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福州八县()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福州八县()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01
    2024福州八县()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02
    2024福州八县()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福州八县()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福州八县()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福州第七中学 审卷:福州第七中学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稳稳地立在天问一号着陆器上,打开太阳能帆板,升起摄像头,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了自己在火星的第一次工作。脚下的地(火)面干燥而粗粝,一层微微泛红的土黄色浮沙仿佛覆盖了一切,只有直面着陆器强劲喷流的地方露出了些许黑色,此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四周。调高摄像头角度,四下环顾,眼前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缓区域,正如地球上科学家预测的一样,降落点位于火星上最大的平原—-乌托邦平原。等等,在视野的尽头,隐隐有两座凸起打破了平滑的天际线,是山峰吗?祝融号尽职尽责地进行着拍摄,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彼时它并不知道,在不到一年之后,自己拍摄到的这两座“山丘”将会获得两个中国名字——“窑店”穹丘与“天柱山”环形坑。
    ②如果这样描述天问一号着陆器的着陆区和祝融号火星车的巡视区——天问一号在“天柱山”南侧着陆后,祝融号向着“马集”方向开始移动探察,在它西南约15公里处是“周庄”,在它东南约10公里处是“杨柳青”,约20公里处则是“漠河”……你是否会一头雾水,周庄不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吗?杨柳青不是天津的历史文化名镇吗?怎么都跑到火星上去了?没错,现在几千万公里外的火星上也有了“中国地标”。火星上的地名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会用我国的这些地名在火星上命名?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③正如在地球上我们通过卫星遥感看到的平原,在卫星降低高度、提高拍摄精度后,也会发现它并非完全平坦,有隐隐的起伏、零散的山脉丘陵散布其间,而置身其中后更可能发现局部地形颇为复杂崎岖一样,火星的平原上也隐藏着许多未知的细节。
    ④为了便于祝融号未来巡视路线的规划以及后续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也为了纪念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lnternatinal Astrnmical Unin,IAU)提出了对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地理实体(指现实世界中具有空间位置、共同属性的独立自然或人工地物,如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城市等)命名的申请。2022年3月9日,IAU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正式批准了22个天问一号着陆区及附近的地理实体命名,这是我国首次自主对火星地理实体的命名。
    ⑤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是从望远镜开始的,随着望远镜性能的不断提升,天文学家观测到了火星表面存在着大片或明或暗的区域,并在绘制的地图中为它们取了各式各样富有神秘色彩的名字。这些早期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大片明暗区域后来被IAU正式统称为反照率特征,而包括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斯基亚帕雷利和希腊天文学家欧仁·米歇尔·安东尽亚第在内的几位天文学家,为它们所取的一系列名字也于1958年被IAU正式采用,被称为反照率特征名称,从而奠定了火星地理实体命名的基础。在IAU建立的命名体系中,128个反照率特征名称构成了火星地名之源。
    ⑥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包括水手号和海盗号等火星探测任务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向世人展示了火星表面令人赞叹的细节,那些早期天文学家所观测到的大片明暗区域内别有洞天,里面的地形细节形态各异、蔚为壮观。在反照率特征之外,这些更细节的火星地形该怎样命名呢?经过长期的讨论和修订,IAU最终形成了原则性的命名框架。
    ⑦环形坑是火星上分布最广泛的地形,用什么样的名字对环形坑进行命名取决于其直径大小。直径在50公里以上的环形坑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特别是那些在火星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或者是对火星知识传播有贡献的作家或者其他人物。意大利天文学家丰塔纳绘制了人类有据可查的第一幅火星图,于是在火星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丰塔纳坑。而直径在50公里以下的环形坑,则约定以地球上人口小于约10万的居民点的名字来命名,这也是火星上的地名较少有著名城市的原因。
    ⑧火星表面还散布有大量蜿蜒曲折的谷。对谷进行命名,同样取决于其规模大小。对于规模较大的谷,用各个国家语言中表示“火星”或“星星”的单词进行命名。长约1700公里的“阿瑞斯谷”,是以希腊语的“火星”命名的。而对于规模较小的谷,则以世界各地古典或现代的河流名称进行命名。除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者之外的地形,则采用一条简单的规则——即沿用附近的反照率特征的名手;若附近不存在反照率特征,则沿用附近环形坑的名字。这也是火星上有许多不同地形的地理实体具有相同地名的原因。在赫赫有名的奥林波斯山附近,就有奥林波斯峭壁、奥林波斯暗斑与奥林波斯蝶形坑。
    ⑨在火星地理实体命名规范化的今天,近些年来的命名活动均是在这一命名框架指引下进行的。我国此次自主命名的22个火星地名,就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运行团队集体发起的,是利用天问一号探测器获取的高清火星表面影像数据,基于祝融号火星车科学探测活动规划、科学数据的应用与研究等实际需求而提出的,所以很快获得了IAU的正式批准,并公布于世。那么在火星命名时,我们又该从哪个角度来切入呢?根据火星地理实体命名规则,在此次我国可以自主命名的22个火星地理实体中,16个直径在50公里以下的环形坑可以被赋予新的名称。而另外6个名称则需按照就近的原则,沿用附近环形坑的名称。而命名主题,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我们决定要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最终确定了两条命名主线:第一条主线,是从火星“战神”的名字含义想到了我国春秋战国的历史,决定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都城名称进行命名。第二条主线,则是在已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进行选择。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地名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是地域文化经过漫长历史之后的凝结,不仅是地理现象,也是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而在对火星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时,在历史长河中通过社会和文化,对地名慢慢打磨的过程消失了,但我们在地名中所寄托的文化底蕴并没有消失。在这自主命名的22个地名中,我们融入了古往今来的历史、四方上下的空间,展现着宇宙级的“中国式浪漫”。
    (《中国国家地理·怎样把名字写在火星上—一那些火星上的中国地名》2022年9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照率特征”是火星上的大片明暗区域,是火星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地形。
    B. “地理实体”是具有实际空间位置的地物,反照率特征、环形坑、谷都属于地理实体。
    C. “IAU命名框架”是一个可以不断创新和突破的命名体系,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各国的申请。
    D. “就近原则”是IAU命名框架的基本原则,它适用于火星上各种地理实体的命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火星地理实体的拟命名不符合IAU命名原则的一项是( )
    A. 阿西莫夫坑——美国科幻小说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其作品被誉为“科幻圣经”,有对火星的精彩描摹。
    B. 临淄坑——“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其都城临淄三千多年前人口就超过了30万。
    C. 松花江谷——以我国河流命名的“松花江谷”在火星上是一条长340公里左右的小谷。
    D. 文家市方山——沿用附近文家市环形坑命名,它旁边的小丘,命名为文家市穹丘。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星地形包括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种,对环形坑和谷的命名均取决于其规模的大小。
    B. 最初的128个反照率特征名称在IAU建立的命名体系中构成了火星地名之源、命名之基。
    C. 中国命名火星22个地理实体的一个主题以及两条主线,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
    D. 中国对此次22个地理实体的命名,既完全符合IAU命名框架原则,又富有中国文化底蕴。
    4. 作为科普文,请分析文章开头两段是如何做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
