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题型训练:第二章《观察生物》选择题(4)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分类题型训练:第二章《观察生物》选择题(4)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共11页。
《观察生物》选择训练(4)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蛙鸣求偶”现象。“蛙鸣求偶”这种性状能世代相传,反映出青蛙具有的生物特征是( ) A. 能遗传 B. 能进化 C. 能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D. 具有细胞结构 2.下列珍稀动物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金丝猴 B. 朱鹮 C. 扬子鳄 D. 大鲵 3.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植物的是( ) A. 变形虫 B. 酵母菌 C. 衣藻 D. 草履虫4.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①是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多 B. ②是细胞生长,形成不同组织 C. ③属于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 D. ④属于系统,是人体特有的结构层次 5.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B. ②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C. ③可表示有根的分化 D. ④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6.为了研究维生素对蟑螂生长的影响,下列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从20个蟑螂中,选出两个相似的蟑螂,一个作为实验组,一个作为对照组 B. 将20个蟑螂放在一组,先进行实验处理,然后恢复原状观察 C. 选相似度高的20个蟑螂,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D. 实验组的蟑螂喂食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对照组的蟑螂喂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7.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将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繁殖后代 B.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能遗传和变异 8.我省某地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花,后经专家证实,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幽灵之花”, 学名水晶兰。水晶兰习性独特,只适宜于特定气候环境,一生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等过程,据此在生物分类上应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 A. 被子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蕨类植物 9.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②和④中滴加的分别是( ) A. 清水、清水 B. 碘液、清水 C. 清水、碘液 D. 碘液、碘液 1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 A. 移动装片 B. 转动物镜转换器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转动粗准焦螺旋 11.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 ) A. 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 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 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D. 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12.下列结构全部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A. 根、胃、叶肉、肾、心脏 B. 血液、小肠、平滑肌、花、果实 C. 花、果实、种子、肾、心脏 D. 种子、肾、血液、胃、肠 13.有效的学习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能善于总结。七年级的同学总结出植物有“五大组织”而动物有“四大组织”。那么下列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 番茄果实 B. 蚕豆叶下表皮 C. 小麦幼叶 D. 一粒花生 14.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下列正确的是( ) A. 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B. 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 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D. 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 15.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蛇、乌龟归为一类,将熊猫、蝙蝠、海豚归为另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所依据的特征是( ) A. 陆生或水生 B. 卵生或胎生 C. 有鳞片或无鳞片 D. 会飞或不会飞 16.如图所示为云豹、雪豹、金钱豹、东北虎的分类地位图。由此可知,与其他三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 云豹 B. 雪豹 C. 金钱豹 D. 东北虎 17.下图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 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 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 睡莲生长在水中,所以属于藻类植物 18.我国名贵的植物——红豆杉,它与马尾松一样属于裸子植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裸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B. 红豆杉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 红豆杉的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D. 常见的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裸子植物 19.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 B. 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C. 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 D.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2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哪项措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制定更完善的法律 C. 建立濒危物种库 D. 引进更多外来物种 21.已知大豆发芽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播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A. 都应放在向阳处 B. 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 温度都应当是O℃ D. 都应当不浇水 22.如图所示,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洋葱表皮的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细菌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使用时应先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Q位置,再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P位置 B. 乙:装片内有气泡,原因是表皮撕得太厚或放表皮时未展平 C. 丙:相应操作:将装片向左下方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变为高倍镜、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D. 丁:细菌此时实际位置位于 b 点,实际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23.森林里要召开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大会组委会不应向下列的哪种动物发出邀请( ) A. 蜜蜂 B. 苍蝇 C. 蜘蛛 D. 蟑螂24.下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 B.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C. 植物体一定由六大器官构成 D. 草履虫利用纤毛游动,所以纤毛是其运动器官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C. 显微镜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再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27.“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 鱼类 B. 软体动物 C. 哺乳动物 D. 两栖类 28.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 输导组织 B. 营养组织 C. 分生组织 D. 保护组织 29.构成一株油菜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A.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植物体 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30.“小冰麦”是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培育出的一种高产抗病、高蛋白的小麦品种。它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冰草抗病、高蛋白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小麦的细胞中培育而成的。在培育过程中,主要是对野生冰草细胞内的哪个结构进行操作?(图右为冰草细胞)( )31.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B. 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 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 D. 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32.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 ) A.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33.某学生观察了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两种已知是白鳍豚和鳄鱼如图,请你分别指出它们的序号( ) A. P,R B. P,S C. T,R D. T,S 34.下列植物都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 黄山松、银杏、郁金香 B. 苏铁、红松、银杏 C. 水杉、睡莲、花生 D. 玉米、花生、西瓜 35.如图所示,是近些年来防治树木病虫害常用的一种方法。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到树木图中的( ) A. B. C. D. 36.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 A. 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 B. 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 C. 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 D. 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 37.生态旅游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是目前比较广受推崇的旅游方式。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B. 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C. 可随意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建筑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 38.下列关于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被子植物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B. 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 C.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马尾松、水杉、侧柏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39.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40.蜗牛、血吸虫、草履虫、水母这四种动物分别属于( ) A. 软体动物、线性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 B. 节肢动物、扁形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 C. 棘皮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原生动物 D. 软体动物、扁形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 4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的 B.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的 C. 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D.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2.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后,小江回家也制作一张简易检索表,将蛇、蝗虫、白鳍豚、蛔虫、草鱼进行分类,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戊与这五种动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a无脊椎骨……21b有脊椎骨……32a身体分节,有外骨骼……甲2b身体不分节……乙3a卵生,体温不恒定……43b胎生,体温恒定……丙4a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丁4b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戊 A. 甲-蛔虫 B. 乙-蝗虫 C. 丙-蛇 D. 丁-草鱼 43.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据此可以判断下列动物中与海马属于同类的是( ) A. 鲸鱼 B. 娃娃鱼 C. 甲鱼 D. 鲨鱼 44.如图所示,图中是植物的不同组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为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B. 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 C. 保护组织的细胞排列整齐,主要对植物体起支撑作用 D. 叶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属于分生组织 45.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 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⑤①③④② D. ②①④③⑤ 46.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然而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导致白鳍豚走向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B. 长江中白鳍豚的天敌过多 C. 白鳍豚的食物来源不足 D.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47.下面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聚,图1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载玻片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⑤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③ 48.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如图甲所示,怎样使图像变成如图乙?( ) A. 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 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 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 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49.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可分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 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C. 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D. 伞藻的“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50.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 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 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 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1.A 2.A 3.C 4.C 5.D 6.C 7.C 8.A 9.B 10.D11.C 12.C 13.B 14.C 15.B 16.A 17.D 18.C 19.D 20.A21.B 22.C 23.C 24.D 25.A 26.C 27.C 28.A 29.B 30.B31.D 32.B 33.A 34.B 35.B 36.A 37.C 38.B 39.A 40.D41.C 42.D 43.D 44.B 45.A 46.D 47.C 48.A 49.D 50.B