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其所用的矿石颜料有关。由此推断,所用矿石颜料的最大优点是( )
A. 制作简单B. 储量较少C. 易溶于水 D. 性质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千里江山图》能够流传千年色彩依旧艳丽、璀璨夺目,是因为所用矿石颜料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选D。
2. 自热食品,仅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使人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如图为某自热食品发热包标签的部分内容,其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生石灰B. 活性炭C. 铝粉D. 碳酸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活性炭是一种碳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铝粉是一种金属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碘价格低廉、产量丰富、储存方便,加热易升华,有望成为离子发动机的高效推进剂。下列有关碘升华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碘分子的体积变大B.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碘分子间间隔变大D. 碘分子变为碘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碘升华是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其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C。
4. 氦气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需求旺盛。我国自主研发的氢氦分离装置可提取纯度达99.999%以上的高纯氦气。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氦的原子序数为1 B. 氦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 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氦 D. 氦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表示氦的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由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氦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2,所以氦的原子序数为2,错误;
B、氦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正确;
C、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只有一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错误;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氦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错误。
故选B。
5. 中国高铁领先世界,建造时需要大量钢铁。制造钢铁时加入石灰石可以将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成炉渣,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
B.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该反应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Si、5个O、1个Ca、1个C,反应后有1个C、2个O,相差1个Si、1个Ca、3个O,则X的化学式为,故A错误;
B、碳酸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即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B正确;
C、置换反应为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错误。
故选B。
6.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从中药金银花中提取出的绿原酸(化学式为)被誉为“植物黄金”,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碳元素、氢元素质量比为8∶9
C. 相对分子质量为43
D. 它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绿原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A正确;
B、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错误;
C、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C错误;
D、绿原酸由绿原酸分子构成,绿原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A。
7. 通过电能驱动的电化学固氮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合成氨技术。氧化铌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具备巨大潜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和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D. 参加反应的“”和“”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由8变为7,分子数目变少,故A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故B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C错误;
D、根据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故D正确。
故选D。
8.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雨水显中性且不污染土壤
B. 降水可以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
C. 谷类作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D. 谷雨期间作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正常雨水pH≈5.6是由于空气中的CO2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所以正常雨水呈酸性,碳酸不会污染土壤,选项错误;
B、降水会增加空气湿度,但不会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选项错误;
C、谷类作物富含糖类,糖类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选项正确;
D、谷雨期间降水明显增多,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说明光合作用增强,选项错误;
故选C。
9. 实验课上,同学们为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酚酞溶液呈无色时溶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
B. 乙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有氯化钠生成
C. 先将胶头滴管中的稀盐酸全部滴入后再搅拌
D. 若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抹硼酸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酚酞溶液呈无色时,溶液一定不呈碱性,即一定不含氢氧化钠,正确;
B、乙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只能证明氢氧化钠消失,无法证明有氯化钠生成,错误;
C、在进行实验时,应该先将胶头滴管中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不断搅拌,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错误;
D、若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抹硼酸溶液,错误。
故选A。
10. 氯碱工业是指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和。小明学完溶解度的知识后,结合老师的指导在实验室成功模拟了氯碱工业的相关实验:20℃时,他先配制了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然后将其电解一段时间,实验过程如图甲(说明:本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图乙为NaCl、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中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36g