    5. 文章对IAU原则性命名框架的说明很有特点,请结合⑤一⑧段具体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残碑
    侯发山
    回郭镇李氏祠堂前有一通功德碑,只有上半截没有下半截,自然,碑上的字也残缺不全。这通碑是纪念名医李诏亭的。初立这通碑的时候,李诏亭尚健在,时年68岁。①难道给活人立碑犯了忌讳才给砸的?或者是主人配不上这块碑?此事还得从李诏亭去世说起。
    1940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李诏亭病逝。得知这个消息后,巩县(今巩义市,下同)本地及周边受惠之人前来吊唁,成千上万,络绎不绝。由登封人氏王家彦带领大家捐款捐粮,聘请三个剧团唱了半月有余。八十多岁仙逝,算是喜丧。戏台两边搭棚建灶,以便众人吃饭看戏。棺木是用十二棵柏树的树心做成的,俗称“十二圆心”,是档次最高的棺材。下葬当天,送别的人群长达数里,个个泪流满面,伤心不已。棺材由三十二人抬,七十二人挽。路过之处,人们自发相送,哀哭声响彻云霄,烧纸的烟雾遮天蔽日。乡亲们也都异常感慨,议论纷纷,有的说:“啧啧,县长死了也没这样的场面。”有的说:“老人家一辈子也值了。”有的说:“到了三周年,说不定比这个还热闹。”有的说:“坟前两块碑,一个是生前所立,一个是死后所立,世上少见!”有的说:“还有那些匾,什么‘悉诸传方’‘曾饮上池’‘长桑遗秋’‘岐黄再世’,十多块呢,我都没听说过。”……
    隆重的场面李诏亭的夫人也看到了,众人的议论她也听到了。悲伤之余,她替丈夫欣慰,同时也有一丝不安,觉得那通功德碑不能再保留。真正让老夫人下定决心砸碑的是李河的死——埋葬李诏亭后的第三天,只有四十多岁的李河,因操办李诏亭的丧事被活活累死了。事实上,李河是因为李诏亭辞世而伤心过度才病逝的,当然,也有操心劳累的原因。
    得知老夫人的决定,亲戚朋友和她的五个儿子都吓坏了,以为她给气糊涂了。大儿子天庚说:“娘,这是爹的脸,咋能砸呢?”这碑是1923年由王家彦带领河南六县(登封、偃师、巩县、荥阳、温县、密县)数百民众立的,②碑阴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县受惠百姓名单,碑阳正文写“名医诏亭李老先生懿泽悠长”,以彰显李诏亭的功德。
    老夫人叹息一声,说:“该享受的他都已享受到了,不能再让活着的人有负担。有‘湛水先生’这个名号就够了。”李诏亭因其医术精湛,兼有如清水之德操,故人称“湛水先生”。
    同村人李仓苦苦哀求道:“大娘,老先生配得上这块碑,不能砸!”有一次李仓从李诏亭家门口经过,李诏亭看他气色不佳,断定他身体肯定有疾。原来李仓胸口有一个碗底大的疮,不疼不痒。李诏亭说:“此乃护心疔,趁尚未发作蔓延,需尽早医治。”李仓不想治疗,因为家境困难,手头拮据。“你这疮无须吃药。”说罢,李诏亭用冷水喷李仓的面部,然后手起刀落,立时将恶疔除掉。
    在场的其他人也都纷纷出面劝解:
    “老人家,不能砸。”
    “干娘,万万不能砸!”
    “不能砸,老奶!”
    老夫人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叹息了一声,说:“你们说,他若不是给人看病,年纪轻轻的时候会成瘸子?”
    这一句话把大家都问成了哑巴。
    有一年,罗口村的王指南患病,找了多个医生,都束手无策。生命垂危之际,王指南的父亲王成春来请李诏亭。在去的途中,李诏亭看病心切,担心延误时机,抽了马一鞭子。马嘶鸣一声撒蹄飞奔,他却不慎坠马。王成春要带他去附近药铺诊治,他说:“皮外伤,不碍事。”说罢一瘸一拐蹬鞍上马,忍痛赶到王成春家,给王指南看过病开过药方,直到王指南一剂药下肚,转危为安后,他才到药铺诊治。可惜的是,因为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时需要拐杖或者让人搀扶。
    老夫人又说:“你们说,他若不是给人看病,会撇下我一个人,自己先走?”
    ③在场的人面面相觑,也都默默垂下了头。
    前几天,李诏亭偶感风寒,适逢回郭镇邵村杨清益的儿子患了急症,杨清益亲自牵马来请。到了李诏亭家后,得知李诏亭已八十五岁高龄,不能骑马,杨清益又用一乘小轿来请。他没有丝毫犹豫,不管家人的反对,不顾年老体弱,一边咳嗽着一边往外走。俗话讲,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但是,因为病人情况特殊,李诏亭竟然自己要求吃住在杨家。杨清益求之不得,千恩万谢。李诏亭一边给病人用药,一边观察病人的反应,有时半夜还要起床查看。如是三天,直到病人痊愈他才离去。不幸的是,李诏亭因疾劳交加,返家后的第三天便去世了。
    老夫人看到大家都默不作声,指着围在身边的五个儿子,缓和了一下口气,叮嘱道:“你们的爹看病不收钱,即便收钱,也是只收富人的钱。你们的爹没把医术传给你们,不要怪他,④他是担心你们定力不足,把路走偏。治病救人,人命关天,一旦失手,毁掉的不只是自己的名声,更是别人的一个家庭!男子汉大丈夫要养家糊口,必须找个正经营生……所以说,这通碑不能留,要砸……”话没有说完,老太太已经泣不成声。
    就这样,好好的一通碑被一砸两半。老太太不解“气”,要求彻底砸烂。五儿子天合年轻,脑瓜子灵,对老太太说:“娘,村里道路不平,不如抬去铺路,也算是我爹为世人做的最后一点贡献。”
    老太太这才答应。
    2016年,李家后人为纪念先祖,又把残碑找回来,立在了祠堂门前。
    (有别改)
    6.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诏亭去世后,前来吊唁之人成千上万,安葬场面极其隆重,送别阵容庞大,棺材档次最高,盛极一时。
    B. 老夫人在丈夫下葬后,担心在他三周年忌日可能会有比这更盛大隆重的场面,内心感到有些不安。
    C. 李河因为李诏亭丧事操心劳累而死,更因为李诏亭辞世伤心过度而死,这成为老夫人砸碑的导火索。
    D. 老夫人虽然也认可李诏亭医术医德,但是她依然对丈夫因为给别人看病落下残疾、忽略家庭不原谅。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运用选择问,对李诏亭的功德碑被砸一事质疑,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句子②中“密密麻麻”,以受惠百姓数目之多衬托出李诏亭的普济众生,“懿泽悠长”表达了百姓的祈愿。
    C. 句子③,承上启下,既是在场人们对老夫人质问的愧疚,也引出了下文对李诏亭去世原因的详细叙写。
    D. 句子④,借老夫人之口转述李诏亭不将医术传给儿子的原因,旨在突出李诏亭的目光长远,知人善任。
    8. 老夫人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分条概括。
    9. 这篇小说构思巧妙,突破常规,从而出奇制胜,产生极佳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武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举过者有赏;后宫不荒,女谒不听;上无淫,下不阴害;不兴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于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故令出而乱,乱则更为法,是以其法令数更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材料二:
    公问晏子曰:“贤君之治国若何?”
    晏子对曰:“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在上不犯下在治不傲穷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其政,刻上而饶下,赦过而救穷;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不事骄行而尚司,其民安乐而尚亲。贤君之治国若此。”
    (节选自《晏子春秋》)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在上不犯A下B在治不C傲穷D从邪E害民者有罪F进善G举过者有赏。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指驱使,与《项脊轩志》中“使不上漏”的“使”意思不相同。
    B. 夺,指掠夺,与《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的“夺”意思不相同。
    C. 乱,文中指动乱,与《石钟山记》中“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的“乱”意思不相同。
    D. 劳民,使百姓辛劳,“劳”与《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中“劳”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公认为治理好国家的根本是爱护百姓,对其勿杀、勿夺、勿害、勿扰,使其生活安乐。
    B. 太公认为贤明的君主对待百姓当如对待家人,能够真切关心百姓吃穿劳作等方面的问题。
    C. 太公认为贤明君主治理之下的国家往往政治清平,法度严明,官吏不严苛,百姓不流浪。
    D. 晏子认为国君若能宽严有度,不喜怒无常、不自私骄横,便能使其治下的百姓安乐团结。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
    (2)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
    14. 关于贤君如何治国的问题,太公与晏子有哪些相同看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
    孔平仲
    小雨初收深夜凉,杖藜徐步立回塘。
    一天星月清人意,四面芙蕖遗我香。
    大隐尝闻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沧浪。
    应官①粗了心无事,便是逍遥物外乡。
    【注】①应官:当官。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照应诗歌标题,小雨初停的夏夜,诗人拄着藜杖缓慢行走在曲折的水塘旁。
    B. 颔联写夜晚的天空让心灵澄澈、清明,四面的荷花送来阵阵清香,令人愉悦。
    C. 颈联中“濯沧浪”,是指在清水中洗涤冠缨,此处比喻诗人超脱尘俗,操守高洁。
    D. 尾联直抒胸臆,道出诗人的心声,表明当官之人同样也可以超然物外,逍遥自在。
    16. 本诗与黄庭坚的《登快阁》对“归隐”有不同的认识,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就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早上去看了,晚上还要再去摸摸,更有甚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都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2)在《石钟山记》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写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词中,“春雨”这一意象往往寄寓着文人墨客浓烈的情感,如《临安春雨初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代郑板桥为什么在画好芝兰后,还着意添加几笔荆棘?
