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5/0-17213950658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5/0-17213950659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5/0-17213950659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5/1-17213950677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5/1-17213950677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5/1-17213950677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含答案),文件包含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教师版docx、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2023湖北随州真题】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C. 元素的核电荷数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及核电荷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并不密切。故选D。2. 【2023湖南株洲真题】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 原子 B. 离子 C. 元素 D. 单质【答案】C【解析】其中的碘、钙、氟不是以原子、离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3. 【2023江苏扬州真题】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体积 D. 相对原子质量【答案】A【解析】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符合题意;B、同种元素,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C、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与体积无关,不符合题意;D、同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故选A。4. 【2023广西壮族真题】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A【解析】能闻到臭味是具有臭味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臭味,故选A。5. 【2023北京真题】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A. 钠(Na) B. 钙(Ca) C. 镁(Zn) D. 锰(Mn)【答案】C【解析】A、钠的元素符号表示为Na,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钙的元素符号表示为Ca,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镁的元素符号表示为Mg,锌的元素符号表示为Zn,故C错误,符合题意;D、锰的元素符号表示为Mn,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 【2023湖南郴州真题】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答案】A【解析】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错误;C、1滴水在宏观上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错误;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错误;故选A。7. 【2023北京真题】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下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铁 B. 铝 C. 硅 D. 氧【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前四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D。我们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回答3~5题。8. 【2023山西真题】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的种类变多 B.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C. 分子的间隔变小 D. 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答案】C【解析】A、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错误;C、水蒸气形成冰晶,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D、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9. 【2023湖南株洲真题】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A. Na+ B. OH- C. O2 D. Mg【答案】B【解析】A、Na+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为阳离子,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B、OH-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为阴离子,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符合题意;C、O2表示氧分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D、Mg表示镁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10.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一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一一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答案】B【解析】A、端午时节,粽叶飘香,是由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香味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去了。A正确;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B错误;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正确;D、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增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11. 【2023湖南株洲真题】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B. 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容易与氧气反应【答案】B【解析】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11=2+8+x,得x=1,选项正确;B、由图知,原子质子数为11,是钠元素,元素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选项错误;C、由图知,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易失电子,选项正确;D、钠原子易失电子,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和氧气生成氧化钠,选项正确。故选B。12. 【2023江苏扬州真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氧气 B. 水C. 氯化钠 D. 金刚石【答案】C【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水由水分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符合题意;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 【2023广东广州真题】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C. Nd3+的核外电子数为60 D. 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答案】D【解析】A、钕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错误;C、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Nd的核外电子数为60,Nd3+由Nd失去3个电子形成,则核外电子数为60-3=57,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正确;故选D。14.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氨气 B. 氮气 C. 汞 D. 五氧化二磷【答案】C【解析】A、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23黑龙江哈尔滨真题】 依据所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 第13号元素的符号为C.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D. 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答案】D【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故13号铝元素符号为,故该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而不是“g”,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该说法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该说法错误。故选:D。16. 【2023湖北潜江等真题】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C.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 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答案】A【解析】A、硅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不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B说法正确;C、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由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C说法正确;D、由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A。17.根据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品红在两个烧杯中的扩散速度相同 B.实验2,浓氨水逐渐变红 C.实验1、2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实验1、2中都有溶液变红,都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C【解答】解:A、实验1,两个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不同,加入60℃时的蒸馏水中先变红色,故品红在两个烧杯中的扩散速度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2,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不是浓氨水逐渐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1最终两个烧杯中的液体均显红色,实验2,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两实验均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1,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8.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阴离子Xm﹣与元素Y的阳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内质子数是( )A.a+m+n B.a﹣m﹣n C.am+n D.a+m﹣n【答案】A【解答】解:由于X的核电荷数为a,Xm﹣的是得到m个电子才变成离子的,所以电子数为a+m,Yn+的电子数也是a+m,但是Yn+是Y失去n个电子才是a+m的,所以Y的质子数是:a+m+n,故选:A。19. 【2023山东济南真题】下图分别为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图2),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图1所示微观粒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 该粒子是阳离子 B. 该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C. 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答案】C【解析】A、从图1可知,该粒子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6=8),是原子,不是阳离子。不符合题意;B、从图1可知,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电子数,该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不符合题意;C、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粒子是8号元素氧元素,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符合题意;D、从图1可知,该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20.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粒①和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②③所示元素对应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②④所示元素可形成两种氧化物 D.③④所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答案】A【解答】解:A、微粒①和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微粒①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微粒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B、②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③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②③所示元素对应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②④分别是氧元素、硫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可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两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③④所示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3,均位于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50分)21.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 。(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 。【答案】(1)B;(2)C;(3)A;(4)D。【解答】(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B;(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氧分子的间隔变小,故选:C;(3)一滴水大约含有1.76×1021个水分子,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A;(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D。22.如图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2)属于同一族的粒子是 (填字母,下同)。(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4)在反应中,易失电子的粒子是 。【答案】(1)2;(2)BE;(3)ACE;(4)D。【解答】解:(1)由如图粒子可知,C、D的质子数分别是11、12,属于钠元素和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有2种。(2)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属于同一族的粒子;在A中,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位于0族,D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为第二主族。(3)在A中,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C、E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CE。(4)在D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在反应中,易失电子。23.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A、B分别是 、 。(2)下列选项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铁 C.氦气 D.氯化钠(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填名称)。(4)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填序号)。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答案】(1)离子;分子;(2)A;(3)水分子;(4)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5)D。【解答】(1)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因此A是离子,B是分子;故答案为:离子;分子;(2)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B、铁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不合题意;C、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是由氦原子构成的,不合题意;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不合题意。故选:A;(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答案为:水分子;(4)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如氧气;但一定不是化合物,因为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故选:D。24.【2023吉林真题】锂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1)锂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3)图2中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名称是_______。【答案】(1)3 (2)6.941 (3)电子【解析】(1)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锂原子的质子数是3;(2)周期表中下面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子电子构成的,电子带负电荷,故填电子。25. 【2023天津真题】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1)氢气是由_____构成的(填“氢分子”或“氢原子”)。(2)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上图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②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③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_____不同;【答案】(1)氢分子 (2) ①. Ne或氖原子 ②. 失去 ③.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解析】(1)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物质;(2)根据图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当原子只有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若电子层数目不为1,最外层电子数为8,才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则上图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Ne;②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则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则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③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26. 【2023湖南益阳真题】下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中的图。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排在同一横行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核外_____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2)排在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相同,但_____元素除外。(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氟元素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答案】(1)电子层数 (2)氦或He (3)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解析】(1)排在同一横行的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2)排在同一纵行的元素(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相同,但氦元素除外,氦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3)最外层电子数是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氟元素和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27.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1)实验一: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B、D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色,F试管的作用是 。B、D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由此可得出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2)实验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① ;② 。【答案】(1)红;作为对比实验,验证空气不能使酚酞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解答】解:(1)浓氨气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与酚酞试液中的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由于装置内含有空气,因此需要作对比实验,验证酚酞变红不是由于空气引起的,所以F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对比实验,验证空气不能使酚酞变红。B、D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D试管连接的浓氨水是放在热水中,由此可得出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变为颜色均匀的混合液,并且此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比开始时要少,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