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共6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包含“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等指标,2012~2021年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下图示意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贴近度变化趋势,数值越近1,表明该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越高;反之则越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12~2021年期间,对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起主导作用是( )
    ①经济承载力 ②社会承载力 ③环境承载力 ④资源承载力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2. 从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来看,贵州省重点治理了( )
    ①土地盐碱化 ②土地石漠化 ③土地沙漠化 ④环境污染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3. 针对贵州省2017年以后资源承载力变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扩大耕地面积B. 发展绿洲农业C. 增加教育投入D. 发展旅游业
    川藏铁路连通成都与拉萨,80%以上以隧道和桥梁的方式建设,在隧道开挖中常受到高地温热害干扰。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定位置的平均最短交通时间,其值越小,说明可达性越好。下左图示意川藏铁路,右图示意川藏铁路建设前后四川、西藏民族自治县可达性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川藏铁路建成后,民族自治县可达性( )
    A. 西藏比四川好B. 小部分变差C. 大部分变好D. 西藏全面变差
    5. 川藏铁路建成后,可达性变幅最大的城市是( )
    A. 成都B. 雅安C. 林芝D. 拉萨
    6. 与川藏铁路隧道高地温热害密切相关的是( )
    A. 太阳辐射B. 板块运动C. 隧道施工D. 冻土冻结
    红干椒是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的特产,属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干辣椒种植区遍布大江南北,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新疆、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区,以开鲁红干椒为代表的内蒙古是后起之秀,目前有17 家辣椒粉、辣椒酱、辣椒碱、火锅调料等加工企业入驻开鲁县。下图示意开鲁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新疆相比,开鲁县种植辣椒的有利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农业技术水平高 ③降水更充足 ④市场距离近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8. 与湖南相比,开鲁县辣椒病虫害较少的自然原因是( )
    ①气候干燥 ②冬季寒冷 ③喷洒农药多 ④环境封闭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9. 影响红辣椒加工企业入驻开鲁县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市场B. 原料C. 技术D. 劳动力
    白令海海冰分布是热力和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新研究表明,近十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显著减少,对区域水文、大气甚至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明显偏西(如图),对白令海东部海域海冰造成较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白令海海冰从11月至次年3 月持续向南扩展,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①海水水温 ②大气降水 ③盛行风向 ④海陆轮廓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1. 当阿留申低压中心位于图示位置时,白令海东部( )
    A. 盛行偏北风,海冰面积变大B. 盛行偏北风,海冰面积变小
    C. 盛行偏南风,海冰面积变大D. 盛行偏南风,海冰面积变小
    12. 海冰减少将导致白令海( )
    A. 海面长波辐射增强B. 大气中水汽和云量减少
    C. 海面反照率升高D. 风对海水的作用减弱
    秦淮河流域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的东岸,主体位于南京市,流域总面积约2631km²,近年来,秦淮河流域年最大日径流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下图示意秦淮河流域不透水面时空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导致图示不透水面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机械化B. 荒漠化C. 盐碱化D. 城镇化
    14. 引起秦淮河流域年最大日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降水 ②蒸发 ③下渗 ④水汽输送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柴达木盆地深层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成藏条件。下图示意柴北缘深层晚期构造带成藏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含油气岩层具有的特点是( )
    ①岩石孔隙度高 ②岩石孔隙度低 ③多为背斜构造 ④多为向斜构造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6. 图示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①沉积作用 ②外力侵蚀 ③水平挤压 ④地壳抬升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①③④②D. ②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华是淡水藻类大量繁殖的自然现象。太湖水华的形成受气象、水动力条件、营养盐浓度等因素影响。流域外源是湖水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一定条件下,湖底内源也是重要来源。湖水营养盐的变化具有连续性,春季营养盐浓度受冬季影响。蓝藻水华会产生毒素及引起水质恶化。研究显示,太湖夏季台风过后,常出现较大面积的蓝藻水华现象。下图示意2017~2022年太湖逐月水华面积均值变化。
    (1)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5月份太湖水华面积最大的原因。
    (2)从营养盐来源角度,分析台风后常出现较大面积蓝藻水华原因。
    (3)简述蓝藻水华对食物安全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火灾的三要素是气象、可燃物和火源。云南松的针叶富含油脂,在防火期含水率较低,是滇中地区林火主要的地表可燃物。可燃物的含水率会受到温度、湿度、海拔、坡度、坡向等因素的影响。下左图示意滇中地区云南松分布,右图示意滇中地区气候资料。
    (1)分析滇中地区春季多森林火灾的原因。
    (2)简析滇中地区地形对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
    (3)简述地理信息技术在防控滇中森林火灾中的应用。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由微生物作用所生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天山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坡度的增加,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林下草本多样性则随海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下左图示意天山北坡水汽来源,右图示意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1)推测天山海拔3000米附近南北坡土壤水分的差异,并从气象角度解释其原因。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天山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坡度增加而下降原因。
    (3)从水热条件角度分析天山林下草本多样性随海拔先升后降的原因。参考答案
    1. B 2. D 3. D 4. C 5. C 6. B
    7. D 8. A 9. B 10. B 11. D 12. A
    13. D 14. B 15. A 16. C
    17. (1)5月气温回升快,水温高,利于藻类繁殖;5月降水少,湖泊水位低,自净能力差;5月为季风转换期,风力较小,水体流动性差;5月气温较高,农业进入生长期,农田灌溉退水等进入湖泊,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2)台风带来狂风,湖水扰动,将底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利于藻类繁殖;台风带来暴雨,使入湖径流量增多,入湖径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利于藻类繁殖。
    (3)蓝藻水华加剧水污染,导致水产品受到污染,影响食品安全;蓝藻水华严重会导致鱼类等死亡,导致水产供应不足。
    18. (1)滇中地区植被茂密,云南松为落叶树种,枯枝落叶丰富,可燃物多;春季降水少,天干物燥;气温回升,温度较高。
    (2)滇中地区地形起伏大,排水条件好,可燃物水分少;向阳坡光照条件好,可燃物更加干燥;一定的坡度,使太阳入射角大,能量集中,加剧水分蒸发。
    (3)RS(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火灾的空间分布;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析火灾的发展趋势、影响以及救火方案;GNS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火灾地点进行定位和导航。
    19. (1)北坡土壤水分比南坡高。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在北坡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北坡为阴坡,光照少温度低,水分蒸发弱,南坡为阳坡,光照强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
    (2)坡度大,土壤水分少,微生物分解慢,有机碳积累少;坡度大,流水速度快,对土壤有机碳侵蚀强,有机碳流失多。
    (3)海拔升高,水汽不断抬升,降水多,水分条件好,草本多样性增加;海拔再升高,降水减少,温度降低,草本多样性降低。

    相关试卷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丙水文站输沙量逐年减小的理由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