B.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41.9%
C. ③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
D. 提纯③中氢氧化钠可采取降温结晶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乙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因此,20℃时50g水里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由题干信息可知,要配制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以①中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18g,故A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
C、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因此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故C错误;
D、③中溶液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还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由图乙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因此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氢氧化钠,故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化学与工程】
11. 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只有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方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如今,在以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道路上,山西正阔步前行、厚积薄发。请结合图文信息,解完成下面小题的相关问题。
(1)芯片制造: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芯片,芯片的制造离不开高纯硅,朔州平鲁区积极打造中西部硅基材料产业基地。工业上,硅是用氢气与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芯片等精密仪器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写一个)。
(2) 高速飞车:我国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试验线——高速飞车大同(阳高)试验线一期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磁悬浮列车所用的超导材料需要在低温环境下才能显现超导性能,空气中有很多成分液化后都有很好的制冷效果,写出一种:_______。
(3)山西航空:我省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并建立了山西航空产业综合馆。飞机制造过程中会大量使用铝合金和钛合金,合金属于_______材料。铝合金和钛合金用于制造飞机利用了其具有_______的优良特性。
(4)向绿而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太原汾河景区有一群环卫工作人员,他们手中各拿一把网兜,从净水的角度考虑,网兜的作用是_______,净化后的汾河水属于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答案】(1)①. ②. 隔绝氧气(或者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氮气(合理即可)
(3)①. 金属 ②. 抗腐蚀性好(合理即可)
(4)①. 除去水中的漂浮物(或不溶性杂质) ②. 硬水
【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在高温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2)空气成分中的氮气和氦气等在液化后都有很好的制冷效果;
(3)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铝合金和钛合金具有抗腐蚀性好、硬度大、强度大、密度小等优良特性,故填:金属;抗腐蚀性好(合理即可);
(4)用网兜可以将水中漂浮物(或不溶性杂质)捞出,净化后的汾河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所以属于硬水,故填:除去水中的漂浮物(或不溶性杂质);硬水。
【化学与技术】
12. 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它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特别是在甜菜、甘蔗和水果中含量很高。工业上用甘蔗生产蔗糖的部分流程如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注:磷酸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的沉淀对蛋白质、树胶质和色素等有一定的吸附和包藏作用,能使它们随沉淀过滤除去)
(1)压榨机中加入热水的目的是_______。
(2)除杂池中磷酸()与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结晶罐中糖汁经过蒸发可以析出晶体。蒸发过程中,当_______时,停止加热。
【答案】(1)使甘蔗中的蔗糖快速充分地溶解(或增大蔗糖的溶解度,得到更多的蔗糖,合理即可)
(2)
(3)出现较多固体
【解析】(1)压榨机中加入热水可以使甘蔗中的蔗糖快速充分地溶解、增大蔗糖的溶解度,得到更多的蔗糖,故填:使甘蔗中的蔗糖快速充分地溶解(合理即可);
(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磷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磷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故填:;
(3)结晶罐中糖汁经过蒸发可以析出晶体,进行蒸发操作时,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填:出现较多固体。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9分)
13. 煤之精华——煤精
煤精是一种高级煤,又称煤玉,是一种有机宝石,因其质地细密,没有纹路,且质轻坚韧,抛光后呈现出黝黑发亮的光泽,是雕刻工艺品和首饰的上等材料。煤精的化学成分以碳为主,含有少量有机质,煤精在人类不断地开采下日趋减少,其价值日渐提高。
煤精雕刻品堪称世界独一无二,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文房四宝、烟具、配饰等,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欢迎。煤精雕刻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煤精常见的仿制品有黑玻璃、黑曜岩和硬胶等。相对于接触时有凉感的黑玻璃和黑曜岩,煤精有较低的导热率,所以触摸时不觉得凉;硬胶中含有30%~40%的硫,点燃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煤精点燃时则没有这种味道。煤精在摩擦时会像摩擦琥珀一样起电,所以煤精也被称作黑琥珀。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保存煤精雕刻工艺品时应注意:_______(写一条)。
(2)煤精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3)通过触摸鉴别黑玻璃和煤精,利用的是它们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同。
(4)点燃硬胶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1)远离火源(或避免在高温环境中保存,合理即可)
(2)不可再生
(3)物理
(4)
【解析】(1)煤精的化学成分以碳为主,碳在氧气中能燃烧,因此保存煤精雕刻工艺品时应注意远离火源,或者避免在高温环境中保存,故填:远离火源(或避免在高温环境中保存,合理即可);
(2)由“煤精是一种高级煤”“煤精在人类不断地开采下日趋减少”可知,煤精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填:不可再生;
(3)触摸黑玻璃和煤精,有凉感的是黑玻璃,没有凉感的是煤精,是因为煤精有较低的导热率,导热率属于物理性质,故填:物理;
(4)硬胶中含有30%~40%的硫,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故填:。
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7分)
14. 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学习完“常见的酸”之后,同学们小组合作,对硫酸和物质X的相关知识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浓硫酸可作干燥剂,原因是_______。
(2)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_______(写一点)。
