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论辩杂记类)
展开作品简介:文言文阅读为组合文本,材料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材料引导考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 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1.(2024·新课标Ⅱ卷,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魏君贤eq \x(A)人eq \x(B)是礼eq \x(C)国人eq \x(D)称仁eq \x(E)上下eq \x(F)和eq \x(G)合eq \x(H)未可图也。
【答案】CEH
【解析】句意: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对他有什么图谋。“贤人是礼”类似于“唯命是从”,在句式上,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其中“是”是辅助表示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无实义,“……(宾语)是……”的句式结构,即“贤人”是谓语动词“礼”的宾语,而其主语是“魏君”,所以应在“礼”后即C处断开。“国人”是主语,“称”是谓语动词,“仁”是宾语,所以应在“仁”后即E处断开。“上下”,即“上下的人”是主语;“和合”,即“和谐同心”,是谓语,因此应在“和合”后即H处断开。或者根据句式都是四字短语,句式整齐也可判断。
2.(2024·新课标Ⅱ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同“宴”,指宴饮,成语有“新婚燕尔”,其中的“燕”字意思与此相同。
B.怪,以……为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
C.为寿,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的礼仪与此相同。
D.式,同“轼”,指扶轼,与《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的“式”意思相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意思与此相同”错。同“宴”,宴饮/同“宴”,安乐,欢乐。句意: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原意为弃妇诉说丈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词,形容新婚时的欢乐。B项怪,以……为怪,意动用法/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句意:皇上感到奇怪/不以互相学习为耻。C项句意: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刘邦献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D项同“轼”,车前横木。此处用作动词,古人立而乘车,低头扶轼以表敬意。句意: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考查实词,涉及通假字两个、活用一个及复合词一个,与教材关联紧密。
3.(2024·新课标Ⅱ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侯曾经师从子夏学习儒家经艺,他崇礼敬贤,在诸侯之中享有美誉。每次乘车经过名士段干木居住的里巷时,他一定会行礼致意。
B.汉高祖想废掉太子,改立赵王如意,吕后为此十分恐慌,派人强行要留侯出主意,留侯认为如请到汉高祖景仰已久的四位贤人,将会对太子有利。
C.四位贤人表示太子仁孝爱士,汉高祖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希望他们好好辅助太子;四人本是留侯亲自招来的,这也是没有另立太子的一个因素。
D.王充认为,假如有儿童持刀与孟贲相斗,儿童肯定不能取胜;如果儿童对孟贲恭敬有加,孟贲就不忍心伤害,魏国与秦国的情况正与此相类似。
【答案】C
【解析】“四人本是留侯亲自招来的”张冠李戴。由材料二“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以及“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可知,留侯只是按照建成侯吕泽的要求出谋划策,并没有亲自招来四人。
4.(2024·新课标Ⅱ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躲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
(2)(秦国)退兵还师,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的操行,推崇魏文侯的礼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辟”,同“避”,逃避,躲避;“自”,自愿;“游”,交游。(2)“……者,……也”为固定句式,可译为“……的原因是……”或“……是因为……”;“贤”,以……为贤,尊重;“高”,以……为高,推崇。
5.(2024·新课标Ⅱ卷,14)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处境相似:太子和魏文侯均处于弱势。②方式(途径)相似:二人均重礼崇德,敬待贤士。③结果相似:二人成功保全自身或国家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施事主体、受事对象、施事方式、施事结果等角度出发,比较二者的相似之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侯师从子夏学经书,以客礼对待段干木,经过他的里巷,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对他有什么图谋。”文侯因此得到(其他)诸侯的赞誉。
材料二: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很害怕,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留侯说:“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恭,驾着(用四匹马拉的)安车,趁机派能言善辩之士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发想更换太子。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太子在旁侍奉。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跑躲藏起来。我们私下听闻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劳烦诸位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地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起身离去,一直到酒宴结束。皇上最终没有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产生了效力。
材料三:
议论者中有人说:“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秦军因此不去攻打魏国,并不是法制的功效。虽然在保全国家方面有好处,也不值得重视。”那么,法制的功能,指的是什么呢?养活三军士兵,明确赏罚法令,严厉刑法,富国强兵,这就是法制。六国灭亡,都灭亡在秦国的军队。六国的军队并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强,然而甚至被打败灭亡,这是因为强弱不相当,多少不一样,即使明确了法制,那又有什么好处呢?假使小孩违背了大力士孟贲的心意,孟贲发怒,小孩持刀跟孟贲对打,小孩肯定不能取胜,因为力量远远不如孟贲。要是孟贲发怒,而小孩讲究礼节,对他非常恭敬,孟贲才会不忍伤害。秦国与魏国,就像孟贲与小孩一样。力量弱小就该修养德行,军队强大就该发扬威力。秦国凭借军队强大,威力无穷,战无不胜。(秦国)退兵还师,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的操行,推崇魏文侯的礼义。汉高帝主张废掉太子刘盈,吕后很担忧,张子房(张良)教太子用谦恭的态度去迎请四皓,并丰厚地礼遇他们,太子的地位于是安稳了。太子凭借敬重厚待四皓,来消除汉高帝废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对段干木表示敬意,使强大的秦军撤退一样。
(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者:赵翼(1727—1814),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别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后辞官,主讲于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作品简介:《廿二史札记》又名《二十二史札记》,共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总计条目约六百余条,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书言二十二史,但实际涉及二十四部正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赵翼辞官致仕,闲居无事,读书写书自娱,用笔记形式把资料记录,日积月累而成《二十二史札记》,编目按二十四史之先后分卷,每卷以类相从,并各立标题,共为609题,题目大多标新立异,一针见血,如“东汉诸帝多不永年”“武后纳谏知人”“明初文人多不仕”的专题,又谓“《三国志》多回护”“《宋史》事最详”,于乾隆六十年出版。梁启超认为,赵翼“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
节选部分论述了三国时代人才济济,而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各有各的用人之道。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证有力。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1.(2024·全国甲卷,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刘备为吕布eq \x(A)所袭eq \x(B)奔eq \x(C)于操eq \x(D)程昱eq \x(E)以备eq \x(F)有雄才eq \x(G)劝操eq \x(H)图之。
【答案】BDG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为……所”表被动,“袭”是动词,“刘备为吕布所袭”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应在B处断开;“奔于操”承接前面的主语“刘备”,“奔”是谓语,“操”是宾语,结构完整,所以应在D处断开;“以”是“程昱”的谓语,“备有雄才”是宾语,“程昱以备有雄才”句子结构完整,所以应在G处断开。
2.(2024·全国甲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
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项“意思相同”错。凭借、借助/即使。句意: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即使仅能免于斩刑。B项正确。即使/立即。句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C项正确。句意: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曹孟德)固然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可如今又在哪里呢?D项正确。句意:只是所托非人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与去年该题相比,本题考查偏重虚词词义。
3.(2024·全国甲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臧霸曾为吕布效力,曹操擒捉吕布以后,臧霸为避祸藏匿起来;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曹操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琅邪相。
B.曹操初起时为图霸业,能笼络人才,甚至能任用曾与己有怨者;势位已定时则猜忌异己,滥杀无辜。这正是其用人“以权术相驭”的表现。
C.刘备以性情结交忠义之士,以诚待人,故能深得人心;刘备创业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但诸葛亮及关、张、赵云等人患难相随,忠贞不渝。
D.陆逊镇守西陵时,深得孙权信任,孙权给刘禅、诸葛亮写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到了晚年,陆逊遭到谗害,郁郁而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理解有误。根据原文“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可知,臧霸并不是被曹操捕获,而是曹操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臧霸,并任命他为琅邪相。
4.(2024·全国甲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
(2)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出”,交出;“以”,因为;“……也”,表判断。(2)“前”,以前;“笃”,深厚;“负”,辜负。
参考译文
人才没有比三国时期更兴盛的,也只有三国的君主能够各自任用人才,因此能够得到众人的支持,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他们用人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来说,曹操是以权术驾驭人,刘备是以性情相投结交人,孙氏兄弟则是以意气感召人。
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曹操说:“现在是招揽英雄的时候,杀一个人会失去天下人的心,这是不可以的。”然而,这还不是与曹操有怨的人。臧霸先前跟随陶谦,后来帮助吕布,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臧霸藏匿起来;曹操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臧霸,立即任命他为琅邪相。早先,曹操在兖州时,任用徐翕、毛晖为将,兖州发生动乱,徐翕、毛晖都叛变了;后来曹操平定兖州,徐翕、毛晖投奔臧霸。到这时,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曹操叹息他的贤能。曹操当初起事时,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所以以此奔走天下。等到他削平群雄,势位已定时,孔融、许攸等人都因嫌忌被杀。荀彧一直是曹操的主要谋士,也因为阻止曹操接受九锡而被逼死。由此可见,曹操的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的宽容用人,只是出于权宜之计,以应一时之需,这就是所谓的以权术驾驭人。
至于刘备,一起事就为人心所向。看他三次到草庐拜访诸葛亮,向他咨询大计,独有商朝武丁在傅岩找到傅说并任用他为相的风范。关羽、张飞、赵云,自年轻时结交,终身相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这几人也患难与共,毫无二心。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但刘备也一定有深深打动他们而使他们不能了解的地方。到托孤于诸葛亮时,刘备说:“我的儿子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不能辅佐,就由你自己决定吧。”千年之后仍能见其肝胆相照,岂不是性情的流露?诸葛亮是第一流的人才,其他两国都不能得到,唯独刘备能得到他,这也可见是以诚待人的效果。
至于孙氏兄弟用人,也各自有别人比不了之处。孙策生擒太史慈后,立即解开他的绑绳,说:“子义是青州名士,只是所托非人罢了。我是你的知己,不用担心不如意。”这是孙策得到人才的方法。陆逊镇守西陵,孙权把印章放在陆逊那里,每次与刘禅、诸葛亮通信,常常拿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然后盖上印章发出。像这样委以重任,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尽力的吗?陆逊晚年被杨竺等人谗害,愤郁而死。孙权后来见到陆逊的儿子陆抗,哭着说:“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作为君主能自悔其过,像这样开诚布公地告知,谁能不感动流泪呢?这就是孙氏兄弟用人,这就是所说的以意气感召人的表现。
(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襄子围于晋阳中①,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曰②:“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 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思路导图
1.(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非书eq \x(A)云夫子eq \x(B)善之eq \x(C)引eq \x(D)以张本eq \x(E)然eq \x(F)后难之eq \x(G)岂有eq \x(H)不似哉?
