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拔高练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38/0-17216182029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拔高练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38/0-17216182030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拔高练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38/0-17216182030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提升练+拔高练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拔高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拔高练含答案,共15页。
综合拔高练考点1 昼夜交替和时差 (2023浙江6月选考,20)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完成下题。1.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 )A.7日1—2时左右 B.7日7—8时左右C.8日3—4时左右 D.8日8—9时左右 (2021辽宁,16)墨西哥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石油加工能力弱。2010年以来,墨西哥天然气消费量超过生产量,缺口逐年扩大,一半以上需从美国进口。目前墨西哥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石油作为发电的主要燃料,并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下图为墨西哥及周边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2.6月1日,在M城海滨散步的游客看到了绚丽的日落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是( )A.6月1日4:20 B.6月1日19:00C.6月2日8:00 D.6月2日8:20 (2022浙江1月选考,20)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Ⅰ为合成后的照片,图Ⅱ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题。3.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 B.1∶5 C.2∶5 D.3∶5考点2 昼夜长短及分布 (2023海南,14)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Ⅰ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Ⅱ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题。4.观测当日( )A.甲地昼长夜短B.乙地昼短夜长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2022浙江6月选考,19)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题。5.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 B.乙至丙C.丙至丁 D.丁至戊考点3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太阳视运动 (2023山东,14—15)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 )A.生肖虎 B.生肖虎与兔之间C.生肖兔 D.生肖兔与龙之间7.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2021河北,7—8)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8.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 )A.一直增加 B.先增后减C.一直减少 D.先减后增9.冬至日天气晴朗,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 )A.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 B.9: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C.12:30估算阳光进深2.6米 D.15:30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 练 (2024浙江宁波期中联考)下图为极点俯视图(局部),甲位于乙的东南方,乙纬度值为X,且乙刚好出现极夜,甲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此时全球处于新的一天的范围( )A.小于1/2,大于1/4 B.小于1/4C.大于1/2,小于3/4 D.大于3/42.若X值变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缩小B.10°N的正午太阳高度增大C.赤道上的昼长逐渐缩短D.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扩大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五校联考)下图是晨昏线与地方时9时的经线的交点随时间(半年)和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3.④点所对应的日期( )A.一定是3月21日 B.一定是6月22日C.可能是9月23日 D.可能是12月22日4.晨昏线与地方时9时的经线交点的纬度最小值最有可能为( )A.38° B.28° C.58° D.70°5.下列关于①②两点所对应的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可能相同 B.纬度一定相同C.纬度值一定相同 D.不确定 (2024湖南名校联合体第三次联考)2022年8月22日,某电视台在我国西部一公园石碑下进行短视频拍摄,为避开强烈光照,选择在碑影下进行拍摄活动。下图为拍摄当天正午碑影示意图。(tan30°≈0.577,tan60°≈1.732)。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该石碑所在地区可能是( )A.四川 B.云南 C.甘肃 D.贵州7.能表示该日拍摄场地范围的是( ) (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期中)某地(36°N,115°E)的一个地理老师某月连续一周环湖晨跑期间,于北京时间6:00经过同一地点时,均看到太阳位于接近正前方的方向。图1示意该老师跑步线路,图2示意该老师所见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三题。8.该月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9.