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备课课件ppt
展开饮中八仙歌 杜甫 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借酒消愁愁更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但是如此爱酒的李白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呢? 解密酒仙不“酒”背后的故事
1.朗读并背诵诗歌;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抓关键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歌行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开创了新题乐府诗。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701年—762年12月)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强调情感因素,个性色彩鲜明。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古体诗:格律自由,不限句数近体诗:五言 七言 绝句 律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古乐府诗的韵律和节奏有何特点呢?请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自由朗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边读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并给诗歌划分节奏。结合分析,再次朗读,体会声调的抑扬、情感的变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酒杯里盛着价格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潢价值万钱的佳肴。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吃喝,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箸:筷子。 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塞:堵塞。 川:河流。 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来坐在碧溪边钓鱼,又想象梦中在日边乘船远航。
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蹯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处何方。
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一定,必然。 云帆:高高的帆。 济:渡。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金樽”“玉盘”“斗十千”“直万钱”写出了什么?这两句话描绘了什么场景?
反复朗读诗歌,逐句分析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金樽”“玉盘”写出了器皿贵重 ; “斗十千”“直万钱”写酒馔(酒席)佳美,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景,以乐景写哀情。
诗歌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可见“巧铸灵运”之妙。
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心绪纷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诗人是如何表现内心的苦闷抑郁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试着从李白的仕途入手思考他这句诗的用意。
李白少年时隐居四川江油的匡山,读书学习,拜师学剑,26岁的他,抱着“四方之志”,“辞亲远游”,四处拜访大官、名流,希望得到举荐,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可是,十几年漫游,他却一事无成。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他才被征召入京,受到身帝重视,他洋洋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度过了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 青年时代就怀抱着“济苍生、安社稷”理想的李白,终于在四十二岁来到了长安,进入朝廷供职。 可他担任的只不过是文学侍臣,并不参与政事。表面上受到玄宗礼贤下士的优待,但因他傲视权贵放荡不羁,得罪了很多人。李白呐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仍然痴心不改。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表达了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
找出诗中化典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的典故;后一句是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的典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若诗句就此结尾会怎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乐观?
沉郁中的振起,反复回旋中的境界顿开李白发出的一首鼓起勇气、信念坚定、壮志未减的强音!
李白是一只关不住的大鸟,永远青春少年,最后一句的大反转是必然!他永远不会在失意中沉默,做一个缩起来的人!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永远有白日梦,哪怕碎了一次又一次!他的征途在星辰大海!
深入探究——悟诗意内涵
写出了诗人乐观、自信、倔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què)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与《行路难》同时之作有《梁园吟》,其末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与此诗末句思想感情如同一辙,反映了当时诗人壮志未酬、雄心不泯的自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诗人感慨“行路难”,诗句中写了他有着怎样“难”的表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59岁时又因此获罪流放。流放归来,报国之愿不减的他又准备参加李光弼平叛的军队,因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壮志未酬的李白去世。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艰难曲折,虽然李白吟唱“行路难”,却一直在前行!
你从李白的人生道路中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李白的人生之路。 25岁前:蜀中学习,仗剑任侠 26岁:满怀理想,辞亲远游 42岁:金门传诏,供奉翰林 44岁:赐金放还,痴心不改 55岁:幕府从军,竟成附逆 62岁:壮志未酬, 魂归当涂李白的人生之路真是艰难曲折,但是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始终执著前行。我们的前路也未必一帆风顺,但我们要像李白一样:永远做一个行者!
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从而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宗悫,可见其志向远大。
❷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想到碧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又回到“多歧路”的现实,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沧海。从上古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幻境,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行路难》一诗中,诗人开篇先写宴会的欢乐场景,转笔用“停”、“投”、“拔”、“顾”表现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借着行路难来暗示自己仕途的艰辛,最后还是坚定信念,鼓励自己“直挂云帆济沧海”,反映了诗人倔强的性格和开阔的胸襟。
拓展延伸——童子真是奇才
一年春天,岷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访李白的父亲,恰巧他外出未归。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读的书,到客厅陪着客人说话,他说:“请问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转告父亲。”客人有心要试试李白的才学,便大声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李白认真思考了一会,便拱手回答说:“我知道了,父亲回来,我一定告诉他”。客人疑惑地问:“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李白马上回答说:“‘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单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字。您姓俞,名字叫岛!”客人听后十分佩服,连连夸赞:“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贺!”
请阅读《行路难》组诗,谈谈你的感受。
坚定信念 倔强自信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5.写出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探究:《饮酒》(其五)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怀小诗,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欲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淡泊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气、飞鸟的情趣。《行路难》(其一)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的愤懑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恰好相反,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不平之意溢于言表。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经历、追求不同的原因外,
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东晋和南朝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即使他有济世情怀也很难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1、背诵本首诗。 2、“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余光中心中的李白。那在你的心中李白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请课下搜集资料,做一期关于李白的手抄报吧!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背景链接,活动一听朗读划节奏,活动二疏通文意,活动三文本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行路难课件pptx、《行路难》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