【答案】CEG
【解析】考点:准确断句。
解答此题,可结合语意和固定结构进行断句。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应跟说的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应断开。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2.(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答案】B
【解析】考点: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B项两个“劝”字含义相同。A项“围”字考查的是实词的意念被动用法。C项考查实词在语境中的意思。D项考查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中的“诬蔑之辞”指以捏造事实来诋毁别人名誉的话。
3.(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答案】C
【解析】考点:理解文意。
C项“世人说……他们常……”中的“他们”指代有误。原文说“今世人有言……。好事而穿凿者……”,两个句子有两个不同的主语。后半句的主语是“好事而穿凿者”,选项中的“他们”指作“世人”了,实际上扩大了范围,偷换了主语。
4.(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的群臣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轻视、怠慢、侮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礼,所以先奖赏他。
(评分细则:第一个得分点为“无有不”,翻译成双重否定“没有不”或者是肯定“都”,得1分。第二个得分点为“骄侮”,“骄”翻译成“轻视”等相似意思的词语得1分,例如“骄傲”“傲骄”“骄纵”“怠慢”等等;“侮”翻译成“侮辱”得1分,如果翻译成“骄傲侮辱”得1分。“侮”翻译成“后悔”“悔改”均不得分。第三个得分点为“唯”,翻译成“只有”“唯有”得1分。第四个得分点为“是以先之”,翻译成“先受赏”“先奖赏”“他排在首位奖赏”等均得1分,主要是突出“先”的意思,没有翻译出“先”是意动用法不扣分;“是以”,从宽,翻译成“因此”“所以”可以,不翻译也不扣分。)
(2)请允许我大体(简略、略微、粗略)说说一隅之见,先生您细察一下是否真实(可信、正确)。
(评分细则:前两个得分点“略”“隅”,两个都翻译出来得1分,翻译出其中一个也是得1分。第三个得分点为“君子”,翻译成“君子您”“君子你”“先生”得1分,如果不翻译或者翻译成“品德高尚的人”均不得分。第四个得分点为“审”“信”,两个都翻译出来得1分,只翻译出其中一个,也得1分;“审”翻译成“审视”“审查”等近义词均可,“信”翻译成“正确”“相信“真实”“值得确信”均能得分。)
【解析】考点:翻译重要句子。
第(1)句,得分点中最关键的是“骄侮”与“先”两个点。“骄侮”是两个词,要分别落实,不可简单地译成一种意思。“先”,意动用法,虽然官方评分没强调这种用法的翻译,只强调译出意思,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应强调准确翻译,毕竟这样宽泛给分的机会不是都能遇到的。另外,语意上要注意“骄侮”的对象要译出,这里可以看作“为动用法”(对……骄侮)。第(2)句最关键的是“一隅”“君子”。“一隅”是一个比喻义,喻指一小部分。“君子”是个专用名词,要结合语境译出“特指”义。
5.(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多年,不可能对此发表意见。
(评分细则:答孔子已经去世,得2分;答不能发表意见评论,得1分。)
补充:孔子去世早于晋阳之战/赵襄子行赏/知氏乃亡/荀瑶死亡,不可能对此发表意见(写出事发时已经去世即可)。只抄原文,没有分析完整得2分(昔我先君……知氏乃亡/孔子已卒十一年/年代有差别),没有分析不得分。
①可以给2分的情况:
只抄写原文(从“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至“知氏乃亡”),并且正确。
年代/时间有差别(哪怕没有具体说什么与什么年代有差别,可以认为答题者读懂文意,但没有完整表述,可得2分);答出反驳韩非对孔子的诬说,可得2分(答不出关键词“孔子”不得分)。
【解析】考点:理解文意。
子鲋在批驳韩非时,抓住了其论述的关键漏洞,即使用了虚假的事实。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突围后,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者中功劳第一的。张孟谈说:“晋阳城突围的事,高赫没有大功劳,现在却在受赏者中功劳排第一,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城被围一事上,我的国家形势危急,社稷危亡啊。我的群臣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轻视、怠慢、侮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礼,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善于奖赏啊,赵襄子!奖赏一个人后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礼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善于赏罚的,(使)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职权,群臣不敢失掉君臣的礼节。主上设置了有关法令,而臣子没有奸诈的想法。像这样,就可以叫作善于赏罚了。赵襄子有君臣相亲的恩泽,执行着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法令,如果还有高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赵襄子失去了处罚的原则。做臣子的,参议政事并且有功劳的就奖赏。现在高赫仅仅因为不高傲轻慢,赵襄子就奖赏他,这就奖赏错了。所以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
材料二:
陈郡有个叫武臣的,对孔鲋说:“韩非确立法度,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论太多了。我常常探究他们言论的内涵并比较他们所做的事,发现它们历久不变、长久流传,在遏制奸邪、劝勉行善方面,韩非未必是错误的,孔子未必是全部合适的。像韩非那样的人,也是当代的圣人了。”孔鲋说:“如今世人说到高的一定要说达到了天的顶点,说低的必然要说深渊。那些喜欢多事而且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定会引述经书中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援引圣人的话来显示自己贤明,他们想以此取得愚昧民众的信任从而使自己的学说有所依托。就像诸子的书,里边的道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大体(简略、略微、粗略)说说一隅之见,先生您细察一下是否真实(可信、正确)。”武臣说:“好。”孔鲋说:“从前赵、韩一起吞并知氏,赵襄子进行奖赏,首先奖赏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然后才奖赏有功劳的臣子。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然而实际上是欺诈之言。用什么来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呢?早年我的祖先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到哀公二十七年荀瑶和韩、赵、魏三家讨伐郑国,遇到陈恒(率齐国军队救郑)而返,那时孔子去世已经十一年了,而晋国四卿都还在世。再往后到鲁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件事情前后相隔很远,而韩非(在书里)公然将两件事情合为一件来说,竟然没有惭愧之意。由此可见世上有这么多好事之徒,都是韩非的罪过。所以我因此对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诸子的学说堵住耳朵不听已经很久了。但是你立起很短的表来计量天的高度,竖起寸长的手指来测量深渊,在大道上蒙昧而不能醒悟,相信胡说妄言而怀疑圣人,这当然不是我所希望的。”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 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思路导图
1.(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夫为人eq \x(A)所eq \x(B)陷eq \x(C)而欲胜eq \x(D)敌eq \x(E)不亦难乎eq \x(F)臣故曰无术焉eq \x(G)苻坚之类eq \x(H)是也。
【答案】EFG
【解析】考点:正确断句。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的意思是“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句意完整连贯,故应在“胜敌”后断开;“不亦……乎”是反问句式,“乎”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不亦难乎”可译作“不也是困难的吗”,语意完整,故需在“乎”后断开;“苻坚之类”作“是也”的主语,二者之间不应断开,故应在“苻坚”前断开。
2.(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答案】B
【解析】考点:理解文言实词含义,识记文化常识。
B项“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说法错误。“金”指“钲”,古代军中乐器,作战时击之为收兵信号。而“刁斗”是古代行军之器具,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C项正确。“片善”的“片”为形容词,微小的;而“片甲”的“片”为量词,即一片的意思。“片甲不留”指一片铠甲也没有了,形容全军被消灭。两个“片”字意思不同。
附:金与刁斗
钲:“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是古代指挥战斗进止的方式。“鸣金”中的“金”就是指军队作战作信号用的乐器钲(见下图1)。钲,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上有柄,用铜制成。成语“鸣金收兵”本义为停止进攻,结束战斗;现多比喻完成任务,结束工作。刁斗:刁斗由焦斗演变而来。焦斗其实是行军打仗时用于做饭热菜的便携式小鼎(见下图2)。在商周时期,做饭是用青铜鼎。在行军打仗时,鼎太大太重,不方便携带。当时还没有发明锅,更没有铁锅(锅到宋代才出现)。为解决吃饭问题,大约每伍(五人为伍,相当于今天一个班)配一个青铜焦斗,用于做饭热菜。焦斗有斗柄,便于操作。有三足,下面可生火。焦斗后演进为刁斗(见下图3),主要是为了更便于携带,因为焦斗三足占用空间,不太方便。行军途中生火做饭,其实随地捡几块石头垒个灶,就可以生火做饭的,有锅才是关键。所以,焦斗去足,就成了最早的有柄锅。从出土文物看,刁斗比焦斗更小,容量基本上只能供一个人吃饱。所以唐宋时期每个士兵都配备一个刁斗,就像今天士兵用的饭盒,属随身标配。刁斗可以一器两用,白天做炊具,晚上可做打击器,用于晚会上的打击乐器,或者巡逻时打更之用。通常来讲,刁斗是不会用到战场上,其打击声音是不会用来指挥军队进退的。
3.(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答案】D
【解析】考点:理解文意。
D项“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以偏概全。原文是唐太宗认为“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得失事迹”指的是李靖所解说的苻坚拥兵百万却在淝水之战中落败和吴汉与刘尚分屯、合击取得胜利的事件。因此,是苻坚和吴汉的战例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而并非只是吴汉的战例。
4.(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请您稍微后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追逐交战,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很愉快吗!
(2)古人在临阵之前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攻击敌人,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
【解析】考点:翻译句子。
(1)“却”,后退;“周旋”,辗转、追逐;“缓辔”,放松缰绳,骑马缓行;“不亦……乎”,不也……吗。(2)“出奇”,出奇制胜;“不意”,意料之外;“斯”,代词,这;“相变”,变化。
5.(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为慕容垂所陷害;②用兵能合不能分。(一点1分,两点3分。若答“没有谋略,不善用兵”亦可得分)
【解析】考点:理解文意。
由题干可知,需从材料二中找到李靖对淝水之战中苻坚的评价语句,然后再分析李靖的观点。根据“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和“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可知,苻坚没有谋略,不善用兵。根据“‘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根据“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不可在险狭之地与敌交战,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之地做战场。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这样(作战)没有不胜利的。兵法上说:“指挥大军作战,要能控制部队进退。”东晋太元年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在淝水一岸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踏入我境,却临水列阵,是不想同我迅速作战。请您稍微后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追逐交战,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很愉快吗!”苻坚的部下都说:“应当依仗淝水,不让晋军渡河上岸。我军兵多,对方兵少,这样做一定会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管退军,让他们渡河,(趁其渡河之时)我率领几十万骑兵朝河中行进,逼近并歼灭他们。”苻融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指挥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此大乱而不能停止。于是,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进兵与秦军在淝水之南激战,苻坚部队溃败。
材料二:
唐太宗问:“古人在临阵之前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攻击敌人,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李靖答:“前代的战斗,多是凭借小智谋战胜没有智谋的人,凭借微小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如谢玄(在淝水)击破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唐太宗回过头命侍臣挑选出《谢玄传》来阅览,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好呢?”李靖答:“我看《苻坚载记》上说:‘(淝水之战)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独自得到保全。苻坚率领千余名残兵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没有实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慕容垂一军独自得到保全,苻坚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显了。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唐太宗问:“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李靖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用兵能合却不能分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和副将刘尚分兵驻扎,相距二十里,公孙述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合击,大败公孙述,这是用兵能分而又能合导致的。”唐太宗说:“是的。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
(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思路导图
1.(2023·全国乙卷,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
【答案】BFG
【解析】考点:准确断句。
“遇之无礼”的主语是“君”,“礼”是“无”的宾语,应在“礼”后断开,且“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应断开,所以B处断开;“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这中间不可断开,且“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会……”的假设句,“即”前应断开,所以F处断开;“伤”是名词,意为“祸害”,作“为”的宾语,后面应断开,且“君”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G处断开。故断句处为BFG。
2.(2023·全国乙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答案】A
【解析】考点:理解文言实词含义,识记文化常识。
A项“穷冬烈风”的“穷”是“极”的意思,与文中表示“困窘、困厄”的“穷”意思不同。B项“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是“出来进去”的意思。D项“绝世无双”的“绝世”是“冠绝当世”的意思。
3.(2023·全国乙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忡忡,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釐负羁听取了她的意见。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答案】D
【解析】考点:理解文意。
D项“派人……杀戒”曲解文意,文中“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意思是让曹君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由重耳自己把他杀掉示众,并且没有说要“大开杀戒”。
4.(2023·全国乙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如果返回晋国,必定会诛杀对他无礼之人,那么曹国一定是第一个。
(2)(他)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玉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
【解析】(1)“反”,同“返”,返回;“无礼”,无礼之人;“其”,一定;“首”,第一个。(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遗”,送给。
参考译文
从前晋公子重耳出国流亡,经过曹国的时候,曹君趁重耳脱去上衣裸露身体时观看他连在一起的肋骨,当时曹国的大夫釐负羁和叔瞻侍候在曹君跟前。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子,不是普通之人。您对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机会回国当了君主而起兵,那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曹君没听从叔瞻的劝谏。釐负羁回到家中闷闷不乐,他的妻子问他说:“夫君从外面回来而有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呢?”釐负羁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主有福的时候我赶不上,灾祸来了一定会连累我。今天我们的国君召见晋公子,他对待晋公子没有礼貌。我当时也参与接见,因此才闷闷不乐。”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将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他身边的随从,也都将成为大国的卿相。现在他走投无路而出国流亡,经过曹国时,曹国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返回晋国,必定会诛杀对他无礼之人,那么曹国一定是第一个。您为什么不先表明自己和曹君不一样呢?”釐负羁说:“好。”(他)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玉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晋公子重耳接见了使者,拜了两拜,接受了他的食物,推却了他的玉璧。晋公子从曹国到楚国,从楚国到秦国。进入秦国三年,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说:“从前晋献公和我结交,各国诸侯没有不知道的。晋献公不幸谢世,到现在大约十年了。继承王位的儿子不成器,我怕这将会使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土神和谷神不能受享祭品。像这种情况我们再不去平定,就不符合和人交朋友的原则了。我想帮助重耳让他回到晋国,怎么样?”大臣们都说:“好。”秦穆公便起兵,动用了兵车五百辆,精锐骑兵两千,步兵五万人,辅助重耳回到晋国,让他登上王位做了晋国的君主。重耳登上王位才几年,便起兵去攻打曹国了。他为此而派人去告诉曹君说:“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我将要杀了他把他陈尸示众。”又派人告诉釐负羁说:“军队压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请在您住的里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根据您的标记下达命令,命令军队不要侵犯。”曹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带着他们的亲戚来到釐负羁居住的里巷里来请求保护的有七百多家。这是釐负羁从前对待晋公子有礼貌的作用啊。曹国,是个弱小的国家,而且夹在晋国、楚国之间,曹君的危险处境就好像堆叠起来的蛋一样,他却用没有礼貌的态度来对待晋公子,这便是他断绝世系传承的原因啊。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
1.(2022·全国乙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答案】D
【解析】“使各居其宅”的意思是让他们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意思完整;“田其田”中,第一个“田”是名词作动词,意为“耕种”,与“其田”构成动宾短语。故“使各居其宅”与“田其田”之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士”与“君子”并列,共同作“贵”的宾语,并且“……者……也”是固定句式,故应在“者”后断开,排除C项。故选D。
2.(2022·全国乙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
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
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
【答案】A
【解析】A项动词,给吃、喂养/动词,吃、啃食。B项均为放逐。C项副词,不/动词,倒下。D项动词,怜悯/动词,悲痛。
3.(2022·全国乙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武侯乘船顺河而下,对吴起说,险固的河山是魏国之宝。吴起以三苗氏、夏桀虽有河山之固却因不修德而亡为例,指出德政才是国之宝。
B.太公建议把殷商的士众全部杀掉,一个也不要剩。邵公则建议有罪的诛杀,无罪的人让他们活下去。武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议。
C.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老人背着柴并面有饥色,就下令让官吏供养老人。晏子则指出,喜爱有才德的人,同情没能力的人,是守国的根本。
D.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
【答案】D
【解析】“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错。原文“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的意思是“难道这是用来让百姓安身立命,并让后世称自己为人君的做法吗?”D项曲解文意。
4.(2022·全国乙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周武王攻破殷商后,召见姜太公询问道:“要怎么处置殷商的士人和百姓呢?”
