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专题强化练6气候资料统计图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60/0-17216183328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专题强化练6气候资料统计图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60/0-17216183329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含答案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Ⅲ中最符合⑤地气候状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反映该地气候状况的最可能是( )
2.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有关该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B.雨热同期,适合亚热带水果生长
C.1—2月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D.6—8月累计降水量曲线平缓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结果
(2024山西名校联考)a、b、c为三个相邻的气压带、风带,图Ⅰ中①—⑤示意一年内受其控制的五个不同的沿海地区,图Ⅱ示意③地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Ⅲ示意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两题。
3.图Ⅲ中最符合⑤地气候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生活在①地和②地的动物,如蚂蚁、鼠类都有在地下打洞的习性,这是因为地下( )
A.水分充足
B.湿度较大
C.食物丰富
D.温度较高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读图可知,该地年降水量接近800毫米,6—8月降水量累计速度较慢,表明此时段降水相对较少,1—3月、10—12月降水量累计速度相对较快,表明此时段降水多。A、B两图的降水均集中在7月左右,C图中各月降水较均匀,与题意不符,排除A、B、C。D图中6—8月降水量少,1—3月、10—12月降水量较大,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与该地降水特征相似,故选D。
方法技巧 累计图的判读方法
累计图中数值表示的是当月(日、年等)及以前各月(日、年等)数量的总和,当月(日、年等)累计值减去前一个月(日、年等)对应的累计值即为当月(日、年等)的值。就本题来说,可以用斜率来判断降水量,斜率为0,说明当月降水量为0,斜率越大,说明当月降水量越大。
2.D 若该地位于北半球,6—8月降水少,11月到次年2月降水较多,则表明该地为冬雨型气候,由此判断,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应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A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B错;地中海气候1—2月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C错;地中海气候6—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使得累计降水量曲线平缓,D对。
3.C 读图Ⅱ可知,③地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则图Ⅰ中的a气压带和b风带应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读图Ⅲ可知,甲为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丁为热带雨林气候。⑤地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最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丙。
4.B c风带与a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也相邻,应为信风带;②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均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不适合生物生存,而地下湿度相对较大、温度较为稳定,因而蚂蚁、鼠类多在地下打洞,B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下水分不充足,且地下水过多易导致洞穴坍塌,A错误;食物主要来自地面,C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下温度低于地面,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练习,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气流中能够带来大量降水的是,丙地气候类型为,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乙图中该地最可能出现在甲图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练习,共9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滴水叶尖常出现在,下列对该现象的解释,最可信的是,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