该地理老师观日时的位置可能为图1中( )A.甲 B.乙 C.丙 D.丁10.该地理老师连续一周绕湖晨跑期间,当地( )A.日出方位逐渐北移 B.白昼时间比北京长C.昼长可能为11小时 D.当地正午日影渐长 (2024浙江新阵地教育联盟第二次联考)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校内(45°N)进行正午太阳方位及高度的观测,并将观测结果绘制成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1.图中四地,代表学校所在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能正确表示春分日正午该校教学楼(东北—西南走向)影子的示意图是( ) 13.(2023湖南长沙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22年12月22日北京(40°N,116°E)某校徐老师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42°N,87.5°W)进行访问交流,下图为飞行路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飞机准点起飞,较原计划提前17分钟到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1)此次飞行时长为 ,飞行方向大致是 。(4分) (2)飞机降落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2分)(3)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其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 ,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练1.C 由图可知,②③能源一天24小时都有,应该不是太阳能发电,①发电量时间段较短应该代表太阳能发电,7日当太阳能发电量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间大约为14点—15点,如下图:再结合材料可知西五区为14点—15点,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西五区早13个小时,根据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可得北京时间为8日3点—4点,结合选项知C符合题意。故选C。2.D 由图可知,M城地处90°W附近(西六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相差约14个小时,6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当M城6月1日日落时,应为18点以后,北京时间应为6月2日8点(18点+14小时)以后,故选D。3.D 根据题意,北京时间为5点时,0时经线为45°E。新一天的范围为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故新一天的范围为135°,则旧一天的范围为225°,因此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为135°∶225°,即3∶5,故选D。一题多解 北京时间为5点,则180°经线地方时为9点,则新一天时间占9小时,旧一天时间占24-9=15小时,新旧日期范围之比为9∶15=3∶5。4.D 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说明要么该地位于赤道地区,要么该日为二分日。又因该日甲地日影朝正北方向(即正午)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该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赤道地区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因此该地并非位于赤道,该日应为二分日。二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5.D 根据题意绘制下图,在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夹角最小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则图中甲表示北半球冬至日,丙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且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段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即丁至戊时段。故选D。6.D 当地经度为105°E,与120°E相差15°,因此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北京时间9:20杆影指向正西,说明太阳位于正东,此时当地地方时为8:20。一天中太阳方位关于正午12:00对称,因此太阳位于正西(日影指向生肖兔)时该地地方时为15:40。据图可知,夏至日日出时该地杆影指向生肖猴,则根据对称原理判断当日日落时杆影指向生肖龙。该日为夏至日,该地纬度为37°N,可知该地当日昼长夜短,日落地方时晚于18:00。综上可知,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太阳位于西偏北方位,杆影指向生肖兔与龙之间,D正确。7.A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可知,11月至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一直位于南半球,此地(37°N,105°E)始终昼短夜长。所以在此期间,该地日出东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日落西南。由此可知,日出时杆影朝向西北方,位于鸡以北;正午时杆影朝向正北,指向鼠;日落时杆影朝向东北方,位于兔以北。结合杆影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可知,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5个,故A正确。8.D 由材料可知,小明秋分时节入住,从秋分到冬至昼长逐渐变短,书房的日采光时间也逐渐变短;由冬至到次年春分,昼长逐渐变长,书房的日采光时间也逐渐变长。所以由秋分至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是先减后增,故D正确。9.D 冬至日北京时间15:30,太阳从西南方向照射进入书房内,太阳光线可以照到位于东北方向的书柜上,D正确。北京时间6:30,当地(116°E)地方时为6:14,当地纬度为36.5°N,属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冬至日当天昼长应远小于夜长,日出时间不应在6:00左右,A错误;冬至日北京时间9:30时,该地太阳位于东南方位,书房接近正方形,书桌主要位于书房东南—西北对角线的东北一侧,位于窗户的正北方位,阳光受东南0.5米墙的遮挡,照射不到书桌,B错误;北京时间12:30,当地地方时为12:14,接近正午,由于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36.5°+23.5°∣=30°,由材料可知落地窗高2.6米,若阳光进深为2.6米,根据tan 45°=1可知,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45°,C错误。 