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昼夜与四季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1934/0-1721628760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昼夜与四季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1934/0-17216287605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昼夜与四季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1934/0-17216287606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2昼夜与四季一课一练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杆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杆影最短时间出现在中午
B.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越高
C.一年中,中午的杆影长度在不断地变化
D.杆影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
2.下列节日中,浙江省绍兴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儿童节B.元宵节
C.元旦D.春节
3.小玲和小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A.方向不同
B.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
C.都围绕太阳转
D.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
4.日食和月食开始的正确方位是( )
A.日食开始于日轮的西缘,月食开始于月轮的东缘
B.日食开始于日轮的东缘,月食开始于月轮的西缘
C.日食、月食都开始于日轮和月轮的西缘
D.日食、月食都开始于日轮和月轮的东缘
5.北回归线地带由于其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四大古文明,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居民一年可以观测到( )
A.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6.当“遥感卫星五号”于2008年12月15日11时22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时,科学教师要求同学们绘制出此时的地球公转位置图和光照图,老师选择了四幅图进行展示,其中正确的一幅是( )
A.①B.②C.③D.④
7.下图中,大圆和小圆分别表示地球赤道、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其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垂直的,并指向北极星
B.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D.地球自转时,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9.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但周期变长
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
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
D.地球上无昼夜之分
10.2009年1月我国在南极成功建设了昆仑站,此时的南半球是什么季节?(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1.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2.假如地球只绕日公转,没有自转,下列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没有昼夜现象
B.江水不会流动
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D.昼夜交替的周期等于地球公转的周期
1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杭州正处于(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4.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15.有关晨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B.晨昏线为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
C.晨昏线与赤道面平行
D.晨昏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
二、探究题
16.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 点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日;
(2)9月23或24日,地球公转到 点。此时,太阳直射在 上;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
(4)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正处在 季。
三、简答题
17.读下面的半球图,完成填空与绘图。
(1)此图是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图,最外一圈表示 。
(2)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当图中A点为太阳直射点时,这一天是 (填“月、日”)前后,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填“最大”或“最小”)
(4)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一年中最 (填“短”或“长”),我国的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1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出现的现象为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日期是_______前后,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3)我国的国庆节,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运行在图中的______(区间范围)。
(4)地球公转至_________点时,我国的白昼最长。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故A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杆影长度最短,太阳高度角最高;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越低;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一年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公转轨道与地球自转轨道有一夹角,该夹角使得一年之中太阳与立杆处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日落时,太阳位于观察者的西方;影子朝向东方;杆影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A
【详解】我国位于北半球,每年的6月22日(夏至日)前后白昼时间最长,而儿童节6月1日距离夏至日最近,故选A。
3.D
【详解】地球自转是绕地轴旋转,周期是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是绕太阳旋转,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ABC错误;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形成四季,D正确。故选D
4.A
【详解】日食开始,月球东边缘刚刚同太阳西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初亏,也就是日食始于西侧;
月食开始,月食进入地球的本影是从月球的东侧开始,月食是始于月球的东侧;A符合题意。
5.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所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详解】由于地轴与太阳公转轨道之间存在66.5°的夹角,所以在太阳公转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属于热带,一年经历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一年经历一次太阳直射;其他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6.C
【详解】“遥感卫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时的时间为12月15日,此时地球公转至秋分点和冬至点之间且接近冬至点。因此,①②图不正确;根据③图的自转方向可判断此图中心点为北极点,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时间上较接近冬至日,此图符合题意;根据④图的自转方向可判断此图中心点为南极点,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时间上较接近夏至日,此图不符合题意。故选C。
7.C
【详解】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旋转,从图中可知,A,B是北半球,C,D是南半球,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南极圈出现了极昼,故C符合题意。
8.D
【详解】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故A错;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故B错;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1年,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故C错;地球自转时,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D符合题意。
【点睛】识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9.A
【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详解】由题意“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现象,被太阳照射的一面(白天),照不到的一面(黑夜),但昼夜更替周期不是24小时,而是一年。故A符合题意。
【点睛】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10.B
【详解】每年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是夏季,故选B。
11.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详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而后太阳的直射点向南移动,9月23日前后,太阳的直射点到达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教师节是9月10日,所以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故选C
12.D
【详解】A选项,只要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就会存在昼夜现象,面向太阳的一边是昼,背向太阳一边是夜,这与地球自转无关,故A错。B选项,江水流动与地球自转、公转均无关系,故B错。C选项,地球只公转不自转会存在昼夜更替现象,只是昼夜更替的周期由一日变成了一年,故C错。由此可知D选项正确。
13.B
【详解】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正处在夏季,即杭州处在夏季,故选B。
14.B
【分析】根据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地形的影响,故A错误;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故B正确;山的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背风坡,故C错误;山的南坡比北坡多雨,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15.B
【详解】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二分二至的时候重合;晨昏线为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
晨昏线与赤道面相交;晨昏线东面为白天,西面为黑夜;故B符合题意。
16.(1)A 夏至
(2)B 赤道
(3)夜变长昼变短
(4)秋
【详解】(1)根据题意,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节气是夏至日。读图可知,夏至日时地球公转至图中A位置。
(2)根据题意,9月23日前后是秋分日。读图可知,秋分日时地球公转至图中B位置,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是由秋分向冬至的过渡,昼夜变化由秋分日的昼夜平分到冬至日的昼最长夜最短,即昼变短、夜变长。
(4)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北半球正处在春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南半球处在秋季。
17.(1)赤道
(2)略
(3)12月22日 最小
(4)长 昼短夜长
【分析】根据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
(1)此图是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图,最外一圈表示赤道。
(2)已知该图为南半球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自西向东自转;
(3)当图中A点为太阳直射点时,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为冬至日,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小;
(4)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一年中最长,我国的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
18.全球昼夜平分
3月21日 春分
DA之间
C
【详解】(1)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日期是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这一天正是24节气中的秋分日,此时昼夜平分。
(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日期是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3)我国的国庆节为10月1日,地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但是离9月23日较近,因此靠近秋分日的位置图,位于DA之间。
(4)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位于图中C处。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细胞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7728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细胞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细胞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7728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细胞同步测试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比热容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600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 比热容课后测评</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