(2)现在我请求对那些年老体弱无人供养的人,还有年老丧失配偶没有家室的人,根据情况而供给他们财物。
【解析】(1)得分点:“克”“奈……何”,译出大意。(2)得分点:“不室”“论”,译出大意。
参考译文
圣人对待天下的百姓,大概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啊!对待饥饿的人就给他吃的,对待受冻的人就给他衣服穿,扶持他养活他,培育他抚养他,唯恐他不能长大。
魏武侯乘船沿着西河顺流而下,到河流中央时,回头对吴起说:“险固的河山多么壮美啊!这是魏国的珍宝!”吴起回答说:“(魏国的珍宝)是德政而不是险固的河山。过去三苗氏左依洞庭湖而右靠彭蠡湖,但不修养道德信义,而被禹消灭。夏桀的居地,左面是黄河、济水,右面是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面,羊肠坂在它的北面,但治政不讲仁德,而被商汤放逐。由此看来,(魏国的珍宝)是德政而不是险固的河山。如果您不修养德行,这船中的人都将变成您的敌人。”魏武侯说:“讲得好。”
周武王攻破殷商后,召见姜太公询问道:“要怎么处置殷商的士人和百姓呢?”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喜爱一个人,会一同喜爱他屋上的乌鸦;憎恶一个人,会一同憎恶他屋边的篱笆。全部杀掉那些敌人,不要让他们有剩余的,怎么样?”周武王说:“不行。”姜太公退下,邵公进来,周武王说:“怎么处置这些人呢?”邵公回答说:“有罪的就杀掉他们,没有罪的就让他们活着,怎么样?”周武王说:“不行。”邵公退下,周公进来,周武王说:“怎么处置这些人呢?”周公说:“让他们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他们是旧朝新民而有所改变,只亲近有仁德的人,百姓有过错,责任都在国君一人身上。”周武王说:“多么宽广的胸怀啊,足以使天下太平。”大凡君王之所以尊重士人君子,是因为这些君王讲求仁义而且能推行德政。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年长的人背着柴并且脸上有饥饿的脸色,齐景公怜悯他,叹息道:“让官吏去供养他。”晏子说:“我听说,喜爱贤能的人而怜悯不才的人,是保全国家的根本。如今您怜爱老人而恩惠无所不及,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听完一笑,面露喜色。晏子说:“圣明的君王见到贤能的人就喜爱贤能的人,见到不才的人就怜悯不才的人。现在我请求对那些年老体弱无人供养的人,还有年老丧失配偶没有家室的人,根据情况而供给他们财物。”齐景公说:“好。”从此年老体弱的人有人供养,丧失配偶的人有了家室。
晋平公要在春天建造楼台,叔向说:“不可以。古代圣明的君王注重德政并且致力于施行,减缓刑罚并且遵循农时。如今在春天建造楼台,是耽误农时的行为。难道这是用来让百姓安身立命,并让后世称自己为人君的做法吗?”晋平公说:“讲得好。”于是停止了建造楼台的劳役。
(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辙
古之君子立于天下,非有求胜于斯民也。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而唯恐民之入于其中以不能自出也;为赏以待天下之贤才,而唯恐天下之无贤而其赏之无以加之也。盖以君子先天下,而后有不得已焉。夫不得已者,非吾君子之所志也,民自为而召之也。故罪疑者从轻,功疑者从重,皆顺天下之所欲从。
且夫以君临民,其强弱之势、上下之分,非待夫与之争寻常之是非而后能胜之矣。故宁委之于利,使之取其优,而吾无求胜焉。夫惟天下之罪恶暴著而不可掩,别白而不可解,不得已而用其刑。朝廷之无功,乡党之无义,不得已而爱其赏。如此,然后知吾之用刑,而非吾之好杀人也;知吾之不赏,而非吾之不欲富贵人也。使夫其罪可以推而纳之于刑,其迹可以引而置之于无罪;其功与之而至于可赏,排之而至于不可赏。若是二者而不以与民,则天下将有以议我矣。使天下而皆知其可刑与不可赏也,则吾犹可以自解。使天下而知其可以无刑、可以有赏之说,则将以我为忍人,而爱夫爵禄也。
圣人不然,以为天下之人,不幸而有罪,可以刑、可以无刑,刑之,而伤于仁;幸而有功,可以赏、可以无赏,无赏,而害于信。与其不屈吾法,孰若使民全其肌肤、保其首领,而无憾于其上;与其名器之不僭,孰若使民乐得为善之利而无望望不足之意。呜呼!知其有可以与之之道而不与,是亦志于残民而已矣。且彼君子之与之也,岂徒曰与之而已也,与之而遂因以劝之焉耳。故舍有罪而从无罪者,是以耻劝之也;去轻赏而就重赏者,是以义劝之也。盖欲其思而得之也。故夫尧舜、三代之盛,舍此而忠厚之化,亦无以见于民矣。
(选自《苏辙集》)
1.(2022·浙江卷,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自为而召之也 召:招致
B.故宁委之于利 委:交付
C.而无憾于其上 憾:遗憾
D.与之而遂因以劝之焉耳 劝:勉励
【答案】C
【解析】“憾”在文中的意思是怨恨。
2.(2022·浙江卷,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eq \b\lc\{\rc\ (\a\vs4\al\c1(然后知吾之用刑,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eq \b\lc\{\rc\ (\a\vs4\al\c1(若是二者而不以与民,求人可使报秦者))
D.eq \b\lc\{\rc\ (\a\vs4\al\c1(盖欲其思而得之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答案】B
【解析】A项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介词,可译为“凭借”。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D项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却”。
3.(2022·浙江卷,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说理为主,始终围绕刑赏忠厚,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层层递进,通顺畅达,体现了作者“汪洋澹泊”的文风。
B.作者认为,要以忠厚仁爱为本,如果只把刑赏作为手段,就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这反映了作者儒家仁政治国的思想。
C.文章指出,从君与民的关系上看,君强民弱,君上民下,君不应用权力压制百姓,而应让百姓得到更多好处,顺应百姓愿望。
D.作者认为,圣人对罪恶不可掩盖或解脱的人,对在朝廷无功劳、在家乡不讲信义的人,进行刑赏,其他情况要舍有罪从无罪。
【答案】D
【解析】“对在朝廷无功劳、在家乡不讲信义的人,进行刑赏”错。原文“朝廷之无功,乡党之无义,不得已而爱其赏”中的“爱”意思是吝惜,所以并没有论述对这类人进行刑赏。
4.(2022·浙江卷,1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
(选自苏辙《史官助赏罚论》)
【答案】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
【解析】要在理解语段大意的基础上,通过抓标志性词语,分析句子结构、句式特点等进行点断。如“则”在此处是连词,一般位于句首,其前要断开;“呜呼”作为一个感叹词,一般单独成句,前后都要断开;“焉”作为语气词无实义的时候,一般位于句子结尾,其后要断开;“不已”的意思是不止,应修饰“嗟叹痛惜”,中间不能断开。
5.(2022·浙江卷,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将以我为忍人,而爱夫爵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其有可以与之之道而不与,是亦志于残民而已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那么人们将认为我是狠心的人,并且吝惜赏赐爵位俸禄啊。(得分点:“忍人”,狠心的人;“爱”,吝惜;句子大意)
(2)知道(上面)那些情况有可以给予百姓(刑赏忠厚)的道理却不给予,这是存心伤害百姓罢了。(得分点:“与”,给予;“志”,存心;句子大意)
参考译文
古代的君子在天下立身,并不是要追求压制天下百姓。设立刑罚来对待天下的罪过,却唯恐百姓进入其中而不能自己出来;设立奖赏来对待天下的贤才,却唯恐天下没有贤才而这些奖赏没有可施加之处。大概因为君子以天下为先,然后有不得已的情况。不得已而为之,不是我们君子所愿意的,是百姓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招致这种情况。所以,罪行有疑问时,从轻处置;功劳有疑问时,从重奖赏,这都是顺应天下人的意愿。
凭借君主的身份管理百姓,其中强弱的形势、上下的区分,不是依靠和他们争论平常的是非,然后就能压制他们的。所以宁可把利益交付给他们,使他们获得优待,而我们不需要刻意追求压制他们。只是天下的罪恶明白显露而不可以掩盖,清楚明白而不可以辩解,不得已才使用刑罚。对朝廷没有功劳,对乡党没有仁义,不得已才吝惜我们的赏赐。像这样,然后知道我使用刑罚,并不是我喜好杀人;知道我不奖赏,并不是我不想使人富贵。假使他们的罪过可以推究一下纳入刑罚,他们的行迹可以引导一下而置于无罪之地;他们的功劳给予他们就可以奖赏,除去他们就可以不奖赏。如果这两个方面不拿来解释给百姓听,那么天下将会有人来议论我。假使天下人都知道其中可以施加刑罚和不可以奖赏的道理,那么我尚且可以自我解释。假使天下人知道其中可以不施刑罚、可以有奖赏的道理,那么人们将认为我是狠心的人,并且吝惜赏赐爵位俸禄啊。
圣人不这样,他们认为天下之人,不幸而犯了罪过,可以处罚,可以不处罚,处罚他,会对仁义有损伤;侥幸而有功劳,可以奖赏,可以不奖赏,不奖赏,会对信义有损害。与其不屈从我的法令,倒不如使百姓保全他们的肌肤和头颅,而对他们的君主没有怨恨;与其不僭越等级,倒不如使百姓为得到做善事的好处而快乐,而没有失望不满足的想法。唉!知道(上面)那些情况有可以给予百姓(刑赏忠厚)的道理却不给予,这是存心伤害百姓罢了。而且那些君子给予他们的,难道仅仅说是给予他们而已?给予他们并趁机来勉励他们罢了。所以舍弃有罪的而听从无罪的,这是用羞耻之心来勉励他们;舍去赏赐轻的而趋就赏赐重的,这是用仁义来勉励他们。大概是想要他们进行思考后领悟到这一点。所以尧舜、三代有此盛况,舍弃这个,那么忠厚的教化,也没有办法在百姓中表现出来。
(202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复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圣人操心,不顾世人之是非也。柱厉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难,柱厉叔死之。不知我则已,反以死报之,盖怨不知之深也。豫让谓赵襄子曰:“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此乃烈士义夫,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圣贤义烈之士,既不可到,小生有异于众人者,审己切也。审己之行,审己之才,皆不出众人,亦不求知于人,已或有知之者,则藏缩退避,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或有因缘他事,不得已求知于人者,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形于妻子之前,此乃比于众人,唯审己求知也。
大和二年,小生应进士举。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可与进,业可与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小生迩来十年江湖间,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事已即返。尝所谓喧而誉之为知己者,多已显贵,未尝一到其门。何者?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默默藏缩,苟免寒饥为幸耳。
昨李巡官至,忽传阁下旨意,似知姓名,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阁下为世之伟人巨德,小生一获进谒,一陪宴享,则亦荣矣,况欲异日终置之于榻席之上,齿于数子之列乎?无攀缘丝发之因,出特达倜傥之知,小生自度,宜为何才可以塞阁下之求,宜为何道可以报阁下之德。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忽忽思之,而不自知其然也。
若蒙待之以众人之地,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亦庶几异日受约束指顾于簿书之间,知无不为,为不及私,亦或能提笔伸纸,作咏歌以发盛德,止此而已。其他望于古人,责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伏恐阁下听闻之过,求取之异,敢不特自发明,导说其衷,一开阁下视听。其他感激发愤,怀愧思德,临纸汗发,不知所裁。某恐惧再拜。
(选自唐·杜牧《投知己书》)
1.(2022·天津卷,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圣人操心 操:持
B.形于妻子之前 形:表现
C.齿于数子之列乎 齿:排列
D.伏恐阁下听闻之过 过:过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D.句意:我担心您听说的情况太过分(或超过实情)。“过”,过分,超过实情。
故选D。
2.(2022·天津卷,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知我者其天乎 吾其还也
B.此乃烈士义夫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 洎牧以谗诛
D.非小生之所堪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副词,表猜测,大概;表商量,还是。句意: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我们还是回去吧。
B.动词,是;副词,竟然。句意:这是志向高远、坚守大义的人/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C.介词,因为。句意:常常因为家事抵达京城/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句意:不是我所能够担任的/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故选C。
3.(2022·天津卷,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B.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C.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D.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十年来,品行没有增进,学业没有增长,半夜忖度,内心有愧,又能秉持什么说辞在知己面前作为进拜的凭依呢?
