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看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语言运用积累重点字词,把握诗歌的意境,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思维能力理解诗作中作者对人的生命的感悟,理解作者的独特体验和思考。(教学重点)■审美鉴赏借助诵读,领会诗歌写作的方法,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文化自信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穆旦的思想品质。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处处莺歌燕舞,柳绿桃红,令人陶醉。诗人笔下的春天,更是美不胜收,风情万种,既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灿烂,亦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还有“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活力,更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冀。诗人穆旦笔下的春天,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穆旦的一首诗歌——《我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队》 《穆旦诗集》《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他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青铜骑士》,英国雪莱的《云雀》等。
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曹辛之(杭约赫)、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湿、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派”。九叶诗派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
本诗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由于战事危急,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不远千里,奔赴西南联大。一路上他目睹山河破碎的惨状,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揉过(róu) 丰润(rùn) 翅翼(chì) 红晕(yùn) 沉醉 凝望(níng) 忧戚(qī) 枉然(wǎng) 谐奏(xié) 勃发(bó) 飘逸(yì) 漫游 流盼 摇曳(yè)
向晚:天色将晚,傍晚。丰润:本文指丰茂滋润。忧戚:忧伤。枉然:费力而不起作用。飘逸:飘浮,飘散。坦荡: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流盼:转动目光看。摇曳:摇荡,晃动。
2.朗读指导。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
1.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怎么理解题目《我看》的含义?这个标题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看》一题告知了诗歌的写作视角。而且这一题目能够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我”看到了什么、怎么看,等等。
诗歌每一节都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第一节:“我看”春风拂过青草,遥想远水荡起的绿潮。第二节:“我看”飞鸟滑翔在蓝天,大地凝望流云。第三节:思索人的欢乐忧伤在自然面前微不足道。第四节:向远古哲人致敬。第五节:表达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一二节:我看 三四五节:我思
第二节: 夕阳落照图
第四节:怀古舒今、赞叹生命
第五节: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1.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明确 :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第一节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凸显出春风柔和的特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3.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凸显了“春风”柔和的特点。
1.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紧承第一节的“向晚”。意象:飞鸟、晴空、流云和大地。画面:黄昏时分,鸟儿在辽阔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 红了大地。
2.这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写得美丽动人,令人沉醉。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静静地滑翔在晴空中的情状写得形象生动。
细读前两节诗,圈画诗歌意象,并抓住重点词语概括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的特点。
描绘了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恬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第三节中的“你” 指什么?“你”有什么特点,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明确 :“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这种包容性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等表现出来;“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则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明确: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1.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明确:说明季节的更替,时间流逝很快。
2.“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说明了什么?
1.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明确 :愿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通过“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表现出来。
2.第五节诗中的“去吧,去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明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是祈使句句式,表达了诗人对让飞奔的生命进到自由之中的热切盼望。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更强烈。
3.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生命像大自然中的“鸟”“云”“树”一样坦荡自在,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
这首诗歌,诗人通过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自然风景,表达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的融合。
1.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洋溢着青春气息。 用“我看”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②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这首诗虽然是写实,但由于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在“春风”与“青草”间用“揉”的动作来衔接 ,“我看流云慢慢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似是神来之笔——流云通常不会红晕,而且流云“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的大跨度隐喻似乎也缺乏必要的情感逻辑——殊不知,这几乎就是对红土高原春之风景的写实:阳光照耀,天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
春风春草飞鸟流云生命的勃发静流的飘逸 生命的飞奔 与自然合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看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我看教课ppt课件</a>,共2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看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我看课文内容课件ppt</a>,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知识链接,朗读指导,标注完毕小组交流,合作交流,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的结构,感悟文本,精读文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积累拓展,学习目标,走近作者,必备知识,创作背景,文学常识,字音字形,必记字词,词义理解,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