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词其一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1.诵读古诗词,读出古诗词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声韵美。2.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大意,学习品味赏析诗歌。3.背诵四首诗。
寂寥liá 春朝zhā 碧霄xiā 涨zhǎnɡ秋池 西窗烛zhú 僵jiānɡ卧 戍shù轮台 夜阑lán 潼tónɡ关 簇cù 嫌xián
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胜春朝②。晴空一鹤排③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④。
【注释】①寂寥:冷清萧条。②春朝:春天。③排:推开。④碧霄:蓝天。
【译文】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秋天的冷清萧条发出感慨,我却认为秋天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诗情也带到了蓝天上。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刘禹锡积极参加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这首诗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赞颂了秋的美好,并借对白鹤排云而上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永贞革新以失败而告终,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这首诗更是一改传统悲秋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的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名句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排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那排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飞到碧霄。一个“排”字所蕴含的深意尽在不言中。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①夜雨涨秋池。何当②共剪西窗烛,却话③巴山夜雨时。
【注释】①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②何当:何时将要。③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你问我何时回家,我无法说准归期,巴山夜雨连绵,秋水涨满池塘。何时将要与你在家中的西阁下一起剪烛长谈,追述我独居巴山的客栈时面对夜雨的情景。
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作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黑暗。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李商隐(约813—约858)
陆游(1125—1201)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家人跟着百姓,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积极主张抗金,却备受排挤,年近七旬被斥罢归乡,虽远离朝堂,但报国之志却从未消退。
这首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时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君问归期”而“未有期”,其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诗人在巴蜀羁旅中,在“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更感到孤独凄凉。接下来笔锋一转,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即兴写来,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对未来团聚的幸福想象。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至于蜡烛结出了烛花。他们剪去烛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的重逢后的喜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③。夜阑④卧听风吹雨,铁马⑤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②孤村:孤寂荒凉的乡村。③戍轮台:指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代指边关。④夜阑:夜将尽。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译文】僵直地躺在孤寂的村落里,并不为自己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关。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
这首诗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写这首诗的前二年,诗人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僵卧孤村”,但是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中,而是写出了“僵卧孤村不自哀”的诗句。这“不自哀”三个字,便把个人得失、一己恩怨、小我之痛暂且放在一边。接着一句“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扫低落的情绪,磅礴之气、报国豪情便跃然纸上。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永远给人鼓舞和激励。
名句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两句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由自然界的风雨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风云、将士的军旅生活,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
( )→不自哀→( )
( )→戍轮台→(老有所为)
(个人生活)→风吹雨→(
( )→入梦来→(平生壮志)
潼关终古①高云簇②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③,山入潼关④不解平。
【注释】①终古:久远。②簇:簇拥。③束:拘束。④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译文】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清脆的马蹄声被秋风吹散。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平原仍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中国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潼关雄伟壮丽的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豪迈奔放的情怀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强烈愿望。
诗人写此诗时才十几岁。诗人途经潼关,眼见黄河奔腾怒吼而来,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好像仍嫌河床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再也不知何谓平坦。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ppt</a>,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南安军,文天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课综合与测试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40238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本课综合与测试背景图课件ppt</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节奏正音,整体感悟,比较提升,夜雨寄北,标题解读,整体感知,思想感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品悟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42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题破山寺后禅院优秀ppt课件</a>,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