    他在《荆棘丛兰图卷》中认为,像兰草这样的君子,要对荆棘有颗包容之心。表面是让芝兰与荆棘各安其命,“君子容之又何怕”。深层次却是“不容荆棘不成兰”,让荆棘保护芝兰,让小人成全君子。
    这似与宋人诗中所写的小松 A ,小松树因有杂乱的小杉树庇护,才“未怕林间走鹿馋”,让嘴馋的山鹿无此口福。就因有荆棘的庇护,感恩的兰花才绽放得更加平安和硕茂。反之,若没有荆棘和小杉树这些守护神,芝兰和小松何止险象环生,更是 B 。所以郑板桥才公允地说,不容荆棘不成兰,荆棘并非 C ,怎能完全与小人等量齐观。进一步从社会意义说,君子掩恶扬善,有益于德化也,这自是君子的担当和使命。
    当然从人生审美角度看,就如同没有漫长冬夜便无法衬托冬天温暖的太阳,没有小人之恶就无法反衬君子之美。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的“自”与文中加点的“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
    B. 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
    C. 人的生死富贵自有定数,任何人都无法强求。
    D. 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
    20. 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能否改为“没有小人之恶就无法反衬君子之美,就如同没有冬夜便无法衬托冬天的太阳”?请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人作文章,对声音节奏很讲究。相传欧阳公作《昼锦堂记》,把稿子交给来求的人,等那人离去后才想起开头一句“仕宦至将相”应该加一个“而”字,就立刻派人骑快马去追回。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原句气局促,改句便很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扬。 A ,意思就多一个转折,要深一层。
    从前的人研究古文,特别着重朗读。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情趣、气势或神韵。自己作文,也要常拿来读,读,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 B 。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普通人以为这要耳朵灵敏,因为声音要用耳朵听才生感觉。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然要紧, C 。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骨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骨都会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请借鉴材料第一段的相关内容,对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虚词进行赏析。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喝茶能体现出君子做事情的六种品质,叫“君子六成”。第一,茶要炒制,做人要修炼。第二,茶要下沉,做人要谦和。第三,茶失色于水,做人需融合于众。第四,茶有清香,做人需诚敬。第五,茶释其味,做人要奉献。第六,茶要品味,做人需修德。
    以上材料中的“修炼”“谦和”“融合”“诚敬”“奉献”“修德”,都是品茶得出的人生道理,请结合材料,任选三个词,谈谈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福州第七中学 审卷:福州第七中学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稳稳地立在天问一号着陆器上,打开太阳能帆板,升起摄像头,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了自己在火星的第一次工作。脚下的地(火)面干燥而粗粝,一层微微泛红的土黄色浮沙仿佛覆盖了一切,只有直面着陆器强劲喷流的地方露出了些许黑色,此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四周。调高摄像头角度,四下环顾,眼前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缓区域,正如地球上科学家预测的一样,降落点位于火星上最大的平原—-乌托邦平原。等等,在视野的尽头,隐隐有两座凸起打破了平滑的天际线,是山峰吗?祝融号尽职尽责地进行着拍摄,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彼时它并不知道,在不到一年之后,自己拍摄到的这两座“山丘”将会获得两个中国名字——“窑店”穹丘与“天柱山”环形坑。
    ②如果这样描述天问一号着陆器的着陆区和祝融号火星车的巡视区——天问一号在“天柱山”南侧着陆后,祝融号向着“马集”方向开始移动探察,在它西南约15公里处是“周庄”,在它东南约10公里处是“杨柳青”,约20公里处则是“漠河”……你是否会一头雾水,周庄不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吗?杨柳青不是天津的历史文化名镇吗?怎么都跑到火星上去了?没错,现在几千万公里外的火星上也有了“中国地标”。火星上的地名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会用我国的这些地名在火星上命名?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③正如在地球上我们通过卫星遥感看到的平原,在卫星降低高度、提高拍摄精度后,也会发现它并非完全平坦,有隐隐的起伏、零散的山脉丘陵散布其间,而置身其中后更可能发现局部地形颇为复杂崎岖一样,火星的平原上也隐藏着许多未知的细节。
    ④为了便于祝融号未来巡视路线的规划以及后续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也为了纪念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lnternatinal Astrnmical Unin,IAU)提出了对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地理实体(指现实世界中具有空间位置、共同属性的独立自然或人工地物,如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城市等)命名的申请。2022年3月9日,IAU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正式批准了22个天问一号着陆区及附近的地理实体命名,这是我国首次自主对火星地理实体的命名。
    ⑤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是从望远镜开始的,随着望远镜性能的不断提升,天文学家观测到了火星表面存在着大片或明或暗的区域,并在绘制的地图中为它们取了各式各样富有神秘色彩的名字。这些早期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大片明暗区域后来被IAU正式统称为反照率特征,而包括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斯基亚帕雷利和希腊天文学家欧仁·米歇尔·安东尽亚第在内的几位天文学家,为它们所取的一系列名字也于1958年被IAU正式采用,被称为反照率特征名称,从而奠定了火星地理实体命名的基础。在IAU建立的命名体系中,128个反照率特征名称构成了火星地名之源。
    ⑥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包括水手号和海盗号等火星探测任务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向世人展示了火星表面令人赞叹的细节,那些早期天文学家所观测到的大片明暗区域内别有洞天,里面的地形细节形态各异、蔚为壮观。在反照率特征之外,这些更细节的火星地形该怎样命名呢?经过长期的讨论和修订,IAU最终形成了原则性的命名框架。
    ⑦环形坑是火星上分布最广泛的地形,用什么样的名字对环形坑进行命名取决于其直径大小。直径在50公里以上的环形坑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特别是那些在火星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或者是对火星知识传播有贡献的作家或者其他人物。意大利天文学家丰塔纳绘制了人类有据可查的第一幅火星图,于是在火星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丰塔纳坑。而直径在50公里以下的环形坑,则约定以地球上人口小于约10万的居民点的名字来命名,这也是火星上的地名较少有著名城市的原因。
    ⑧火星表面还散布有大量蜿蜒曲折的谷。对谷进行命名,同样取决于其规模大小。对于规模较大的谷,用各个国家语言中表示“火星”或“星星”的单词进行命名。长约1700公里的“阿瑞斯谷”,是以希腊语的“火星”命名的。而对于规模较小的谷,则以世界各地古典或现代的河流名称进行命名。除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者之外的地形,则采用一条简单的规则——即沿用附近的反照率特征的名手;若附近不存在反照率特征,则沿用附近环形坑的名字。这也是火星上有许多不同地形的地理实体具有相同地名的原因。在赫赫有名的奥林波斯山附近,就有奥林波斯峭壁、奥林波斯暗斑与奥林波斯蝶形坑。
