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含答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专题强化练13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专题强化练13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含答案,共5页。
专题强化练13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24山东德州期中)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全球性的地域差异形成陆地自然带。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图中自然带序号和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Ⅰ冰原带、Ⅱ苔原带、Ⅲ亚寒带针叶林带B.Ⅰ苔原带、Ⅱ冰原带、Ⅲ亚寒带针叶林带C.Ⅰ冰原带、Ⅱ苔原带、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Ⅰ冰原带、Ⅱ高山植物区、Ⅲ亚寒带针叶林带2.图中自然带Ⅱ在M处向南凸出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3.与B区域相比,A区域冰川较多的原因有( )①靠近海洋,水汽充足,降水多 ②在西风吹送下,地形抬升显著③纬度高,气温低,积雪积累多 ④海拔高,气温低,冰川数量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2023山东新泰一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制了跨越珠峰的10千米宽矩形样带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图(下图)。(1)指出珠峰南北两坡垂直带谱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2)说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珠峰植被的影响。(4分)(3)推测北坡农田集中分布在海拔5 000米左右的原因。(4分)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专题强化练13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A 读图可知,自然带Ⅰ位于北极圈以内,靠近北极点,应为寒带冰原带;自然带Ⅱ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处于北极圈附近,为寒带苔原带;自然带Ⅲ位于中高纬度大陆内部,且面积广大,为亚寒带针叶林带。A正确。2.A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带Ⅱ即苔原带向南凸出的位置位于乌拉尔山附近。乌拉尔山大致呈南北走向,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其植被带发育为高纬度的苔原带,与洋流、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关系不大。故选A。3.B 读图可知,与B区域相比,A区域冰川较多是因为靠近北冰洋,水汽充足,降水多,积雪量大,①正确;此处受极地东风影响较多,②错误;A区域纬度高,气温低,积雪积累多,冰川较多,③正确;A、B两区域海拔相差不大,④错误。故选B。4.答案 (1)南坡多(或北坡少)。原因:南坡山麓海拔较低,山体相对高度大,水热条件较好。(或北坡山麓海拔较高,山体相对高度小,水热条件较差。)(2)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增多,珠峰南北坡的水分条件更好,植被数量增多;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条件改善,同类植被分布的海拔升高。(3)5 000米左右水体和湿地的比例大,主要为河谷地带,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更充足;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虚线表示北坡,实线表示南坡,珠峰北坡比南坡少森林和灌丛两种土地覆被类型,主要原因是南坡山麓海拔较低,从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较大,且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因此垂直带谱数量较多。(2)首先,随着全球变暖,珠峰上冰川融化速度会加快,融化水量会增多,无论南坡还是北坡,水分条件短期内会变得更好,更利于植被生长,使之数量增多;其次,随着全球变暖,珠峰南北坡气温升高,热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一类植被的分布上限相对之前会升高。(3)读图可知,农田在南北坡分布的海拔差异较大,北坡农田主要分布在海拔5 000米左右,原因可能是这一高度水体和湿地覆被类型占比较大,水分条件较好,有河谷分布。由于北坡相比南坡水热条件差,只有在北坡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明显好一些,满足作物生长条件;同时,河谷地带水源充足、土壤相对肥沃,利于作物生长。1.A2.A3.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