“自十年来”是时间状语,一般独立成句,“行不益进”和“业不益修”同为主谓句,句子结构一致,各自独立,排除ABD;
“中夜”即“半夜”,是下一句的时间状语,不可断开,排除ABD。
故选C。
4.(2022·天津卷,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认同的做法的一项是( )
①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 ②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 ③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 ④未尝一到其门
⑤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 ⑥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作者认同的做法,可以采用排除的办法,即排除不是作者认可的做法。
②“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出自第一段,意思是“别人赏识却不能有所报答,不赏识就愤怒怨恨”,结合“此乃众人之心也”可知,这是普通人的表现,作者不认同。
⑤“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出自第三段,意思是“或者想要他日招录到您的门下(为您效力)”,结合“昨李巡官至,忽传阁下旨意”可知,这是陈述对方的想法,不是作者的观点。
排除这两句。
故选B。
5.(2022·天津卷,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以孔子、柱厉叔、豫让三人为例,提出“知”与“不知”的问题,引起下文的论述。
B.作者参加进士考试时受到推誉、被众人引为知己,之后十年间转徙江湖,行文中不无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C.作者在文中提到“藏缩退避”“默默藏缩”,反映了他在被人任用之后不敢积极作为的退缩心态。
D.文章是作者写给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崔郸的书信,表达了感激之意,但态度不卑不亢,言辞得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反映了他在被人任用之后不敢积极作为的退缩心态”错误,结合“唯审己求知也”“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等信息可知,作者的“藏缩退避”“默默藏缩”应是表现他的小心谨慎以及自我审察反思的精神。
故选C。
6.(2022·天津卷,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
(2)其他望于古人,责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
【答案】(1)只怕了解赏识太过,自己估计没有可以用来报答效力的地方。
(2)其他期望像古人一样,这样的要求难以达到,不是我所能承受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唯恐”,只怕;“知”,赏识;“自度”,自我揣度;“以”,用来;“报效”,报答效力。
(2)“望”,期望,企望;“责”,要求;“及”,达到;“堪”,能够。
13. (2022·天津卷,13)作者与众人“知”与“不知”的区别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答案】众人:“知”则无以为报,“不知”则恼怒怨恨。
作者:“知”则竭力报答,“不知”则审察自己,不会怨天尤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找到作者与众人关于“知”与“不知”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进行概括。
先看“众人”,由“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可知,“众人”行为才能没有可取之处却想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受赏识的时候“不能有所报”,不受赏识的时候则是“怒”。
再看作者,由“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审己之行,审己之才,皆不出众人,亦不求知于人”“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唯审己求知也”“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知无不为,为不及私”可知,作者认为,受赏识的时候要尽己所能报答对方所“知”之恩;不受赏识的时候就要反思审察自己,不会怨天尤人。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又说:“了解我怪罪我的,恐怕就在于这部《春秋》。”这是圣人所执持的心志,不会顾及世人的褒贬评论。柱厉叔侍奉莒敖公,莒敖公不赏识他,等到莒敖公遇到危难,柱厉叔为他拼死效劳。不赏识我就算了,反而为他赴死,这是怨恨对方不赏识自己。豫让对赵襄子说:“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所以我就要像国士一样报答他。”这是志向高远、坚守大义的人,感念他人的赏识,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行为没有坚定明确的特异之处,才能没有一点用处,平平庸庸却想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别人赏识却不能有所报答,不赏识就愤怒怨恨,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圣贤义烈之士的标准,我达不到,但和一般人不同,是因为我深切地省察自己。省察自己的品行,省察自己的才能,都不能超出一般人,也不要求得到他人的赏识,如果有人赏识,我就躲藏退让,只怕了解赏识太过,自忖没有可以用来报答效力的地方。有时因为别的事情,不得已想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不能被赏识,未曾有过怨恨的言语神色,或者在妻子儿女面前有所表现,这和一般人相比,只是省察自己希求被人了解罢了。
大和二年,我参加进士考试。这个时候,先仕进之人认为我的能力可以考中,学业可以培养,大声地赞美我,争着把我当作知己的不亚于二十人。我近来漂泊江湖十年间,常常因为家事而抵达京城,事情办完就返回。曾经大声赞美我并引我为知己的人大多都已经显达尊贵,我未曾到他们门上去。为什么?这十年来,品行没有增进,学业没有增长,半夜忖度,内心有愧,又能秉持什么说辞在知己面前作为进拜的凭依呢?只好默默退缩躲避,只不过苟且免于饥寒罢了。
昨天李巡官前来,忽然传达您的意思,好像知道我的姓名,或者想要他日招录到您的门下(为您效力)。阁下您是拥有大德的伟人,我能够得到觐见或者能够列席宴享就已经很荣耀了,更何况他日能够被您礼待列于一众贤人之中呢?我既没有依附投靠的资本,也没有通达卓异的能力,我自己衡量,应该有什么才能满足您的需求,应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报答您的恩德。因此自从受命以来,我审察自己更为急切,反省自问更加心惊,反复思考,却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承蒙您能用普通人的方式对待我,用普通人的才能要求我,用普通人的回报责令我,那么他日我或许可以在名列官署簿册之时,知道该做的就尽心竭力去做,所为不涉及个人私事,也或者铺纸作文,吟咏歌颂传扬您的高尚品德,仅此而已。其他期望像古人一样,这样的要求难以达到,不是我所能承受的。我担心您听说的情况太过分,求取过于优待,怎敢不特意阐述明白,言说内心衷情,扩大您的听闻。其他感奋激发,惭愧思德,面对纸张流汗不已,不知如何表达。某心怀惶恐再拜呈上。
(2022·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
[清]张惠言
①始余见达甫图其貌,取杜甫诗题之曰《看剑引杯①》。时达甫方壮年,锐意天下事,议论慷慨,豪气见于眉目间。迄今十八九年,屡困场屋,益衰且病。以孝廉方正举,有司欲以应召用,固辞不赴,遂不复应进士举。而更为图,曰《摄山采药》。或以告余曰:“达甫殆无意于世也夫?”余闻而疑之。古之君子,汲汲忧乐于天下者,诚以道存也。道苟存,不以遇不遇异其志,又不当以吾身之衰而有自安之心。达甫年未五十,道之行不行未可知,纵不得于今,亦当有以见于后,而区区摄生②之谋哉?与向所闻于达甫者颇大异。
②然余窃尝论国家之用人eq \x( ),如臾柎、扁鹊之蓄百药焉,取之必择其地,聚之必当其时,储之必备其物。一旦有用,出之笼中而不匮焉者,其求预也。事方其急而号之山泽之间,其捆载而来者,必柴胡、桔梗也,人参、紫芝、丹砂、石乳,未有能致者焉。人参、紫芝、丹砂、石乳之用,而投以柴胡、桔梗,其不足以愈病而速之死也明甚。见柴胡、桔梗之不足以愈病,而以为天下之药皆若是,其惑岂细耶?
③若是者曾不足以当庸医,而俨然任国家,进退天下士,自以为得之。世有臾柎、扁鹊,宁不为大忧耶?余又疑以为达甫之意或出于此。然吾闻古之有道之士,盖有重治其精神而易③天下者,吾未尝学之也。达甫傥④闻之欤?序其事,姑以问之。
注 ①看剑引杯:出自杜甫诗句“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②摄生:养生。③易:轻视。④傥:或许。
1.(2022·上海卷,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A.耳 B.矣 C.耶 D.也
【答案】D
2.(2022·上海卷,22)对第①段写到庄达甫两幅自画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幅画具有强烈的对比意味。
B.两幅画反映出画家的境遇变化。
C.对两幅画的解读引出了下文。
D.对两幅画的解读意在表达友情。
【答案】D
3.(2022·上海卷,23)第②段借药材说理,颇具特色,请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②段以类比进行说理。以医生储药、用药,分别比国家储备、使用人才;又用普通药材、珍贵药材比庸才和真才;并借对药材储备、使用的结果来比国家选用真才不足的后果。全段说理显豁,生动形象,层层推进,发人深思。
4.(2022·上海卷,24)作者对庄达甫的情感态度较为复杂,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对庄达甫从锐意天下事到无意功名的变化感到惋惜;作者通过批评朝廷用人失当,表达对庄达甫一定程度的理解;作者借古人的人生观,委婉批评了庄达甫的消极态度;作者认为其年未五十,还有行道的机会,表达了对庄达甫的规劝和激励。
(2022·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取材于《汉书·贾谊传》)
1.(2022·北京卷,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无道之暴也 暴:短促B.所上者告讦也 讦:揭发
C.道之以德教 道:引导D.祸几及身 几:大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几:大多”错误。“几”,几乎。句意:几乎祸及自身。
故选D。
2.(2022·北京卷,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
B.是故法之所用易见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
C.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D.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亡:灭亡/通“无”,没有。句意:秦王朝天子只传了两代就被推翻了/治理国家的道理与放置器物没有什么不同。
B.之:助词,的/助词,取独。句意: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秦始皇想尊奉宗庙安定子孙后代。
C.而:都是连词,转折。句意: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
D.或:或许/有的人。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现在,假如有人说,治理国家,礼义的作用不如法令。
故选C。
3.(2022·北京卷,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顾不用哉 难道反而不用(赏善罚恶)吗
B.皆以积渐然 都凭借积累渐变使社会达到这种状态
C.汤武之定取舍审 商汤和周武王审查并制定治国的方略
D.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人主为什么不引用殷、周、秦的史实来考察上述言论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句意:因为商汤王、周武王决定取舍很慎重。“定取舍”,决定取舍;“审”,慎重。
故选C。
4.(2022·北京卷,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育美好的品德要从小做起,应该营造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一般人的智力有限,可以明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情。
C.君主面对各种不同的言论,必须有正确的辨别之道,那就是要以事实验证。
D.君主的治国方略不一定会应验于国之安危,百姓哀乐才是国之安危的根本。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君主的治国方略不一定会应验于国之安危,百姓哀乐才是国之安危的根本”错误,由原文“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可知,君主的治国方略不同,百姓哀乐就不同,哀乐的感受,便是应验祸福的东西。所以,君主的治国方略应验于国之安危,是国之安危的根本。
故选D。
5.(2022·北京卷,10)请归纳文章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
【答案】①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
②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
③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可知,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
结合“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可知,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
结合“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可知,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
参考译文:
夏朝的天子传了十几代,然后由殷商继承。殷商的天子传了二十几代,然后由周继承。周朝的天子传了三十几代,然后由秦继承。秦王朝的天子只传了两代就被推翻了。
人的秉性相差并不很大,为什么三代的君主以德治世维持了长期的统治,而秦王朝的君主无道国运短暂呢?这个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古代英明的君主,在太子诞生时,就举行礼仪,所以,太子从婴儿的时候起,就接受了道德礼义。所以,太子从诞生之时开始,所见到的都是正经的事,所听到的都是正派的语言,所实行的都是正确的原则,左右前后都是正直的人。一直与正直的人相处,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可能不正直,就好像生长在齐国的人不能不说齐国话一样;经常与不正直的人相处,就会变成为不正直的人,就像生长在楚国的人不能不说楚国话一样。到秦朝却不是这样。秦朝的风俗本来就不崇尚谦让,它崇尚的是奸诈;本来就不崇尚礼义,它崇尚的是刑罚。
人的智力,能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不能认识将要发生的事。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用庆赏来奖励善行,用刑罚来惩治罪恶,先王推行这样的政治,坚定不移,实施这样的政令,准确无误。根据这一公正的原则,政治才能像地载天覆一样无偏无私,怎么能说先王不使用庆赏和刑罚呢?然而,人们一再称赞的礼,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之前,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孔子说:“让我断案,我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一定使讼案不再发生。”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如首先确定选择什么抛弃什么,取舍标准一旦在心中确定,相应的安危后果就会表现出来。天下安定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天下危亡也不是一天促成的,都是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的,因此,不可以不观察它的积累过程。君主所积聚的治国方法,在于他选择什么,抛弃什么。选择礼义方法治国的君主便积聚礼义,选择刑罚治国的君主便积聚刑罚。刑罚积聚到一定的程度,百姓就会埋怨而背叛君主,礼义积聚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和睦而亲近朝廷。
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有的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引导,有的用法令进行惩罚。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开导的,随着道德和教化的深入人心,民风就会和乐;用法令进行惩罚的,法令使用到极点,民风就会令人悲哀。哀乐的感受,便是应验祸福的东西。秦始皇想尊奉宗庙安定子孙后代,这与商汤王和周武王是相同的,但是,商汤王、周武王广泛推行德政,他们建立的国家得以保存了六七百年;秦始皇统治天下只有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商汤王、周武王决定取舍很慎重,而秦始皇决定取舍不慎重。国家政权好比一个大器物,现在有人安放器物,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便安全,放到危险的地方就危险。治理国家的道理与放置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关键就在于天子把它安置在什么地方。商汤王、周武王把天下安置在仁、义、礼、乐之上,因而恩德滋润天下,禽兽蔓延,草木富饶,四方蛮夷都受到恩惠,王位留传子孙数十代,这是人所共知的。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德和恩没有一样,因而怨恨充斥天下,百姓憎恶他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几乎祸及自身,子孙被灭绝,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这不是充分证明了取舍不同后果就明显不同吗?有人说:“要判断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确,一定要观察他所说的事实,那样,说话的人就不敢胡言乱语了。”现在,假如有人说,治理国家,礼义的作用不如法令,教化的成效不如刑罚,君主为什么不拿商朝、周朝、秦朝盛衰兴亡的事实给他看呢?