    ⑨在火星地理实体命名规范化的今天,近些年来的命名活动均是在这一命名框架指引下进行的。我国此次自主命名的22个火星地名,就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运行团队集体发起的,是利用天问一号探测器获取的高清火星表面影像数据,基于祝融号火星车科学探测活动规划、科学数据的应用与研究等实际需求而提出的,所以很快获得了IAU的正式批准,并公布于世。那么在火星命名时,我们又该从哪个角度来切入呢?根据火星地理实体命名规则,在此次我国可以自主命名的22个火星地理实体中,16个直径在50公里以下的环形坑可以被赋予新的名称。而另外6个名称则需按照就近的原则,沿用附近环形坑的名称。而命名主题,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我们决定要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最终确定了两条命名主线:第一条主线,是从火星“战神”的名字含义想到了我国春秋战国的历史,决定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都城名称进行命名。第二条主线,则是在已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进行选择。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地名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是地域文化经过漫长历史之后的凝结,不仅是地理现象,也是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而在对火星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时,在历史长河中通过社会和文化,对地名慢慢打磨的过程消失了,但我们在地名中所寄托的文化底蕴并没有消失。在这自主命名的22个地名中,我们融入了古往今来的历史、四方上下的空间,展现着宇宙级的“中国式浪漫”。
    (《中国国家地理·怎样把名字写在火星上—一那些火星上的中国地名》2022年9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照率特征”是火星上的大片明暗区域,是火星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地形。
    B. “地理实体”是具有实际空间位置的地物,反照率特征、环形坑、谷都属于地理实体。
    C. “IAU命名框架”是一个可以不断创新和突破的命名体系,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各国的申请。
    D. “就近原则”是IAU命名框架的基本原则,它适用于火星上各种地理实体的命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火星地理实体的拟命名不符合IAU命名原则的一项是( )
    A. 阿西莫夫坑——美国科幻小说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其作品被誉为“科幻圣经”,有对火星的精彩描摹。
    B. 临淄坑——“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其都城临淄三千多年前人口就超过了30万。
    C. 松花江谷——以我国河流命名的“松花江谷”在火星上是一条长340公里左右的小谷。
    D. 文家市方山——沿用附近的文家市环形坑命名,它旁边的小丘,命名为文家市穹丘。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星地形包括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种,对环形坑和谷的命名均取决于其规模的大小。
    B. 最初的128个反照率特征名称在IAU建立的命名体系中构成了火星地名之源、命名之基。
    C. 中国命名火星22个地理实体的一个主题以及两条主线,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
    D. 中国对此次22个地理实体的命名,既完全符合IAU命名框架原则,又富有中国文化底蕴。
    4. 作为科普文,请分析文章开头两段是如何做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
    5. 文章对IAU原则性命名框架的说明很有特点,请结合⑤一⑧段具体分析。
    【答案】1. B 2. B 3. A
    4. ①第一段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方式,记叙了祝融号第一次着陆工作的有趣过程,描写了火星的地形地貌,形象生动,鲜活有趣,极富画面感。
    ②拟人手法的运用,将祝融号的工作状态做拟人化描写,生动有趣。
    ③向读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周庄不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吗?”“是山峰吗?”等引人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5. ①说明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反照率特征”等术语专业,IAU为火星地形命名的历史事实清晰,命明原理叙述清晰准确。
    ②说明顺序清晰有条理: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以及地形分布广泛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逐一说明反照率特征、环形坑、谷以及其它地形的命名原则。
    ③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了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④说明语言严密准确:“约”“较少”等词汇的使用使文章严密准确,令人信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面积最大的一种地形”错误。由原文“天文学家观测到了火星表面存在着大片或明或暗的区域,并在绘制的地图中为它们取了各式各样富有神秘色彩的名字。这些早期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大片明暗区域后来被IAU正式统称为反照率特征”“环形坑是火星上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可知,“面积最大的一种地形”于文无据。
    C.“可以不断创新和突破”错误。由原文“I经过长期的讨论和修订,IAU最终形成了原则性的命名框架”可知,IAU命名框架是一个命名原则,不可以被“不断创新和突破”。
    D.“是IAU命名框架的基本原则”错误。由原文“除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者之外的地形,则采用一条简单的规则——即沿用附近的反照率特征的名手”可知,就近原则”不是IAU命名框架的基本原则,它适用于除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者之外的地形的命名。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临淄的人口超过了10万,IAU命名原则包括“而直径在50公里以下的环形坑,则约定以地球上人口小于约10万的居民点的名字来命名”。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包括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种”错误。由原文“除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者之外的地形,则采用一条简单的规则——即沿用附近的反照率特征的名手”可知,火星地形不仅包括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和谷三种。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了自己在火星的第一次工作”可知,文章第一段记叙了祝融号第一次着陆工作的有趣过程。“脚下的地(火)面干燥而粗粝,一层微微泛红的土黄色浮沙仿佛覆盖了一切,只有直面着陆器强劲喷流的地方露出了些许黑色,此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四周。调高摄像头角度,四下环顾,眼前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缓区域”“在视野的尽头,隐隐有两座凸起打破了平滑的天际线”可知,这是对火星的地形地貌的描写,形象生动,鲜活有趣,极富画面感。
    由原文“祝融号尽职尽责地进行着拍摄,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可知,本处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祝融号的工作状态做拟人化描写,生动有趣。
    由原文“是山峰吗?”“你是否会一头雾水,周庄不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吗?杨柳青不是天津的历史文化名镇吗?怎么都跑到火星上去了?”可知,文本向读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这些早期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大片明暗区域后来被IAU正式统称为反照率特征”可知,这里提到了专业术语“反照率特征”;由原文“而包括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斯基亚帕雷利和希腊天文学家欧仁·米歇尔·安东尽亚第在内的几位天文学家,为它们所取的一系列名字也于1958年被IAU正式采用,被称为反照率特征名称”可知,IAU为火星地形命名的历史事实清晰。第⑤段说到反照率特征名称命名原理,第⑦段说到对环形坑命名的原理,第⑧段说到对谷进行命名的原理。所以命明原理叙述清晰准确。
    第⑤段说到用早期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来说明反照率特征,而随着天空时代的到来,开始给环形坑、谷以及及其它地形的命名原则,所以这一部分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以及地形分布广泛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逐一说明的,说明顺序清晰有条理。