(3)胃酸过多可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治疗,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化肥(合理即可)
(3)
【解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填: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故填:化肥(合理即可);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1)2分,(2)6分,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共8分]
15.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家中常见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一套供氧器。输液袋中盛有34g过氧化氢溶液,瓶A中装有0.5g二氧化锰,反应完全进行时生成0.8g氧气。分析过程,解答问题:
(1)设计流量调节器的优点是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答案】(1)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2)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g。
【解析】(1)流量调节器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填: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2)详见答案。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24分)
【实验设计】
16. 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在试管中倒入约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实验原理:
(1)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现象:
(2)_______。
实验结论:
(3)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
【问题与交流】
(4)验证氢氧化钠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
【答案】(1)
(2)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3)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
(4)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酚酞溶液,振荡,若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钠过量(合理即可)
【解析】(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填: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3)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硫酸铜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故填: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
(4)通过检验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即可验证氢氧化钠过量。则验证氢氧化钠过量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酚酞溶液,振荡,若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钠过量(合理即可)。
【科学探究】
17. 土豆是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的特产,岚县把土豆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推动了“特”“优”农业做大做强。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岚县土豆的营养价值、所施肥料的成分及特色餐饮“土豆宴”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1)任务一:调查岚县土豆的营养价值
【调查研究】岚县所产的土豆含丰富的淀粉和维生素C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此外,土豆中所含的钾元素能取代体内的钠元素,有利于肾炎水肿患者的康复。人体中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作用是_______。
(2)任务二:探究岚县土豆所施肥料的成分
【咨询交流】一位农民伯伯介绍道:“土豆高产主要靠农家肥料草木灰,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灰烬,草木灰中富含可溶性钾盐,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问题】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一定量的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过滤,得到滤液。
【反思评价】
i步骤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任写其一)。
ii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将步骤②滴加的稀硫酸改为_______。同学们经过实验,确定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表达交流】施用草木灰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
(3)任务三:品尝岚县特色餐饮“土豆宴”
【交流共享】优良的土豆品质和独特的土豆文化,孕育出了岚县独一无二的土豆宴。一颗平常的土豆,在岚县人手中变成了上百道美味佳肴,让人赞叹不已。岚县大力推广“土豆宴”的意义是_______。
【答案】(1)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2)①. 有气泡产生 ②. ## ③. 稀硫酸与碳酸钡反应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无法确定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硫酸钾 ④. 稀盐酸(或稀硝酸) ⑤. 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3)传播土豆文化,促进岚县农业、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合理即可)
【解析】(1)人体中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作用是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2)[进行实验]实验结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取少量①中得到的沉淀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其中硫酸钡不能溶于酸,碳酸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二氧化碳和水,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有剩余,故填:有气泡产生;
[反应评价] i、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或者;
ii、稀硫酸能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无法确定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硫酸钾,因此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或稀硝酸即可,故填:稀硫酸与碳酸钡反应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无法确定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硫酸钾;稀盐酸(或稀硝酸);
[表达交流] 草木灰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铵态氮肥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故填: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3)岚县大力推广“土豆宴”的意义是传播土豆文化,促进岚县农业、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合理即可)。
食品发热包
主要成分: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②取少量①中得到的沉淀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振荡
_______,白色沉淀有剩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 (图片版含解析),共4页。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