(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谢景山①书
[宋]蔡襄
襄顿首景山足下:夏中辱示新文数十篇,其间景山所称道而仆所不愿为者,因事往问,幸而时中,欲景山思而从之,不敢陈于文辞也。近蒙示书,盈千百言,引喻称类,若固守而不移者。某欲终不言,然使景山固而不移,特唱于人,亦某过之大者也。
某尝病景山好称学韩杜笔,语于人,今而曰:“既师其意,又师其辞,何患?且嗜退之文辞,欲诱人同所乐也。”某谓由道而学文,道至焉,文亦至焉;由文而之道,困于道者多矣。是故道为文之本,文为道之用。与其诱人于文,孰若诱人于道之先也?景山前书主文辞而言,故有是云。襄岂敢鄙文词哉?顾事有先后耳。襄之为文,无能过人,其句读高下,时亦类乎古人,无足怪也。
又病景山嗟世人之不知己,务以文词求于有位,今而曰:“吾以文求正于有位,于道为无枉。古之人重其自进,我仕且困坠,求知于人无愧。”又云:“有数顷田,必归耕海上。”景山何乐于自进,而勇于自退乎?是未离乎躁也。妄者易进而难退,狷者难进而易退,妄与狷,君子皆不由也。君子之于进退,唯其道而已矣。景山又多取前世重人自进为比,苟有异于襄之说,虽前世重人,襄不从矣。其称仲尼,佛肸②召而欲往,孟子不遇于鲁侯,斯二者何求哉?委乎天而待用者也。
又病景山恤仕宦之颠踬,今而曰:“非恤美仕之未得,愤意外之横辱。”斯亦景山未之思与?夫圣人之言,吾畏之;贤者之规,吾愧之。有人加言于我,吾置其喜怒而辨其枉直。使其言蹈乎圣人贤者之说,吾畏而且愧焉;其言异于是,吾将悯之,岂暇受而为辱乎?小人之辱,君子不辱也。景山取之哉,取之哉,抑愤之心日益损矣!景山又云:若使襄年四十而卑辱,未必能如己之恬然不苟也。襄又复而读之,益悲,岂行己之谬与?如景山且不能见信,尚何望于众人?虽然,襄无求信于人,自信甚明。身之穷泰,不得而知之,为学远近,力穷则已,其所自信者,不却行而利动也。今日视前日,犹能乐其所是,而恨其所不至;使年益加而虑益广,岂肯舍所乐而从所恨哉!
与景山别久,思一相见,以道所怀。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不宣。襄顿首上。(选自《全宋文》)
注 ①谢景山: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许州法曹,有《谢景山诗集》。②佛肸(xī):人名,与孔子同时。
1.(2021·浙江卷,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特唱于人 唱:称道,赞扬
B.某尝病景山好称学韩杜笔 病:批评,不满
C.君子皆不由也 由:遵循,遵从
D.而恨其所不至 恨:遗憾,后悔
【答案】A
【解析】唱:通“倡”,倡导。
2.(2021·浙江卷,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困于道者多矣,移其粟于河内))
B.eq \b\lc\{\rc\ (\a\vs4\al\c1(委乎天而待用者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eq \b\lc\{\rc\ (\a\vs4\al\c1(若使襄年四十而卑辱,其翼若垂天之云))
D.eq \b\lc\{\rc\ (\a\vs4\al\c1(以道所怀,作《师说》以贻之))
【答案】D
【解析】D项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A项介词,表被动/介词,至、到达。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连词,如果/动词,如同、像。
3.(2021·浙江卷,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体现,对谢景山沉溺文辞、倒置文道的写作倾向,抱有质疑、商榷的态度。
B.谢景山年过四十,仕途不顺,感叹世间少有知己伯乐,怨愤自己遭受意外欺辱,急于以文求进,却又轻言放弃,常常急躁不安。
C.作者希望谢景山能潜心向道,增进才识,不轻易为他人言语议论左右,不仿效前代高位之人自进的方式,不攀附孔、孟圣人。
D.本文采用逐层辩驳的手法,表达作者淡泊名利、乐学自信、温厚雅正的处世态度,行文真诚坦荡、理直气刚、措辞精确凝练。
【答案】C
【解析】“不攀附孔、孟圣人”错。文中说“其称仲尼,佛肸召而欲往……委乎天而待用者也”,意思是孔、孟两位圣人顺从天意而等待任用他们的人,作者希望谢景山也不要着急求进,要等待合适的机会,并未说“不攀附孔、孟圣人”。
4.(2021·浙江卷,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
【答案】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
5.(2021·浙江卷,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师其意,又师其辞,何患?且嗜退之文辞,欲诱人同所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襄又复而读之,益悲,岂行己之谬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学习他们的精神,又学习他们的文词,还担心什么呢?并且(我)爱好韩愈的文章,想诱导他人与自己一样喜爱。(得分点:师、患、嗜,句意)
(2)我又再次读信,更加感慨,难道是我立身行事的差错吗?(得分点:悲、谬、岂……与,句意)
参考译文
我恭敬地问候景山先生:夏天承蒙您拿出数十篇新写的文章给我看,其中有您所称赞但是我不愿意做的,顺着此事往回追问,幸好合乎时宜,想要您思考并听从我的言论,(但我又)不敢通过写文章来陈述。近来承蒙您给我来信,信中的话超过了千百句,引用类似的事例来称许同类,好像是要固执地坚守而不做改变的人。我想直到最后也不说,但假使您固执地不加以改变,还特地在众人中倡导(这种做法),(这)也是我的大过错啊。
我曾经批评您喜欢称道学习韩愈、杜甫的文笔,并以此来和别人交流,现在声称:“(我)学习他们的精神,又学习他们的文词,还担心什么呢?并且(我)爱好韩愈的文章,想诱导他人与自己一样喜爱。”我认为从道理出发去学习文章,道理掌握了,文章也就掌握了;从文章出发去探究道理,被道理困住的人太多了。所以道理是文章的根本,文章是道理的载体。与其在文章方面诱导人,哪里比得上先用道理诱导人呢?您以前写信主张用言辞动听的辞令叙述,所以我才有这样一番话。我哪里敢轻视文章辞藻呢?只不过事情有先后罢了。我写文章,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那些文章休止和停顿处的高下,经常也和古人类似,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又批评您嗟叹世人不了解自己,说自己致力凭借文章来求得官位,现在声称:“我凭借文章来正当地寻求官位,在道德上不能算不正直。古人重视他们的自谋仕进,我的仕途尚且艰难不顺,寻求别人的了解也没什么好惭愧的。”又说:“如果有几百亩田,一定回到海上耕作。”您为什么乐于自求仕进,而又勇于自我退却呢?这是没有脱离急躁啊。任性的人容易前进而难以后退,急躁的人难以前进而容易后退,任性和急躁,是君子都不遵从的。君子对于前进或后退,只以其中的道理(为准则)罢了。您又常拿前代高位之人自谋仕进的例子来打比方,如果有和我的观点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前代的高位之人所说,我也不会听从。他们说仲尼被佛肸征召就想要前往,孟子不被鲁侯赏识,这两位追求什么呢?(他们)是顺从天意而等待任用他们的人。
又批评您忧虑仕途的困顿,现在声称:“不是忧虑好的仕途不能得到,而是愤恨意料之外的欺辱。”这也是您没有思考的吧?圣人的话,我敬畏它;贤德之人的规劝,我愧对它。有人将评论强加给我,我把自己的喜怒放在一边去辨别其中的对错曲直。假使他的话遵循了贤明有才之人的学说,我敬畏而且羞愧啊;假使他的话和贤明有才之人的学说不同,我将怜悯他,哪里有时间听取并且当作侮辱?小人(会因为它)受辱,君子不会受辱。景山,听取这些话吧,听取这些话吧,抑郁愤懑的心情就会一天比一天减轻了!您又说:如果让蔡襄你到了四十岁还身份卑微被欺辱,不一定能像我一样安然不苟且。我又再次读信,更加感慨,难道是我立身行事的差错吗?假如您尚且不能相信我,还如何去期望别人(信任)呢?即使这样,我不追求他人的信任,相信自己且非常清楚。自身的困厄和显达,不能够知道它,做学问无论深浅,竭尽全力后才停止,那些相信自己的人,不以倒退求前进而是有所行动。从今天看以前,还能以其中正确的为乐,而因其中不能达到自己今日所想的而遗憾;假如年纪越大而思考得更加深广,哪里肯舍弃所喜欢的而遵从所遗憾的呢?
和您分别很久了,想要见一次面,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现在我虽然把话说得很恳切,并不是想要超过你,只不过是陈述自己所坚守的(主张),也不知道您是不是认为不是这样。如果您认为不是这样,希望也能告诉我,我不敢因为您多次告知而怕麻烦。不一一细说了。蔡襄敬上。
(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唐·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
1.(2021·天津卷,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审乎计之得失 审:仔细考量
B.则必有所格 格:阻止,阻碍
C.此用之于新造之蜀 造:拜访
D.或一见尽怀 或:有的人
【答案】C
【解析】造:创建。
2.(2021·天津卷,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则是有时而穷焉,盘盘焉,囷囷焉))
B.eq \b\lc\{\rc\ (\a\vs4\al\c1(而权之以人,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eq \b\lc\{\rc\ (\a\vs4\al\c1(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eq \b\lc\{\rc\ (\a\vs4\al\c1(游尘之集高岳,不知东方之既白))
【答案】D
【解析】A项语气词,可不译/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然”。B项,介词,“根据,依据”/介词,表原因“因为”。C项,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被”。D项都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可不译。
3.(2021·天津卷,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B.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C.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D.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答案】B
【解析】介宾语“以人”应修饰动词“权”,两者之间不可断开,且“权之以人”应作“不能”的宾语,其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C两项。“或胜或负”意为有时取胜有时失败,中间不可断开,由此排除D项。选B。
4.(2021·天津卷,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苏轼认为曹操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的一组是( )
①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②与之争于舟楫之间 ③行三百里以争利 ④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 ⑤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 ⑥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答案】B
【解析】②是说曹操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属于错误做法;③是说曹操一天一夜之内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属于错误做法;⑥是说对付孙权应以计谋巧取,不能凭借人多势众来强攻,曹操却想用刚刚归附的荆州士兵乘胜攻胜孙权,属于错误做法。故选B。
5.(2021·天津卷,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善于权衡对手。
B.苏轼认为曹操过于重视刘备、又过于轻视孙权,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
C.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名望、实力上不占优势,又屡次战败,但最终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
D.两则选文摆事实、讲道理,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
【答案】A
【解析】“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错误,明辨利害得失之人是“世之所谓智者”,不是苏轼肯定的智者,苏轼认为“此其为智犹有所穷”,他肯定是“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的“大智者”。
6.(2021·天津卷,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
(2)这不也就是擅长揣度事情却不擅长揣度他人(所造成)的过错吗?