    由原文“在IAU建立的命名体系中,128个反照率特征名称构成了火星地名之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原文“直径在50公里以上的环形坑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特别是那些在火星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或者是对火星知识传播有贡献的作家或者其他人物”“而直径在50公里以下的环形坑,则约定以地球上人口小于约10万的居民点的名字来命名,这也是为什么火星上的地名较少有著名城市的原因”可知,运用了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原文“意大利天文学家丰塔纳绘制了人类有据可查的第一幅火星图,于是在火星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丰塔纳坑”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所以这一部分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由原文“长约1700公里的”“这也是为什么火星上的地名较少有著名城市的原因”可知,“约”“较少”等词汇的使用使文章严密准确,令人信服。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残碑
    侯发山
    回郭镇李氏祠堂前有一通功德碑,只有上半截没有下半截,自然,碑上的字也残缺不全。这通碑是纪念名医李诏亭的。初立这通碑的时候,李诏亭尚健在,时年68岁。①难道给活人立碑犯了忌讳才给砸的?或者是主人配不上这块碑?此事还得从李诏亭去世说起。
    1940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李诏亭病逝。得知这个消息后,巩县(今巩义市,下同)本地及周边受惠之人前来吊唁,成千上万,络绎不绝。由登封人氏王家彦带领大家捐款捐粮,聘请三个剧团唱了半月有余。八十多岁仙逝,算是喜丧。戏台两边搭棚建灶,以便众人吃饭看戏。棺木是用十二棵柏树的树心做成的,俗称“十二圆心”,是档次最高的棺材。下葬当天,送别的人群长达数里,个个泪流满面,伤心不已。棺材由三十二人抬,七十二人挽。路过之处,人们自发相送,哀哭声响彻云霄,烧纸的烟雾遮天蔽日。乡亲们也都异常感慨,议论纷纷,有的说:“啧啧,县长死了也没这样的场面。”有的说:“老人家一辈子也值了。”有的说:“到了三周年,说不定比这个还热闹。”有的说:“坟前两块碑,一个是生前所立,一个是死后所立,世上少见!”有的说:“还有那些匾,什么‘悉诸传方’‘曾饮上池’‘长桑遗秋’‘岐黄再世’,十多块呢,我都没听说过。”……
    隆重的场面李诏亭的夫人也看到了,众人的议论她也听到了。悲伤之余,她替丈夫欣慰,同时也有一丝不安,觉得那通功德碑不能再保留。真正让老夫人下定决心砸碑的是李河的死——埋葬李诏亭后的第三天,只有四十多岁的李河,因操办李诏亭的丧事被活活累死了。事实上,李河是因为李诏亭辞世而伤心过度才病逝的,当然,也有操心劳累的原因。
    得知老夫人的决定,亲戚朋友和她的五个儿子都吓坏了,以为她给气糊涂了。大儿子天庚说:“娘,这是爹的脸,咋能砸呢?”这碑是1923年由王家彦带领河南六县(登封、偃师、巩县、荥阳、温县、密县)数百民众立的,②碑阴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县受惠百姓名单,碑阳正文写“名医诏亭李老先生懿泽悠长”,以彰显李诏亭的功德。
    老夫人叹息一声,说:“该享受的他都已享受到了,不能再让活着的人有负担。有‘湛水先生’这个名号就够了。”李诏亭因其医术精湛,兼有如清水之德操,故人称“湛水先生”。
    同村人李仓苦苦哀求道:“大娘,老先生配得上这块碑,不能砸!”有一次李仓从李诏亭家门口经过,李诏亭看他气色不佳,断定他身体肯定有疾。原来李仓胸口有一个碗底大的疮,不疼不痒。李诏亭说:“此乃护心疔,趁尚未发作蔓延,需尽早医治。”李仓不想治疗,因为家境困难,手头拮据。“你这疮无须吃药。”说罢,李诏亭用冷水喷李仓的面部,然后手起刀落,立时将恶疔除掉。
    在场的其他人也都纷纷出面劝解:
    “老人家,不能砸。”
    “干娘,万万不能砸!”
    “不能砸,老奶!”
    老夫人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叹息了一声,说:“你们说,他若不是给人看病,年纪轻轻的时候会成瘸子?”
    这一句话把大家都问成了哑巴。
    有一年,罗口村的王指南患病,找了多个医生,都束手无策。生命垂危之际,王指南的父亲王成春来请李诏亭。在去的途中,李诏亭看病心切,担心延误时机,抽了马一鞭子。马嘶鸣一声撒蹄飞奔,他却不慎坠马。王成春要带他去附近药铺诊治,他说:“皮外伤,不碍事。”说罢一瘸一拐蹬鞍上马,忍痛赶到王成春家,给王指南看过病开过药方,直到王指南一剂药下肚,转危为安后,他才到药铺诊治。可惜的是,因为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时需要拐杖或者让人搀扶。
    老夫人又说:“你们说,他若不是给人看病,会撇下我一个人,自己先走?”
    ③在场的人面面相觑,也都默默垂下了头。
    前几天,李诏亭偶感风寒,适逢回郭镇邵村杨清益的儿子患了急症,杨清益亲自牵马来请。到了李诏亭家后,得知李诏亭已八十五岁高龄,不能骑马,杨清益又用一乘小轿来请。他没有丝毫犹豫,不管家人的反对,不顾年老体弱,一边咳嗽着一边往外走。俗话讲,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但是,因为病人情况特殊,李诏亭竟然自己要求吃住在杨家。杨清益求之不得,千恩万谢。李诏亭一边给病人用药,一边观察病人的反应,有时半夜还要起床查看。如是三天,直到病人痊愈他才离去。不幸的是,李诏亭因疾劳交加,返家后的第三天便去世了。
    老夫人看到大家都默不作声,指着围在身边的五个儿子,缓和了一下口气,叮嘱道:“你们的爹看病不收钱,即便收钱,也是只收富人的钱。你们的爹没把医术传给你们,不要怪他,④他是担心你们定力不足,把路走偏。治病救人,人命关天,一旦失手,毁掉的不只是自己的名声,更是别人的一个家庭!男子汉大丈夫要养家糊口,必须找个正经营生……所以说,这通碑不能留,要砸……”话没有说完,老太太已经泣不成声。
    就这样,好好的一通碑被一砸两半。老太太不解“气”,要求彻底砸烂。五儿子天合年轻,脑瓜子灵,对老太太说:“娘,村里道路不平,不如抬去铺路,也算是我爹为世人做的最后一点贡献。”
    老太太这才答应。
    2016年,李家后人为纪念先祖,又把残碑找回来,立在了祠堂门前。
    (有别改)
    6.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诏亭去世后,前来吊唁之人成千上万,安葬场面极其隆重,送别阵容庞大,棺材档次最高,盛极一时。
    B. 老夫人在丈夫下葬后,担心在他三周年忌日可能会有比这更盛大隆重的场面,内心感到有些不安。
    C. 李河因为李诏亭丧事操心劳累而死,更因为李诏亭辞世伤心过度而死,这成为老夫人砸碑的导火索。
    D. 老夫人虽然也认可李诏亭医术医德,但是她依然对丈夫因为给别人看病落下残疾、忽略家庭不原谅。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运用选择问,对李诏亭的功德碑被砸一事质疑,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句子②中“密密麻麻”,以受惠百姓数目之多衬托出李诏亭的普济众生,“懿泽悠长”表达了百姓的祈愿。
    C. 句子③,承上启下,既是在场人们对老夫人质问的愧疚,也引出了下文对李诏亭去世原因的详细叙写。
    D. 句子④,借老夫人之口转述李诏亭不将医术传给儿子的原因,旨在突出李诏亭的目光长远,知人善任。
    8. 老夫人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分条概括。
    9. 这篇小说构思巧妙,突破常规,从而出奇制胜,产生极佳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赏析。
    【答案】6. D 7. D
    8. ①是全文的线索,大致串起了李诏亭的行医经历,情节紧凑。②是李诏亭故事的讲述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通过对李诏亭事迹的回忆,烘托出李医生的高大形象。
    9. ①设置悬念,开头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李医生为人的疑问,构思巧妙。②情节组织,以老夫人和众人对砸碑的对立态度一步一步展开情节,从而巧妙地塑造出李诏亭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物形象。③主旨方面,这种巧妙的构思,突出了医者仁心仁德、患者感念感恩的主题。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不原谅”错,根据文中老妇人说的话——“你们的爹看病不收钱,即便收钱,也是只收富人的钱。你们的爹没把医术传给你们,不要怪他……治病救人,人命关天,一旦失手,毁掉的不只是自己的名声,更是别人的一个家庭”,可见,老夫人非常了解李诏亭医术医德,虽然李诏亭因为给别人看病落下残疾、忽略家庭,但是老夫人对丈夫依然非常理解。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语句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突出李诏亭的目光长远,知人善任”分析不当,此处是为了突出李诏亭医生对孩子的关爱及人品的正直。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次要人物作用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埋葬李诏亭后的第三天,老夫人下定决心砸碑这一决定引出了立这通碑的原因,李诏亭因其医术精湛,1923年由王家彦带领河南六数百民众为他立了碑,以此彰显李诏亭的功德,这碑是的,以及李诏亭治病救人的事情。一次是帮同村人李仓除掉恶疔,一次是赶着给罗口村的王指南治病,不慎坠马,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了终身残疾,一次是他本已偶感风寒,适逢回郭镇邵村杨清益的儿子患了急症,八十五岁高龄的他不顾年老体弱,自己要求吃住在杨家看顾病人,因疾劳交加,返家后的第三天去世。这些都是通过老妇人要砸碑引出来的事情。所以,老夫人是全文的线索,大致串起了李诏亭的行医经历,情节紧凑。
