科·物理5.(2023福建中考)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C解析 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6.(2024青海西宁期末)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图A 图B(1)图A是我们常用的水银体温计,从微观角度解释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升高时, 。(2)图B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右边乒乓球会 (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石灰水,杠杆重新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下降解析 (1)我们常用的水银体温计,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汞柱上升。(2)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图B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瓶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左边乒乓球所受浮力增大而上升,因此右边乒乓球会下降;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7.如图是验证“温室效应”的装置,正常情况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 (填“A”或“B”)移动。如果观察到水柱向相反方向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温室效应”已给全球带来了很多的灾难,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预防和控制“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大事,对如何控制温室效应,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 。AB侧集气瓶漏气阳光照射的强度不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所以图中的水柱过一段时间后向A移动。8.某同学用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自制简易“爱迪生灯泡”。他将直径0.5毫米的铅笔芯两端接上导线,放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中(如图),连接电压为3伏的电源,闭合开关,铅笔芯发光并渐渐变亮,稍后渐渐变暗,断开电路,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铅笔芯明显变细。多次重复后,铅笔芯烧断掉落。请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铅笔芯发光时,温度升高,故逐渐变亮;随着温度的升高,一部分铅笔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铅笔芯变细,电阻变大,电功率减小,所以铅笔芯逐渐变暗;继续通电,铅笔芯越来越细,最后烧断。类型三 跨学科·生物9.(2024四川雅安期末)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其主要合成路线如图。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酶能加速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此过程中酶的作用是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化学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 。(3)植物光合作用将CO2转变成葡萄糖(C6H12O6)的化学方程式是 。催化作用 分子构成(或分子的种类)不同解析 (3)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1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14C呼气试验是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被检测者空腹口服一粒14C尿素胶囊,静坐20 min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剂中吹气,再将吹气完的样品交给医生做检测。 如果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其产生的尿素酶会催化尿素迅速水解成铵根离子和含14C的碳酸氢根,最终反应生成氨气(NH3)和含14C的二氧化碳,后者经肺呼出,收集呼气标本并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放射性元素14C,便可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等途径传染,其在水中也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14C是一种放射性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14C的核外电子数为 。(2)文中含有14C元素的物质有 (任写两种)。6 14C尿素胶囊、含14C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3)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是 。饭前、便后洗手(合理即可)解析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C的质子数为6,核外电子数也为6。(2)由题干信息可知,14C尿素胶囊、含14C的二氧化碳都含有14C元素。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