7.(2021·天津卷,1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苏轼认为曹操不是“大智者”,他不能准确地权衡对手,未能统一天下。
②朱敬则高度肯定了曹操的功业,认为曹操有谋略,善决断,意志坚定,以至吸引贤才归附,成就霸业。
参考译文
世人所说的智者,知道天下的利与害,仔细考量计谋的得与失,不过如此罢了。这样的智慧也有穷尽的时候。只有看到天下之利才去做,只有害处的事情就不去做,有些时候就会无计可施,也不会尽得天下之利。古人所说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知道关于天下得害得失的计谋,而且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权衡。因此有敢冒着天下最大的危(做事)最终得以成就大功业的人,这就是根据人的特点来权衡。轻视敌人的人会失败,过于看重敌人的人也不会成功。为什么呢?天下没有万无一失的利益,做事情总想着万无一失,那么必然会有所阻碍,所以知道自己如何战胜别人,而别人不知道如何胜他的人,没有谁能战胜他。
在汉室说衰微时,豪杰纷纷兴起来谋取天下,袁绍、袁术、董卓、吕布争相进行武力压迫,而孙权、刘备又已经屈居在一个角落里,他们在用兵取胜方面,本来就不能够与曹氏抗衡,然而天下最终四分五裂,一直到曹魏统治时间,也未能统一。(就这件事)我曾试着发表言论。魏武帝擅长揣度事情,却不擅长揣度他人。刘备有超出同时代之人的才能,却没有应付突发事变的机智。当他刚刚打败刘璋的时候,蜀人没有完全归附,一天之内就有四五次叛乱,斩杀叛乱之人也无法制止。放弃这个机会不攻取,后来就发展到不敢发兵攻打的地步,一直到刘备去世都是这种情况。孙权英勇而且有谋略,这就不能依靠声威气势的威胁来攻取他。魏武帝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一天一夜内,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夺利益。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呈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对于刘备可以快速攻取,但不应该缓慢谋取。当蜀人不信任他而民心没有完全归附的时候,轻装疾进快速追赶他,虽然犯了兵家的忌讳,也可以达到目的。孙权,可以用计谋巧取,但不能凭借人多势众来强攻,想用刚刚归附的荆州士兵,趁着胜利攻取孙权。魏武帝不是不知道这件事很难,只是寄希望于孙权不敢抵抗而获和得意外成功。这种做法用在刘备刚刚创建的蜀汉上,就可以取得成功。所以魏武帝在攻打刘备时过于谨慎而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在攻打孙权时过于草率从而导致失败。这不也就是擅长揣度事情却不擅长制度他人(所造成)的过错吗?
唉!事情的利与害,计谋的得与失,天下有才能的人都知道。知道这些却不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权衡,所以十分忙乱有时取胜有进失败,争当强雄,却没有看到他能统一天下。
我看曹公在随机应变的谋略方面十他聪明机敏,谋略神奇变化层出不穷,军队战败但志气不衰,处于危难之中但视听受迷惑,面对事情依据时机采取适宜的决策,全都没有什么遗憾后悔的,近代以来,没有过像他一样的人。虽然名声低微,士兵不多,地盘不大,力量穷尽,在官渡被围困,在濮阳被打败。但是昊下精明的士人,失意的人才,前去归附于他就像百川积聚于大海,浮扬的灰尘集聚于大海,浮扬的灰尘聚集于高山。所以有荀彧、郭嘉等人,其中有的人收敛风头深受感动,有的人一见如故推心置腹。如此之后收揽英雄的心,施展熊罴一样的勇气,挟持天子而崇尚顺乎伦常的天道,扶持年幼的君主而彰显众怒难公正无私,在军喇方面取得的成就显赫,霸业就可以实现了。
(2021·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谬,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①礼义而成。犹足蹈路而行,所路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民无礼义,倾国危主。今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人民为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闻伯夷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敦,鄙夫宽。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段干木②阖门不出,魏文③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使魏无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
齐有高节之士,曰狂谲、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太公封于齐,以此二子解沮④齐众,开不为上用之路,同时诛之。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
夫狂谲、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到;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功孰大者?狂谲、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太公之诛非也。使韩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则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为有功;是韩子不赏功、尊有益也。(取材于王充《论衡·非韩》)
注 ①须:等待,这里是依靠的意思。②段干木:战国时魏国隐士。③魏文:魏文候,战国初魏国君主。④解沮:瓦解、涣散。
1.(2021·北京卷,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贵耕战而贱儒生 贱:轻视
B.使礼义废,纲纪败 使:假如
C.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 防:防备
D.薄夫敦,鄙夫宽 敦:敦厚
【答案】C
【解析】由后文“必有水灾”可以推知,“防”应为堤防的意思。
2.(2021·北京卷,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上下乱而阴阳谬,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
B.eq \b\lc\{\rc\ (\a\vs4\al\c1(以旧礼无补而去之,以此二子解沮齐众))
C.eq \b\lc\{\rc\ (\a\vs4\al\c1(此礼义为业者也,国之所以存者))
D.eq \b\lc\{\rc\ (\a\vs4\al\c1(人民为善,开不为上用之路))
【答案】B
【解析】A项连词,表示并列,“且”/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B项二者均为动词,“认为”。C项代词,“……的人”/语气词,引出原因、解释等。D项,动词,“做”/介词,“被”。
3.(2021·北京卷,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儒名而俗行
名义上是儒生,行动却跟一般人一样
B.不徇爵禄
不为了爵位和俸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C.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常人能看到的
D.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
指责干木的操行、贬低魏文扶轼致敬
【答案】B
【解析】“不徇爵禄”的意思是不谋求爵位和傣禄,其中“徇”的意思是“谋求”,而不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4.(2021·北京卷,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认为儒生没有用处只有害处,本文认为儒生很有用处,不应抛弃。
B.本文赞赏魏文侯向段干木扶轼致敬的做法,认为功劳很大,无法超越。
C.韩非认为留着狂谲、华士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因而赞赏太公杀了他们。
D.本文认为狂谲、华士与段干木是同一类人,对保全国家没有什么用处。
【答案】D
【解析】“对保全国家没有什么用处”错误。本文否定韩非轻视儒生的思想,肯定了有操行的儒生(包括狂谲、华士、段干木)对国家、对百姓的意义和作用。
5.(2021·北京卷,10)本文第一段体现了相反相成的思想,即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也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请结合本段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本文第一段通过几个例子来体现相反相成的思想。人走路时,脚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踩着的地方才能成为路。人的身体要靠手足才能活动,但能动的手足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②由此得出结论,有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处,但是有用处的事情却要依靠它;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参考译文
儒生,讲的是礼义;农耕和战讲的是饮食。重视耕战而轻视儒生,是抛弃礼义找饭吃。假使礼义被废掉,维持统治秩序的礼法就会被破坏,上下关系一片混乱,阴阳二气也会错乱,天晴下雨违背时节,五谷没有收成,于是老百姓饿死,农民无法耕种,士兵也无法打仗。原以为旧堤防是没用的而把它拆掉,肯定要遭水灾;认为原有的礼义没帮助而把它取消,肯定要有灾祸。儒者活在世上,就是维护礼义的原有堤防,有他们看来没有好处,但要没有他们就会带来损害。礼义对于人不产生直接的具体效果,但有具体效果的事情都要依靠礼义来完成。就像脚踩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存在;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行动,然而行动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所以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好处而好事却要靠它,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直接效果而有直接具体效果的事却要依靠它。儒生,耕战必须依靠他们,要是抛弃而使他们不存在,那怎么行呢?
韩非指责儒生,认为他们有害无益。大概是说一般儒生操行不好,举止不重礼义,名义上是儒,行动却和一般人一样,用真才实学作幌子,而提出些有害的主张,一心想做官发达,所以值不得尊重。至于志向纯洁,行为光明,不追求爵位、俸禄,抛弃卿相官位就像脱鞋一样的人,才会居于官位处理政事,即使他们没有建立功绩,但却是以推行礼义为事业的人。国家能存在的原因,是有礼义。老百姓不懂礼义,国家就要灭亡,君主就要遭殃。今天儒者的操行,是重礼爱义的,他们引导不懂礼的人,激励没有义的人,使人民变得善良,喜爱自己的国君,这也是很有好处的。听说伯夷的作风,会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软弱的人树立志向;听说柳下惠的作风,会使轻薄的人变得敦厚,心胸狭隘的人变得宽宏大量。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
段干木闭门隐居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很敬重他,坐车经过他居住的里巷时也要扶轼俯身表示敬意,秦军听到这事,终于不敢攻打魏国。假使魏国没有段干木,秦兵一进入国境,国家就有被灭亡的危险。秦是强国,打仗没有不胜的。把战争强加给魏国,魏国必败,三军即使苦战,也要血流千里。如今魏文侯向闭门隐居的人表示敬意,就使强大的秦国军队退却,保全了魏国的领土,拯救了三军士兵的生命,论功没有比他更大的,论赏没有能超过他的。
齐国有节操高尚的人,叫狂谲和华士。二人是兄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屈从别人的意志,不在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君主那里做官。姜太公吕尚被封在齐,认为这两个人使齐国人士气瓦解人心涣散,开了不为君主效劳的先例,就同时把他俩杀了。韩非赞赏这种做法,认为他俩留着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其实,狂谲、华士、段干木这类人,姜太公杀了他们,并没有排除和得到什么;魏文侯扶轼俯身向段干木表示敬意,退了强大的秦军而保全了魏国,功劳谁的大呢?假使韩非赞赏段干木闭门隐居的高尚节操,那么魏文侯尊敬段干木,就是对的;狂谲、华士的节操与段干木的节操一样,韩非称赞姜太公杀了他们,那就错了。即使韩非指责段干木的操行,贬低魏文侯对他的尊敬,但段干木正以这样的操行而使国家得到好处,魏文侯正以尊敬段干木的办法而收到了功效,这可见韩非不奖赏功劳,不尊敬有益的人。
(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①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②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③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以大坏,厌藜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坠厥初。(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注 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丈夫哉!
治生非必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1.(2020·天津卷,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载令闻 令:美好
B.革带敝 敝:破旧
C.厌藜藿 厌:满足
D.毋使仓有告匮 匮:缺乏
【答案】C
【解析】厌:讨厌。
2.(2020·天津卷,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以辱先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eq \b\lc\{\rc\ (\a\vs4\al\c1(积钱累月乃能就,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eq \b\lc\{\rc\ (\a\vs4\al\c1(且有陷于危辱之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eq \b\lc\{\rc\ (\a\vs4\al\c1(贫穷至而廉耻不顾,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答案】B
【解析】B项副词,都是“才”的意思。A项连词,表顺承,从而/连词,表并列,而且。C项副词,将/连词,表让步,尚且。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3.(2020·天津卷,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B.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C.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借助排除法快速选出答案。通读句子,对比选项,可知“亦命也”与“命也”相照应,其前后均须断开,因此排除C、D两项。“挠节以求贵”与“市道以营利”结构一致,中间须断开,因此排除B项。故选A。
4.(2020·天津卷,10)下列句子全都符合陆游所说“常成于困约”的一组是( )
①东徙渡江,夷于编氓 ②终身未尝为越产 ③旧庐一椽不可加也 ④革带敝,以绳续绝处 ⑤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 ⑥沦于市井、降于皂隶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首先要理解“常成于困约”的意思是“常常是在贫困俭约中成功”,与此相关的应该是②③④。①句表达先祖南渡,从此沦为平民百姓;⑤句表达姑母回娘家的窘态,⑥句是指如不注重节俭将“沦为市井小民,或降身为奴仆”的假设,均与“常成于困约”不符。
5.(2020·天津卷,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陆游缅怀了旧时家风,针对当时有族人贪图享乐的现象,表达了对家风难继的忧虑。
B.叶氏家训告诫族人应该节制欲望,谦逊恭谨,修身养性,以利于守家治生。
C.陆氏家族复兴,缘于坚守家风;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士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
D.陆文借祖先的实例阐明家训的主旨,叶文通过假设来论说不善治生的危害。
【答案】C
【解析】“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士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说法错误。原文中叶梦得说“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是指士人是四类人之首,尤其应当砥砺前行作表率。
6.(2020·天津卷,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家里有人稍微改变他的旧制,(太傅)就不高兴。
(2)更何况有难以说得尽的灾祸,这难道是善于治家谋生吗?