    小说中,李诏亭帮同村人李仓除掉恶疔的事,前往罗口村帮王指南治病时坠马,落下终身残疾的事,李诏亭不顾自己八十五岁高龄,年老体弱,帮邵村杨清益的儿子治病的事,等等。李诏亭这些治病救人的事情是通过老夫人之口讲述的,也就是说,老夫人是李诏亭故事的讲述者,所以,老夫人在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在老夫人对李诏亭事迹的回忆中,烘托出李医生的高大形象。比如,老夫人说“你们的爹看病不收钱,即便收钱,也是只收富人的钱”,表现了李诏亭治病救人,救危济困的品质;“你们的爹没把医术传给你们,不要怪他,他是担心你们定力不足,把路走偏。治病救人,人命关天,一旦失手,毁掉的不只是自己的名声,更是别人的一个家庭”,通过老夫人的话,是为了突出李诏亭医生对孩子的关爱及人品的正直。
    小说讲述了李诏亭及时为李仓医治,急着为王指南看病而摔成终身残疾,尽心为杨清益的儿子治病却因疾劳交加而病逝,以及老夫人说“该享受的他都已享受到了,不能再让活着的人有负担。有‘湛水先生’这个名号就够了”可知,痛殴老夫人的话,塑造了李诏亭医术精湛,德操高尚的人物形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的构思的能力。
    (1)结构安排方面
    开头说“回郭镇李氏祠堂前有一通功德碑,只有上半截没有下半截,自然,碑上的字也残缺不全。这通碑是纪念名医李诏亭的。初立这通碑的时候,李诏亭尚健在,时年68岁。难道给活人立碑犯了忌讳才给砸的?或者是主人配不上这块碑?”一块残碑,两个问句,带给读者诸多疑问:碑为何被砸成两截?为什么给活人立碑?李诏亭的医术和为人怎样?主人配不上这碑吗?小说构思巧妙,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李医生医术和人品的疑问。
    (2)情节组织方面
    小说中先说以老夫人要把给李诏亭立的碑砸掉,但是众人力劝老夫人不要这样做。小说情节围绕老夫人和众人对砸碑的对立态度一步一步展开情节。先说李诏亭及时为李仓医治,急着为王指南看病而摔成终身残疾,最后交代了李诏亭尽心尽力为杨清益的儿子治病,自己却因疾劳交加而病逝的事,巧妙地塑造了李诏亭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物形象。
    (3)主旨设置方面
    小说先说立碑再说砸碑,通过老夫人引出李诏亭治病救人的诸多事情,最后解开砸碑的原因。这种巧妙的构思,突出了医者仁心仁德、患者感念感恩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武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举过者有赏;后宫不荒,女谒不听;上无淫,下不阴害;不兴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于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故令出而乱,乱则更为法,是以其法令数更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材料二:
    公问晏子曰:“贤君之治国若何?”
    晏子对曰:“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在上不犯下在治不傲穷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其政,刻上而饶下,赦过而救穷;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不事骄行而尚司,其民安乐而尚亲。贤君之治国若此。”
    (节选自《晏子春秋》)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在上不犯A下B在治不C傲穷D从邪E害民者有罪F进善G举过者有赏。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指驱使,与《项脊轩志》中“使不上漏”的“使”意思不相同。
    B. 夺,指掠夺,与《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的“夺”意思不相同。
    C. 乱,文中指动乱,与《石钟山记》中“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的“乱”意思不相同。
    D. 劳民,使百姓辛劳,“劳”与《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中“劳”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公认为治理好国家的根本是爱护百姓,对其勿杀、勿夺、勿害、勿扰,使其生活安乐。
    B. 太公认为贤明的君主对待百姓当如对待家人,能够真切关心百姓吃穿劳作等方面的问题。
    C. 太公认为贤明君主治理之下的国家往往政治清平,法度严明,官吏不严苛,百姓不流浪。
    D. 晏子认为国君若能宽严有度,不喜怒无常、不自私骄横,便能使其治下的百姓安乐团结。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
    (2)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
    14. 关于贤君如何治国的问题,太公与晏子有哪些相同看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 BDF
    11. D 12. D
    13. (1)徭役繁多而使民力疲惫,就是使他们痛苦;使他们劳苦又侵扰他们,就是使他们怨怒。(2)治理国家却多次改变法令,是因为治理国家的人不依法办事,把他所喜欢的当作法令
    14. ①不因自己的喜欢而增加奖赏,不因自己的恼怒而加重刑罚;②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使百姓辛劳;③官府储藏中没有腐烂虫蛀的粮食和财物,国内没有流浪饥饿的百姓。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处上位不侵犯下级,从事于治理而不傲视穷人;放纵邪恶伤害民众的人有罪,进献善言举出过错的人有赏。
    “犯”的宾语为“下”,应在“下”后面即在B处断开;
    “在上不犯下”与“在治不傲穷”句式一致,单独成句,应在“穷”后面即在D处断开;
    “从邪害民者有罪”与“进善举过者有赏”句式一致,单独成句,应在“罪”后面即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使,驱使;让”。句意:驱使百姓的原则/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
    B.正确。“掠夺;逼迫、强行改变”。句意:给他们衣食而不要掠夺他们。/年纪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
    C.正确。“动乱;混乱”。句意:所以法令一颁布就产生动乱。/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
    D.“用法相同”错误。“使动用法,使……辛劳;慰劳”。句意: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使百姓辛劳。/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不喜怒无常、不自私骄横,便能使其治下的百姓安乐团结”错误,以偏概全。由原文“不事骄行而尚司,其民安乐而尚亲”可知,原文说的是不侍奉骄横行为而崇尚掌握管理,他的民众就安乐而且崇尚亲近。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罢”,使……疲惫;“苦”,使……痛苦;“怒”,使……怨怒。
    (2)“为”,治理;“数”,多次;“法法”,依法办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太公说“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举过者有赏”,晏子说“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二人都认为贤君应不因自己的喜欢而增加奖赏,不因自己的恼怒而加重刑罚;
    太公说“不兴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晏子说“不从欲以劳民”,二人都认为贤君应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使百姓辛劳;
    太公说“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晏子说“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二人都认为贤君应使官府储藏中没有腐烂虫蛀的粮食和财物,国内没有流浪饥饿的百姓。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武王向姜太公问道:“治国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太公回答说:“治国的根本方法,不过是爱护百姓罢了。”(武王)又问:“如何爱护百姓呢?”太公回答说:“使他们获利而不要损害他们,使他们成功而不要破坏他们,使他们生存而不要杀害他们,给他们衣食而不要掠夺他们,使他们欢乐而不要使他们痛苦,使他们高兴而不要使他们怨怒。这就是治国的根本方法,驱使百姓的原则,不过是爱护他们罢了。百姓失去他们的职业,就是损害了他们;农事错过了季节,就是败坏了他们;对有罪的人加重刑罚,就是杀害他们;加重赋税,就是掠夺他们;徭役繁多而使民力疲惫,就是使他们痛苦;使他们劳苦又侵扰他们,就是使他们怨怒。所以善于治国的人,对待百姓如同父母爱护子女、兄长爱护弟弟一样。听说他们挨饿受冻就为他们哀伤,看见他们劳苦就为他们痛心。”
    武王询问太公说:“贤明的君王怎样治理国家?”(太公)回答说:“贤明的君王治理国家,他的政令平和,他的官吏不苛刻,他征收的赋税很少,他用来供养自身的财物不多;不因为私人的恩惠妨害国法,不赏赐无功劳的人,不惩罚无罪过的人,不因为高兴起来就赏赐人,不因为发起怒来就杀戮人;伤害百姓的人有罪,推荐贤能检举过错的人有赏;后宫不荒淫,不听嫔妃的干求请托;居上位的人没有邪恶不正的行为,在下位的人不会暗中作恶;不大兴宫室来耗费钱财,不多筑观赏游玩的亭台水池来使民力疲困,不在宫室、用具上雕花镂刻来满足耳目的享受;官府储藏中没有腐烂虫蛀的粮食和财物,国内没有流浪饥饿的百姓。这就是贤明君主治理国家的情况。”武王说:“这太好了!”