练1.D 由于甲位于乙的东南方,故乙在南北方向上位于北方,所以该图中心为北极,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乙所在经线相对的经线为90°W,根据北半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和东经的变化规律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依次增加,可知180°经线位于甲、乙两条经线之间,新的一天的范围是180°向西到0时所在经线,所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于3/4,如下图:2.D 依据材料可知,乙刚好出现极夜,X为乙的纬度值,若X值变小,表明北半球极夜范围扩大,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排除A、B;赤道上昼长永远为12小时,排除C;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扩大,D正确。3.D 结合材料“晨昏线与地方时9时的经线的交点”和所学知识可知,任何一点都不可能在地方时9时日落,故应是晨线与9时经线的交点,即9时日出,据此可计算出昼长为6小时,说明交点所在半球处在冬半年。③点出现了空白,即没有交点,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晨线与地方时6时的经线重合,与9时经线没有交点。③点应为二分日,③至④为三个月左右,故④不可能为二分日,一定为二至日,可能是12月22日,A、B、C错误,D正确。4.C 读图可知,晨昏线与地方时9时的经线交点的纬度最小值位于⑤或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昼长为6小时,交点所在半球处在冬半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另一半球。由上题可知,④⑤一定为二至日,故太阳直射点在另一半球回归线上,即此时为该地昼长达到一年最短之时,38°、28°昼长最短都不可能只有6小时,70°昼长达到一年最短之时有极夜现象,故最有可能的是58°,C正确,排除A、B、D。5.C 结合前面试题分析,③点可能为二分日,交点所在半球处在冬半年,故①②两点应处于不同半球(南北半球),但关于③点(二分日)对称,纬度值一定相同,C正确,A、B、D错误。6.C 据图文材料可知,拍摄当天正午时,石碑高20米,影长11.6米,根据tanH=20/11.6≈1.724可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0°;此日是8月22日,根据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大致3个月太阳直射点移动23.5°,计算出1个月大约移动7.8°,可推测8月22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7.8°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当地的纬度=(90°-60°)+7.8°=37.8°N,甘肃符合,C正确;四川、云南、贵州纬度均较低,A、B、D错误。7.A 根据材料“为避开强烈光照,选择在碑影下进行拍摄活动”可知,当日拍摄范围即碑影走过的范围。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碑影的范围为从西南到东南,且正午日影朝北,B、C项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7.8°N左右,该日相对接近二分日,昼夜变化幅度较小,A项正确、D项错误。8.B 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该地位于115°E,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北京时间6:00时,当地地方时应为5:40,此时接近日出,排除1月,A错误;根据图2可知,这一周在同一时刻太阳高度不断升高,应处在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可能是4月,B正确,C、D错误。9.A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由图2可知地理老师均看到太阳接近正前方,故此时应该面向偏东北方向,最可能为甲位置,A正确;乙、丙、丁三位置前进方向中太阳位于老师的侧面或后面,而不是正前方,B、C、D错误。10.A 由前面分析可知,该周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渐大,正午日影渐短,日出方位逐渐北移,A正确、D错误;该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该地纬度低于北京,则白昼时间比北京短,B、C错误。11.C 由于该地位于45°N,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68.5°(夏至),最小值约为21.5°(冬至),且正午太阳所在方向始终为南,该范围与③地符合,与①②④地均不符合,C正确,A、B、D错误。12.C 由于该地位于45°N,春分日正午太阳由正南方向照射过来,其影子应该偏北而不是偏南,A、B错误;由于正午太阳由正南方向照射过来,而该教学楼为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日影照射方向和教学楼走向来看,其影子应该只能体现出该教学楼侧面的一部分,故C正确、D错误。13.答案 (1)13小时35分钟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2)5/12。(3)24.5° 47° 先变快再变慢解析 (1)由题中信息可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22日16:25,芝加哥属于西六区,其区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晚14个小时,所以此时芝加哥区时为22日2:25。飞机降落时为西六区22日16:00(比原计划提前17分钟),所以飞机共飞行了13小时35分钟。读图可知,此次飞机先向东北飞,之后向东南飞。(2)飞机降落时,芝加哥(西六区)为22日16:00,由此可算出此时0时经线为30°E,新的一天的范围为30°E向东到180°,共150个经度,约占全球的5/12。(3)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4.5°。芝加哥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根据“来增去减”的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点一年内南北移动了47°,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也应为47°。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位置在近日点附近,日期为1月初,所以12月22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会经过近日点,其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