【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1)“少”,稍微;“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制;“辄”,就;“怿”,高兴。(2)“祸有不可胜言者”,定语后置句,即“有不可胜言者祸”;“治生”,治家谋生。
7.(2020·天津卷,13)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陆游侧重有气节、道义,叶梦得侧重做世人治生表率。两人都认为要节俭,不能营营逐利。
【解析】题目要求指出二人对家风要求的“异同”,注意从两方面进行分析概括。不同点,可以从陆文末句“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概括出重气节、守道义;叶文“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丈夫哉”概括出发挥士的表率作用。相同点,都强调节俭。
参考译文
(一)
我们陆家在唐朝做过大臣的有六人,个个廉洁正直,忠诚孝顺,世代盛传美名。考虑后代不可以侍奉伪朝、苟且富贵,从而辱没先人,才弃官不出仕。(举家)东迁渡过长江,从此沦为平民百姓。但家人奉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家风,忠诚、守信著称乡里,家法很严,(这种状况)坚持很久而不曾改变。宋朝建立,天下实现了统一,陆氏家族又开始兴旺起来,此后百余年间文豪名儒相继出现,或位列三公,或官拜九卿,子孙也都致力于仕途或潜心于治学,代代相承,(从此,)又成为宋朝世家大族,可以说是昌盛了!
然而,我对于这一点仍然有所担心,天下之事,常常是在贫困俭约中成功,又在奢侈腐化中失败。我很小时,父亲恳切地对我讲,高祖在朝中为太子太傅四十余年,终身未曾积累更多的财产;如果家里有人稍微改变他的旧制,(太傅)就不高兴;晚年回到鲁墟老家,原来的旧房子连一根椽子也没有再增加。祖父小时候家里尤其清贫,皮革的衣带破了,就用绳子接上断绝处。祖母曾经做了一件新的短袄,需要积攒好几个月的钱才能做成,一天菜汤倒在衣服上把衣服弄脏了,以致哭泣不吃饭。我的姑母嫁到石姓人家,曾回娘家省亲,吃饭时见有馒头,急忙起身表达歉意说:“我年老糊涂竟不知今天是谁的生日。”旁边有人暗暗笑她。祖父感叹说:“我家在过去,一连几天才能喝一次羹汤,只在过年或有人生日这一天才能吃上馒头,你们怎么会知道呢?”这时祖父已经家境显贵,却以喝羹汤吃馒头为美好之事,神色严肃而叹息到这样。我出生较晚,听到的事情很简略;但是比我更小的,恐怕更听不到什么了。原来好的风俗现在已经变坏,讨厌粗茶淡饭,羡慕美味佳肴,且常常讳言前代祖先的事。不知祖先的事,又不能恢复旧日风俗,将有可能招来危险和羞辱,以至沦为市井小民,或降身为奴仆。回想从前祖先们安心于农耕植桑,终身无所惭愧后悔的,怎么能做到呢?
哎,做官位至公卿,或隐退为农民,都是命,那种屈节折腰以求高官显位,以交易逐利的方法来谋利的做法,是我们陆家深深感到耻辱的。子子孙孙当引以为戒,希望不要损害陆家的名声。
(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民的谋生之道;在作坊里完成产品,这是工匠的谋生之道;贸易贩卖互通有无,这是商人的谋生之道;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这是士人的谋生之道。然而士人是四类人之首,尤其应当砥砺前行作表率,仿效古人体察天地、繁育万物的志向,现在竟然谋生尚不能解决,又何谈什么大丈夫呢!
谋生并不是一定要去忙碌地追逐名利,妄图博取世人的一些夸赞。如果所做之事虽有利于自己却有碍于他人,且不说明里有他人议论、冥冥中有鬼神指责,就是于自己内心也会感觉不安,更何况有难以说得尽的灾祸,这难道是善于治家谋生吗?
节俭,是守住家业第一法则。所以凡是日常用度供养之物,一切以节省为本,不能过多。宁可使家中有盈余,也不使粮仓中空乏。并且挥霍浪费的人,精神必然耗损,欲望旺盛而意气自满,贫穷到来时就会不顾廉耻。不可忽视节俭就是这个原因!
(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居四年,不置一鲜丽服。丙寅,方伯公佥宪江西,时长宪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不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己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需次调补,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
不肖宗道,甥也,义不敢饰吾外大母之行,然亦不敢隐也。惟慨惠之铭,以肉百年骨,则家舅氏厚幸,宗道厚幸。(选自《白苏斋类集》,有删节)
1.(2020·江苏卷,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泣且拊曰 拊:抚摩
B.自有妇卜太夫人 卜:选择
C.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 适:出嫁
D.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 风:劝说
【答案】C
【解析】适:满足。
2.(2020·江苏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宗道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幸赖外祖母的呵护,母爱的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B.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烧得一手好菜,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命其子前来求亲。
C.袁宗道的外祖父在河南做官时,困于公务繁杂,后顺从妻子的意愿而选择了辞官归里。
D.作为外孙,撰写外祖母的行状,袁宗道既不敢虚美外祖母,也不愿隐瞒外祖母的美德。
【答案】B
【解析】写赵太夫人“烧得一手好莱”是在出嫁后,而非“待字闺中时”;“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命其子前来求亲”是“因悉太夫人勤慎状”,即因为了解太夫人勤俭谨慎的品行。
3.(2020·江苏卷,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久,婆婆钱恭人患病且日趋严重,(太夫人)就拿出所有的首饰交给丈夫,让他去请医生,不管医生是远是近。
(2)你们要把这个意思记在家谱中,杜绝后世子孙的其他念想,让我们族人能世世代代依靠这些土地生活,不也很好嘛!
【解析】本题涉及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省略句等。(1)“姑”,婆婆;“婴”,缠绕,“婴疾”可译为“患病”;“斥”,拿出;“鞶珥”,指首饰;“俾”,使,让,后省略宾语“之”;“遐近”,远近。(2)“识”,通假字,同“志”,记住;“谱”,族谱、家谱;“绝”,断绝,杜绝;“孙曾”,孙辈、曾孙辈;“他肠”,其他念想;“得”,能,能够。
4.(2020·江苏卷,8)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系幼孤,疼爱后辈;不忘祖德,推惠及人;珍惜生命,宽仁善良;关心丈夫,淡泊名利。
【解析】本题涉及赵太夫人对子孙、对先人、对他人、对丈夫四个方面的“识大义”。题目给出两个关键信息:“平居言语”与“识大义”。前者限定了信息的范围,后者限定了信息的属性“识大义”——懂得大道理。按照这个思路,划定信息范围,分类归纳内容要点即可。
参考译文
老天啊,老天啊!为什么竟让我外祖母突然去世了呢!悲痛啊!我袁宗道,幼年丧母,外祖母每次见到我,就泪流不止,一边流泪一边抚摸着我说:“孩子饿不饿?不会冷吧?”就取来衣服让我穿,取来食物让我吃。所以,我虽然是一个孤独无依的弱小孩子,却跟在母亲膝下没有不同。现在我长大成人了,可是外祖母在哪里呢?悲痛啊,悲痛啊!
太夫人姓赵,她的祖先是江陵人,景泰年间迁徙到公安,于是入籍定居,传到第四代是处士赵文深。赠号为中宪的东谷公与处士同住在一个里巷,平素交情很好,因此了解太夫人勤俭谨慎的品行,说:“这才真应该是我家的儿媳。”于是让方伯公下聘礼提亲。中宪公生性喜欢饮酒,天天与酒友交游,只是生活用度匮乏空虚,难免妨碍了畅饮之欢。自从选择太夫人为儿媳后,鲜美柔滑的食物摆满了几案,时间很短就能取来办好。各位老酒友惊奇地对他说:“从前我们跟你饮酒,很少有鱼类菜肴,现在怎么突然间就可以从容操办?”尽数查看谷仓和箱笼,仍然空空如旧,这之后才知道是太夫人节衣缩食勤俭辛劳来满足自己的公婆,是用尽心力了啊。不久,婆婆钱恭人患病且日趋严重,(太夫人)就拿出所有的首饰交给丈夫,让他去请医生,不管医生是远是近。后来钱恭人不能进食,外祖母也不进食。钱恭人最终卧床不起,而太夫人哀痛悲伤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即使到了现在,时隔五十余年,她一说起这件事仍会流泪。赵太夫人平日常对孩子们说:“我家现在富裕了,所以能施舍,比不上我去世的婆婆家中清贫却喜欢施舍啊。你们之所以能有今天,没有我去世婆婆的美德荫庇是不会有的,子孙们不要忘了我去世婆婆的德行呀!”
乙卯年,方伯公乡试考中。丙辰年,考中进士。已未年,做了比部郎。太夫人随他来到京城,在京城住了四年,没有添置一件鲜艳华美的衣服。丙寅年,方伯公任江西佥宪(佥都御史),当时做长宪的人喜欢用严酷的刑罚,公堂上哀嚎声不断。太夫人听到这些,神色忧伤地说:“他的怒气容易消解,但人的生命是难以接续的,再说,他凭什么要用别人灼肉断骨的痛苦,换来自己的一时快意呢?”方伯公神色为之改变,说:“我要记住这句话,佩韦自戒。”戊寅年,方伯公以参政的身份在通州、泰州驻扎军队,不久由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越级提拔为河南右辖。不久,转任左辖。日夜埋头在各种公文书簿之中,心力渐渐被消耗。太夫人时时劝说方伯公:“停下来吧!即使不能过焚琴煮鹤的奢侈生活,我们难道还不能享受山水田园的生活吗?”方伯公说:“正所谓归隐的人感到为难,多是因为妻子和子女,你既然这样,我还有什么可为难的!”而癸未年恰好需要按照次序调任官职,方伯公最终奏请朝廷告老回乡,这是顺从了太夫人的心愿。(太夫人)平日常对几个孩子说:“你们的父亲积累多年的俸禄,逐渐扩展了一些田产房舍,但不能都给你们,而是要用它们赡养族人,也是要感念祖辈父辈的余荫,不能独自享有。你们要把这个意思记在家谱中,杜绝后世子孙的其他念想,让我们族人能世世代代依靠这些土地生活,不也很好嘛!”她平时一些识大义的话大都像这样。
我袁宗道,是太夫人的外孙,不敢虚美外祖母的品行,但是也不敢隐瞒外祖母的美德。只能铭记她美好的品德,让百年之后的人们都能得到她的恩惠,如果能这样,那么是我母舅赵氏一家的大幸,也是我袁宗道的大幸。
(2020·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伯。
智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智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①惧,乃奔保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②;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率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①赵襄子:晋国臣子,赵地之主。后文的魏桓子、韩康子分别为魏地之主和韩地之主。②城不浸者三版: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城墙未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块夹板的高度。
1.(2020·北京卷,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难必及韩、魏矣 难:难免
B.而二子无喜志志:心思
C.智伯不悛悛:悔改
D.晋绝不祀 绝:灭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A项,难必及韩、魏矣,意思是“灾难就要落到韩国和魏国头上”。难:灾难。
故选A。
2.(2020·北京卷,7)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以伐四卿 以:凭借
B.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 以:用
C.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 以:把、将
D.子何以知之 以:依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B项,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意思是“因为汾河可以灌魏国的安邑”。以:因为。
故选B。
3.(2020·北京卷,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非反而何
这种情况不是要造反又是什么呢
B.臣见其视臣而趋疾
我看到他们一见到我就快步走开了
C.为之期日而遣之
为此确定了具体日子后送走了他
D.襄子将卒犯其前
赵襄子将最后攻击智伯军的正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翻译的判断能力。
D项,襄子将卒犯其前,意思是“赵襄子率兵从正面攻击”。其中“将”是动词,“率领”。
故选D。
4.(2020·北京卷,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晋国的臣子智伯,一度掌控了晋国的大权,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B.臣子疵见微知著,预见韩、魏必反,向智伯进言反被怀疑,只好求救于齐国。
C.张孟谈用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二子,瓦解了智伯阵营,致使智氏灭族。
D.韩、赵、魏分别得到了诸侯封号,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历史的格局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B项,“只好求救于齐国”错。原文是“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不是向齐国求救,而是出使齐国。
故选B。
5.(2020·北京卷,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
【答案】 (我们)两家难道不以尽快分到赵氏的地盘为利(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得分点有:岂,难道;利,意动用法,以……为利;田,地盘。
6.(2020·北京卷,11)第五段中韩、魏二子对张孟谈说“我心知其然也”,请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此话的动作描写语句。
【答案】①桓子肘康子;②康子履桓子之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
本题要求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我心知其然也”的动作描写语句。相关描写在第三段,“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从“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的动作可以看出二子“我心知其然也”。