    周武王向姜太公问道:“治理国家多次改变法令,是为什么?”太公说:“治理国家却多次改变法令,是因为治理国家的人不依法办事,把他所喜欢的当作法令;所以法令一颁布就产生动乱,一动乱就另外制定法令,因此他的法令多次更改。”
    材料二:
    景公问晏子说:“贤能的君主治国是怎么样的?”
    晏子回答说:“在政务上任用贤人,他们的行为都围绕着爱民,向下民收取赋税有节制,自身的供养较节俭;处上位不侵犯下级,从事于治理而不傲视穷人;放纵邪恶伤害民众的人有罪,进献善言举出过错的人有赏。其政务,严格要求上级而宽恕下民,赦免下民过错而救济贫穷;不因自己的喜欢而增加奖赏,不因自己的恼怒而加重刑罚;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使百姓辛劳,不结怨激怒别国而使国家危险;上级无骄横的行为,下面无谄媚的规律;上级无私下的行为方式,下面无窃取权力的行为;上级无腐朽虫蛀的钱粮,下面无饥寒交迫的民众;不侍奉骄横行为而崇尚掌握管理,他的民众就安乐而且崇尚亲近。贤能的君主治国就是这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
    孔平仲
    小雨初收深夜凉,杖藜徐步立回塘。
    一天星月清人意,四面芙蕖遗我香。
    大隐尝闻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沧浪。
    应官①粗了心无事,便是逍遥物外乡。
    【注】①应官:当官。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照应诗歌标题,小雨初停的夏夜,诗人拄着藜杖缓慢行走在曲折的水塘旁。
    B. 颔联写夜晚的天空让心灵澄澈、清明,四面的荷花送来阵阵清香,令人愉悦。
    C. 颈联中“濯沧浪”,是指在清水中洗涤冠缨,此处比喻诗人超脱尘俗,操守高洁。
    D. 尾联直抒胸臆,道出诗人的心声,表明当官之人同样也可以超然物外,逍遥自在。
    16. 本诗与黄庭坚的《登快阁》对“归隐”有不同的认识,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孔诗颈联连用两个典故,表明大隐可隐于朝堂闹市,不必超脱尘世尾联写当官不陷于琐事,便心中无事,同样可以逍遥自由。
    ②黄诗尾联通过“归船”“白鸥”之想,表达回乡归隐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此处比喻诗人超脱尘俗,操守高洁”错。“濯沧浪”在这里不是用来比喻诗人超脱尘俗,操守高洁,而是指隐居山林。整句诗表达的观点是隐居不必到山林。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孔诗颈联是“大隐尝闻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沧浪”,意思是:那些真正有能力和智慧的人,他们并不需要像古人那样去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而是能够在大城市或朝廷中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独立,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人连用两个典故,表明大隐不必隐居山林,不必超脱尘世,可以隐于朝堂闹市,即使在朝廷当官,也可以有归隐之趣。尾联“应官粗了心无事,便是逍遥物外乡”,写当官不陷于琐事,便心中无事,同样可以逍遥自由。
    黄诗尾联是“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人是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心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通过“归船”“白鸥”之想,表达回乡归隐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就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早上去看了,晚上还要再去摸摸,更有甚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都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2)在《石钟山记》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写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词中,“春雨”这一意象往往寄寓着文人墨客浓烈情感,如《临安春雨初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②.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③. 声如洪钟 ④. 噌吰如钟鼓不绝 ⑤. 小楼一夜听春雨 ⑥. 好雨知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多少楼台烟雨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噌吰”“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代郑板桥为什么在画好芝兰后,还着意添加几笔荆棘?
    他在《荆棘丛兰图卷》中认为,像兰草这样的君子,要对荆棘有颗包容之心。表面是让芝兰与荆棘各安其命,“君子容之又何怕”。深层次却是“不容荆棘不成兰”,让荆棘保护芝兰,让小人成全君子。
    这似与宋人诗中所写的小松 A ,小松树因有杂乱的小杉树庇护,才“未怕林间走鹿馋”,让嘴馋的山鹿无此口福。就因有荆棘的庇护,感恩的兰花才绽放得更加平安和硕茂。反之,若没有荆棘和小杉树这些守护神,芝兰和小松何止险象环生,更是 B 。所以郑板桥才公允地说,不容荆棘不成兰,荆棘并非 C ,怎能完全与小人等量齐观。进一步从社会意义说,君子掩恶扬善,有益于德化也,这自是君子的担当和使命。
    当然从人生审美角度看,就如同没有漫长冬夜便无法衬托冬天温暖的太阳,没有小人之恶就无法反衬君子之美。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的“自”与文中加点的“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
    B. 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
    C. 人的生死富贵自有定数,任何人都无法强求。
    D. 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
    20.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改为“没有小人之恶就无法反衬君子之美,就如同没有冬夜便无法衬托冬天的太阳”?请简要分析。
    【答案】18.
    A如出一辙
    B岌岌可危
    C一无是处 19. C
    20. 不能。
    ①原句多了“漫长”与“温暖”两个定语,形成更鲜明的反差,更好地突出了小人之恶对君子之美的反衬作用,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前两段都从芝兰荆棘写到君子小人,从具象到抽象,原句的表达与前文的行文逻辑更吻合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此句为总领句,由“小松树因有杂乱的小杉树庇护,才‘未怕林间走鹿馋’,让嘴馋的山鹿无此口福。就因有荆棘的庇护,感恩的兰花才绽放得更加平安和硕茂”可知,二者非常相似,可填“如出一辙”。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B由“更”可知,此句比“险象环生”更严重,如果没有荆棘和小杉树的保护,芝兰和小松就可能死亡,可填“岌岌可危”。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C荆棘能够保护芝兰,并非没有用处,可填“一无是处”。一无是处:指没有一点儿对或好的地方,比喻一个人或物没有一点用处。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原句是副词,本来。
    A.介词,从。
    B.代词,自己。
    C.副词,本来。
    D.代词,自己。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含义的能力。
    不能。
    ①原句多了“漫长”与“温暖”两个定语,分别修饰“冬夜”和“太阳”,强调了二者的区别之大,形成更鲜明的反差;而“漫长的冬夜”比喻的是小人之恶,“温暖的太阳”比喻的是君子之美,加上这两个词更好地突出了小人之恶对君子之美的反衬作用,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原句先写冬夜和太阳,再写小人和君子,与前两段的内容相吻合,比如第二段先写“像兰草这样的君子,要对荆棘有颗包容之心”,再写“让荆棘保护芝兰,让小人成全君子”,这是由芝兰荆棘写到君子小人;第三段也是先写“小松树因有杂乱的小杉树庇护,才‘未怕林间走鹿馋’,让嘴馋的山鹿无此口福。就因有荆棘的庇护,感恩的兰花才绽放得更加平安和硕茂”,再写到“荆棘……怎能完全与小人等量齐观。进一步从社会意义说,君子掩恶扬善,有益于德化也,这自是君子的担当和使命”,也是由芝兰荆棘、小松小杉树写到君子小人,由具象到抽象。可见原句的表达与前文的行文逻辑更吻合。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人作文章,对声音节奏很讲究。相传欧阳公作《昼锦堂记》,把稿子交给来求的人,等那人离去后才想起开头一句“仕宦至将相”应该加一个“而”字,就立刻派人骑快马去追回。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原句气局促,改句便很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扬。 A ,意思就多一个转折,要深一层。
    从前的人研究古文,特别着重朗读。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情趣、气势或神韵。自己作文,也要常拿来读,读,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 B 。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普通人以为这要耳朵灵敏,因为声音要用耳朵听才生感觉。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然要紧, C 。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骨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骨都会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请借鉴材料第一段的相关内容,对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虚词进行赏析。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答案】21. A改句多了一个“而”字
    B节奏是否流畅
    C但是还不如周身筋骨 22. “矣”字读来,声音悠长,节奏舒缓;有助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深长怀念与恍如隔世的深沉感慨。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提到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后文提到改句意思就多一个转折,要深一层,语境强调改句意义发生变化的原因,故可填“改句多了一个‘而’字”。
    第二空,根据前文“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情趣、气势或神韵”和后文“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可知读体现声音是否响亮、节奏是否流畅,故可填“节奏是否流畅”。
    第三空,根据“固然”,可知第三空和前文为转折关系,句式为“但是……”,结合后文音调节奏不同周身筋骨的感觉也不同,故可填“但是还不如周身筋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此题已经指出要鉴赏的词语,从文意与声音节奏关系的角度鉴赏即可。
    由材料“加一个‘而”’字,……。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原句气局促,改句便很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扬”可知,句末的语气词“矣”,意思是“了”,读来声音悠长,节奏舒缓,便有抑扬情感的抒发。
    再由原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可知,作者妻子已逝,但枇杷树茂盛茁壮,作者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之情倍增;由材料“这个例子也可以表明音与义不能分开,更动了声音就连带更动了意义”可知,此语气词不是可有可无的,有助于作者表情达意,表达对妻子的深长怀念与恍如隔世的深沉感慨。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喝茶能体现出君子做事情的六种品质,叫“君子六成”。第一,茶要炒制,做人要修炼。第二,茶要下沉,做人要谦和。第三,茶失色于水,做人需融合于众。第四,茶有清香,做人需诚敬。第五,茶释其味,做人要奉献。第六,茶要品味,做人需修德。
    以上材料中的“修炼”“谦和”“融合”“诚敬”“奉献”“修德”,都是品茶得出的人生道理,请结合材料,任选三个词,谈谈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茶香中的君子之道
    茶,这杯千年的琼浆,汲取了天地之精华,凝聚了君子之精神。陆羽在《茶经》中曾言:“茶之为用,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如此,我们在品茗时,不仅要品味茶的香醇,更要品味其中蕴含的君子品格。
    茶,乃炒制之良伴。这正如君子立身行事,需自我修炼。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然而,正如茶叶在炒制中经历磨炼,我们也需要通过自我修炼,克服困难,磨炼心性。君子的修炼之道,便是如此。
    茶,又何尝不是谦和的象征?当茶叶在水中舒展时,它不会因为自身的浮力而飘浮在水面上,而是会安静地沉入水底。这正是君子的谦和之道。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应该像茶叶一样,保持谦和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再说茶与融合。茶叶在水中的溶解,是茶叶与水的融合。这正如君子在人群中的处事之道。孔子又言:“君子和而不同。”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像茶叶一样,善于融合,尊重他人的不同,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然后是茶的诚敬之道。茶叶在水中散开时,会释放出自身的香气。这正如君子立身处世,需要展现出诚敬的态度。朱熹在《中庸注》中曾言:“诚者,真实无妄。”诚敬并非只是表面的礼节和仪式,更是内心的真诚和敬畏。只有以诚敬之心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再说到茶的奉献精神,更是让人感叹不已。茶叶在水中溶解后,将自己的味道和营养奉献给了水。这正如君子立身于世,需要具备奉献精神。古人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有具备奉献精神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是茶的修德之道。品茗时,我们不仅要品味茶的香醇,更要品味其中蕴含的修德之道。茶叶在水中溶解后,会释放出自己的味道和营养。这正如君子立身处世,需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和人格。古人云:“君子慎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这就是君子的修德之道。
    在此,我以茶为例,讲述了君子的六种品质:修炼、谦和、融合、诚敬、奉献、修德。这六种品质不仅是品茶之道,更是君子立身处世的重要原则。正如陆游所言:“人生如茶。”我们在品味茶香的同时,更要品味其中蕴含的君子之道。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在品茶中品出人生,茶文化源远流长,通过炒茶、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行为,加之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便形成为一套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处世哲学。“修炼”“谦和”融合”“诚敬”“奉献”“修德”是君子做事情的六种品质。
    “修炼”——绿叶要变身为茶需要炒制,这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需要凤凰涅磐的勇气。做人亦需像茶一样,需百炼成钢,无论顺境逆境,都要稳定心态。积极去见世面、经风雨、搏激流,在实践中增长本领,锤炼意志,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提高综合素质。
    “谦和”——茶冲到水里后会慢慢下沉至杯底,用娇弱的身躯托起沉重的清水。为人要像茶那样主动沉下去——时刻保持谦和、低调。要懂得低姿态即是进步,如果趾高气昂,夜郎自大,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也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融合”——茶冲到水里慢慢下沉时,不断与水融合,吸收水分,释放颜色,实现中和交融。茶失色于水,做人需融合于众。不仅需要身入,更需要心入,要学会用心倾听、将心比心。积极与人为善,真正把自身融入社会、融入大众。同时,君子和而不同,还应保持做人原则,而不是成为乌合之众。
    “诚敬”——茶有悠悠清香、绵绵茶情,如绕梁之音,令人回味,这叫诚敬。诚即诚心,《中庸》言:“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以诚心待人,以诚心观己。敬即处事待人之态度,存恭敬之心,以礼待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少吾少以及人之少的态度,真心尊敬他人、包容他人。
    “奉献”——茶到了水里,香味给了水,人们喝了水,却扔了茶叶,茶叶便算舍身奉献了。做人亦需像茶叶那样去舍身、去奉献。当今社会和平稳定,发展迅猛,舍身的机会已然不多,但奉献精神仍然亟需。奉献能够让苦成乐,变难为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果没有别的东西奉献,那就付出辛劳的泪水和血汗。
    “修德”——茶是有生命和意境的,喝茶需要细细品味,与其说喝茶不妨说品茶更准确。茶之内涵如人之品德,需要不断的修德、立德,增强自己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强化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心态从容,内心淡定,守住“德”这个修心立身之本,做一个内心强大、品德高尚、内涵丰富的复合型人才。
    以上每一种品质都是由茶道得出,六个词关系丰富,既有并列关系,又有递进关系,还有包容关系。可以向上统筹,即前五个词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修德”;也可向下兼容,即“修炼”为做人之基,之后的五个词都要建立在此基础上。
    认为要求“任选三个词”,一定要对所选的关键词进行有机组合,既要对每个词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和理性的思辨认识,又要厘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可以结合现实,综合三者关系来探讨人生的道理:可以侧重某一关键词的纵深突进;可以是“君子六成”的感悟;也可以是个人成长路径的规律总结。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品一杯佳茗,感悟人生真谛。接下来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茶要炒制,君子需修炼,茶的炒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痛苦的过程,做人亦如此,要想百炼成钢,要想成为精英,就要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二、茶要下沉,君子宜谦和,为人要像茶那样主动沉下去——时刻保持谦和、低调。要懂得低姿态即是进步。三、茶有清香,君子怀诚敬。茶有香气,绵绵茶情,如绕梁之音,令人回味,谓之诚敬。君子常怀恭敬之心,实现一分宁和,三分爱意,七分温存,十分幸福。
    立意:
    1.修炼自我,融合他人,修德成人。
    2.修炼自我,融合于人,奉献于众。
    3.品茶中三味,悟人生真谛。
    4.茶有清香自沉底,人亦修身以成德。
    相关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共10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福州八县()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