参考译文: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鞅、韩不信、魏侈一起把范氏和中行氏瓜分,作为自己的采邑。晋出公非常愤怒,通告齐国和鲁国,想要讨伐智、赵、韩、魏四卿。四卿恐惧,于是反过头去攻打晋出公。出公战败,逃向齐国的时候,死在路上。因此智伯就立晋昭公的曾孙姬骄为晋国国君,这就是晋哀公。那时候,晋国的政事都由智伯决定。
智伯愈加骄横,向韩国和魏国要土地,韩国和魏国就划分了土地给他。又向赵国要土地,而赵国没给。智伯愤怒,于是就率领韩国和魏国攻打赵国。赵襄子害怕,于是就逃到晋阳退守。
三国围困晋阳,一年多之后,后来引汾河的水灌晋阳城,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城中的人只能把锅挂起来做饭,呼唤子女吃掉充饥,但百姓都没有反叛之心。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做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呀。”魏桓子用肘部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因为汾河可以灌魏国的安邑,绛河可以灌韩国的平阳。疵对智伯说:“韩国和魏国一定会反叛的。”智伯说:“您怎么知道的?”疵说:“我是根据人之常情判断的。我们让韩、魏两国的军队跟我们一起攻打赵国,赵国灭亡之后,灾难就要落到韩国和魏国头上。现在约定战胜赵国后,三家瓜分赵国土地,现在,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赵国投降指日可待,但是这两人不但没有高兴地心思,反而有担忧的神色,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伯把疵的话告诉了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说:“这是小人想为赵国游说,让您怀疑我们,从而放松攻打赵国。不是这样的话,我们难道不以尽快分到赵氏的地盘为利吗?而要去做那些危险苦难不可能成功并的事吗?”二人走后,疵进来问智伯:“主公怎么能把我的话告诉那两个人呢?”智伯说:“您怎么知道的?”疵答道:“刚才我见他们一见到我就匆匆离开了,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我识破他们的心思了。”智伯没有改变。疵请求出使齐国。
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去见魏桓子和韩康子,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国和魏国来攻打赵国,赵国灭亡,那么就该轮到韩国和魏国了。”二人说:“我们也知道会这样,只是担心事情没有完成而计划先泄露,那么灾祸立即就会到了。”张孟谈说:“计划出自二位之口,只有我听到,又有什么妨害呢?”于是二人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日期就让他回城了。
赵襄子派人在夜里杀了守堤的官吏,决开堤口,用水灌智伯的军营。智伯的军队因为救水而乱作一团,,韩国和魏国从侧面攻打,赵襄子率兵从正面攻击,大败智伯的军队,杀了智伯,又将智伯的家族全部诛杀。赵、韩、魏三国分割了智伯的土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封赵、韩、魏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掉晋国,瓜分其土地。晋静公被贬为庶人,晋国灭亡。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上曾子固龙图[注]书
[宋]张耒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
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选自《张耒集》,标点有改动)
注 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
1.(2020·浙江卷,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其言不浮乎其心 浮:显现
B.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 纂:继承
C.兵戈不试 试:使用
D.近揆两汉,远追三代 揆:揣度
【答案】A
【解析】浮:超过,超出。
2.(2020·浙江卷,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一出乎其诚,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B.eq \b\lc\{\rc\ (\a\vs4\al\c1(有不足以过之者,此小大之辩也))
C.eq \b\lc\{\rc\ (\a\vs4\al\c1(刚毅而信实,劳苦而功高如此)) D.eq \b\lc\{\rc\ (\a\vs4\al\c1(日趋于富盛之域,赵尝五战于秦))
【答案】C
【解析】C项均为连词,表并列。A项介词,相当于“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代词,指韩愈的文章/结构助词,的。D项介词,相当于“向”/介词,相当于“和、跟、同”。
3.(2020·浙江卷,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给曾巩的信中,不仅表现出对屈原文章的喜爱,也显示出对屈原仁而无私、气遒趣高人格的理解与欣赏。
B.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
C.文章以言与德的关系为中心,探讨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认为语言无论华美、简朴、迂曲还是疏荡,都可从文中探得其道德和志向。
D.本文通过对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合,铺陈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说理气势。
【答案】B
【解析】文中评价司马迁“负气敢言,以蹈于祸”“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评价韩愈的文章“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B项将对两人的评价杂糅在一起是错误的。
4.(2020·浙江卷,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某 自 初 读 书 即 知 读 执 事 之 文 既 思 而 思 之 广 求 远 访 以 日 揽 其 变 呜 呼 如 公 者 真 极 天 下 之 文 者 欤
【答案】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解析】文言断句要依据文意和语法,特别要注意把握句中的虚词等标志性的文字。句中“某”是作者自称,可知应断为“某自初读书”,后面应是作者读书的情况,由文言虚词“即”“既”“以”“呜呼”“者”等,可做出断句。这句话的意思为:我从开始读书,就知道读您的文章,读过以后想了又想,广泛地探求,而每天都能看到您的变化,哎,像您这样的人,是真正达到了天下文章的顶点了啊!
5.(2020·浙江卷,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
(2)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
【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介词结构后置句等。(1)“丘明”,即左丘明;“行事”,行为事迹;“不见于后”,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于后见”;“考”,考证。(2)“四方”,指各地;“学者”,求学的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旧”,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有的文风。
参考译文
我曾经认为君子的文章,不会超出他的德行,文章的刚劲、柔和、舒缓、急迫的风格,繁琐、简洁、舒展、机敏的节奏,完全出于他的诚心,不会隐藏他已经达到的水平,也不会勉强写出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就像楚地的人一定说楚地的话,秦地的人一定穿秦地的服饰。正因为文章不超出本心,所以通过文章去探求他,那么他潜在的德行、述说的志向,都不能再隐藏了。对古代的人,不了解他的文章就不能了解他的为人,而世上那些糊涂的人,只知道文章和德行不能够相通,或者相信文章却怀疑其品行。哎!这是空知那一点,却不知道君子的文章,本来就出于他的德行,和那些没有德行却有那样语言的人不同啊。我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最喜欢读《左传》《离骚》这类的书,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屈原心怀仁德,不愿为自身谋私利,他的文章文气遒劲,志趣高洁,所以他的语言往复曲折,初看时觉得他的文章繁复,左牵右连,中间认为他迂阔,然而是他发自内心的忧伤,所以他的语言才周密而不厌其烦。考证他的结果,就知道他的仁爱是愤恨而不是怨怼,保持自身高洁不同于别人为自己谋私利,彷徨悲叹,最终却没有安慰劝省他的人,所以他剖明心志竭尽思虑也不能表明自己,这是屈原忠心的表现啊。所以他的文章像明珠美玉一样,华丽而使人喜欢;又如秋风夜露,使人感到悲戚惨恻;又好像神山仙界的烟云,高邈遥远不可抓取啊。正是通过他的文章来考证他的事迹,哪有不相符合的呢?
从三代以来,我最喜欢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司马迁的文章奇绝豪迈慷慨激昂,因为他从青年时代,就周游天下,结交豪杰。他的学问(使其)擅长谈论推究前代的踪迹,依仗正气敢于说话,以致招来祸端。所以他的文章疏朗坦荡明确清晰,简洁朴实又气势纵横。正因他的平生志向在心中郁结,所以他在文章的章节末尾,时时有感愤激荡而不能发泄的评议。韩愈的文章如同前代帝王的衣冠(那样有威势),如同庙堂的礼器(那样庄严),至于他的文风放纵飘逸、超然卓越,不能收束的,就极尽言辞的巧妙,没有能超过他的文章的。哎!韩愈对于唐代而言,大概找不到第二个了啊。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当权大臣,面对正义而忘掉灾祸,刚正坚毅而忠信诚实,他的学识又能够在正道德行湮灭后单独超出,继承孔孟的遗风又自成一家,韩愈的文章即使想要不这样,大概也是不可能的。
从唐朝以来,经历五代的纷争。宋朝兴起,铲除叛乱讨伐敌人。等到仁宗一朝,天下已经非常安定,兵戈武器已不再使用,百姓们休养生息,一天天趋向富庶昌盛的地步。在那时士大夫间的交游,谈笑安逸快乐,再也没有过去那些人幽深的忧愁、不平的心气,天下文风渐渐兴起。庐陵欧阳修先生开始写作古文,近代他揣度两汉的文章,远的他追寻三代的文风,他的文风介于孟子和韩愈之间,而自成一家之言,累积习气越来越高昂,淬炼洗涤日渐形成新风。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在这时,欧阳先生实际上有能力来引导天下的英才,世上号称能写作文章的人,出自欧阳修先生门下的占十分之九吧。而您实在是他们中最杰出的,您的文章评议,和他不相上下。先贤听说了您的文章,认为您的文章虽然兴起得比欧阳先生晚,却非常突出,足以使欧阳先生敬服,而忘记了他后来曾谈到的人。我从开始读书,就知道读您的文章,读过以后想了又想,广泛地探求,而每天都能看到您的变化,哎,像您这样的人,是真正达到了天下文章的顶点了啊!
受:受教。经艺:六经与六艺。客:名词作动词,以客相待。闾:里巷的大门。因代称里巷。轼:设在车厢前供人凭倚的横木。此谓凭轼致敬。贤人是礼:“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礼贤人”,礼遇贤人。仁:仁德,仁惠。和合:和睦同心。图:图谋。誉:赞誉。
废:废黜。劫: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胁迫,威逼。强要:一再要求。画计:想个对策。顾:考虑。致:招致。诚:如果。爱:吝惜。为书:写信。卑辞安车:言辞要谦恭,并预备好车。固:坚决。宜:应当。从:跟从。易:更换。燕:宴饮。侍:陪侍。皓:白。伟:壮美。怪:意动用法,感到奇怪。何为:为何,干什么。前对:走上前回答。辟:同“避”,逃避,躲避。游:交游。轻:轻慢。义:作状语,坚守气节。匿:躲藏。延颈:伸长脖子。卒调护:我死后辅佐。为寿:敬酒祝福。趋:小步快走。本:原本。
或:有人。为:因为。全:保全。贵:意动用法,尊崇。养:养活。明:明确。之:助词,主谓之间,不译。灭于:被灭。兵:军队。破亡:被动,被灭亡。益:利益,好处。使:假使。变:违背。操刃:持刀。犯:冒犯,这里指伤害。却:撤退。贤:意动用法,以……为贤,尊重。高:意动用法,以……为高,推崇。患:担忧。消:消除。
对比角度
原文内容及具体角度
有无相似
施事主体
“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
太子
均处于弱势
“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
魏文侯
受事对象
“上知此四人贤”“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太子敬厚四皓”
四皓
品行高洁,为贤者
“魏文式段干木之闾”“贤干木之操”
段干木
施事方式
“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敬厚四皓”
以礼相待,厚赠财物
重礼崇德,敬待贤士
“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高魏文之礼也”“魏文式段干木之闾”
以礼相待,过其里巷时扶轼表示敬意
施事结果
“消高帝之议”
让高帝打消废除太子的想法
成功保全自身或国家利益
“却强秦之兵”
让强大的秦兵放弃攻打魏国
盛:兴盛。于:介词,比。亦惟:也只有。鼎足:鼎有三足,故借此表示三分天下。相:代词,代指说话的一方,这里代指人才。契:契合。
为……所:表被动。图:图谋,筹划。先:状语,先时、先前。募:招募。以……为:任命,让……担任。定:平定。出:交出。所以:……的原因。藉:借助。嫌忌:猜疑。素:一向。九锡:实际上是指中国古代帝王赏赐给有突出贡献的大臣的九种礼器,后代指篡权夺位。矫伪:假饰。济:完成。
顾:拜访。咨:咨询。结契:订立契约,交谊深厚。周旋:跟随。即:即使。贰志:二心。固:固然。隐微:隐私,这里指内心深处。嗣子:主要指有继承权的嫡长子。辅:辅佐。肝膈:内心。第一流人:第一等人物。独:唯独,只有。效:效果。
缚:动词作名词,绑绳。但:只是。卿:你。镇:镇守。书:信。过:拜访。示:给……看。安:安妥。委任:信任。谮:谗言陷害。笃:深厚。
专题08 文言文阅读(议论杂记类)-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解析卷): 这是一份专题08 文言文阅读(议论杂记类)-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解析卷),共78页。
专题08 文言文阅读(议论杂记类)-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学生卷): 这是一份专题08 文言文阅读(议论杂记类)-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学生卷),共34页。
2024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写人叙事类): 这是一份2024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写人叙事类),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